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往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仰山出来,身后跟着林满堂,林满堂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三杯清茶。

张仰山给郑元培、赵之谦送过茶杯,三人一饮而尽。

郑元培双手抱拳:二位请留步,咱们后会有期。

郑元培上马而去。

茂源斋在松竹斋的斜对面,陈掌柜站在台阶上,斜眼看着松竹斋,对身边的小伙计庄虎臣一撇嘴,愤愤不平地:哼,倒真能巴结,早晚得让你栽在这上头,一大早儿就他妈给我添堵!

陈掌柜拂袖而去,小伙计庄虎臣愣在原地。

北京通州张家湾。

1860 年9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率马步队 1。7 万人部署于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带。另有直隶提督成保、礼部尚书瑞麟及副都统伊勒东阿等督带的 1。6 万余人驻于通州附近地区,总兵力 3 万余人,一场大战在即……

大路上,一队队清军步、骑兵在行进,大军所经之处卷起漫天的烟尘……

清军的预设阵地八里桥附近,无数清军步兵在挖掘战壕,设置障碍物。

郑元培纵马奔来,他弓马娴熟,手执弓箭在马背上做出各种动作,时而镫里藏身,时而倒骑马背开弓射箭,一支支羽箭准确地射在远处的靶心上……

围观的清军士兵们发出一阵喝彩声。

一匹快马自远处而来,马背上的士兵勒住马缰高喊道:郑大人,督标大人有请。

铺子里没有客人,张仰山在一块乳白色的石头上刻字,专心致志。

林满江从后面出来,给张仰山端了茶来。

张仰山:满堂,有事吗?

林满堂:今儿早上……我去了趟库房……

张仰山停止了刻字,抬头等林满堂接着说。

林满堂:以咱们的货底儿,再过他十天半个月的肯定是没问题,怕就怕……万一这次的货要是再运不上来,那可就有点儿……不好办了……

张仰山:哦?安徽那边什么时候发出来的?

林满堂:昨儿夜里崔掌柜让人带了口信儿过来,说是货到了山东境内,正赶上长枪会配合洪秀全造反,专在运河上劫船,所以只能临时改走陆路了。唉!之前因为江南闹长毛子,所以这回他们是特地等到了江北才走的水路,可谁承想,好容易避开了长毛结果又出来个长枪!……唉!

张仰山起身安慰:从山东过来,走得快也得三四天,现在送信的人既然都到了,我看咱们的货应该也就这两天了。

林满堂看着张仰山,叹了口气。

督标府。

一桌酒席已经摆好,督标魏大人坐在上座,五六个军官、幕僚分坐在他身旁。

兵丁通报:郑大人到。

郑元培随声走进来,见到酒席略有一怔。

军官、幕僚们纷纷站起来向郑元培抱拳行礼。

魏大人安坐不动,向郑元培笑道:郑大人姗姗来迟,该当何罪呀?

郑元培向魏大人行礼:标下郑元培来迟一步,望魏大人恕罪。

魏大人笑道:免罪,先自罚三杯。

郑元培:遵命!

他连饮三杯。

众人纷纷叫道:痛快!郑大人果然痛快!

郑元培坐下:魏大人,听说洋人已在北塘登陆,天津也失守了,通州是京城的门户,张家湾乃洋人必经之要地,估计我们会在张家湾一带与洋人进行一场血战,您觉得有把握守住通州吗?

魏大人四处望望,小声说:依我看,这一仗胜负很难讲,凶多吉少啊!

郑元培:魏大人,此话怎讲?

魏大人:事情是明摆着的,蒙古骑兵虽剽悍,可长枪马刀对付不了洋枪洋炮,绿营兵军备废弛,久疏战阵,军纪涣散,使用的大炮还是前装式,炮弹也是球形实心弹,可人家的炮弹是尖锥形,落地就炸,而且一炸就是一大片,几十号人非死即伤。唉!论兵器,我们比人家差远了,人多管什么用?

