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摸不到头绪罢了。所以知道我的也还能谅解。”

熊希龄笑道:“用人、行政、理财,哪个不是千头万绪,难就难在从这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头绪来。你是钦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越俎代庖。比如查钱粮亏空的事,是你的专职首务,一定要干净利落的把差使办好。其余的事你只是看,小弊病只提醒一下,或发文叫有司衙门办理。大弊病最好和那里的省长、军区司令会商一下,联名奏上来,你的差使也办了,他们也不觉得你碍手碍脚了。”说着转脸笑着对志锐说:“这是说端王爷,你弟弟志均到江南办差也是一样。你们都是皇亲,比常人更多一分顾忌,口碑似剑,舌头底下能压死人啊。”

“是。”志锐忙笑道:“可是我们兄弟还比不上端王爷,他是正牌子的皇家血脉,我是杂牌子的国舅;他是朝中的二品大员,我只是个上书房行走罢了。我告诉过志均了,他这钦差出巡不能搞得地动山摇。做几件象样的好事,马上回来缴旨就行了。”

三个人正品茶聊着的时候,家人从外面慌慌忙忙跑进来道:“小德张公公来了。”

正说着的功夫,背后小德张戴着一副墨镜,中不中洋不洋的,拿着苍蝇刷,急匆匆进来只向熊希龄打了个千儿,说道:“主子叫熊相爷进宫议事。”

熊希龄便起身问道:“主子是在畅春园吧?”

“不是。”小德张对载漪和志锐点点头说道,“主子刚回养心殿,召见冯相爷和一干军事大员们还有财政部、民政部的高官,好像是商议筹措印度军饷的事。”

熊希龄匆匆向二人告辞,就跟着小德张进宫去了。

此时在印度,英国任命巴特中将为临时最高军事长官,企图利用他的声望和经验来挽回英国在印度的败局,而在印度的中国军队进入了全面进攻的阶段。

唐生智所率领的右翼军团以陈济棠的装甲军团为前导,从古那、勒得兰向孟买一路大举进攻。当时英军在勒得兰有两个旅的兵力,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中国军队以装甲军团为先头部队,反复冲击,一鼓作气占领了勒得兰,对孟买构成了直接威胁。接着唐生智兵分三路,左路攻打那西克,右路猛攻蒲那,中路则直扑孟买。

孟买位于印度西海岸外的撒尔塞特岛,濒临阿拉伯海,1534年为葡萄牙所占,1661年转属英国,印度独立后,日益发展成为西岸大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也是印度西部重要的贸易中心和门户城市。

巴特中将为了挽回败局,拼凑出来3个旅的兵力,向勒得兰发动了两次反扑,最终还是在龙军装甲部队强大的火力面前败下阵来。

9月29日,唐生智的左路军攻占了巴罗达,同日占领那西克;右路军按时攻占蒲那,三路大军对孟买形成了围攻之势。

就在孟买风雨飘零之机,9月29日晚,中国海军从马纳尔军港迂回到印度西海岸,对孟买发动了猛烈的炮击,强大的海军炮火让孟买城里死伤狼籍,军士兵在炮火中惊慌的四散逃命。

但海军的进攻当时就让正准备入睡的陈济棠不乐意了,心说海军真是贪功心切,在海上打了大胜仗也就罢了,现在倒来和陆军强攻来了,陆军要是行动再不快点儿,功劳还不全被他们抢光了呀。他当时就穿好了衣服,指挥着他的坦克炮击孟买城门。

在中国海陆两路炮火的夹击下,巴特中将觉得再也无法支持了,趁着夜色和城中的混乱,溜出了城外,几天后他出现在班加罗尔继续组织顽抗。

另一路的陈诚的左翼大军,在得到了一个加强装甲旅的增援之后,开始横扫整个印度北部。加强装甲旅旅长陈锡龙是个比陈济棠还要疯狂的家伙,一路上他几乎没有什么停留,进展速度之快让步兵气得直骂娘。到了10月初,整个印度绝大部分已经控制在了帝国手中,英国所能掌握的,仅仅是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十来个小的城镇,和几千名士气低落的士兵。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个星期,整个印度的土地上将再也看不到一名英国士兵。

班加罗尔郊外。

一支神秘的部队乘着夜色悄悄来到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部署。这支部队就是印度战争以来一直没有露面,而又被人议论最多的帝国导弹部队。

帝国导弹是于四年前由前纳粹高官冯布劳恩主导研制成功的。布劳恩是一个传奇式人物,曾在德国主导研制火箭,希特勒当初曾对火箭技术发生兴趣,他参观发射试验台的时候,布劳恩被指定给元首讲述技术原理。布劳恩以他一贯的认真严谨态度为希特勒讲解火箭的基本构造。但他很快发现,希特勒对他的介绍几乎是一耳进一耳出,只有提及V1火箭可能具有的军事用途时,元首的眼睛才闪闪发亮。布劳恩开始隐隐感到他的航天梦的前途将是不平坦的。后来,他被盖世太保抓进了监狱,记录在案的逮捕原因是: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声明,他们从来没有打算把火箭发展成为战争武器。他们在政府压力之下从事的全部研制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去做他们的实验,证实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目的始终是宇宙旅行。因此布劳恩可能被判为叛国罪并被枪毙。最终由于朋友们的多方营救和叛国罪名理由不充分,布劳恩才被释放。

布劳恩在火箭研究方面的卓越才能引起了帝国安全局的注意,赵秉钧把这件事奏禀给皇上,关续清马上下旨不惜一代价也要把这个人拉到帝国。此时的布劳恩对纳粹的种种灭绝人寰的恶性深恶痛绝,并接受了安全局的邀请,而与此同时,布劳恩正被党卫队监视着。他认为:“把我们的‘婴儿’交给妥当的人,这是我们对人类应尽的责任。”

