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色田园-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薇便十分盼着夏天的到来,那时候小水库岸边儿应该是荷叶田田的影致。

吴旭自四月里便开始捞鱼卖鱼。而何氏一家在忙过春天的腌笋子之后,便安心又焦心的等着何文轩与赵昱森会试的结果。

这二人在年前儿便去了京城待考,听说会试的时间是三月十五,接下来又是殿试,放榜一般是在四月中旬。

当时两人去赶考时,家里人不放心,石头爹娘想让他家一直在外做学徒的二小子跟着过去,照应着。梨花姥娘也想让梨花大舅舅跟过去,这二人推说不用,何文轩已有官职,衙门配有车夫随从各一人,足够照顾这二人,赵昱森也说,有小舅舅在,又与州府同窗一同前去,让家里人不须操心。

石头的弟弟,小名叫木头,学的也是木匠手艺,还有半年才出师,也不方便这个时候离开,一家人才算是做罢。

倒是梨花姥娘把何文轩很唠叨一通,大意无外乎是他自打中了秀才了,主意一天比一天正,不说这前途功名,就连亲事到现在也没个眉眼儿,眼瞧着往二十四岁里去的人了,他愣是不急,梨花姥娘是干着急,又抓不到他的人,提起一回,便生一回的闷气。

何文轩每次也只是好言相劝,却绝口不提婚姻之事,只说他还年轻,不须着急。

这日李海歆去宜阳送鸡蛋回来,春杏照例问了一番见着哥哥没有。李海歆摇头,自正月十五之后,去了几趟宜阳,他特意到贺府的木匠铺子去找柱子。

偏人舅甥两个同时中,何家堡那边儿近,就先去那边儿瞧瞧了。

一时春桃抱着小石子儿从屋里出来,眼圈也与石头娘一样,红肿得厉害,显然初得喜讯儿都哭过一大场。

何氏又自嘲的指着自己的眼睛,笑道,“他们两个去考的时候啊,我就觉得这回准中。可你瞧,等真中的时候,这眼泪还是止不住。”

李薇下了车,扫了眼院中的人群,一眼瞧见那个名叫小香的赫然在其中,并且与小玉二人端茶倒水的忙活,笑容热情,动作娴熟,象是在她们自己家一般,又或者象是她是赵石头亲妹子一般。

她登时不悦。记得大姐有一次无意中说起,这个小香已经嫁了人呀,再细看她的装束,确实是已婚妇人的发式,这会子她怎么会在这里?

再看看几个姐姐,似也都注意到她了。何氏与石头娘立着说了几句,又与赵昱森的姑姑婶婶们见过礼,被石头娘请进了堂屋。

春桃也过来叫妹妹们去东屋,春柳一把将小石子儿接过来,逗他,“叫姨姨!”

小石子儿眼睛眨眨的,好半晌,才叫了声,“姨……姨!”

春柳满意的亲了他一口,“好乖,比你小舅舅强多了,那小子明明会叫人,却懒得要命!”边抱着他跟在春桃身后进了东屋。

一进东屋,李薇便按捺不住,一把抓住春桃的胳膊,急切的问,“大姐,那个小香怎么在这儿?”

春桃好笑的点她的额头,“就你精怪!”见李薇不问到底不罢休的模样,隔窗子往外面儿看了眼,才笑着说,“她回娘家住,近邻过来帮帮忙算啥?”又往窗外一指,“喏,那个是她娘,另一个是她嫂子。”

李薇虽然看不惯小香那做派,可是她都嫁了人了,一时她也说不出个什么来,总觉得这个小香不好对付,当年还没怎么着呢,她便当着大姐的面儿说那些个话。

春柳也往外面瞧了瞧,嗤了一声,“瞧她那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的夫婿中了进士呢。”

春桃拍了她一下,嗔她,“说什么呢,你!”

春兰也在一旁说,“大姐还是留点心。”小香这事儿,自春桃定婚后,有一回何氏无意中说了起来,姐妹几人倒是都知情的。

春桃“扑哧”一声笑了,挨个儿点过她们的额头,“行了,行了,一个个都当我的眼睛耳朵是摆设?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春柳揉了下额头,没好气儿的回了声,“是,赵夫人!”

