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结同心-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府大人就忍不住笑。

“那就快快扔出去,反正咱们不过是个媒人,成与不成,让他们自己烫手去吧。”他笑道。

提心吊胆了一夜,那刘梅宝可说了,这件事要是不跟刘家说清楚,她可是不会回去的,那刘家要是因为这个卢岩再下不去,说一两句不好的话,这岂不是又扛上了。

没想到刚吃过早饭,刘家大少奶奶就派人来请知府夫人商量回程的日子了,半点没说这亲事的事。

知府夫人真是喜出望外,觉得自己昨晚上的佛经没有白念。

“还有件事。”看着那仆妇转身要走,知府夫人又忙忙说道,“姑娘说了,起灵的时候,要大少奶奶和她一起当着全河中府人的面,说刘梅宝只是扶灵柩回京,此生此命是河中府界所赐,愿代父亲迁居河中府解县,让大少奶奶有个准备。”

仆妇身子一软,扶着墙走出去了。

“我答应,我什么都答应,她就是叫我叫她声娘,我都肯!”大少奶奶咬牙切齿,将手里的绢帕用剪刀铰成一条一条,然后还不够翻来覆去的铰直到成为一堆碎布。

她这才吩咐仆妇将东西好好的收起来,自己靠在椅背上重重的吐了口气。

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前

回京的事就这样定了,一方急着赶快离开这里,一方急着将事情了结,双方都没有见面,而是只通过知府夫人捎话。

知府夫人曾建议刘梅宝去探望下大少奶奶,毕竟是一家人,面子上多少也要过得去。

刘梅宝拒绝了,里子都坏掉了,何必还在意面子。

这是别人的家事,知府夫人点到为止,只要能让刘家父母体面的回京安葬,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如果果真这双方闹起来,她丈夫这个做知府的少不得焦头烂额。

定了日子,刘梅宝又催着宋三娘接着换庚帖,宋三娘便让人找了柳娘子来,解释了回京的事,又说要在走之前定下亲,柳娘子听了便拿着刘梅宝的庚帖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所以宋三娘现在很忙,忙着收拾东西,忙着准备定亲,因为时间紧,总觉得怎么准备都不完美。

刘梅宝倒不在意这个,反正在她心里跟卢岩已是再无变数,这正规手续只要步骤不缺,东西多少谁在乎。

“那些人现在在这里讨不到好,一心急着回去呢,所以不管我说什么条件,只要肯走,她们一百个答应。”刘梅宝跟周良玉说话。

周良玉对于娘和妹妹的决定一直有些不开心。

宋三娘子在一旁收拾衣裳,又看为了小定列的各色物品的单子,忙得眉头皱紧。

“那她们必然是哄你的。”周良玉说道,眉头更皱了,“回去之后肯定不让你回来了。”

“我一个大活人,又不是死的,真要想走,还能走不了?自然有办法。”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此时又拿过两件衣服往包袱里放。

“够了,带那么多做什么。”刘梅宝说道。

“女孩子家的,自然要多几件……”宋三娘子说道一面审视手里的两件衣服,皱眉看了一时,还是放下了,又唤周良玉,“去把人请来,再给你妹妹做两身新衣裳……”

周良玉应声就要去,被刘梅宝拦住。

“舅妈,这些还穿不完呢。”她说道。

宋三娘子想了想,便也作罢。

“狗儿,你带着钱,到京城了再给你妹妹做新衣裳,”她又说道,“挑着那些时新的样子……”

周良玉笑着应了。

“舅妈,不如你也一起去吧。”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没有说话,帮她理了理头发,又端详一刻,眼前的姑娘个头已经跟自己一般高了,这一年家里条件好,吃的也好,气色也好,脸色红润,双眸明亮,一笑很是喜庆,如今看跟以前那个瘦弱无神的完全像是两个人。

