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会说话得天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你的人际关系也一定能更活性化。

拒绝别人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亲人、朋友、老乡、同事有时会向你要求一些事情,而这些要求有的根本就不合理,有的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总而言之,你的内心是不情愿的。但是,却担心别人会因此而不高兴,甚至会影响到日后双方的交往,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应承。然而,事后自己却会因此沮丧烦躁。

就这样,你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你允许别人不断地利用你,你心中的不满日积月累,堆积如山。有一天,你终于失去了耐心,把积累的怨气一并爆发,可想而知,那情形和结果将会如何?

所以,为了你的身心健康,你很有必要学会如何巧妙地拒绝别人。

比如,你在看电影时,前面有两个人大声地讨论剧情,妨碍了你的观赏。如果你怒气冲天地大声嚷道:“你们两个人是怎么搞的?说话这么大声,吵死人了!别人还要看电影呢!”这样的反应,固然可以达到目的,但却容易引起旁人或对方的不快,而你自己似乎也表现出了不必要的怒气。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拒绝别人呢?最好的方法是“有礼有力”。所谓“有礼”即有礼貌,就是要尽量照顾别人的权益和情绪,说话用词要委婉一些,切忌生硬地顶撞别人。所谓“有力”,是指有力量,就是你要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想,尽量让对方知道你内心的不愉快。

所以,你就可以这样对他们说:“对不起,我听不清电影在讲什么。”由于你讲的是自己的感受而没有怪罪别人,对方一般比较容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拒绝别人,做起来其实并不难。学会说“不”的实质就是学会自如地表达否定的、不愿意的感受,以直率、坦诚和恰当的方式表达你当时的感受。

………………………………

一 赞美与拒绝(3)

………………………………

例如:一位老乡向你借钱买东西,但是他经常借而不还。你可以说:“我没零钱,不能借给你。”或者说:“对不起,我今天带的钱刚好有急用。”又比如:你的一位好友热情地向你递支烟,要你非吸不可,此时你就可以说:“谢谢你,但是我现在实在不想抽烟。”

当然,在这方面,有些人虽然敢于开口,但感情表达不充分。所以,你就应该使自己“在语音里再多点感情”、“谈话时再生动些”、“多用手势”、“再直截了当些”、“脸上再多点表情”等等。

对于那些难以表达真实感情的人,要充分使自己介入交流,注入情感,然后再逐渐加上诸如表情、手势、适当响亮的声音、注视对方的眼睛等,使自己更显得胸有成竹,显得更有力量。因此你就应学会多用这样的句子。像“我喜欢你这样做”、“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这么说”、“我不高兴你这么说”;“我要你做……”,“我不要你做……”。

学会合理地拒绝,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就学会了生活,你就会显得更加轻松自如。既不担心与人接近,又不害怕与人争辩,你的行为完全超乎自然,有多少能力就表现多少。这种自我维护的改变,能够使你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于做自己该做的事,也使他人能够意识到你的权利,真正理解并尊重你。

有一次,一位读过《围城》的美国女士到中国来,打电话给该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说自己很想拜见他。钱钟书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爱慕虚荣,于是他就在电话中婉拒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的话,又何必一定要见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在此,钱先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机智,运用新颖、别致而又生动、形象的比喻,拒绝了那位美国女士的请求,既维护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拒绝者,既能使自己掌握主动权,进退自如,又能给对方留足“面子”,搭好台阶,使交际双方都免受尴尬之苦。

拒绝对方,当然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但是对于别人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有时我们必须加以拒绝。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地把这种因拒绝而可能引起的不快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巧妙地说一些话,既能为自己开脱,也不会让别人难堪。

1.你可以寻找一个非个人的原因作借口,即推脱。

当一位同学约你晚上到另一位同学家去玩,你想到还有许多作业要做,实在不想去,你就可以说:“真不巧,今天晚上爸爸要给我辅导作文,以后再说吧。”如果一位好朋友在你上晚自习的时候邀你一起去看电影,你当然不能去,怎么说呢?“我们班主任刚刚宣布任何同学自习时间都不能离开教室;我恐怕去不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对方对你的责难。

2.在拒绝别人之前,可以表明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人邀请你双休日去郊游,而你对这个时间早已作了安排,怎样拒绝他呢?“郊游?太棒了!我早就想和你一起好好到郊外玩玩了,可是……”由于你对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表示了遗憾,他虽遭到拒绝,心里还是感激你的。

