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小民-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背着个箱子,油手敲着梆子,漫街叫卖;卖红薯的,一脚蹬着车子把,一手提着盘子秤,声嘶力竭地高声叫道:“红薯热的热的红薯”

街筒子里大小铺眼儿,都漆刷一新,除了固定的门市而外,又摆列上一些高几矮凳,长台短案。街口上,净是一些不成买卖的“买卖”,什么缝鞋的、卖鞋楦的,张箩底的,绑笤帚的,粘破缸的,剃头的、修脚的、锔锅锔碗的,密密麻麻一大片。

明年就不会再有这热闹的景象了,孟有田暗自叹了口气,轿车停在了“济生堂”门前,他跳了下来。

“有田哥,你在外面稍等一下,俺去请孙大夫。”紫鹃下了车,交代了一句,见孟有田点头答应,才在张嫂的陪伴下向里面走去。

孟有田一转眼,看见济生堂旁边是一家杂货铺,和瞎老元打了个招呼,转身走了进去。

福顺昌杂货铺在镇上也算是数得上的大字号,可店大不欺客,讲究的便是和气生财。孟有田刚走进去,小伙计便迎了上来,笑容满面地招呼着。

简单看了看,孟有田挺满意,要买的东西差不多都有,也省得四下零买。而且也不怕别人怀疑,年根了,百姓们凑点钱,各村上托人往回捎东西的不少,他要买的也并不是很多。

牙粉,嗯,牙膏过于奢侈,能低调还是低调些;一匹蓝布,一匹小碎花布,两袋好盐,两瓶,嗯,还是三瓶酒吧,老赵头、王明义,再送瞎老元一瓶,联络下感情;还有,算了,买了牲口,有了车,让小全勤跑着点,零着捎买,这样把钱花光才不引人注目。这是,孟有田的目光突然停留在柜台里的摆放的物件上,那是一对银手镯,并不算粗,图案很精致,但却象是旧物。

“有田哥。”紫鹃走进了杂货铺,靠近了孟有田,张嫂知趣的站在门侧。

“咋这么快就出来了?请到大夫了?”孟有田扭头一笑,开口问道。

“孙先生大早上便被请走了,是良岗庄的孙大户,两人沾着亲。伙计说,这一去,得明天才能回来呢”紫鹃有些无奈地说道:“没法子,只好照着旧方子抓了两副药,明、后天再来请他了。”

孟有田点了点头,良岗庄是在十里村和镇子之间,刚才来的路上便有一条岔道是通往那里的。说起来,离十里村也不算太远,可这孙大拿脾气怪,排场大,想去良岗庄请他,恐怕多半不会理你。

“你都买了啥?”紫鹃笑着问道。

“一些平常家用的。”孟有田一语带过,伸手指了指柜台里的银镯子,说道:“你看这,怪好看的。”

“小哥好眼力。”伙计满脸笑容的说道:“这镯子不论做工,还是成色,都是上等。给你家的俊俏小娘子戴正合适,俗话说:人靠衣妆,马靠鞍。小娘子可是百里挑一的人物,自然也得佩这百里挑一的镯子。你看这雕饰,并蒂莲花,象真的一样。”

孟有田淡淡一笑,说道:“你这嘴儿可真能说,但俺看这镯子是旧物件。”其实孟有田还是很喜欢这镯子的,莲花又名芙蓉,古诗云:芙蓉如面柳如眉,象征爱情的纯洁。再说这个图案还有并莲同心的意思,送给紫鹃正合适。

“没错,这是别人放在店里代卖的。”伙计脸上的笑容依旧没变,压低声音说道:“这可不是倒家败业的倒霉东西,人家是卖了向绥远三十五军捐款的。百灵庙大捷呀,您可能还不知道吧?”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前,在中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一带,曾发生过一次震惊中外的抗日战役。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收复了百灵庙、红格尔图、土木尔台、土城子等失地,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士气。这次战役叫“绥东抗战”,也称百灵庙大捷。