春桃又是绷不住,笑了,过去拧她的脸,又教小石子儿说“三姨坏坏”。小石子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两只小手相互扣着,半晌,才奶声奶气说,“姨……坏……坏!”

把姐妹几个乐得不行,笑作一团。

春柳在屋里陪了一会儿几人,就出去招呼院中的客人。小玉从外面进来,抹了把额上的汗,李薇忙站起身子,甜甜笑着,“小玉姐姐,还要干什么,我帮你呀!”

小玉笑笑,摇头,“没事儿,大嫂让我进来陪你们。”

李薇忙把条凳搬过来,请她坐下。又倒了杯半凉的茶给她喝。等小玉歇了一小会儿,她往院中看了一眼,小香的主战场已从院中移到了厨房。这儿再细看她,好像比原先见时瘦了许多,身上的衣裳倒是新的,脸上虽然笑着,可总有一抹愁苦在里头。

想了想,便问小玉,“小玉姐姐,厨房那边儿帮忙得是我三岁的时候来你们家,见过的那个小香姐姐吗?”

小玉转过去瞄了一眼,有些惊讶,“是呀。那时候你那么小,都记得她呀。”

李薇摇头说,“我哪能还记得呀。是大姐有一回说给她送嫁什么的,说我小时候见过她的。”又问,“她家在哪个村儿啊,她好瘦,是不是家里农活多,干不过来呀。”

姐妹几个都坐着不吭声,听梨花这个小精怪套小玉的话儿。

小玉往院中又看了看,低声说道,“小香姐姐很可怜的。听我娘说,她女婿爱喝酒,喝醉了打人,拿的都是这么粗得大棍子。”小玉说着比了比自己的手腕,一副十分同情的模样。

小玉的寥寥几句话,让姐妹几个同时竖起了耳朵,李薇再接再厉,先是表达了对小香的同情,然后又问,“那她家哥哥弟弟都没去帮她撑撑腰?”

小玉摇摇头,“小香女婿是下柳村得杀猪的,凶得很呢,有一回她挨了打回娘家,她两个哥哥去下柳村帮她撑腰,刚进院门儿,就被她女婿拿着杀猪刀赶了出来。还差点把小香二哥捅伤呢……我听我娘说,这回小香回娘家,是不想跟她女婿过了……”

正说着,石头娘在外面喊小玉出去帮忙。春柳忙把小石子儿交给春兰,扯扯春杏和李薇,“走,我们也去给婶子帮帮忙。今儿人多呢。”

小玉推说不用,李薇硬拉着她的胳膊一道出了东屋,故意没话找话的说道,“小玉姐姐,你啥时候再去我家呀,我四姐新做了妆粉,可好用了,往前儿她还要做紫粉,等回头做好了,给你送来。”

石头娘见几姐妹都过来帮忙,推辞一番,推不过,便也不再多客气,众人把晚饭整治好,在当院摆了满满几大桌,今儿请的都是近邻街坊和亲人,除了石头的亲姑姑亲婶子笑得开怀,说话底气十足,小香娘也穿梭在其中,一会招呼这个,一会儿招呼那个,顺带说说赵昱森小时候得趣事儿。

让李薇更加不喜,而且警觉起来。晚饭过后,姐妹几人在东屋打地铺睡,又挤在一起,说起这事儿来。

春桃原先也是知道警觉的,不过也没那么在意,听几个妹妹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便笑着说,“好,好,等你姐夫归家来,我见天儿不离他左右,行了吧?!”

