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舞-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萧某恭敬不如从命。”

有此承诺,邯翊不再避讳,将接手的鹿州一案,直言征询。

萧仲宣无甚表情地听着,只在听说匡郢也在主理此案之列,方才微微动容。

“大公子,照你看,王爷对匡郢,可有疑心?”

邯翊略为犹豫,然后说:“想来也有。”

“那就对了。”萧仲宣安闲地说:“譬如公子身边有个伺候多年的老家人,最近突然变得有点手脚不干净,常从库房里偷东西出去,公子该如何处置?”

邯翊笑笑,“调他去做库房总?这我也想到了,不过——”

他迟疑着,许久,才慢慢地说:“萧先生恐怕还不十分清楚父王的处事,倘使只为他对匡郢有些疑心,只怕他并不会……”

“我明白了,大公子是觉得王爷此举,另有用意。其实要我说,那另一层用意,只怕还更清楚些,只是大公子当局者迷,所以看不出来罢了。”

“哎?”

萧仲宣有些诡秘地笑了笑,“大公子当真看不出来?当真看不出来,可也太辜负王爷的一片苦心。”

邯翊看着他,眼神中先是迷惑,然后渐渐清明。

但,转瞬间,却又变得有些复杂。

萧仲宣说:“王爷既然要看看,大公子有没有用人容人的气度,大公子就该拿出用人容人的气度来。”

邯翊却恍若未闻,久久都不说话。

虞妃为白帝生下了他唯一亲生的儿子,几乎人人都相信,那孩子将会成为储君。

然而,他瞎了。

跟着,虞妃过世了。

之后的几年间,白帝纳了十数位嫔妃,然而他好像对她们其实都没有兴趣。他的身体也日渐虚弱,按照太医的嘱咐,大多的日子里,他独居在乾安殿。他的后宫便一直让天下人失望地安静着。

三年前,白帝命十七岁的养子邯翊,入朝听政。很多人都还记得,这也正是白帝自己入朝的年纪。

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猜想,悄悄地蔓延开来。

但,当有朝臣上书建言,请求他尽早册立储君,那些奏折却被悉数留中。

白帝每天都在认真教导邯翊如何处理朝政,却始终没有只字提及立储之事。

邯翊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白帝还没有这么高深莫测,他经常看着他宠溺地微笑。但现在,白帝的目光越来越疏远和冷静,他时常能感觉到,那其中审视和戒备的意味。

“我明白。”他终于开口,“我知道其中的分寸。”

“那就好。至于匡郢么,”萧仲宣仿佛很随意地说:“要是他看不出王爷的用意,与大公子为难的话,离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屋里谈得兴浓,六福在门外团团乱转。

好容易房门开启,听得邯翊的声音说:“改日再来请教先生。”六福赶紧过去,小声说:“出来得可有时候了,快回去吧!”

邯翊不理,又跟萧仲宣寒暄了几句,这才离开静园。

车上才问:“有事?”

六福说:“孙五方才叫双贵来找公子——”

话没有说完,邯翊神情已经变了。

六福连忙解释:“孙五不知道公子来了这里,双贵只说公子去了朱王爷府上。”

邯翊脸色稍和,又问:“他有什么事?”

六福低声说:“黎顺在府里等了快半个时辰了。”

邯翊吃了一惊,黎顺跟随白帝三十年了,如今是内廷总管,轻易根本不会离开白帝身边。他脱口轻呼:“莫非宫中出了事?”

六福挤着眼睛笑,“看双贵的神色,不见得是有什么大事。我猜,说不定是要大公子劝架——”

“这是从何说起?”

六福挨近了他,几乎是附在他耳边,将瑶英跟姜妃大闹,又被白帝罚了禁足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

“真是多事!”邯翊咕哝了一句。

又问:“早怎么没告诉我?”

