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情人-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坐,请坐。呃,这位美女是?”向华强望着眼前艳光四射的维多利亚,向张东城问道。

“嗯,我女朋友。”张东城耸了耸肩。

“嘿,大洋马!为国争光啊!”向华强向张东城一笑,竖起大拇指。

两人都是用华语交流,维多利亚什么也没听懂,只是看着面前的两人仿佛打哑迷般做着手势,疑惑地看向张东城。

“他说你很漂亮。”张东城微微一笑,对维多利亚解释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东城和向华强七来八去地扯了半天,却还摸不到他找到自己,想做什么。

“向先生,你是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不知道这一次把我找来,不会只是为了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吧?”张东城也懒得再和他绕弯子了,索性直接把话问了出去。

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时候不把话说死,绕来绕去地让人心烦。

“哈哈,好吧,张先生喜欢直来直去,那向某人也不再绕弯子了。这一次与张先生见面最大的想法,便是好莱坞终于出了个华人超级大导演,让全世界开始为中国人的导演天赋而震撼。那么,我在想,香港电影能不能乘一乘张先生的东风,向好莱坞大举进军呢?”向华强把筷子一放,大笑间眼眸中精光四射,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乘我的东风?怎么乘?”张东城也把筷子一放,脸带笑容地问道。

而一边的维多利亚根本听不懂两人在说些什么,只能把满腔的热情都放在了这差点没把舌头都吞进去的东方美食身上,什么也懒得想。

“其实香港电影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我估计很快便会陷入低谷了。大批电影人出走,无数导演、编剧、武指与优秀电影人都飞赴好莱坞,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好莱坞罗致。除了周星星同学确定不离开香港之外,支持香港电影的双周一成已经去了大半。”向华强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息。

张东城只是皱着眉头,盯着向华强的脸,沉默不语。

别的不说,袁和平和杨紫琼可是自己拉去好莱坞的,难不成这向华强要兴师问罪?

“张先生在好莱坞风生水起,也许,在这件事的看法上,和我们当局者不同,也许,会给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向华强先把借张东城东风的事情扔到一边,接着说道,眼眸中满是期待。

在好莱坞如慧星般崛起,在英国美国都混得如鱼得水,想必对电影,对香港电影,也会有相当深刻的一番认知吧。

“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好莱坞对世界电影人的吸引力可谓是绝无仅有。而做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电影出口地,香港,也该到了变革的时候了。”张东城略略叹了口气,原本他不太想说这么多,但不知道怎么的,他还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香港影视产品曾经是作为华人影视文化的经典代表,而在世界影视领域里独树一帜。即便今天翻看香港影视巅峰时期的影视作品,仍旧能感受到其中那种清新的向上,蓬勃的躁动。”

张东城一边说着,一边慢慢地组织着措词,继续说道:

但是香港影视曾经的兴盛的同时,就已经蕴含了香港影视自身无法弥补的巨大缺点,本质性的缺点。

他模仿好莱坞的工业化模式,但是却缺少巨大的市场,丰沛的资源,众多的人才,以及一个自身强大的大国时代为背景的全方位支撑。

仅仅几百万的人口市场,从几百万人里培养出的明星演员的质量与数量,想与以几亿人口,甚至是全世界为背景的好莱坞比较,必然是一种痴心妄想,必然在竞争中体现出演员明星质量的整体低下,市场狭小导致的影视利益规模的狭隘。

这些问题,与香港文化里急功近利赚快钱,重商科贸易轻理科制造等等无法避免的香港文化结合,形成了香港影视业的致命性忧患,随便翻翻香港影视发展历程,影片类型狭窄,制作粗糙,扎堆恶性竞争,明星过度包装都一直伴随着香港影视业的发展。

什么七日鲜,什么以粤语为主流,只是力图竖立本地明星的狭隘思想,在好莱坞人士的眼中,简直就是个笑话。”

张东城的话虽然不重,但还是让向华强汗颜,如果是别人这么说香港电影,他早就跳起脚回骂了,但张东城是谁?

他可是木乃伊,黑客帝国的导演,被好莱坞爆炒爆红,一时风头无二,用香港的术语来说,那完全是当红炸仔鸡似的人物!他的两部电影,所创造的票房收入破十亿美元,这个数字,一年甚至几年的全部港片加在一起,也无法突破!

“香港电影可以七天拍就一部电影,而好莱坞呢?他可以为了一个好的剧本,一个适合的导演,等上七年!”张东城想起木乃伊与黑客帝国的事情,让他不禁摇头轻叹。

“香港电影原本是整个亚洲的希望之星,却紧紧地锁闭在自己这一亩半分地里,我看不到来自日本韩国的导演来到香港淘金,我也看不到日本韩国的演员来香港发展。在你们哀叹好演员好导演都跑到好莱坞去了的时候,你们却不利用自己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的名片,不去发展整个亚洲共同的文化圈,却如同妇人般裹足不前!”张东城撇了撇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唉,好莱坞这么发达,也知道吸引外来文化以及人才,而香港明明可以一样,却在拒绝别人的加入,甚至,连大陆都不放在眼里。何其可悲。”

向华强一边听着,一边如醍醐灌顶,眼界的不同让他大汗淋漓。

张东城的话,可谓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打的向华强眼冒金星的同时,又大叫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啊!

