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心-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板上的人将整箱整袋的物品放下,水中的人各扛一样或是两人合作,搬着这些颇为沉重的物件奋力往岸上走,而灌木丛中还站着许多人,有高有矮,最矮的那些一看就是孩童的身形,他们静静站在那里,既不敢贸然向前,又唯恐离开时落于人后。

在那些黑影的不懈努力下,游艇运来的物品一个小时后就已经基本运上了岸。一个男人朝灌木丛招了招手,那些高高矮矮的人便相互搀扶着向船只走去,中途不断有人摔倒,却没有人哭喊,水越来越深,那些孩童不得不由大人抱着、背着或是骑在肩膀上,等这只足有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船边,甲板上的人才放下几根软绳梯,但对于没有过航海经验的人来说,借助这种工具攀爬是异常艰难,船上的人有时干脆像拎行李一样把相对瘦小的人从水里拎上甲板。如此折腾了约有一刻钟时间,涉水而来的人才都上了船,这时候不仅内部船舱,就连船头船尾都坐满了人——甚至没有多余的空间供那些年老体弱者躺着。

在一阵沉闷的突突声中,游艇朝着远离湖岸的方向缓慢驶去,这片湖直接和外海相连,绕过刘易斯岛北端便进入了大西洋海域。刚刚登船的这些人虽然身上还是湿漉漉的,海风一吹不免泛起寒意,但许多人脸上莫不浮现出逃出生天的解脱感。然而,此行向西北方需400多海里才能抵达英国抵抗政府军控制下的冰岛,这中途还得远远绕过已经被德军占领的法罗群岛,漫长的旅程仍充满了艰险!

狭长的查恩巴恩湖就有十几海里的航程,考虑到全速航行时的发动机噪音可能惊扰了附近的德国巡逻艇,这游艇仅以缓慢的航速沿着南岸行驶,所幸中途并未遭遇意外。两个小时后,它驶入了辽阔的海面,突突的发动机声霍然变得清晰起来,船首激起的水浪开始跃上甲板,呼呼而来的海风不多会儿便将好几顶帽子吹落海中,转眼便消失在黑暗深处没了踪迹。

“嗯,这游艇大概是经过改装的,我们现在的航速少说也有25节,普通的德国巡逻船根本赶不上我们!别担心!我们马上就能住上暖和的房子、吃上香喷喷的食物了!”

船甲板上,一位左臂只剩小半截、断口缠着厚厚绷带的中年男子用和蔼的语调安慰着身旁的男孩。这孩童看起来大概有6、7岁,有着一头略微偏褐的金发,模样很是可爱。他紧紧依偎在中年人身旁,目光似乎是因为恐惧而空洞失神,苍白的脸色大概源于营养缺乏,与中年人那种失血造成的白一样的令人忧心。

一名坐在甲板机关炮位上的水手穿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制服,帽子上的飘带随风飘拂,他善意地看着这对父子,目光落到中年人只有拳头长短的左臂根时,脸上又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种敬意。

天,渐渐亮了。海面上的日出美丽而壮观,这景象吸引了人们的一些注意力,有几个人从拥挤而摇晃的甲板上站了起来,他们面朝东方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明天的美好情景。

刘易斯岛早已被这艘快船抛在了后头,若是保持这样的航速,再有七、八个小时就能够抵达冰岛港口了。可是突然间,呆在驾驶舱上部的老水手声嘶力竭地喊道:“南面发现船只!”

一名穿着皇家海军准尉制服的年轻人从驾驶舱推门而出,他举起挂在脖子上的双筒望远镜看了看,面色严峻地朝舱门里面喊道:“全速行驶!”

甲板上的人群已经陷入了慌乱,只是身在船上,他们无处可去,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船员们,希望这些曾经带给他们荣耀和希望的人能够拯救自己的命运。

突突的发动机变得愈发沉重,但这一次游艇加速并不明显——虽然有动力强劲的柴油发动机,可普通民用船舶并不适合长时间的高速疾行,何况百余吨的船体在浩瀚大洋上也难以获得足够的平衡。

随着海风的愈发狂啸,船体果然剧烈颠簸起来,海军准尉一手紧抓栏杆,焦急地喊道:“大家坐稳了,抓紧身边的绳索!”