“我好看吧?”刘梅宝冲她嘻嘻一笑,摆了个美照姿势,故意说道。

失神的宋三娘子便被逗笑了,伸手按了按她的鼻尖。

“说话轻佻,在家可以,出去可不行。”她嘱咐道。

这里是家,而那边已经被她认为是外边了,刘梅宝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终于有个人,不会抛下自己,自己有家,家里有人一心关切自己,她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再不是孤独的一个人看着别人其乐融融。

“舅妈,你和我一起去吧。”她忍不住眼圈发红,伸手抱着宋三娘的胳膊摇了摇。

宋三娘被她摇的心里软。

“舅妈,那些人会说话心思又鬼的很,我自己去了,真是会害怕呢。”刘梅宝笑说道。

“你也很会说话,心眼也不少,还脸皮厚,谁怕谁还不一定呢……”宋三娘子笑道,沉思一刻,点了点头,“好,我也去,也正好去京城开开眼。”

此言一出,刘梅宝和周良玉都很意外。

刘梅宝可没想到自己真能说动宋三娘子,而且她这话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就是表达一下不舍,宋三娘子这些日子从不肯离开河中府界,刘梅宝曾听她和人说过,是不愿意让周良玉的父亲孤魂一个无人相伴。

“舅妈?真去啊?”刘梅宝不由再次问道。

“怎么,嫌弃我老长的丑,去了给你丢人啊?”宋三娘子淡淡道。

“舅妈。”刘梅宝笑着摇她的手。

“收拾东西吧。”宋三娘子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开始收拾东西。

宋三娘子肯陪同一起去,刘梅宝的心更踏实了,不管将要面临什么,她的身旁都有亲人在。

“哥……”刘梅宝转过头看周良玉,一脸的激动与宽慰。

“就说不用怕嘛,有娘在呢。”周良玉看着她一笑道。

因为突然决定一家人都去,便又多出好些事来,解县宅子的工程要仔细安排嘱咐好了,田地庄稼佃户也要安排人看着,东西要带,这一夜,周家的小院子灯火彻夜未灭。

而在府城外的屯堡里,也是一样的热闹。

卢岩坐在屋子的正中,桌子上摆着大碗的酒肉菜,围坐着四五个男人正吃得痛快。

师爷以及柳娘子站在一旁。

“大人,刘姑娘要回京城了。”柳娘子带着焦急说道,“人也说了走前先把小定下了,大人你为什么不让去……”

卢岩慢慢的吃酒,没有说话。

柳娘子带回来刘梅宝的话,所有人都很高兴,只是卢岩却不说话了。

师爷将视线看向别的地方,似乎墙上挂的兵器是一副精美的山水

“……大人,不是我多事,这事还真不能不当回事,原本咱们不好说,如今是刘姑娘家主动提出要现在下了定,那是再好不过了,要不然,这心里可真是不踏实……”柳娘子说道,带着几分迟疑,“当初在宋娘子家,看到那些人,那些京城来的人好像瞧不起,瞧不起大人似的……”

卢岩听了没什么反应,依旧吃酒,一旁的其他男人可不爱听了。

“你这妇人瞎叨叨什么!”王九在一旁瞪眼呵斥,“大人什么人物,谁敢瞧不起!”

师爷再次若无其事的欣赏兵器挂。

“你们男人粗粗咧咧·能看出什么。”柳娘子倒不怕自己男人,回敬一句,到底不敢再说什么,妇人们也端上了主食,于是便都下去了。

屋弈里剩下这些男人们,大家对视一眼,看着低头慢慢用手撕一块饼子吃的卢岩。

“大人,我瞧着真是不妙啊,”最终在大家的眼神推举中,王九站起来说道,“人家说京城里繁华,谁知道刘姑娘去了,会不会……”

会不会变心,那般繁华之地,听说人长得都是俊俏的,而且都是有钱多的没处花,往江水里扔只为听响的主儿……

“这下了下小定也没什么安心的!”王九这样一想,又拍桌子说道。

有了他开头,其他人也忙忙的说起来。

“她不是那样的人。”卢岩这才微微一笑,说道,放下酒碗。

“大人,这女人心可是说不准的……”一旁又一个男人忙说道:“就说我那个前一段搭上的那个娘们,先时候对我那是好的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这不才说没钱了,那脸翻的比师爷翻书还快……”

这叫什么比喻,师爷皱眉。

“你那女人本就是个不好的货,偏说你不听!”

