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三国志》还讲到,孙权接班的时候,东吴边远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臣服,山越的少数民族也不服。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他们生活在江南、华南,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南,“越南”就因为在百越之南而得名。山越人为逃避赋税,逃到山里,他们自成一体,拒绝向孙权缴税。

内部不安宁,外部情况也相当凶险。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官渡作战,这一战无论谁输了,下一步都会来对付孙权。何况孙权的旁边还住着一个有杀父之恨的仇人,刘表的荆州紧挨着江东,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被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杀死的。

孙权接班的时候,就面临着这么个内忧外患、近仇远敌的困境,一个手无寸功的年轻人,凭什么取信于人,度过困境?孙权想到这些,不由得哭个不停。这时候,张昭就走到了孙权的身边,劝他说,现在是哭的时候吗?现在我们四周到处都是豺狼,小将军如果一直哭下去,那就是开门揖盗了。何况,你现在重要的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把它发展壮大,而不是像匹夫匹妇一样哭个没完。说完就督促孙权换上衣服,骑上马,带着仪仗队出去巡视三军,向人们显示江东有了新的主人,张昭本人则率领所有的手下立孙权为主。

孙策临终时曾交代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这时候也从外地赶回吴县,在孙权身边辅助他。当时江东宾客对待孙权的礼节还比较简慢,依然把他当做一个将军来看待,是周瑜带头行臣子之礼,将孙权看做君主,其他人这才上行下效起来。

和蜀汉一样,东吴政权也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第一股是孙坚、孙策留下的班底,也就是来自淮河、泗水的人,周瑜就属于这股力量;第二股是从北方避乱来到江东的士人,张昭就侧身其中;第三股是江东世家大族,江东有四大家族,分别是虞、魏、顾、陆,后来的陆逊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江东士族集团还没有全心全意地依附孙权,但淮泗集团和北方士人集团各有一个代表坚定地站在孙权身边,这就意味着孙权拥有了这两个集团的支持。有了这个基础,江东的政局就初步地稳定下来。

紧接着,孙权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首当其冲的是除掉李术。孙权预料到李术有可能会向曹操求救,就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李术杀死曹操的扬州刺史的旧事,以激起曹操的仇恨,然后说李术狡诈无信,我现在要兴兵讨伐他,请你不要援助他。孙权先堵死李术的后路,随后就带兵将李术围在皖城。李术向曹操求救,遭到拒绝,遂做了孙权的刀下鬼。

孙权又调集重兵对山越人形成合围,将领袖擒住,把青年人充军,对老人、妇女统一管理,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就此彻底解决了山越之忧。

内忧解决后,孙权掉转矛头对准外敌,这就是近在咫尺的杀父仇人黄祖。江夏太守黄祖匆忙应战,他先将两艘大船并排列于江面,又用巨石系船,两艘大船如同水上城墙坚不可摧,船上近千士兵引弓以待。然而孙权有一个骁勇至极的敢死队,他们每人穿上相当于现在防弹衣的双层甲胄,在将军董袭的带领下,奋勇冲到大船旁边,砍断拴住巨石的绳索,破了黄祖的城墙阵。之后,东吴大部队蜂拥而上,大败黄军,杀死黄祖。孙权报了杀父之仇,还将夏口纳入自己的版图。

建安十二年,不独孙权坐稳了江山,曹操更击败袁绍,平定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踌躇满志的曹操挥兵直扑荆州,来势汹汹如泰山压顶,刘表未及迎战便去世。

荆州的剧变使江东集团也深受震动。江东集团一贯奉行“保江东,观成败”的守成方针,但这个守有两种守法,一种是固守江东,一种是以攻为守。荆州消息传来,以张昭为首的绝大部分人主张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只有一个人的意见契合孙权的心,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忠厚老实近于迂腐的一个人。那么,历史上的鲁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孙坚和孙策的勇武韬略都不在孙权之下,但二者的性格都过于刚硬,以至于最后都死在这一点上。孙权之所以将江东基业维持多年,正是因为他刚柔相济、灵活处事、能屈能伸。老子曾用完好的舌头和脱落的牙齿向孔子比喻,唯有像舌头一样懂得柔和变通,而不像牙齿那样去以硬碰硬,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长久,富有生机。成功是由千千万万个因素组成的,失败却只需要一个因素就够了。若想将漫漫人生引至胜境,需要知道行,更需要知道止;需要知道进,更需要知道退;需要一往无前的激情,更需把握分寸的理智,审时度势,牢牢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2。 大气鲁肃

受《三国演义》影响,人们多以为鲁肃是一个忠厚老实接近迂腐的人。事实上并非如此,鲁肃是一个很狭义、豪爽的人,而且他目光长远,具有远见卓识,在三国诸雄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就是今天安徽定远的人。其幼年失父,在祖母和母亲的抚养下成人。史书说他“家富于财”,家里可能是大地主,非常有钱。青年时候的鲁肃体格魁伟,气度恢弘,喜欢击剑骑射,也爱好诗词歌赋。

当时正逢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江淮地区未能免难,土地荒芜,饿殍遍野。鲁肃见此状况,就卖掉自己的田产,用来赈济穷人。公元198年,周瑜当县长的时候,路过临淮,听说鲁肃仁厚豪爽、乐善好施,就到他家里来借粮。按说鲁肃与周瑜从不相识,周瑜也不是本地高官,鲁肃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但鲁肃凭借对周瑜的第一印象,就指着家里仅有的两囷粮(囷是圆形的谷仓,一囷里可以放三千石谷子)说,拿一囷好了,这就是“指囷相赠”。鲁肃出人意料的豪爽让周瑜大为叹服,从此将鲁肃视为至交。