郑元培:去年我们在大沽口开战,打得不是不错吗?击沉三艘英吉利兵船,洋人死伤四五百,连英吉利的海军头领、副头领也是一伤一死,他们到了也没能攻占大沽口炮台。

赵大人:这次他们知道大沽口炮台不好惹,干脆从北塘上岸,然后就攻打了天津城。今天上午我还得到探报,说洋人用骡马拉着大炮,排着队从天津城里出来,看样子是奔北京来了。

郑元培猛地放下酒杯:那我们还敢在城里喝酒?应该上阵迎敌了!

魏大人:慌什么?时间再紧也得吃饭喝酒呀,总不能空着肚子上阵吧?别着急,他们且到不了张家湾呢。

百年往事 二

松竹斋还是没有客人。

张仰山依旧在静静地刻字。

林满堂在收拾已很整洁的厅堂,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心不在焉。

一位客人行色匆匆地进来,林满江赶紧迎上去。

客人坐下,摘下帽子扇着汗,这时有小伙计端来茶水,客人一饮而尽。

林满堂打开单子,念起来:胡开文松烟墨一锭,云烟墨一锭,中烟墨两锭,描金墨龟、墨青蛙各一对;贺青莲的寸楷、中楷羊毫各三支,五紫三羊、鸡狼毫各三支,清秘阁八宝印泥一两,陈寅生刻铜墨盒一个,松竹斋大八行、小八行素白笺纸各五令,周全盛折扇两面,丈二精皮双加宣十五张,四尺熟宣一令,虎皮宣一令……

一边刻字的张仰山听得抬起了头,打量客人:这位年兄,您这单子就好像是量着我们松竹斋开的一样啊,列的全是我们家的招牌货。

客人:敢情,这单子是我们老爷亲自列的。

张仰山:我知道了,你家太老爷一定是钱鹏举,钱大人。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老大人还惦记着我们松竹斋,家父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不尽。您稍坐,我先写一份谢帖,请您一并带回去呈给老大人。

林满堂出来,拿着几个大小纸包。

林满堂:货备齐了,您要不要再过下目?

客人:不用了,您既然说备齐了那就行了,只是回保定还要一路颠簸,麻烦您尽量给包结实一些。

林满堂:这个您放心,保证万无一失。

张仰山递上一个信封:有劳您了。

客人接过纸包,小心地放进怀里。

客人:请留步吧。

林满堂:您慢走!

客人上马离去

郑元培:魏大人,标下有一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魏大人:但说无妨。

郑元培:我觉得我们的排兵布阵有不少破绽,您看……

魏大人“砰”地将酒杯足敦(造字,足字旁)在桌上:放肆!

郑元培及众幕僚慌忙站起来,垂手肃立。

魏大人:此次御敌方略是僧亲王亲自制定,经圣上批奏而成。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议论圣上和僧亲王的御敌之策,我看你们有几个脑袋?

郑元培及众幕僚垂手而立,无人吭声。

一个小太监骑在马上,神色匆忙并有些不耐烦地:松竹斋的张掌柜在吗?

张仰山和林满堂匆匆跑出来,行礼。

张仰山:在下张仰山,请问公公有何吩咐?

小太监:内务府刘大人有令,松竹斋即刻筹备素白官祈五千令,分三、五、七日三批供应,不得有误!

张仰山和林满堂闻言一惊。

咸丰十年八月初四,1860年9月18日。

通州县城外。

客栈之外乱哄哄的,各色人物穿梭不息。

林满堂突然看见了什么,伸手指着一边:掌柜的,郑大人也在这儿!

张仰山回头看去,只见郑元培骑在马上,也已经看到了他们。

郑元培打马过来,下马:张掌柜,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张仰山:唉,一言难尽啊!有批货,内务府要得急,我怕万一有什么闪失担待不起,干脆自个儿跑一趟吧。

郑元培:张掌柜,现在战事一触即发,此处不是久留之地,我看你们还是改走小路为好,那样比较安全,脚程和走官道也差不太多,我派人领你们过去,如何?