“那种女人怎么跟刘姑娘比!”

“大中不是吧?你先后的赏赐可不少呢,那么多钱都被那娘们花了?!”

“你奶奶的,你上次欠我的钱还没还呢!”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指责去这个男人来,眼瞧着话题要偏,王九咳了一声,制止大家的嘈杂。

“依我说,大人就该将这生米做成熟饭,这样,铁定再没变故,要不然,京城那么远,万一有点意外,咱们就是马不停蹄的赶过去,只怕刘姑娘也入了洞房了……”王九一拍桌子说道。

这话一出口,屋内的人都是一怔,旋即便都拍着桌子附和。

“对,对,就该这么办……”

“……反正刘姑娘也是喜欢大人……”

屋子里的人越说越热闹,师爷在一旁干脆当聋了,只盯着墙上的披挂刀枪研究鞑子兵器为什么比大周的要精良。

九月的天,不热不凉,最适宜赶路,刘乔生夫妇灵柩归故里,对于解县来说是件大事,大小官员齐聚,仪式热热闹闹的折腾了足足一个时辰。

仪式上刘梅宝对这刘大人夫妇的灵柩立誓迁居解县,而刘家的大少奶奶也表明了这一点,引来解县民众的欢呼,如此民意下,大小官员们也纷纷表态,知府大人还大手一挥,把解县那个避战而逃的前知县的一处收公的房产,赠与了刘梅宝,将气氛掀到**。

城门外送别了刘家的车队的人挤得满满的都是。

这一车队由刘家大大小小的五六辆马车,以及李大人特意抽调的一百京兵组成,且路上已经传令各地所过之处的官府都要接待护佑,虽然流寇匪贼众多,但他们这一路是不用担心安危的。

出发前,大少奶奶派人来给说指派了辆车,但宋三娘子谢绝了。

“你们人口多,身子弱的弱,年纪老的老,一路上不容易,别都挤在一个车里。”她淡淡说道,一面命小厮牵出来自己家的马车,“我们备了两辆车,另有三匹马,足够了。”

刘家的妇人看着那两辆装饰不比自己家差的马车,扯了扯嘴角不再说什么便走了。

“那马车少说也得十几两银子……”妇人回去后就悄悄的传开了,带着几分对暴发户的鄙视,“该不是花咱们二老爷的抚恤银子吧?”

“那肯定是,要不然她哪来的钱,虽然说官府返还了她家的宅院田地,那一时半时可也没钱……”

“……姑娘也真傻,怎么就被这个妇人哄住了……”

妇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看着那位于最后的两辆马车,说不上是嫉妒还是愤恨。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送别

官老爷们送到城门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出了城门,便是好些民众来送行,刘家的马车走的很慢。

这些是当初在解县的邻居,以及宋郎中路老四的家人。

因为都知道了刘梅宝说的只是将父母安葬,然后还会回到这里来,所以离别的气氛便没有那么沉重。

年长的妇人们嘱咐路上小心,年轻的妇人打趣要她们回来捎带些京城的新鲜事物,说说笑笑很轻松愉快。

“哎,哎,”一个姑娘挤进来,一手举着一个小包袱,一手还拉着另一个姑娘,站到刘梅宝跟前,将包袱塞给她,“你路上拿着吃。”

刘梅宝看着她很是意外。

“小…”她想要喊名字,但突然发现只记得这姐妹俩的名字是窗棂,但就是记不清到底是姐姐叫小棂还是妹妹叫小棂。

“我是小棂,姐姐是小格。”小棂笑道,被人忘了名字,并没有尴尬失望,一面说话将姐姐推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