六福说:“这是前天晚上的事情,大公子这两日太忙,没得空给大公子说。”

邯翊点点头,不说话了。

等见到黎顺,问明缘由,果然跟六福猜的一样。

“大公主从前天晚上回到自己房里,就再也没吃过一口东西,这么熬下去身子肯定要坏。大公主从小就最肯听大公子的话,所以王爷的意思,让大公子去劝劝她。”

邯翊狐疑地问:“瑶英,真的昨天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黎顺呆着脸回答:“反正,容华宫的宫女,是这么回禀的。”

邯翊看了黎顺一会,实在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

黎顺脸上还是毫无表情,然而眼中却也流露出一丝笑意。停了会,他委婉地说:“王爷嘴里不说什么,心里着急。这样闹下去,王爷的身子……”

“是。”邯翊打断他,“赶紧走吧。”

不过隔了一日,白帝又显得憔悴了许多。看见邯翊,未曾开口,先长长地叹了口气,神情黯然。

“瑶英这孩子,真是不肯给我省心。”

邯翊说:“瑶英也不是不懂事,就是一时脾气上来,拗住了。儿臣去劝劝她。”

白帝恨恨地说:“告诉她,这回非得给姜妃赔罪,不然她还是别想出屋子。要是她一直不肯吃东西,那也由她,饿死了,我……我就当没生这个女儿!”

邯翊心想,她就是“饿”上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少一两肉,倒是白帝,只怕再过一日,便心疼、心软了。

“父王,”邯翊轻声说:“劝得瑶英回心转意不难,但是姜姨娘那里的事……”

白帝苦笑,“那原本就是没影的事情。”

邯翊无话,便躬身告退。

从殿台下来,殿前是一片空地,平时觐见官员便在此地等候。邯翊想起瑶英九岁那年,养过一只毛色雪白的小猴子,在这里大闹,摘了他们的帽子,抓破了他们的袍服,弄得朝臣们人人自危。

大怒的白帝,要将那只猴子“正法”。

瑶英不依不饶,“绝食”了三天,小猴子便逃出了性命,放到御苑自在逍遥去了。

除了白帝,宫中人人都知道,大公主其实一顿也没少吃。

邯翊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进了容华宫,在门边迎候的玉儿,向里指了指。

邯翊会意,推开房门,冲着半躺在窗边竹榻上的瑶英,笑道:“嗬!好悠闲——”

瑶英霍地坐起身子,一叠声地道:“我不去!你不用跟我说什么,谁来说也没用!顶多……顶多我去陪娘!”

邯翊笑意更浓,“不错,饿了一整天,还这么精神!”

瑶英嘴扁了扁,像是想笑,又忍住了,忽地躺倒,闭上眼不肯理他。

邯翊自己端一个锦墩坐了,沉吟着,久久没有说话。

瑶英等得诧异,忍不住转回身来看。见他定定地望着自己,那样深的眼神,仿佛一瞬间就能将她整个人都融化在里面。

她窘了,用手摸摸脸,问:“这样看我作甚么?”

他不答,只将目光移开了,转向窗外。

极静。窗畔几竿竹子,被风吹得沙沙轻响。

瑶英听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响,渐次地,连心跳也越来越响,“扑通、扑通”,像个小鼓在捶。

她忽然懊恼,“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诶?”他如梦方醒地回过头,愣愣地看她,“是啊,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瑶英“噗哧”一声笑了。

然后明白是叫他绕住了,不过迟了,脸再也绷不住。她坐起来,双手抱着膝,坦然地看着他笑:“想说什么?说吧。”

“我不想说了。”

“说吧。”瑶英笑嘻嘻地缠他,“说吧、说吧。”

邯翊叹口气,“我想说什么,你比我还清楚,我懒得说了。”

瑶英又不笑了,拧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半晌,问:“你觉得是我错了么?”

邯翊默不作声。

“是吧?”瑶英的声音陡然高了,“连你也向着那个女人去了!父王也是,早把娘忘记了,我,我就知道,你们全都不疼我了……”

“你胡说什么!”

