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争鼎-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都是如果,此时王公公一身狼狈,因为在刚才他踩中了一个香蕉皮滑倒在地。

这种事情这些天是经常有,都是那些以前他迫害过的太监们干的,但是如今他王公公一没有权,二没有钱,对于这些小太监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无奈,王公公拖着摔痛的大腿,一步一步的向刚搬过去的那个破旧的小屋子里面走去。

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马士英此时已经拟好了旨意,旨意是封赏刘夏为平北侯,加封太子太保,不过要求刘夏带兵返回南京。这个旨意之前已经禀告过来了弘光皇帝,不过禀不禀告都差不多,因为马士英基本上掌握着大权。

弘光皇帝每天都在宫中和那些从民间选秀过来的女子们厮混,沉迷于酒色之中。所有的军政大事一点都不管,全部交给了手下的大臣。

马士英重重的这个圣旨上面加盖上玉玺,然后爬上去深深的吹了一下,对着身边的一个太监道:“一会儿你找个人带着圣旨前往归德府给刘夏宣旨!”

那太监恭声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此时马士英等人还不知道刘夏已经决定离开归德府向河南府进发的消息。

…………

归德府

如今归德府的菜市场人头耸动,人山人海。

据说今日是刘夏宣布凌迟拜易图的日子,拜易图这个满清八大护国金刚之首,代表的意义非凡,拜易图之所以沦落如此下场其原因是拜易图将刘夏的六十亲卫剁了喂狗那件事。

那六十个亲卫死无葬身之地,因为没有尸体,刘夏只能给他们立了一个衣冠冢。

“杀!杀!!杀!!!”

还未到午时三刻,行刑台下面已经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同样到处都站满了平北军的将士们。

刘夏并不排除可能有人前来拯救拜易图,所以到处都安排了很多的人,暗箭到处都是,稍有异动那隐藏在某个角落里面的弓箭手就有可能放箭。

百姓们高呼着,整个菜市场就只能听到一个字,那就是杀!

刘夏亲自监斩,此时他正坐在行刑台上面,手里拿着令箭,只要扔下去,那拜易图身边的数个刽子手就会拿着刀片一刀一刀的将拜易图凌迟。

拜易图此时哪里还有人样?虽然没有死,但是已经和死差不多了,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精神,两只眼眯着,想要睁开但是畏惧着阳光的光芒,毕竟在地牢里面天天都是暗无天日,这一出来眼睛肯定感觉不适应。

拜易图被死死的绑在十字木桩上面,一个手指都动不了,实际上此时的拜易图手脚早就被砍断了,想动也没法动。

他头后面那猪尾巴一般的鞭子,如今散乱不堪,浑身上下一股刺鼻的气味不断的向四周扩散,让那些侩子手都感觉恶心。

当太阳到达了天空的正中央的时候,正是午时三刻,刘夏将手中的令箭扔了出去,那令箭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行刑!”

两个刽子手走上前去,一个刽子手一把抓起拜易图脑袋上面的头发,把拜易图的头拉了起来。接着另一个刽子手拿出锋利的小刀冷笑的看了看拜易图一眼,然后轻轻的向拜易图的眉毛上面割去。

锋利的刀片在拜易图的眉尖迅速反转划落,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底下的百姓们想要探个究竟也是奢望。

一阵风吹过,眉头完整落地。还未来得及惊叹刽子手手法之传神,近乎黑色的血就从眉骨处喷涌而出,拜易图的满脸都染成红色。

用锋利的小刀,继续一刀一刀在拜易图身上划下,把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

薄如蝉翼。

滚烫的血液从肉中流出,一滴一滴。

接着那刽子手一刀一刀的将拜易图的鼻子,耳朵割掉。拜易图的整个脑袋很快如同血人一般。

拜易图很想痛苦的叫出来,但是任凭那沾满鲜血的嘴唇如何张口,就是发不出来一丝的声音。

如今行刑台下面百姓纷纷侧过脑袋不敢去看,毕竟太过血腥。

那刽子手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用小刀在别人身上一刀一刀的划下了肉,丝毫不感觉一点害怕,一点难受,反而有些快感。其中一个刽子手甚至笑了起来。

传说大太监刘瑾当年被执行凌迟的时候,被凌迟了四千七百多刀。

据说第一天割完之后,第二天喝了一碗粥之后第二天继续割。

拜易图将是超越刘瑾的第一人!

地面上,一片一片的肉掉落下去堆成了小山一般。

拜易图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扒光,身上一丝不挂,不过却染满了鲜血。

脸色已经没有了肉,那惨白的头骨都露了出来。

鲜血横流。

“五百三十一刀”

烈日照耀着大地,天空没有一片云彩。

前来菜市场的百姓们虽然一个个的害怕的不敢去看,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开,仍旧等着拜易图被凌迟完了之后,上去吃肉喝血!

吃凌迟的人的肉是很正常的,当年袁崇焕被凌迟,有记载“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一千八百五十刀”

三个时辰,三个时辰过去

拜易图脚下的地面上已经成了肉山,两个刽子手却还在不断的割着。

如今拜易图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不少地方骨头都露了出来,此时的拜易图犹如骨架一般。

“四千八八八刀!”