当布劳恩最终顺利到达蒋介石的营地的时候,龙军士兵不敢相信这个30刚出头的年轻人,是著名V1型火箭的主要发明者。一个步兵说:“我们如果不是抓到了第三帝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就一定是抓到了个最大的骗子。”

这个第三帝国的大科学家到达中国后,以他的卓越才智和工作热情,布劳恩领导的研究班子一开始就投入了这一人类伟大计划当中。关续清专门投巨资为他在西北地区建立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实验基地,为了报答中国皇帝的厚待,他不仅把V2火箭的技术倾囊而赠,还主持研制了“中华长剑”系列运载导弹。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整个系统及地面辅助设备零件有上万个之多,这些部件都必须精确的工作配合,布劳恩带领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劳工作数年,终于完成了这样一项旷世杰作。

中华长剑研制成功后,由于保密的要求,布劳恩的功绩没有得到宣传,他心甘情愿的埋头于实验室中,继续打磨他的中华长剑系列。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七百零一章 中华长剑

在导弹发明不久后,最高统帅部就下令成立了一支秘密的导弹部队,代号为“烈焰”,由帝国空军驻奉天第45大队队长毛邦初担任司令,率部在甘肃航空基地进行数年的秘密特训。这一次,为了检验导弹部队的作战效能,冯相华请示皇上之后,毅然把这支部队拉到了印度战场。在起初的战争中,考虑到地形,战场形势等诸多因素,没有贸然让烈焰部队上阵,毕竟导弹部队的自身防御能力还是非常薄弱的,一旦被敌人侦测到了所在位置,调动炮兵发动围歼,那么对烈焰来说就将迎来灭顶之灾。

战争进行到目前,军事统帅部和陆军部、空军部在会商中认为,此时的形势非常适合烈焰部队参战,导弹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战争的进程。

这一天,毛邦初突然接到北京的命令。中国空军的四个地对空导弹营全部在班加罗尔驻防,恰逢班加罗尔下大雨。由于部队驻地地势低洼,发射阵地全都淹没在雨水中。部队撤收时,不仅被雨淋湿的伪装网和篷布重得抬不动,而且兵器车辆也陷在烂泥地里开不走了。没有办法,营里只好命令二连把发射架的履带车摘下来,一辆辆的牵引兵器车。等到部队开进机场铁路货场进行装车时,所有的车辆和人员都成了泥猴子。

二营刚到班加罗尔,事就来了。早晨7点50分,毛邦初接到密电,从孟买机场起飞了一个闪电战机机群,正在向班加罗尔赶来。

闪电战队出动的消息惊动了北京,冯如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空军作战指挥部里。为了麻痹敌人,他命令藏南空军基地和德里空军基地出动风雷战机升空迎敌,之后,他一边坐在标图室里观看敌机的动向,一边和副指挥小声的议论起来。

“今天,看样子闪电战队很可能走贾尔纳、纳西克一线……这样,恰好进入我们的火力网。”副指挥十分高兴的说。

“这说明你“押宝”又押对了,这个仗能不能打赢,就看他们烈焰部队的了!”冯如面色庄重的说。

“烈焰部队?这一次要动用导弹了?”副指挥惊喜的问道。

冯如没有回答,沉吟着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在班加罗尔导弹集群指挥所里,毛邦初正在空军基地神态凝重的盯着雷达显示屏幕。9时55分,雷达显示闪电战队机群已经飞过贾尔纳,向班加罗尔高速飞来,他立刻向三个导弹营下达了“进入一等战斗准备”的命令。很快,从三个导弹营传来:“人员齐备,兵器良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报告。

早在他组织部队先谴组人员勘选阵地时,就已经根据敌机以往惯用的飞行航线拟定了10个作战预案,其中的一个迎击敌机的作战预案,就是预备敌机从贾尔纳和纳西克中间通过,根据这个作战预案,闪电战队航线偏左由二营消灭,航线偏右由三营消灭,四营准备接替射击。

眼下,毛邦初根据敌机飞行的航线,判断闪电战队很可能会从贾尔纳和纳西克中间通过,因为二营已经正在执行其他任务,所以他对设伏在纳西克的三营开始重视起来,亲自向杜宪照营长下达了“准备消灭敌机的命令”。

此时,导弹三营的官兵们无不欢欣鼓舞、情绪高涨。杜宪照营长更是志在必得;他暗中下定了决心:“狗日的闪电战机,老子一定要把你打下来!”

杜宪照中等个头,不胖不瘦,长脸模上生着一双迥迥有神的圆眼睛,当接到基地的“进入一等战斗准备”的命令时,敌机距离三营只有475公里。杜宪照亲自向情报雷达站下达了“开机捕捉目标”的命令。3分钟后,营指挥所喇叭里传来雷达指挥长兴奋的报告声:“发现目标:大型机一架,方位118,距离375,高度210。”

“目标正确,可以确认敌机就是我们要打的闪电战机。”通讯兵在一旁说道。

杜宪照点了点头,拿起送话器,声音洪亮的说:“3号指示雷达站,目标准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连续测报好敌机坐标,为这次打仗打好基础。战后,我一定给你们请功!”

“明白!”

杜宪照又拿起另一个送话器大声对部队命令道:“一连、二连,对长剑检查结束后,你们再进行一次功能检查,务必保证长剑始终处入良好状态。”很快就收到了一、二连的回令,踌躇满志的杜宪照手臂颤抖着把送话器挂在了标图桌旁边。

10时11分,敌机群距离290公里。三营作战指挥所里一片寂静。

自从接到基地指挥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后,杜宪照心里就没有再平静过,他一边为打仗高兴,一边又为打仗担忧,因为他还没有拿定主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