声音大得瑶英也噤住了,嘴唇微微哆嗦一下,随即紧紧咬住了。

邯翊的语气软了些,“你知道我疼你,父王也疼你,我们都疼你。”

两颗泪珠,慢慢地从瑶英眼角沁出来。但,她忽然将脸使劲地一扬,到底,也没让泪水流出来。

邯翊到妆台前取了块帕子,递给她,语气更软:“瑶英,你这是何苦?”

她不理,“啪”地拍开他的手,脸扭向另一面。

“我刚去见了父王,”邯翊慢慢地说,“你知道的,他身子不好。这两天他都愁成什么样了,你想得到么?也就是为了你。”

瑶英依旧背对着他,一动不动。

“算了吧,别闹了——”邯翊伸手去扳她的肩。

瑶英用力一挣,没挣开,便忽地回过身,说:“谁叫他要向着那个女人?”说着又委屈:“还不是因为我没了娘。”

邯翊呆了一会,松开了手。

“你该满足。”他轻声说,“你总见过亲娘,她抱过你、疼过你,这些你都记得。小时候我有多羡慕你,我常想,我要是她亲生的儿子有多好。”

只有瑶英知道,这样的话,他绝不会向第二个人说。

此时他低垂着头,默默无语。他的锐利,退隐在一股莫明的柔软后面。连同他的面容,似乎都变得柔和起来。

不知怎地,她脱口说道:“幸好不是。”

一时间,她也没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直到他惊讶地抬起头,她才省悟过来。恨不得找条地缝来钻,她将头垂得几乎埋在了胸口。

但,只是片刻,她又抬起头,看着他,似乎想说什么。

然而他迅速避开了她的目光,低声说:“我倒宁愿我是。”

瑶英便看看他,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邯翊说:“去给姜妃赔个不是吧。”

瑶英说:“我不去。”

邯翊又说:“看在娘的份上。”

瑶英眼波一闪,“为什么?”

邯翊眼看着窗外,缓缓地说:“娘要是还在,肯定不愿意看你这样伤父王的心。”

瑶英不作声,好半天,终于说:“好吧。”

结果这个不是,陪得好不别扭。瑶英到了凤秀宫,往宫女摆好的毡条上一跪,说了声:“姨娘,是我错了。”不等姜妃答话,自己就站了起来。

而且,从进来,一直到离开,视线始终都是偏的,连正眼都没有看过姜妃一眼。把本来还想使出手段来,笼络一下大公主的姜妃,堵得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瑶英离开凤秀宫的时候,听见姜妃似乎轻声嘀咕了一句什么。

白帝却说:“算了吧,别再多事了。”

她忍不住回头,正见姜妃扭开了脸。那瞬间,瑶英分明看见晶亮的泪花在她眼中一闪,但她飞快地拭去了。回过身时,又是明艳的笑靥,精心装扮过的面庞,透着玉色的温润。

瑶英忍不住想,她实在是个很美的女子,其实也有些可怜。

但,她依旧讨厌这个女人。

自从帝懋五十三年,白帝将原来的理法司正卿陆敏毓,点为辅相之后,短短五年间,理法司走马灯似的换了四位堂官。

前两位都因操行有亏被贬,只有前任做满了三年,算是最久的一个。

然而此人刚愎自用,不肯听人劝,做下属的时候还显不出来,做了上宪则人人侧目。把里里外外得罪了个遍,连为人宽厚的首揆石长德,都不肯替他说话。最后自己识趣,递了辞呈回家养老。

为了安抚被弄得惶惶不安的司官们,白帝选中了蒋成南。

他那时是并州抚丞,半大不小的官,离理法司正卿还差着三级。一朝连升,只因他有一个“滑不留手”的绰号。

果然,到任之后,凡事不驳人,结果又多一个绰号:“蒋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