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力回去和徐风霞说了遇到田新雨的事,徐风霞叹道:“人家田新雨有决心,最终还是上了大学,他答应给咱们办,估计有些希望,你没问他在拆迁办是个什么官?”

“哪能当面问人家这个,是不是太俗了。”

“问清楚了,如果他是个科长,就有五分希望,是个处长,就有八分希望。”

“如果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呢?”王大力问。

“那么也就只有两分希望了。”徐风霞高兴的劲落了下来。

王大力又把这事对徐风霞的两个弟弟讲了。大弟二弟都点头道:“如果能再要下一套房,当然给我姐了,一奶同胞,谁愿意姐姐无房住啊,我们哥仨绝不会再抢那套房的。”

半年后,房子分下来了,果然在那三套房之后,又分给徐风霞一个一居室,其他老邻居见他家多分了套房,到搬迁公司问。搬迁公司的人答:“上面有政策,知青回城的,无住处都要分给一套住房。”王大力感谢田新雨,搬入新家后,请田新雨到家中做客。

一居室,一间卧室,一个厅,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比起原来住的窝棚大了,也干净。王大力给女儿梦琼和儿子忻钢买了个上下床,儿子睡下床,女儿梦琼睡上床,自己和徐风霞买个双人床,卧室两张床一摆,也并不显拥挤,厅里摆个新买的双人沙发,摆个圆桌,两个椅子,墙角立个大衣柜,屋子也有模有样了。

田新雨进来后,一拱双手道:“贺乔迁之喜啊!”带来两大瓶可乐和几斤水果。

“瞧,你来就来了,还买什么东西?”徐风霞说道。

“叔叔好,叔好!”梦琼和忻钢过来,各自叫了一声。

“这是你儿子,这是你女儿?”田新雨问。

“嗯。”王大力应道。

“你女儿这么高了,都有我高了,十几了?”田新雨一边瞅着梦琼,一边问。

“十三四了。”徐风霞说。

“这么高,一米七了吧?”田新雨自语。

“她妈高呗!”王大力说。

“她妈高?”田新雨瞅瞅徐风霞笑笑。

徐风霞被笑得脸红了一下,忙示意王大力,好似责问:你说这个干吗?

王大力见状,便也忙对田新雨眨眨眼。田新雨一下明白了,便不再问这方面的话,待梦琼和忻钢到另一个屋时,他才悄声问:“赵卫红现在怎么样?”

“前三四年我们刚调回北京时,回来一趟,后来就没消息了,她那么次回来,想把梦琼**国留学,后想了想当时梦琼年岁有些小,想过几年梦琼长大些,再给她办留学,估计过一两年她会回来,给梦琼办留学的。”徐风霞说。

“赵卫红在澳大利亚也不容易,那外国老头死了后,她又结婚了吗?”田新雨问。

“可能没有。”徐风霞瞧了一眼王大力说。

“我跟你说个事,大力,下星期日咱们班准备聚会,你去一下吧,就在咱们中学一层会议室。”

“我不太想去。”王大力说。

“”田新雨劝道。

又来到这个年少时上学的学校,走到校门前,看着自己熟悉的学校,王大力的心里荡起了一股难以说清的情感。

这是他的母校,他曾为考到这所著名的中学而骄傲,这又是一所令他心碎的学校,来这学校,他由小学时的优秀生,变成中学时的中差生,由小学全班同学对自己的佩服羡慕,到这所中学变成全班人的漠然和累赘。

他幼小的心灵也由校外的骄傲变成了在校内的屈辱,之后文化革命,他又由这里被送进了命运的深渊,使他在山西一呆就是十几年,这所学校是他的命运转折点,是从向高走而向下折的一个崖坡。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薄义

对这所学校他是熟悉的,六五年上中学,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本来在这所学校他只上了两年学,但是文化革命开始后,他没毕业,又在这所中学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也就是在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他的各门功课都已经追上来,已经进入班上中上等时,文化革命的浪涛把他这个沉到水下的草根,刚浮到水面,又给他打到水底了,原因很简单,出身不好

文化革命前,他由于出不熟悉好学校的教学方法,自己又没太用功,把学习落下了,被人看不起。好不容易明白过来,熟悉了好学校的学习方式,把成绩赶了上来,刚刚要抛掉落后的帽子时,出身不好的大棍,又把他打进下层,又过两年,血统论,对出身不好的人歧视刚刚减轻时,他又被放逐插队,而这一连贯让他觉得自卑和耻辱的地方,就是在这所知名的学校。别人以在此校上过学为荣,他却从来没有为荣国,反而不愿提及在这里上过学。

他走进一层会议室,屋里已坐在十五六个人。一统全是男人,他们是男校,那时,全校除了有三五个女教师外,全校都是男性。王大力望着熟悉的面孔和不太熟悉,但似曾相识的面孔,忙向大家点了点头。

“大力来了。”田新雨打了句招呼。

“你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啊。”班主任赵风同走了过来,和王大力握了握手。

赵老师还是老样子,虽然已经过去近二十年,赵老师并未变化多大,剪得短短的黑发,刮的铁青的脸,一双不大但十分明亮的眼睛,在这个五十来岁人的脸上,仍烁烁放光。“嗨,我家里事多,混的又不好,不好意思来看您。”

“有什么嘛,什么混的好不好,都是一班同学,奋力二十多年了,大家聚聚,叙叙友情。”赵风同老师说。

王大力见大部分人都围着三四个人坐着,便也过去向大家点了下头,站在后面聆听,只见坐在里面正在聊天的是班里没插队去当兵的徐如意,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领章帽徽已是两杠四颗星了,是个大校了,另一个是管同,一个事文化大明后就不知去哪了,现在听说在某高校当副校长的乔一。只听他们三人低声聊着,真好似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同学。

“管同不是分油田了吗?”王大力问身边上学时的班长李兵。

“他从油田上了大学,现在石油公司当处长。”李兵悄声说。

王大力一看,三位现在当官的同学交谈,其余大部分同学像众星捧月一般围他们坐着,人家旁若无人地闲谈,其余同学只能偶尔地插上句话。王大力不愿在这里聆听他们的教诲,便坐到会议室另一边无人坐的椅子上。

李宝成过来,和王大力点点头,闲聊了几句,又起身走到人多的地方,金扬走进,一看王大力坐在后边,和屋里其他人点点头,坐到王大力身旁,又两个同学走来,坐在王大力身边。

王大力看着这两位同学眼熟,问:“你们二人没插队吧?”

