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小民-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怜芳眯起了猫眼,她终于看清了胡嘉英的真面目,甜言蜜语后面是卑劣、狭隘的灵魂。她冷笑了一声,说道:“看来,我今天才算是真了解你了。我和孟大哥是好朋友,是正正当当的同志关系,这点不需要向你证明。犯错误?多谢你的提醒,我起码不会无端地污篾同志,不象你……”说完,她转身快步走出了房门,似乎在这里多呆一秒,都难以忍受。

胡嘉英眼前一阵阵发黑,心里全凉了,好象大晴天挨了雷击,瘫坐在那儿,动弹不了。他不知道刚才是发了什么疯,怎么脱口而出那些话。这当然是他的内心所想,但却是绝不能说出来的。他心烦意乱,后悔几句话把事情弄到了绝路。偏偏苍蝇也飞来飞去往他脸上乱撞,他赌气使劲去打爬在脸上的苍蝇,啪的一个耳光打的自己耳朵嗡嗡直叫。

……

秦怜芳大步走出了屋子,心脑还被气得怦怦直跳。胡嘉英竟是这么一个卑劣、狭隘的人,当自己的目的达不到的时候,竟会变得如此失去理智,如此卑鄙无耻。装的,平常都是装的,她冲动地向县委书记杨荆去的住处走去,想把这些告诉上级,告诉组织。

走到了院门口,秦怜芳犹豫起来,她低着头,不断咬着嘴唇,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口气,转身慢慢地离开。

这种事情一是说不出口,再说张扬开来,不仅自己名誉受损,孟大哥也会受到非议。从个人感情上升级到道德品质,组织上会相信吗?只是自己和胡嘉英两个人的谈话,一对质起来,太让人难堪了。

秦怜芳慢慢抬起了头,那俊秀的脸庞和眼睛里,流露着一种释然和成熟的光芒。她还是那么美丽活泼,只是比以前显得更老练了些。我真的在等孟大哥吗,真的在守着那渺茫的希望吗,她的脸又热了起来。使劲摇了摇头,她把这些恼人的念头全抛开,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第一百零四章 狂热和客观

在抗日战争中,虽然中国最终凭借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机器而取得了战胜国的地位。但不能否认,中国军队遭到了很惨重的损失,遭到了许多次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固然是由于日军拥有绝对优势的装备,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却是中国将领,特别是国军将领屡次错误的战略布署。在这种错误的战略指导下,无论下层官兵如何勇敢和牲,都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誓死抗日、不做亡国奴之类的狂热而情绪化的呼喊固然令人热血沸腾,是国家宣传的主流。但如果把冷静的军事科学性分析斥之为“主和派”或“投降派”,而任之沉默下去,无人去关心和过问如何去抗日,拿什么去抗日这类科学性的分析和判断,仅靠抗日狂热和士兵们的勇敢胸膛去阻挡日军的钢铁进攻,那就太过愚蠢了。

中国官兵和百姓已经血流成河了,难道还要继续血流成河?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但只讲主观意志、不讲冷静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分析和理智性判断的战例依旧在发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便是孟有田现在所做的工作,与肖广和去国统区之事有着紧密联系。

后悔做过的事情,倒不如后悔没去做的事情。也许能改变,也许什么都还依旧。但孟有田要去做,这是一个穿越者的责任,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

“……不可讳言,中国军队派系林立。中央军、杂牌军战力不一,装备不同。心志各异。每次作战,不是天时、地利不在我们一边,也不是一般官兵不用命。而是某些高级军官平日不注重研究战术、战略,战时有一种保存实力的卑劣心理。而且这种心理至今不但没有完全弃除,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表现出来。”

孟有田停下了笔,轻轻摇了摇头。军中劣习,政府失策,如之奈何?特别是与日军作战的杂牌军。担心的不是胜败,担心的不是战后的补充,而是担心部队损失后番号会不会被取消。老蒋啊,在这一点上做得实在是不怎么样。如果拥有广阔的胸襟,具备深远的目光,对各部队能够一视同仁,有功赏。有功罚,未必会比这种借国战削异己的方法差。

从旧时代转型过来的人物,难以脱离旧时代的影响,中国古老的权谋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内心,左右着人的行动,什么时候也难以完全消除。老蒋如此。毛公也如此。

孟有田沉思良久,收起遗憾惋惜的心情,继续提笔写着。历史学家曾说过,对于历史人物,要有几分宽容。毕竟没人是神仙。

“……打大仗不行就改打小仗,以团或师为单位。轮番在各处战线频繁出击,浅尝即止,既打击敌人,又增加部队战斗经验,而且还能造成我军实力犹在、反攻不止,日军色厉内荏的表象,还能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

阿秀背着孩子走了进来,看了正凝神写作的孟有田一眼,将背上的孩子放在炕上,转身去打洗脚水。

从母亲背上放下来,有些昏昏欲睡的娃娃伸伸手脚,觉得有点不太舒服,大眼睛东瞅西望,冲着孟有田笑了起来。

“啥事这么高兴?”孟有田伸手摸了摸孩子胖嘟嘟的脸蛋,逗弄着她。

小娃娃只是笑,然后翻着滚着,不一会儿竟然把一只小脚丫塞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臭丫头,怎么吃起脚来了?”孟有田笑着,用手重起轻落的在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孩子吐出了小脚丫,咯咯的笑了起来。

阿秀走了进来,有些嗔怪地说道:“都要睡了,又让你给弄精神了。”

“精神就精神吧,反正我不困。”孟有田无所谓地笑着,看着阿秀被晒得变黑的脸,上面正扬溢着幸福的笑容。说实话,这种温馨的天伦之乐,正是大多数人的追求。自己已经得到了吧,但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还得继续努力。

