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说完马上再扭头问曹安:〃对夏侯公子说说这一夜下都从王平那了解到什么?〃

曹智一说完夏侯渊和曹安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夏侯渊笑是因为曹智说的没错,他假借曹智的名义急着把曹安找回来,就是为了了解王平的情况。

曹安笑是因为他心想:“原来找我回来就是为这事,这夏侯公子心眼真多,我接到传令是说曹智找他,原来是夏侯渊假借曹智的名义招他回来打探王平的事情。”

不要看曹安年岁小,同样会崇拜英雄。王平的武艺有目共睹,在昨晚一战中迎得全体守城将士了尊敬,现在几乎没人再把王平当成普通民夫,而是把他当成战友,值得信赖的战友。包括王平的死对头许褚昨晚也赞叹过王平的箭法,其实人就是这样,在有目共睹的事实面前那怕是敌人也会肯定你的功绩。所以现在夏侯渊表现出来的谨慎,多少引起了曹安的反感。

曹智更是早就有心招王平、李儒加入他的团体,虽说这两人在三国历史上并不是名气最响的人,但曹智看到的现实,是这两人对他将来,或者说对曹操将来的事业是有帮助的。现在唯一问题是夏侯渊还有些许担忧,不过会怀疑也未必是件坏事!

曹智催曹安快讲,曹安也像模像样的清了清嗓子,开始向夏侯渊、曹智叙述王平这一年多来的不幸遭遇,或者说是他和李儒两人的不幸遭遇。

曹智放王平、李儒回到黑山军的白绕处后,白绕并没有对他们的死里逃生感到高兴。相反却怀疑起他们,开始不信任他们。

白绕对他们产生怀疑也是有原因的,他的结义兄弟,外加二千人马,一个也没剩,虽说沙里狗的此次出征,他是反对的,也因为这件事兄弟俩反过脸。但现在沙里狗死了,死者为大,白绕为失去沙里狗感到很心痛,也没什么好怪一个死人的了。要怪只能怪李儒和王平:李儒你不是号称足智多谋吗?我把你派去给沙里狗当军师,就是要你帮助沙里狗,运筹帷幄,你这狗头军师做了些什么?全军覆末。还有王平,你不是一直自许箭法超群吗?你带回来的却是我兄弟的死讯,你为什么不带一个敌首的人头回来呢?别人都死了,你们两个为什么没死。

王平为人也耿直,没那多心眼,李儒一路上一再三关照他不可说出被俘、被放的事。

王平一见到白绕就把这事全忘了,白绕问什么,他答什么。李儒在一旁急啊!这傻小子怎么就没看出白绕的脸色。

当白绕问他是怎么回来的时,王平张口说是曹智深明大义,放他们回来的,接着还一个劲地喋喋不休的说着和曹智手下比试的惊险场面。

他一说出是曹智主动放他回来的已经是惊觉全场,黑山军的雷公等头目纷纷离案而起。你王平刚才还说自己射伤敌军首领,那个曹家老二,现在又说曹家老二把你们俩放了,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吗?

“判敌卖主!“

“奸细”

一时间骂声不断,咆哮声立即传遍黑山军的议事堂。

白绕那名最得意的女弟子鱼儿在白绕耳边一阵耳语后,白绕当即拍案而起,命人拿下王平、李儒,不日处斩,以为沙里狗等阵亡兄弟的英灵。

王平这时整个人都呆了,被两名彪形大汉绑着推出去了。李儒扯着嗓子一个劲的审辩,自己二人不是奸细,但又有什么用,白绕听都不愿听,直接命人把他们带走。

说来也是李儒和王平命不该绝,就在当夜东郡太守王肱突然率兵攻打了黑山军白绕这支分部的老巢。王平、李儒趁乱逃了出来,开始流落江湖。

王平这时已经没了方向,他最尊敬的人指责他是奸细,是叛徒,并且要杀他,使他心灰意冷。

李儒不一样,他是是读书人,最会冷静思考,当初委曲求全加入黑山军是想借助黑山军的实力,将来有所作为,现在泡汤了,他就得为自己谋出路。

当时王平、李儒要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再去投靠一股势力,否则单靠他们俩,就是做贼都不够看的,李儒也相信凭他和王平的本事一定会有很多有实力的人看上他们。

李儒对王平分析:黑山军其他任何分支肯定是去不了的,现在他们通敌买主的事一定通报了整个黑山军,他们可以说现在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不受欢迎人物,整个黑山军现在可能都在要缉拿他们。隔壁的青州也去不得,青州的黄巾军虽说和东郡的黑山军不是同属,但都属黄巾军同一个老妈下的两个儿子,或者是孙子,他们同气连枝,不要说收留我们,见着他们肯定二话不说把他们绑了,送交白绕。

李儒告诉王平,凭他的才智,王平的武功其实应该投效官府,那才是正途,也可以谋得更好的前程。当然,不能在冀州地面上找,这里他们仇家太多,无论是官府,还是山贼现在都容不下他们。

第二百零二章 名人计划

但王平马上不愿意了,他一直是土匪,和官府历来势不两立,现在要我去投靠官府,人家怎肯既往不咎放过我。那李儒说,你要不愿意投靠官府也行,咱们不如回去,干脆投靠曹家兄弟,跟着曹操也好,曹智也罢,都比在这强。

王平一听更不愿意了,我们被白绕冤枉是叛徒,那毕竟是冤枉的,公道自在人心,将来总归有事实清楚的一天,但真去投靠了曹家兄弟,那就真是叛徒了,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事他做不出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儒也火了,问王平想去哪?