《秀色田园》    第一百零三章难民进村

石头娘强留李家人住了一晚,第二日用过早饭,何氏便要家去,与石头娘说等赵昱森的信儿到了,使个人去知会他们一声。

石头娘留人不住,有些惋惜。李家的牛车刚赶出石头家院子,小香胳膊上挎着个篮子,从巷子里面第五家院子里出来,往这边儿行来。

看见石头娘,亲亲热热的叫了声婶子。石头娘笑笑,“小香啊,今儿家里没多少事儿了,不麻烦你了,你好生歇着吧。”

她笑着摇摇头,“没事儿,家里头的活儿不忙。我娘不放心你这边儿招呼不过来,让我过来帮衬着。”

石头娘推了几推,她仍是那副殷勤笑着要帮忙的模样,石头娘有些无奈的笑笑,便让她进家去。

春桃抱着小石子儿立在一旁淡淡笑着,扫过她一眼,并没出声,与石头娘送一起送何氏一家人归家。

一直到五月底农忙过后,赵昱森与何文轩的书信才到了,除了单给小赵村和何家堡的,给何氏家也来了一份儿。

李薇在一家人殷殷的目光中,展开书信,几眼扫完,却是一愣,何氏忙问,“怎么了?”

李薇笑着摇头,把信扬了扬道,“小舅舅已被安置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留京。大姐夫在京城等着派官呢,具体什么时候有信儿,也不一定。他说再因为南边儿今年发了大水灾,京城中各衙门现在都忙着赈灾求灾这样的大事儿,派官的事儿可能要等一等。”

春杏把信取在手中去看。

何氏先是为何文轩一喜,接着又忧心的道,“文轩这一留京,千里迢迢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见一回,石头要等派官,究竟要等多久?”

李海歆摇头苦笑,“我哪知道啊。”

李薇倒是想着信中提到的南方水灾这件事儿。听吴旭说,这两日到镇上卖鱼,也听人说起过南方的水灾,洪水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片大片的庄稼都被洪水淹没,若不是洪水之中隐隐露出的屋脊,上面漂着的衣衫与旧木盆旧木桶等物,过往之人看见,根本看不出是曾经往过人的村子,而以为是天然的湖泊呢。

至于中了进士后多久派官,她恍惚曾在哪本传记上看到过,说是一个五十岁上中了进士的学子,在家中苦苦等了三年,其间儿还给当朝的丞相写过三回书信,才最终得了个县令。

希望赵昱森的运气比这位老进士要好一些吧。另外,有小舅舅在,多少总会照应一些的吧?

春杏看完信了,也提起这南方的水灾来,唏嘘感叹。何氏一听这个,摆摆手,“嗨,你们是年纪小,没经历过。我十岁那年,咱们这里也发了一回大水,那个时候啊,正值麦收,何家堡地界的麦子被水埋得只剩下半截麦穗子,你姥爷姥娘趟着过腰深的水割麦子,我就跟在他们后面运麦穗儿,垫着脚尖儿,那水强强灌不到嘴里去,就这么一边吹着水,一边把麦子收到高岗上。麦子收的慢,到最后在水里都发臭了,那也得去收,不然就没饭吃……”

说到这儿何氏转头问李海歆,“那一年,你记得不,好象当时这村儿淹得更厉害一些吧?”

李海歆点头,看看屋外艳阳高照,丁点儿没有下雨的迹象,舒了口气儿才道,“那一年,李家村外逃的人口也特别多,八爷爷一家子就是那年走的,这都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没个信儿。”

没过两天儿,李海歆去镇上送鸡蛋和酸笋子,到品香酒楼门口儿时,见酒楼门旁的台阶上坐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惊疑的问胡掌柜,“这些都是南边儿来的灾民?”

胡掌柜叹息点头,“可不是,瞧这拖家带口的,可怜人呢。”

李海歆望了望外面儿云层低垂的天空,与胡掌柜感叹了一番,赶着牛车出了镇子,刚走到半路,天空之中夏雷阵阵,再看天空之中铅云更浓,李海歆急赶着牛车,匆匆回了家。

浓得如重墨一般,在天空中翻滚的铅云,直到李海歆到家时,竟是滴雨未下,并且有逐渐南移的迹象。

何氏看见他松了一口气儿,埋怨道,“我跟你说过多少回来了,夏天雨来的快,出门带上雨具,偏不听,让一家子人都跟着担心。”

李海歆笑着抱起儿子,亲了一口,凝望着天空之中逐渐南去的阴云,跟何氏把在镇上的见闻说了说,何氏也唏嘘感叹一番。

时到六月底,镇上的难民突然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