3.学会通过诱导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要求来达到拒绝的效果。

有一位同学,在学校正常上课期间想随父亲利用出差的机会去泰山游玩,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这当然是违反学校纪律的。如果班主任老师直截了当地拒绝他,甚至批评他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位班主任老师却是这样对这位学生说的:“能和爸爸一起去泰山游玩,确实是件美事,不过,这几天我们学校要举行作文比赛,我们班还指望你拿名次呐。去泰山游玩的机会多得很,以后我们找个放假的机会多组织一些同学一块儿去玩不是更好吗?”这位同学听了班主任老师的话后说:“老师,那我这次就不去了。”他高高兴兴地收回了自己的请求。你不觉得这位班主任老师拒绝得十分高明吗?人们都不愿意自己的愿望遭到拒绝,对方一个断然的“不”字,更有伤情面。所以,谢绝的语言要特别注意礼貌、分寸。

总而言之,当你拒绝别人时,通常要用最委婉、最温和的方式表达你的不同意见。必要时,要用委婉和坦诚的语气,向对方详细解释不能答应其要求的理由,而不是生硬冷淡的拒绝,因为那样只能伤害并有可能失去朋友。所以,面对这种“难题”,有时我们不得不使用谢绝的语言。

歉意的表达。“对不起,让您失望了!”;“很抱歉,我实在不能……”;“请您原谅……”这些话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将使你显得高傲和不近人情。因此,为不能满足对方的愿望而致歉是非常必要的。

好意的感谢。如果对方发出游玩的邀请,或赠送礼物等,而你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谢绝时,要称赞和感谢对方的热情友好,表示非常高兴接受这份心意。如:“你对我非常关心。你这番心意我领了!”“谢谢你的好意!”这样做来,对方即使被回绝,仍觉得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因为你理解了他的美好用意。

恰当的借口。虽然找到借口来谢绝对方是不礼貌的。但是,借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许多情况下,要拒绝对方的某一要求而又不便说明理由,也不便向对方说什么道理,不妨寻找恰当的借口(或称“托辞”),以正当的、不至于被对方责怪的理由来回避对方的要求。例如,你不太喜欢同某一同学在一起玩,可他偏偏硬拉你去打球,而你又没有拒绝的理由,不妨找一个既达到了谢绝的目的,又不伤他自尊的借口,那么你就可以说:“对不起,我妈妈让我早点儿回家(实际不是)。”

另外,最重要的是,当对方向你提出某种无理的要求时,以上所说的那些拒绝的方法都不适用,这时,你对他拒绝的语气应该是毫无疑问而不容商量的。

………………………………

二 说服与批评(1)

………………………………

说服别人

人都有一种本能反应,如果他觉得某件事情对你本人有利,他就会怀疑你所说话的真实性。

如果你对一位男士说“您的发型真特别!”,他一定会相信。但是如果你对他说:“先生,我们新设计的这种发型肯定更适合您”,他通常会表示怀疑而犹豫不决。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不时地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产品或者观点,让人们相信我们说的话是真的。一个成功的“推销者”总是能够说服别人。其实,这并不难。

作为一个推销员,不要自己直接说,而是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口。在如今的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托”。不要小瞧他们的威力!中国人总是喜欢“随大流”,所以只要借了“托”们的口,一切都好办啦!比如你想推销你的奶粉,不论你说它有多好,并不见得会有多少用处,但是如果你说:“我们那幢楼的人几乎都喝这个牌子的奶粉,都说质量不错!”恐怕顾客就会动心了。没有人会去考察那里的情况是否真的如你所说,但是他相信:这种牌子肯定不错!瞧,你已经成功啦!

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很多,他也许是你的父母、你的老板、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有时候,遇到那些不法分子时,你更应该毫不畏惧,巧妙地运用说服技巧,使他放下“屠刀”,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说服别人要掌握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可归纳为六个原则。

1,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用和颜悦色的提问方式代替命令的口吻,让别人有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那么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做到了这些,要想说服一个人还有什么难的呢?相反,在说服时你不尊重别人,总是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并受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差班班主任的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都躲在阴凉处不肯干活,任凭老师怎么说都不愿起来。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没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这位老师是不是很聪明?硬的不行来软的,只要能说服别人就行。

2.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如果你要说服的对象比较强大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因为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做到这一点,你就能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15岁的山区小姑娘小花,不幸被拐到上海卖淫。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花的房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上海“阿拉”走了进来,小花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她还是很快地镇静下来,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阿拉”一愣,人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小花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