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贵公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状况,赵永泰现在逛街的时候都不会穿那身标志性的中山装,而是选择了明人的常规装束,不过他穿的服装并不是传统的明服,而是荣福他们制作的修改了的新式明服。这样虽然看起来有些不一样,却没有中山装那么显眼。同样的,张铁柱他们也是穿着这样的服装,而不是护卫队的制服。这样他们一行人看起来也就是普通的世家子弟出行而已。

赵永泰他们今晚出门时还算是比较早的。一路上虽然人很多,但人流还是可以以一定的速度推进,因此他们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合兴泰总部的大门附近。要是晚了,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这里了。这里是他们今晚的主要目的地,因为他们听说今天合兴泰会展出一种新式花灯。虽然赵永泰他们可以事先知道这种花灯是什么,但这样也就失去了许多该有的乐趣了。因此他们并没有打听这种花灯的详情,而是像一群普通人一样来到这里好奇地等待着谜底的揭开。

晚上八时,当合兴泰总部大楼楼顶的钟声响起时,合兴泰门前突然亮起了四盏花灯。嗯,或者说应该叫四个灯群。因为它们里边的灯芯都有十几个,呈塔形,使得他们的亮度比平常的油灯要亮了许多。因为赵永泰他们并没有挤到进前,所以并不能确定这四盏花灯到底有多大,不过以旁边的人影来推算,应该都在两米以上的高度。

当然了,如果仅仅只是大,那并不能说是有新意,几米大小的花灯到处都是。不过这四个花灯都采用了带有图案的玻璃灯罩,这就显得很别致了。看起来就像是赵永泰他们所提的那种花灯的放大版。只是由于不能吹制出这么大的灯罩,因此采用了八棱柱的结构。只是这几盏灯大是大了,但真正看起来并没有赵永泰他们手上小巧的玻璃花灯精致。

不过合兴泰的工匠们显然并没有打算以此来糊弄现场的观众们。在第八声钟声响起的时候,这四盏灯都开始慢慢地旋转了起来。这一下就使得其玻璃罩上绘制的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图画都显得生动了起来,就像是在看连环画一样。

“哇~!”这下让周围的人都惊叹了起来,不少人都开始往前挤,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而这时合兴泰准备的花灯节目还并没有完,随着一声锣响,合兴泰的大楼上几乎同时亮起了几百盏玻璃花灯,组成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而如果大家能凑到近前看的话,就会发现每一盏灯上都有一个福字。

“哇~!”人群

紧接着,又是一声锣声响起,一旁的永和粮行总号大楼上又亮起一个由几百盏灯组成的“禄”字。而后,接连又有两声锣声响起,天香楼和云来客栈楼上也先后亮起了一个“寿”字和一个“全”字。“福禄寿全”,这是合兴泰送给大家的祝福。

“哇~!”“哇~!”广场上的人群中惊叹声不断响起,进而演变成为了一片欢笑声以及互相之间的祝福声。而这个欢乐的浪潮更是向着四周不断地传播开去,大家都兴奋地向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恭贺着。

(这同时也是小鱼送给大大们的祝福!虽然晚了一点儿。呵呵~!感谢翊山、看的书是你的福气以及千钧之神几位大大的月票支持!神大昨天居然投了两张,真是太感谢了。不过小鱼一开始看漏了,怎么数都只有十章,还以为某点真是如传说中的出现了间歇性抽搐,实在是很汗颜!呵呵~!)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九十二章 历史牛人

主菜上完后,还有一些饭后甜点,四座大楼门前陆续亮起了各种造型的小型玻璃花灯。除了没有赵永泰他们手上这几个这《奇》么多金银装饰,都一样的《书》小巧精致。各种花鸟虫鱼《网》的造型都雕琢得活灵活现。

玻璃器皿在这时还属于绝对的奢侈品。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合兴泰专门在四大楼门前的展区里派驻了许多人员,还用铁栅栏围了起来。再加上台州城里住着的百姓多是合兴泰和永和的所属人员,因此四个展区前的秩序还不错,没有发生什么冲撞踩踏事件。

赵永泰他们随着人流过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四盏大型旋转花灯前。四盏巨灯近看起来更大更漂亮,全高大概有近四米,但是玻璃罩只有两米高,上边的图案并不是单纯绘制的,而是先用玻璃制出了立体形状,再用颜料上色而成。所以看起来才显得更加逼真,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看着这些精美的花灯,赵永泰心中突然感到有点儿遗憾:可惜没有照相机。

“玄卮先生,你们制作的这四盏水运旋转花灯真是巧夺天工啊!”旁边一个声音陌生的中年人的声音打断了赵永泰淡淡感伤的思绪。其他人到近前后虽然也是在感叹,但这个人居然知道这几个灯的旋转是kao水力来完成,这引起了赵永泰一点儿兴趣。

旋转花灯下边那个很大的灯台是密封的,单看外表是不可能知道里边的运转机构的。而且现在周围的环境很嘈杂,也不听不到里边的水流声,这说明这个人应该是之前有听过或者看过这几盏灯的制作。而对结构有兴趣,又能够在此之前就能获知其内情的人,一般来说只有那群喜欢做研究的传教士和西学者。不过这个声音赵永泰很陌生,那只能是刚来台州的人。对于这些喜欢西学的人,赵永泰从来都是很感兴趣的。

“长庚谬赞了。与宋代的水运。仪象台比起来,其技术难度相差甚多,就算是塔吊的技术也比它难上数倍。而且这些东西也就是个玩物,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也就是那些玻璃屏还值得欣赏一下。”回答他的是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这个声音赵永泰听着挺耳熟,但是好一半会儿他也没能想起来这个声音到底是谁的。在他印象中,现在在台州的西学者中好像没有一个名或字叫玄卮的人。