第五十六章 普惠寺

百灵庙大捷震惊中外,全国军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被称作“史迹昭垂,万世不磨”。一时间,全国上下为绥远抗日将士捐款、赠物,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据《大公报》报道,十二月二日,“本报代收劳军捐款,昨达八万三千元”;十二月五日,“已过十万元”。

极其感人的是,有一个卖山竽的七十五岁老人,虽收入微薄,也慨然解囊捐献;中国在伦敦的留学生一次就汇款九百元;北平市一个人力车夫,为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将自己在风雪中两日所得车费一元八角钱,全部捐送抗日战士;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海外爱国华侨,也捐献了大批物资。

孟有田点了点头,穷乡僻壤,消息闭塞,不是伙计说起,自己也想不到这镯子竟然包含了一个民众的抗日热情呢“多少钱?”孟有田说完看了看紫鹃,商量道:“你若是喜欢,俺就买下来了。一来算是俺送的礼物,二来也算是为抗日尽份力量。”

紫鹃抿起了小嘴,心里乐融融的,并蒂莲花的图案也很合她的心思,她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只要是你送俺的,俺都喜欢,要是贵了俺给你添钱。”

“好说,好说,这价格一点都不贵。”伙计连连点头,然后小心翼翼的报了价。

那个时候做买卖,晃价并不大,可不象现在,上去先拦腰一刀,商家还有赚头。孟有田见价钱真的不贵,就是个银子的成本,手工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没讨价还价,吩咐伙计算账。

“戴上吧,俺的心意。”孟有田瞟了一眼门口的张嫂,正看着柜台里的商品出神,伙计也正算着账,便一把拉过紫鹃的手,把镯子套在她的手腕上。

紫鹃脸腾的红了,象征性地轻轻轻挣了一下,便顺从地任孟有田摆布。姑娘眼角瞟着张嫂,心里扑腾的厉害,又害怕又甜蜜,怕的是让人看见,惹人笑话。镯子刚戴好,她便象做贼似的将袖筒向下拉,全给盖了起来。

孟有田掏钱付了账,看似东西不少,其实加上镯子,钱花得却并不多,这不禁让他有些感叹。想想,一个人力车夫两天才挣了不到两块钱,这还是北平的物价,他平白得到的,委实是一笔巨款。

“有田,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呢”张嫂走过来,帮着拿东西,笑着说道:“这吃的、用的都有,可是能过一个好年了。”

“嘿嘿。”孟有田微微一笑,说道:“张嫂,抽时间去俺家一趟,这蓝布可有您一件大褂的料子呢”

“俺的,还有俺的料子?”张嫂愣了一下,看了看紫鹃,说道:“那,那怎么使得。”

紫鹃眨了眨眼睛,有些明白孟有田的意思,说道:“有什么使不得的,过年了,您也穿件新衣服。”

张嫂嘿嘿笑着点了点头,心道:这两个人,是拿东西堵俺的嘴呢三个人出了杂货铺,将东西放进车里,眼见着中午是赶不回去了。紫鹃提议在镇上打尖,然后逛逛大集,帮孟有田买牲口,再去普惠寺烧柱香,反正她是不想早回家,非把白天的时间都用光不可。

瞎老元和张嫂心里明白,紫鹃象出了笼子的小鸟,好不容易自由了,当然想在外面多玩玩,更想和孟有田多呆些时间。没办法,人家是主人,他们俩按身份来说都是仆佣。瞎老元虽然有些特殊,但他不吭声,不反对,事情也就按紫鹃的安排进行了。

……

在安平镇外,有座庙,叫普惠寺。虽然比不上一些名刹大寺、灵山秀水,但这里栽花插柳,也颇有“曲径通幽处,禅堂花木深”的意味。而且方丈是个能说会道、很会交际的老家伙,结了不少善缘,连年修葺,到了现在却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寺了。