那刽子手说完这句话后,算是松了口气,最后一刀完成,成功超越了凌迟刘瑾的那个刽子手的记录。

“禀告将军,凌迟完毕,共四千八八八刀。”

“恩”刘夏恶心的看了一眼地上一片一片的人肉,还有不断蔓延的鲜血,随即恩了一声,然后匆匆的离开了行刑台。

毕竟刘夏虽然血冷了点,但是还不没有泯灭了人性的人,这种场景除了那几个刽子手,估计没有人看了还能够脸色正常。

回去之后刘夏大吐了一段时间,让旁边的卞玉京担心不已。

“我没事,没事”刘夏对着拍着自己后背的卞玉京说道。

卞玉京眉头一紧,从丫鬟手里端上一碗茶水递给了刘夏,刘夏随即大口的喝下下去。

刘夏沉声道:“没事了,没事了,我们回去。”

刘夏话音落下,卞玉京便上去扶着刘夏向屋子里面走去。

和刘夏一样,那些去菜市口随同刘夏去的士兵们回去之后,也都开土了起来。血腥不是没有见过,杀了这么多的人什么没有见过?

但是如此血腥的还是第一次,那一片片的肉从身上掉下,慢慢的露出惨白的骨架。

拜易图被杀了,算是刘夏为六十个亲兵报仇,不过从此之后刘夏发誓以后再也不去看凌迟了,再也不去主持凌迟的事了。

ps:【刘夏再拜,求收藏。。】

第九十八章 离开归德府

南京城的宣旨太监这次换了一个新的,这次他吸取了王公公的教训,从南京城出来的那一刻就快马加鞭的向归德府而去。

此时归德府里面却是一片繁忙,五六千正式的士兵,加上俘虏过来的三千余名士兵,还有一些工匠的家眷,以及归德府里面的百姓,七八来万人开始浩浩荡荡的向洛阳府前进。

上万人的队伍连绵数里,周围县镇的官员都纷纷大开城门。

当然这些官员可不是因为见到平北军高兴的打开城门迎接,而是害怕的。这些官员知道,若是平北军攻打他们的城池,他们定然是守不住,与其被攻破城池然后被杀,还不如打开城门来迎接平北军,或许还能饶了小命。

就这样平北军每到一个地方,那地方的城池都大开着,官员乡绅都出来拜见。

刘夏的离去让归德府的百姓们感到不解和失落。

如今的刘夏可是汉人的英雄,能够打败强大的清军,这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刘夏留在归德府,那归德府的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现在刘夏带兵离开,那以后归德府岂不是又归了清军的统治了?那清军岂不是又要祸害他们了?

想到这里成千上万的归德府的百姓们涌向刘夏的住所,想要请求刘夏留下来,但是刘夏不可能因为一些百姓的要求就留在归德府这个四战之地。

但是这么多的百姓若是不去安抚,那后果……刘夏不想也知道,以后自己的名声算是全毁了,不但如此有志之士也不会来投靠自己。

没办法的刘夏最终还是走出了县衙,到了高台子上面高声对下面乱糟糟的百姓喊道:“大家静一静!听本将军说。”

“本将军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归德府如今已经拿下了,为什么还要离开归德府去其他地方,若是离开了归德府,那岂不是又将辛辛苦苦抢过来的城池归还给了清军?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大军若是不离开归德府,我平北军定然会被消灭!”

刘夏这一番话将下面的百姓说的愣了起来,为什么大军不离开归德府就会被消灭,之前一次不是打败了清军了吗?

刘夏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虽然之前我们打败了清军,但是那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清军也错估了我们的战斗力,以至于打败。本将军相信北京的那位鞑子王爷若是知道了大败的消息,肯定会非常的震怒,到时候定然会派数万大军前来,而且在南方还有鞑子的三万大军,到时候他们南北夹击,请问只有数千人的平北军能够抵挡得住吗?”

“那你们走了,我们怎么办?”

下面的百姓开始嚷嚷了起来。

“对呀,你们走了不是把我们都丢给了清军,若是清军屠城那怎么办?”

“对呀,对呀,不能走。”

刘夏皱眉,摆了摆手,道:“若是你们愿意离开归德府,本将军愿意带着你们离开这里。平北军离开归德府是必须的,不能更改。若是你们愿意,本将军可以让你们跟着,若是不愿意那本将军也不强迫。”

刘夏说完,便离开了这里。同时下面开始议论纷纷。

到底是跟着刘夏离开还是继续在归德府呢?

归德府可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呀!对于中国人来说恋土情结是很严重的,若是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离开家乡去他出。

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的场面,一些老人拄着拐杖,眼中露出痛心敲打着地面,和面前想要离开归德府的子孙们吵了起来。

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跟着刘夏离开了归德府,以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爹,你倒是说句话呀,咱们是不是要跟着将军走。”

一个中年男子有些焦急的对着他年迈的父亲说道。身边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也都眼巴巴的瞅着老人。

老人有些为难,到底跟不跟刘夏走呢?老人也没有多少年头的活路了,实在是不想在自己即将迈入坟墓的时候还有离开家乡去往别处。

但是看着家人还有那三个孙子的热切期盼,老人没有立即拒绝。

“唉”老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天下不太平,到处都是打仗的,又有哪里是乐土呢?

刘夏在归德府的日子,严令士兵,因此并没有出现扰民的情况,所以归德府的百姓们对于刘夏的评价还是很好的。

老人知道,若是不跟着刘夏离开,一旦鞑子回到了归德府,那定然会来一番血洗,自己已经老了,没有几天的活头了,但是自己的孙子还年轻,自己的儿子还年轻,他们还得活下去。自己不能让他们老宋家断子绝孙呀!

最后在一家人的注视下,老人眼中闪耀出来了泪水,有些泄气的低声说道:“儿呀,你带着你媳妇还有三个孩子跟着将军离开归德府吧,爹老了走不了那么多的路,就不跟着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