由于许多人都拥过来想在近前。看看这四盏旋转花灯,而已经到了近前的人又想多呆一会儿,因此花灯前的地方说是人挤人也不算很夸张。赵永泰在人群中找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离他们并不远的徐光启、邓玉函等人。本来像邓玉函他们这些洋人应该是很好找的,不过他们今天全都换了一身明服,还戴了帽子,在人头涌动的人群里还真不容易认出来。此时徐光启正跟他旁边一个赵永泰不认识的中年人闲聊着。

也许是赵永泰组建的医学院。真的有效,也许是赵永泰长期关注卫生的结果,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邓玉函并没有去世,而徐光启身体也很好,看起来怎么的至少也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的。

虽然这些花灯也挺吸引人,不过对于赵永泰来说,。人才对他的吸引力更大。因此赵永泰让赵业生生从人群中挤了过去,告诉徐光启他们到天香楼汇合。虽然两群人离得并不远,但是想要在人群中汇合还真是件挺难的事儿。

天香楼作为台州最好的酒楼,生意自然很是兴隆。像是元宵灯会这样的晚上,肯定是座无虚席,包厢雅间也肯定是早就满了。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的人。天香楼一共有七层,但是对外营业的只有下面的六层,最顶上的一层从来不对外开放。这一层所有的包房都是是合兴泰高层专用的,只有合兴泰理事以上级别的人才可以使用。

赵永泰虽然在商行里没有具体职务,但是他也。有使用这些包房的权力。只是这么久以来,他还是第一次上来,以前宴请都是在下边的包厢里。如果不是下边的包厢都没有了,他也不会选择到这里来。

“赵!这上面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你还是第一次带我们来,真是太不够朋友了。”汤若望一边打开窗户往外瞧,一边夸张地抱怨着。与刚才在下边挤人相比,现在确实是要舒服许多。而且他们这间房正好对着灯展的小广场,从上面看下去景色更漂亮。

“汤!我也是第一次来这儿,所以以前也不可能带你们来啊。”赵永泰一边请大家入座,一边答道。“不过我说汤啊,虽然现在下边有很多肉垫,但摔下去也还是会受伤的哦!”赵永泰当然知道西方人的人名叫法,但是他觉得凭什么他们叫自己就一个字,自己叫他们却要说两个字以上的。因此他也就装着完全不懂外语,跟着他们只叫他们中文名字的第一个字。

实际上这些传教士们来自许多国家,什么德语意大利语的,赵永泰也确实一点儿不会。这样一来,他直接决定自己唯一懂得的一点儿英语也不再拿出来丢人了。话说这个时候的英国还只是一个欧洲小国而已,不会西班牙语或是葡萄牙语,却会英语,这也会让人很奇怪的。

“噢!赵,今天可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你就不能说点儿好的吗!”汤若望对与赵永泰叫他汤已经没什么反应了,因为他以前为这个跟赵永泰争了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争赢过,只好当做没听到了。不过听到赵永泰后面的玩笑话,他还是忍不住开口抱怨了一句。

实际上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好,所以才会这么毫无顾忌的说话。因为后世汤若望的名气比邓玉函这些人大得多,所以赵永泰对他的态度也明显要比其他人热情一些。加上汤若望本身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在几次接触之后,两人的关系就迅速升温。在称呼上的争执也只是两人之间无聊的玩笑而已。

两人之间的小玩笑引来了满屋人的哄堂大笑,连几个小丫头也忍不住多看了汤若望两眼。

“徐爷爷,不知道你身旁这位是?”不理汤若望的抱怨和其他人的哄笑,赵永泰直接向着徐光启开口询问道。俗话说好奇心可以害死一只猫,在没弄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以前,这个人的身份对赵永泰来说吸引力是最大的。

“呵呵~!这位是长庚老弟,初八到的这里。长庚老弟在自然科学上也有许多成就和间接,而且涉猎很广,永泰你们找个时间好好交流一下,说不定对你们互相都有所启发。”徐光启抚着胡须笑呵呵的给赵永泰介绍道。

宋应星虽然没有学过西学,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却很有成就,对很多东西也就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东西对徐光启他们都很有启发,让徐光启他们很是欣赏。今天就算是没有碰巧遇到赵永泰,他也准备在这几天找个时间把宋应星介绍给赵永泰。他知道赵永泰肯定会很高兴认识宋应星这样的非传统文士。

听到徐光启的介绍,赵永泰心里有点儿激动:人才啊!谁说中国古代就没有科技人才的!能得到徐光启的认可,那说明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这名字从来没听说过,大概也属于被历史埋没的那类人才了。

实在是不能怪赵永泰太没见识,要怪应该要怪后世为什么不流行取字了,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人为什么叫人时都喜欢称呼别人的字。要是徐光启直接说这是宋应星,那赵永泰肯定立马就窜上去和宋应星攀交情去了。这可是本土科学家,在儒学沉淀了两千年的坚土上自然生长出来的,绝对比大熊猫珍贵。

“应星拜见赵公子,久闻赵公子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实乃应星之福。”宋应星此时比赵永泰激动多了,徐光启刚介绍完,他就赶紧起身给赵永泰行了一个大礼,口中对扎永泰更是恭维不已。

他在去年游学回到家乡的时候,发现家乡的大户们都加入了一个叫永和农场的组织,采用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式农具和管理方法,不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还省下了许多壮劳力。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最多也就是一个毁誉参半了。毕竟它虽然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