王平捎着头皮想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去处。李儒一想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缺了王平在身边,他一个人走不出冀州就被可能丢了性命。李儒还是需要王平的,接着只能好言开导,说动王平和他一起先离开冀州再说。

继续呆在冀州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黑山军要杀他们,冀州的官府要抓他们,在这里他们没生存的空间。

李儒的这一决定或许说是正确的,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如果没有遇到谯县这桩事,没有碰到曹智,没有沙里狗那场大败,他的命运或许就会和董卓抽上了关系,在这会儿就可能早已身首异处。曹智的出现,或者阻碍了李儒的发展,搅乱整个三国本来的轨迹,但同时也可能是救了李儒,孰是孰非已经说不清了。

李儒那会儿只知道没有钱的痛苦,他们入牢时,身上的东西早已被收刮干净,逃出来时已是身无分文。有时这一文钱也能憋死英雄汉,两人一路走来差点就轮为乞丐。想着去抢劫吧,怕一露面,招惹了是非,引来官府和黑山军的追杀。还好王平还有一身武艺,到了闹市画地买武,也能挣上几个钱。李儒会算卦,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也能骗得些钱财。

两人就这样躲躲藏藏,有一顿没一顿的逃出了东郡。过了黄河,李儒有计划的带着王平往南方跑,北方到处都有黄巾军,那里他们无法立足,那就去南方。

南方有名的豪杰、霸主他也筛选了一遍,他首先想到袁术,袁术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入洛阳后,卓欲废汉帝,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惧祸逃往南阳,遂有南阳之众。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于是荆州刺史刘表荐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现在在南阳一带非常有势力,他们去了南阳,求见袁术。

李儒和王平在黑山军里可能有些地位,但出了黑山军的地盘就没什么名气了,人家袁术听都没听说过这两号人物,所以连面也没见,就把李儒、王平打发走了。后来李儒一打听,他身边已有孙坚等一帮优秀的正规人才,都是在东汉朝任过职的故吏,他和王平这种出身贼匪的军师和头目,人家自然不放在眼里。

王平很生气袁术的高傲,李儒倒是不气馁,先后在荆州、豫州、扬州,投奔了好些个太守、豪杰,却是处处碰壁,大部分士族、豪杰都不拿正眼瞧他们。心好的送些盘缠打发他们走,不客气的直接放狗追着他们咬。

一路下来,李儒和王平可说是吃尽了苦头,偿尽了人间冷暖。李儒是个善于总结和寻找原因的人,他总结了自己处处碰壁的原因。他认为之所以他们不成功,很关间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和王平都没有名气。他和王平在黑山军搏得的那点小名声,只是在黑山军内部流传,外人更本不知道他李儒和王平的能耐。人家那些名士、强人为什么会得到一些大豪杰,大势力的礼遇,因为他们名声在外。李儒决定自我包装一番,学习当年姜太公待价而沽。

他听说庐江太守陆康理贤下士,很成功的治理着一方,他决定到庐江碰碰运气。这回他不急着毛遂自荐了,而是和王平在皖城住下,先明查暗访起陆康的为人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差不多曹智也能想像出来,庐江和江夏蛮的战事一度升级,李儒没有让王平直接去展视武艺,投奔陆康,而是选择了让王平潜伏市井,混入民夫的队伍。以王平的本事李儒知道他迟早会一鸣惊人,到时陆康就会更赏识王平这种不自傲的人,并且这样从民夫队伍里涌现出来的,老底也可洗的一干二净,李儒甚至还帮王平编织一个普通农夫出身的家庭背景。等王平在庐江站稳脚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再把李儒引出来,这样就水道渠成了。

李儒设想的满好,但没想到曹智会来皖城,并且跑到东城和王平生死于共一番。这样一来,这件事情的初衷没有和他意愿违背,但结果将是截然不同的。

曹安说完看着曹智,曹智看看夏侯渊,意思:〃你怎么看?〃

夏侯渊摸着下巴沉思不语。

曹智知道他这是在咀嚼这些事的可信度,曹智不打觉他,再问曹安:〃现在王平呢?〃

曹安一对小眼正活络的转动,听得曹智的问话,连忙回答道:〃我来时王大哥告假回去了,他临走时留了住址给您。〃说着递上一张纸条。

曹智接过看了看,又递给了夏侯渊。

夏侯渊看了看,再看看曹智,道了句:〃那就去看看这位狗头军师的能耐!〃

曹智求之不得,赶紧说正合心意,当下就要前往。还是夏侯渊心细,唤来了许诸、李典,再加上夏侯渊和曹安一同前往。

李儒在皖城这段时日也没闲着,他也有谋生手段——卜卦、说书。

东汉时期还没有茶馆之类的地方,但李儒就开了个类似这种的场所,不过没茶喝,倒是有些酒食可买,他自称这个场所叫说书讲古道场。

此时江夏蛮和郑宝围城,城中家家关门闭户。曹智等人七拐八弯的才找到李儒的蜗居,此时正处战乱之时,李儒的道场早已经没人去了。

第二百零三章 弄巧成拙

曹智在皖城这几个月也早就风闻,在这皖城里有个希奇古怪的讲古的老夫子,能讲诸般公案类的大书,凡是经由他口中说来,果是好听。听说这位老夫子不但能说书、讲古,更能卜算吉凶祸福的兴衰运数。偶尔给人算命,也一向都是阴阳有准,但从来不用四柱五行,更不须推演卜算,只须察言观色,就能知道进退生死。不是因为曹智是个绝对的唯物论者,他可能也会去看看,可惜一直未成行。很多人问这老夫子从哪学来的这等本事,他却只推说是博古方可通今,讲古讲得多了,自然能够明白世间造物的兴废之理。

这也是李儒的一种自我包装手段,他想以这种方法吸引到像陆康这样的伯乐来赏识他,不知是不是方法用错了,陆康一次都没来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