游艇前甲板平整而光滑,所以船员们在这里铺了结网的粗绳,不用这位年轻的船长招呼,人们就已经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抓着绳索,唯独断臂的中年人单手紧紧揽着怀中的小男孩,只是以脚用力勾住绳网。

“到这来吧!”

一脸青涩的炮手主动向中年男人伸出手,试图让他坐到这机关炮旁更为安全的位置上来,然而炮弹划过的声音破空袭来,瞬间在海面上掀起一团惨白的浪花。虽说人们留在苏格兰高地的这几个月没少经历德军的轰炸和炮击,但甲板上依然尖叫声一片,女人们尤其显得惊恐,而断臂的中年男人抱着小男孩侧身而卧,想要移动显然是难上加难了!

炮手无奈,回身和同伴一起转动机关炮——敌人的舰炮显然更为强劲,肉眼看来他们的舰艇仍是海际的灰黑色小点,距离缩短一半也超出了机关炮的射程!

“该死,它的速度很快!”

站在驾驶舱门旁的海军准尉依然在向左舷后方张望,望远镜中隐约可见那艘舰船的正面轮廓,船首激起的水浪像是两片醒目的白花,这正是舰艇高速航行的景象!

“长官,是德国的驱逐舰么?”负责嘹望的水兵从驾驶舱上部探出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它们速度虽然很快,但性能不太可靠,全速跑上几个小时就得熄火!”

游艇的横向摇摆使得望远镜观察变得十分艰难,年轻的海军准尉瞧了好一会儿,摇头道:“不,从轮廓以及刚才那炮来看……我们碰上的应该是一艘德国鱼雷艇!”

正说着,远处那艘舰艇上火光一闪,灰白色的硝烟旋即随风而散。准尉心中默数着,等到第19秒的时候,炮弹呼啸着落在船尾大约50米外。

“还有9海里!”驾驶舱上面的老水手比自己的年轻长官先一步喊道。

准尉点点头,“但愿我们能够坚持到英国空军的控制范围!”

出现在南面的德国军舰速度虽然快得惊人,但也没有比这艘经过改装的游艇高出很多,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是缓慢拉近,倒是它不断发射的炮弹距离游艇越来越近,有一发甚至就落在五米开外——若是再近一些,炮弹爆炸的弹片和冲击就可能伤及游艇舱壁,一旦漏水,眼下的航速恐怕就无从保证了!

在年轻的海军准尉指挥下,游艇在海面上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角度急转,甲板倾角最甚时几乎把乘客们甩了出去,经过这么一番机动,德舰炮火的落点终于又拉远一些。可惜上天似乎并不愿意眷顾这群可怜的英国人,两架德国飞机突然从云端俯冲而下,惊得甲板上又是一阵哀声。

炮手们忙不迭地调整炮口,这40毫米口径的单装福博斯机关炮虽然性能出众,但接连射击却没能伤着那两架德国飞机一根毫毛。像是嘲讽这些无助的英国水兵,两架BF…110呼啸着从游艇上空掠过,机腹下圆滚滚的炸弹看起来是那样的扎眼!

甲板上没几个人抬头,耳边尽是弱弱的祷告声。

机关炮的嘶吼停息了,两名水手从内舱搬来弹药,其中一个非常不合时宜地喊道:“最后一箱!”

要保持尽可能高的航速,又要装载往返所需要的基本燃料,还得载运尽可能多的乘客,船上自然无法携带充足的弹药——就算弹药无限,在游艇被击沉之前以这门福博斯炮接连干掉两架德国战机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转眼间,两架BF…110再次俯冲而来,机头射出的枪弹旋即在海面上激起几排整整齐齐的水花——眼看着游艇已经来不及躲避,它们却主动停止了!侥幸不已的人们抬头望去,却看到两架德国战斗机安然无恙地飞过,机翼下的铁十字徽标似乎在彰显他们的骑士精神!