当时的江淮是袁术的势力范围,袁术对鲁肃早有耳闻,就派人请鲁肃出任东城长官。鲁肃见袁术部下纪律松散,不成法度,知道他难成大事,就断然拒绝了。得罪了袁术,江淮也待不下去了,鲁肃就带着自己的族人和朋友一百多人投奔了周瑜。

当时的江东,孙策刚死,形势尚不明朗,鲁肃的好友刘子扬就劝说他一起去投奔郑宝,鲁肃答应了,准备离开。周瑜知道后,就来找鲁肃,劝他留下,说当今之世不仅君择臣,臣也择君,孙权素有英才,而且能够亲贤用能,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还是留下来辅佐孙权吧。鲁肃一听觉得有理,就没有离开。

不久,周瑜就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马上亲自接见鲁肃,两人“合榻而饮”,把两个饭桌拼在一起,面对面地边喝酒边谈话。喝着喝着,孙权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当今天下大乱,我继承了父兄的事业,也想有所作为,“思有桓文之功”,也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物,维护天子,称霸一方,足下既然来帮助我,请问你可有什么办法?

鲁肃当场就给孙权泼了一瓢凉水,他说以我愚见,将军您当不成齐桓公、晋文公。想想秦末大乱,我们高皇帝也想当齐桓公、晋文公,就没当成,因为有个项羽为害天下。当今之世,曹操就是项羽,所以您是当不成齐桓公、晋文公了。

但是,鲁肃语气一转,说,现在大汉王朝是再也扶不起来了,您也就别扶了,别想着当什么齐桓公、晋文公吧。曹操的势力很大,一时半会儿也除不掉,那么您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您现在应该牢牢守住江东的地盘,等待天下发生变化,一旦北方有事,将军您就西进灭掉黄祖,进攻益州,和曹操隔江相峙。那时候,你就可以建号称帝,寻找机会北上统一中国。

这番谋划,俨然是江东版的《隆中对》,而且提出得比诸葛亮还早几年。可见历史上的鲁肃不但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那样窝囊迂腐,还是一位善于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的政治家。

《三国志》记载,“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鲁肃这番话正好说到孙权的心坎上了。就像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鲁肃的一番见解也让孙权拨云见日,看清了方向。后来,孙权正是按照这个路线,先灭黄祖,得了江夏,随后一步步图谋荆、益两州。

荆州牧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江东,政治上非常敏感的鲁肃就意识到这对于江东是一个机会。鲁肃起初设计的是,孙权、刘表、曹操三分天下,如今刘表去世,局势大变,自己这边正可趁机对荆州下手。他便跑去跟孙权说,将军,此事可不能小看,荆州这个地方实在是一个称王称帝的根据地。现在刘表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人的位子早已不和,中间又夹了一个素有枭雄之名的刘备,荆州地区未来的局势极不明朗,希望将军派我借吊唁之名,去探一探实情。如果刘琦、刘琮、刘备团结起来了,我们就联合他们去对抗曹操;如果他们三人斗起来了,那么也许我们就能从中做一点儿事情了。孙权当即说,好,你快去快去。

张昭那一帮主张固守的人,一心想守着江东一亩三分地,哪里知道孙权有称霸天下之心,所以他们提出的少管闲事、关门度日的意见自然不合孙权之意,唯有鲁肃的话才能切中孙权的心思。

当然,孙权能同意鲁肃也不容易。孙权的父亲孙坚是被刘表的大将黄祖所杀,孙权后来又杀了黄祖,江东集团和荆州集团原是世仇。然而,这正体现了孙权的襟怀。一位胸怀天下的政治家,自然不会意气行事,因私仇影响大事。

鲁肃得到孙权的同意后,没有耽搁,马上就出发了,然而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他赶到夏口,曹操已对荆州进军;他赶到南郡,刘琮已经不战而降,刘备匆匆逃出荆州,正带着十几万百姓向南撤退呢。

鲁肃没有回转江东,他继续追赶刘备,终于在当阳长坂坡赶上刘备。前一章我们已经介绍过,鲁肃表达了结盟的意思,正中刘备、诸葛亮的下怀,刘备又命诸葛亮回访江东。鲁肃回来后,正碰上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邀他“会猎于吴”的恐吓信。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一帮人纷纷建议投降曹操,连孙权都难以控制局面。唯有鲁肃私下对孙权说,主降的论调只会误了您的大事,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我投降后,曹操说不定会派我回家乡做个小官,时间久了,我还可以慢慢担任州郡长官什么的,可是您万万不能投降,您投降不可能有好下场,不要犹豫不决,还是早定大计。孙权听后深受感动,说,朝廷上大多数人都主张投降,让我很是失望,只有您的想法正合我意。

鲁肃又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共商大计。周瑜回来后,从军事方面陈说战胜曹操的把握,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联刘抗曹。

后来赤壁大战取得胜利,鲁肃先行回来见孙权,孙权竟然率领文武群臣前往迎接,礼遇之隆重,还没有过先例。孙权笑着对鲁肃说,子敬,我持鞍下马相迎,给足你面子了吧?鲁肃说,没有。众人都觉愕然。鲁肃停了停,这才说,将军您有朝一日统一四海,总揽九州,成就了帝王之业,然后公车征我上朝,那才是给足了我面子。孙权一听,当即抚掌大笑,原来如此!

赤壁大战后,曹操北归,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就面临着分割胜利果实的问题。荆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