“没插队,我们等你们走后,两年后分北京工厂了。”

“现在干甚么?”金扬问。

“现在当电工,车工。”那两位同学答。

“你们叫?”

“郁单,刘放。”二人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知为什么,有些后进来的同学进屋只看了看,便坐到王大力他们这一堆,前边看三位领导谈话的同学,也有几位走到王大力这边来,于是一个会议室,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拨人,一拨是以当领导的人为主聚集在前面,一拨是王大力他们一块的,混的一般般没有出息的同学。

两拨人各自交谈着,偶尔也互相望望点点头。正这时,一辆摩托车声在院内响起,众人向窗外一看,一个人把铝光发亮的大摩托停在院里,正在摘头盔,王大力细一看,正是赵亮。

赵亮一进屋,“你好,你好!”边向大家摆手,边大声说。

“赵亮,行啊,日本大摩托开上了!”金扬说。

“小意思,才一万多点。”赵亮一仰头。

“牛的,才一万多,你挣多少钱?”金扬一撇嘴。

“赵亮现在可不敢小视!”王大力说:“他现在开了两家店,是小老板了!”

“哪里,哪里!”赵亮显然听见,走到王大力身边坐下,掏出盒硬壳中华烟,打开给人们散了几颗,点上,和大家只闲聊几句,便点头说:“你们先聊着,哥们儿到那边去打打招呼。”边说边走了过去。

“真是尿泡吹大了,也神气十足了!”金扬吐了口烟说。

“小鸡撒尿,各有各的道。管人家呢?”王大力笑道。

“金扬,现在怎么样了?”

“挺好啊,北京房子退给我了,我们家住一个大院,哪天上我那”

“你那爱人是不是丁姐?”王大力试问。

“你知道,还跟我装蒜,我媳妇虽然岁数大点,有本事啊,你分钢厂第二年,我媳妇就把我弄铁路上班了,接着,又给咱生了两儿子,我现在是三儿子,咱班,别听他们牛,谁有三儿子?”

“行,你真行,别人比不了你。”几人齐声赞道。

赵风同老师这边过来聊几句,那边聊几句,王大力和金扬是一个村插队的,虽然回北京少见面,但在山西时,来往颇多,王大力问:“你是北京了,还是还在铁路上?”

“算是回北京了在北京良乡那块扳道叉,搬一天,歇一天,也不错,回家养养鸽子,逗逗儿子。”

“你儿子多大?”王大力问。

“不大,大的刚二十,小的也十二了,咱哥们儿快当老太爷了。”金扬一脸得意样。

转眼到了中午,大家聚会结束,集体照了几张相,金扬问:“管饭不管饭啊?”

“谁管啊!”王大力说。

“那还聚什么劲啊,咱哥俩出去喝壶吧!”金扬说着,和王大力想跟着走了出来。

赵卫红把农场的房修了修,留一间自己住,其余的四间房都给租了出去,租的都是中国来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到中国做小买卖的人多了起来,她卖毛线,羊毛等已赚不到大钱,便索性懒得跑了,把几间房一出租,租给了一个单身男留学生,这男留学生三十一二岁,原在北京一家科研单位上班,为了出国,便考了个去澳大利亚留学,妻子儿子都留在中国。

他租住赵卫红的房,买了一辆旧汽车,早上开车去上学,晚上开车回来睡觉,高高的个头,戴着个眼镜,白白净净,显得挺文气。

赵卫红知道:他的名字叫薄义。这样住了有半年,一天早上赵卫红起床,做好了早饭正要吃,只见薄义走进厨房,拿着个杯子说:“大姐,我倒点开水!”

赵卫红递给他暖瓶。那薄义倒完水后,并没有走,而是双目不离地盯着赵卫红看。“你看什么呢?”赵卫红让他看的有些不自在,一摆手问。

“我看你挺像我爱人。”薄义笑着说。

“胡说什么呢,我都快四十的人了,怎么像你爱人,你爱人才二十多吧?”赵卫红明知道他胡说,心里也美滋滋的。

“就是像。”薄义又说。

“哪像啊?”赵卫红问。

“大姐,你那个胸部和我爱人的胸部特像。”薄义仍端着暖瓶说。

一句话说的赵卫红红了脸,心说,好兔崽子,我以为你是个留学生明明的,没想到你住我这儿没安好心,净观察老娘了,拿老娘的胸部和你媳妇的胸部比,看来你是来澳大利亚半年多熬不住了,想占老娘的便宜,没门,于是敛起笑容,嗔怒道:“你是我和这儿的房客,我是你房东,你愿意住这儿就住,不愿意住这儿就搬走,我不缺那俩房钱!”说完,悻悻地要走。

“大姐,您生什么气啊,我是夸您哪,又不是骂你,我是说你胸部和我爱人胸部一样,是夸您年轻,漂亮,您怎么生气呢,您来国外这么多年了,思想怎么还是中国的意识啊,国外多开放啊,岁月如花,不用蔫啦,您就这样为那个死去的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