张仰山:那就听您的吧。唉,要不是内务府催得急,我也不会赶这个时候出来。

郑元培回身示意两个兵勇过来:你们二人把张先生送到去码头的小道上,然后就速速回来。

兵勇:遵命!

1860年9月18日中午,英法联军先遣部队7000人向布防在张家湾的清军开战。一个小时以后,张家湾失守,清军全线后撤至八里桥。英法军队随即占领通州县城,其所经过之处,居民死伤无数,上千妇女投水自尽。

张家湾某村。

不计其数的清兵、民勇战死在炮位旁、田地里、菜园中、道路上,野狗吞食着尸体。

远方不时传来零星的炮声枪声。

张仰山、林满江驾着马车而来。

马车进了村子,到处是断壁残垣和忙碌着办丧事的人,人们哭泣或沉默。

马车停在一处院落前,院门大开,可以看到房屋已被烧毁。

林满堂一惊,大叫着跳下车,冲进院子。张仰山随后跟了进来。林满堂发疯似的在院里到处找着、喊着,却一个人也没找到。

张仰山:满堂,别着急,他们肯定是躲出去了,咱们去别的地方找找。

林满堂满脸泪痕,看着张仰山无力地点点头,张仰山扶着他走出院子。

另一院内,满院子的死尸,其中不乏衣衫凌乱的妇女,几个孩子也倒在血泊里。

张仰山:满江,洋鬼子保不准还会来,我看你还是跟我回去吧。

林满江的哭声更大了。

通惠河上,一条木帆船沿着河道慢慢行驶。

船甲板上站着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男人——浙江巡抚衙门文官、巡抚特派密使陈永章。

陈永章身旁站着两个侍从。

侍从甲央求:陈大人,能不能也让我们开开眼?巡抚大人到底送了怡亲王什么礼物?

陈永章:怀素和尚的狂草《西陵圣母帖》听说过吗?

侍从甲、乙同时惊呼:老天爷,这可是稀世之宝啊!

陈永章笑道:怎么,这就吓着啦?还有呢,宋徽宗赵佶的《柳鹆图》,这幅画儿的价值你能估计出来么?

侍从甲、乙拼命摇头:无价!无价!

陈永章:有这两件宝贝在手,还怕怡亲王不给巡抚大人办事儿吗?

一个英国军官——英国远征军第5步兵团上尉威尔逊用单筒望远镜望着河里的木帆船。

望远镜里,船桅杆上挂着浙江巡抚的大旗。

威尔逊:这是一条官船,命令炮兵架炮……

英军炮兵迅速架好野战炮,一双手将炮弹推入炮膛……

陈永章吓得脸色惨白,连声喊:停船!停船!

威尔逊、翻译及几个英军士兵跳上木船。

英军士兵们在船舱里搜查,一个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樟木盒子被搜了出来。

陈永章舍命向樟木盒扑过去:给我放下!

他马上被英军士兵的枪托砸倒,陈永章哭喊着在甲板上爬向樟木盒:该死的洋人,你们打死我吧,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你们把它抢走……

威尔逊及士兵们开枪了。震耳的枪声过后,陈永章和侍从、水手们全部被打死在甲板上,鲜血流淌着汇成一条小溪……

威尔逊打开木盒,拿出画轴展开:这是什么画?

翻译一看大惊:天哪!宋徽宗赵佶的手迹?!

百年往事 三

通州八里桥。

洋兵马队分成两翼,步兵分为三排,前排卧姿,中排跪姿,后排站姿。前排先开枪,中、后排按序射击。

清军枪炮齐施。

民团抬枪猛扫,刀矛挥舞,潮水般进攻的清军步兵在弹雨中纷纷栽倒……

手执弓箭、马刀长矛的蒙古骑兵迎着弹雨向前冲锋,在洋兵的火力下,骑兵们纷纷从马背上栽下来……蒙古骑兵们尽管遭受了重大伤亡,但前仆后继,继续攻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洋兵发射数百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