……

时间过得很快,根据地似乎又恢复了难得的平静生活。孟有田一边抓紧时间写着东西,一边训练着民兵大队送来的有潜力的射击人才。正是青纱帐起,游击战活跃的时期,但敌占区的游击队活动却面临着挑战,河野浩二久藏的杀招使了出来。

皓洁的月光笼罩着小村,房屋静静地默立在银色的纱幕里,显得尤其肃穆。河水潺湲地低吟浅唱着,伴着树上的夏蝉和草丛中的蟋蟀的鸣叫,更衬托出这夜色的幽静。树荫里闪烁着流动的萤火,远处有鸟鹰和鸮鸟在叫。

根据地的村庄在月光下是这样一幅样子,敌占区的夜则显得阴森,充满杀机。特别是村外的高粱地,长得一人多高,象密不透风的墙壁。赵振华带着三五个队员走出高粱地,面前展开一片开阔的山药地和黑豆地。突然发现前面一晃有十几个人影,鬼鬼祟祟地向这条小路走下来。

赵振华心里一惊,暗想这决不是好人,赶紧示意队员们往后退。一个队员建议道:“打吧!打了就跑!”

“不行,快退到高粱地里!”赵振华简短而坚决地说道。

几个人伏身爬进庄稼地中央浓密的地方,顾不得地上滑唧唧的潮湿,手指扳着枪机,听着动静。一会儿听见高粱地里哗啦哗啦一阵响,一阵冬冬的脚步声。一个公鸭嗓子的人小声说:“真怪,刚才明明看见几个人影,怎么不见了?”

一个牛一样声音的人说:“说不定还在前边,从地里蹚蹚。小心点,他们可有枪。”

左右高粱地、玉米地和伏着的豆子地里,哗哗地响起来。听着蹚到身边,赵振华等人紧张地勾着枪机。哗啦哗啦,敌人近在咫尺,又向远处摸索而去。

赵振华并未放松警惕,他不动,队员们也不动。就这么静静地等着,好半天,左侧的高粱地里又响起了声音,暗中埋伏的敌人耐不住性子,骂骂咧咧地撤退了。

轻轻吐出一口长气,赵振华皱起了眉头。原来,夜晚基本上是游击队的,现在似乎让这些狡猾的特务队夺走了一半,出去工作时,都得把心提到嗓子眼,不得不集中起来有重点地突击。这些特务,从穿戴到言谈,样样都象本乡本土的庄稼人,有的群众说话稍走点嘴就得上当。

游击队已经与这些夜晚行动的特务队有过遭遇和战斗,他们并不是怕特务队,而是找不到特务队行动的规律,想找个机会教训他们一直未能如愿,心里觉得窝憋得慌。

还好通知下得早一些,与各村的地下干部通了气,规定了信号,才使得特务队的几次化装混充未能得逞。但群众确实感到了害怕,刚窜起的抗日情绪,由于特务队的闹腾,在逐渐下降着。而接连出了几个岔子,都与特务队有关,游击队员们的情绪多少也有些波动。

这些与游击队争夺夜晚主动权的正是河野浩二授意宪兵队长宫本组织的便衣特务队。这支特务队共有两百来人,全部是老百姓的打扮,分成了五个小队。白天在据点休息,一到晚上,便象群夜猫子似的四处乱窜。

宫本的特务队行动时特别注意保密,从据点出发也根本不走吊桥,即使在夜间,他也会叫特务队用梯子秘密爬过封锁沟出去。在接近村庄的时候,一律不许打枪,偷偷的爬进庄去;在没有发现游击队之前,尽力隐蔽自己。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侦察,宫本得出结论,游击队经常更换地方休息,特别是在黑夜。所以,他给便衣特务队定下了跟踪追击的策略。有时便衣特务队会采取极笨拙、但又很牢靠的办法,那就是整夜的趴在庄稼地边,趴在空洼地或小道两旁,四下了望着,如发现有黑影活动,他们就秘密的随着脚迹跟上去,直到脚迹在村边不见了,他们就包围了这个村庄,再偷偷的爬进庄去。

在宫本和几个特务头子的指挥下,便衣特务队经常整夜的在田野里奔波,有时在潮湿的地面,一趴就是几个钟头。就这样,分散到各处的便衣特务队和几个游击分队都会过几次面,在深夜的野外和院落里展开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虽然没能把游击队消灭,但总算是扑着人影了。而且游击队的行动也少了起来,这使宫本很高兴,因为他终于摸着游击队的一点规律了。他知道游击队的活动方式是经常变化的,所以他的追捕方式也经常随之而变化。

以游击对游击,这便是日本人的应变之术。赵振华这个游击小队的活动区域还好些,在敌占区其他地方活动的游击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损失。特别是便衣特务队在初期假扮混充的行动,使不少同情帮助游击队的群众遭到了残酷的报复,造成了群众的极大混乱和恐惧。

第一百零五章 暂时的困难

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只有不断发展进化、顺应形势的改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也罢。敌我双方都在努力寻求制胜的方法,一招不行,就再换招数,绝不会被动地接受失败。

白天是据点内日伪军的搜剿盘查,夜晚则是便衣特务队在混充袭击,在敌占区活动的游击队,以及支持同情游击队的群众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损失。赵振华也在夜间与特务队的遭遇战中受了伤,被送至根据地养伤。而游击队也暂时退出敌占区,进行总结和休整。

“这帮便衣特务实在是可恨,一到了夜里就时常埋伏在路口、庄稼地里,弄得我们行动起来小心翼翼不说,还经常与他们交火。”赵振华身上缠着绷带,半躺在炕上,忿恨地诉说着:“而且这帮家伙的鼻子比狗还灵,经常能找到我们停留的踪迹,悄没声地跟下来……”

孟有田微微眯起眼睛,琢磨着赵振华所说的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