烧香拜佛,占卜吉凶,求签问卦,许愿还愿,那时候不光是富人,连穷人也相信这个。每每掏出自己的血汗钱,去求个签,坏了便垂头丧气,好了也只不过是个心理安慰。也有穷人家得了病症,到庙里求神拜药,弄点香灰、神水回家的。至于能不能治好,天才知道。反正治好了是神佛的功劳,治不好就是你不诚心,是前世的业报。

孟有田不是一个信佛的人,但他在后世每见寺庙一般都要进去观光,或为寻找壁画、泥塑,更为感受其隔绝红尘的气氛。赭黄的琉璃瓦,大红的柱子,难看的新塑的杂色菩萨,成群的善男信女和旅游者。

每进庙门,多有古松翠柏、梅、兰、竹、菊。抬头望天,白云悠悠,远离了尘世喧嚣,难得忘却了诸多烦恼。和尚和尼姑们当感谢有了寺庙庵堂,给人间的不幸者留了一个隐蔽身、心的避难所。而穷乡僻地破落的寺庙残殿,门窗不遮风雨,院内杂草丛生,枯枝上栖息着几只苦苦鸣叫的乌鸦,更是描绘出人间无尽的寂寞,任人无限的品尝咀嚼。

如果你游览了不同的寺庙,你会发现,其实不论规模大小,位置如何,寺庙建筑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寺庙建筑的顺序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

山门殿即寺庙之大门,一般称为“三门”,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门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为正门,左右各一个稍小的洞门。这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人们常说“身入空门”,是指进入寺院大门,开始过清静的寺院生活。

山门后建有一通道式的长方形建筑物,称山门殿,殿内一般左右塑对称的手持金刚杵的力士像。传说古印度有二位王子皈依佛门,发誓常随佛旁,作佛的亲近卫士,后来果真悟道,称为“密迹金刚”。在寺庙山门殿中树立的力士即为此二位亲近卫士。

第五十七章 逛庙

四个人在一个小馆子简单吃了午饭,便分头办事。孟有田和紫鹃,再加上在后面跟着的张嫂,三人在年集上逛了一大圈,孟有田在一家药房买了些西药,紫鹃也在集上买了些东西,这才去镇子北头的骡马市与瞎老元会合。瞎老元已经选好了牲口,并谈好了价,那是一头黑骡子,就等着孟有田来交钱了。按照瞎老元的说法,这头骡子既能拉车,又能耕田,是别人用熟了的,也好驾驭。

孟有田对此不太精通,也就从善如流,痛快地掏钱买了下来。至于骡车,村里有木匠,回去了再弄也不迟。事情都办妥了,他们才坐上车,出了镇子,来到了普惠寺。

普惠寺确实名不虚传,虽然赶不上宁波的阿育王寺、天童寺之类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建筑规模却也相当不凡了,年终许愿上香的香客也是不少。

“有田哥,咱们只闲逛不烧香吗?”在庙里逛了逛,紫鹃低声问着孟有田:“有很多人都买了香去烧,求菩萨保佑呢”

孟有田正在凝神看着庙中一堵过人高、几丈长的土壁上的文字和绘画,那上面说的是一些佛家故事。听到紫鹃的话,他淡淡一笑,说道:“在寺庙烧香拜佛的,多是祈求菩萨的保佑。好人祈求菩萨保佑,岁岁平安;坏人祈求菩萨保佑,破财消灾;官员祈求菩萨保佑,不断升迁;商人也去祈求菩萨保佑,大大发财。你说,菩萨是不是不管好人坏人,谁上的香火多便保佑谁?”

“这,应该不是吧?”紫鹃犹豫着说道:“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还有心诚则灵这么一说呢”

“呵呵,那些人拜佛求佛,却并不是真的信佛,只是对佛有所求罢了。这样怀有自私的目的,怎么能说得上心诚呢?”孟有田笑道:“我讲个故事给你听:从前啊,有个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里求观音,走进庙,发现观音像前面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便上前好奇的问道:‘你是观音么?’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