“天啊,下一次就该我们撕成碎片了!”老水兵从驾驶舱上面爬了下来,那里显然是全船最危险的地方,再说眼下的局面似乎已经没有嘹望的必要了。

“闭嘴!别泄气!”

年轻的海军准尉转身望着那两架重新爬升的德国战斗机,斯图卡全速俯冲时能够达到惊人的速度,但整个俯冲过程要保持较为平直的航迹,而这种双发战斗机就不一样了——富有经验的德国飞行员会让他们的座机左摇右摆以规避自下而上的炮火,并且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候发出雷霆一击!

面对上司的禁声之令,老水手最后还是说了一句:“长官,别忘了这船上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民,我们无权让他们像帝国战士一样战至最后!”

听了这话,海军准尉无言地仰起头,满脸绝望……

(第七卷《淬炼,大浪滔天我独航》完)

第八卷 挥毫,史诗画卷堪落笔

三十岁这年,科西嘉出身的小个子成为手握大权的法兰西执政,成就了靠双手打天下的奇迹,然而凡事总有被复制乃至超越的一天。到1942年秋天,汉斯·罗根就满二十九岁了……

第1章 新的航程

结束了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期两天的军事访问,罗根一行的北欧之行也宣告结束,在7月的最后一天,德国空军司令部专机以疲惫之姿飞抵素有“波罗的海明珠”之称的斯德丁。这个曾经吹响德军反击号角的军事要地如今依然是德国空军在东部战区规模最大的军事基地,不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远程轰炸机和数以百计的运输机都部署在周边军用机场上,用于本土防空的昼间和夜间战斗机亦将这里作为空中防线的北部支点,这里的天空故而显得异常忙碌。

此外,斯德丁还是目前德国最为忙碌的港口,每天都有好几十艘运输船从这里装运上万吨物资启程前往柯尼斯堡等东普鲁士港口,以弥补铁路线修复之前公路运输捉襟见肘的运力。

在斯德丁五号机场,国防部长兼陆军总司令费尔多·冯·博克元帅的亲临让罗根大感意外,虽说元帅淡淡的解释自己是恰好视察至此,但他对于北欧局势的密切关心还是让罗根看在了眼里。

如实报告了此行的主要收获,罗根简单地判断道:“相比于芬兰人的有条件参战,瑞典政府置身事外的决心则是难以动摇的,他们甚至不能接受德国空军的过境请求……他们还警告说,任何进入瑞典领海的外国舰只都会受到武力驱逐,哪怕它们比整个瑞典海军都更为强大!”

“算啦,瑞典人希望严守中立,只要他们继续向我们供应铁矿砂,我们也不必太过强求!”冯·博克看来也是对瑞典政府不抱希望的,紧接着,他以谨慎的口吻说:

“罗根元帅,有些事情你也应该看得出来,眼下的东线战局处于僵持态势,这对我们不甚有利!最近一段时间,希姆莱的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要迫使我们释放牢狱中的战争罪犯,虽然有国防军的坚定支持,但新政府还是需要一场坚定有力的胜利来说服民众、赢得民心!因此,我们正着手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把苏联军队打回他们在1939年前的边界去,而且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我们还要力争将深受莫斯科压迫的乌克兰解放出来,好为下一步挺进高加索地区奠定战略基础!”

罗根微微点头,虽说以勃劳希奇为总统、鲁道夫·赫斯为总理的政体看似回归了魏玛模式,但德国在军事上却依然在沿袭阿道夫·希特勒时代的战略,即继续巩固对西欧各国的占领,与不列颠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同时向东方争取“生存空间”。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德国在非洲投入的兵力仍然仅限于由隆美尔统帅的北非军团,轴心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