“香港影视文化的兴盛,来源于当年大陆影视文化的落后,以及香港影视业在世界华人社会里的先行。

香港开了当代华人影视业大发展的先河,先行者有了先行者的奖励,但是其先天不足以及后天隐疾注定决定了他,没法承担实现华人影视在世界范围的崛起的重任。

影视的兴盛折射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时代兴盛。香港可以作为华人社会发展的一个榜样,但是没法成为这个崛起主体。

因此,当大陆社会的日益发展壮大来临时,当大陆的影视日益发达,影视市场日益巨大的时候,香港影视就丧失了这个主导性和领先性。这是历史的必然,不是某些人,甚至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所能主观改变的。”

这句话儿,斩钉截铁,眼眸中是那样的自信,自信自己所说的一切在不久的将来完完全全可以成为现实。

第217章 为香港电影做一点事

“张先生的话,真是震耳发聩,向华强受益匪潜。”向华强叹息着,他终于明白香港电影与好莱坞差在了哪里,这真的不是靠着眼光和奋斗便能迎头赶上的事情。

他完全同意张东城的说法,香港电影过于妇人之见,总是自以为感觉良好,下意识地拒绝其它亚洲地区的优秀电影人的加入,而几百万的人口之地,再怎么出天才,又能出几个?所有的人全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又能卖出去几张票?

而按张东城的看法,香港电影应该如好莱坞般心胸开阔,大举吸收亚洲地区,特别是日韩的优秀电影人,着眼于整个大中华区,甚至有着共同文化氛围的整个亚洲,这数以几十亿计的人口,才是真正让香港电影保持腾飞的动力。

这不是抄几部电影,捧几个明星便能做成的事情,这需要香港电影人进一步的认知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做成的事情。

“向先生一开始说想要乘一乘我的东风,我想应该是让我在香港帮着拍几部电影吧?然后顺势推向国际,给香港电影打一针强心剂?”张东城慢悠悠地说着,再夹了几口菜。

“嘿嘿,张先生,鄙人确实是这个意识,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向华强陪着笑,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不会留在香港拍电影的,呵呵,你请不起我。”张东城微笑着,却让向华强低头沉默不语。

确实,面前的这年青人虽然才刚二十出头,但身家已经不下数亿美金,而且为新电影搞出的什么基金在美国卖的风生水起,真要论钱,张东城可以拿美金把任何一个香港电影人给砸眼冒金星,然后心甘情愿地躺下。

“不过,我可以为香港电影,尽一份自己的力。不过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要看你们对我刚才的话,能听进去几分了。”张东城叹了口气,他也不愿香港电影按照规迹一撅不振,这个想法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张先生所说的,俱是金玉良言,我会向香港电影的大佬们说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变。不过张先生既然不愿为香港拍电影,那尽力之说,从何说起呢?”向华强疑惑地望向张东城,问道。

“我可以选择一部香港电影,我拿到好莱坞拍摄美版,一切的宣传都为香港电影打前站,说明内容大部份都是以香港电影为基础。让香港电影在世界的面前再次展露英姿,也许可以让香港电影短时间内有些起色吧。”张东城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个办法其实根本可能没什么效果,但对香港电影从小开始的莫名情绪,总想让自己为它做一点事,哪怕是无用功,也比只在一旁冷眼旁观地看着它痛苦挣扎在良心上要好受多了。

张东城的想法,是在《无间道》之前,为香港电影在好莱坞提前引爆,让全世界的眼光再度集中到东方之珠身上。

“哦?张先生这个想法确实有意思!”向华强眼神大亮,如果以张东城现在在好莱坞的地位,他拍的电影是购买了香港电影的版权,并翻拍而去的,这与请他在香港拍上几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胜一筹!

好莱坞最大的奇迹翻拍香港电影,再度引爆美国!光这样的宣传口号,就能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吧?

向华强一边想着,一边欣喜地说道:“张先生,不知道你看中了哪部电影?不管是不是我手下的电影,我一定帮张先生拿到手!”

张东城只是按了按太阳穴,叹了口气说道:“我先想一想吧,这事情还是慎重一点再做决定。”

回到酒店,张东城思索着哪部香港电影值得翻拍,并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轰动效应。

《无间道》?呵呵,这部港片巅峰之作日后自然有人识货,自己总不能打着帮助香港电影的旗号,然后将唯一的它蹂躏一番吧?

或者,还有别的什么电影?

功夫片?

不,不行,华人的武术功底是从小打造的,在黑客帝国里基努里维斯不可谓不努力,疯魔一样的他苦练了半年,也只能在屏幕上用威亚和花拳绣腿让美国佬看的津津有味,而张东城说实话是不怎么满意的。

那么,喜剧片?

周星星同学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香港电影二十部票房冠军电影,就有十部是他的作品,不过东方的无厘头与英美幽默很不一致,不同的世界观与不同的品味会让东方的喜剧片在西方大打折扣,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会得不到认可。

恐怖片?

这更加有些不太可能了,港产恐怖片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恐怖片都比较喜欢提升观众的心理恐惧感,简单的说就是让观众自己吓自己,而美式的恐怖片讲究血花四溅,杀人如麻以及血肉横飞,讲究的是直来直去,更是鄙夷港产恐怖片突然砰地关上的门,却在电影结尾处说明只是风儿吹上的那种故弄玄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