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权-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挥了作用,这次夏棠采访的专题——《荆棘中的探索》,没有这些大佬的点头,是绝对不可能上电视台的。加上现在银行主动上面询问贷款事宜,资金问题也不是问题。这次专题播出后,前世重生而来的他完全能够肯定远帆公司的订单将会呈几何级的增长,如果不马上扩大生产,那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张修远看着电话机笑了笑:“呵呵,你们终于上钩了?”他说的上钩,自然是指刘一梅、夏棠身后的大佬,按张修远的估计这些人之所以上钩,肯定是因为他们通过他所不知道的途径知道了他和刘一梅在香港利用金融危机赚了一大笔资金。虽然这笔资金充满了血腥味,是利用这次令东南亚各国经济衰退的危机从世界无数倾家荡产的投资者口袋里抠出来的,钞票里带着他们的绝望和哭喊,但并不妨碍这些大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刘一梅的认同。

张修远美滋滋地想:“在香港我的资产有多少了?股份达到了什么水平?我不会成了半亿万富翁吧?呵呵,真是期待哦。”

实际上,他还是低估了自己透露出来的那些信息的作用,低估了刘一梅对他的信任,也低估了香港那位成熟投资者利用这些信息所发挥的作用,更低估了他的资产数目。

第0186章【借题发挥】(1)

第0186章【借题发挥】

第二天,省电视台如期播放了以夏棠为主采访、拍摄的《荆棘中的探索》。里面不但出现了张修远、牛得益、王柯良等人的身影,播放了他们的声音,而且出现了大量罐头厂的生产镜头,出现了远帆公司产品被商家争抢供不应求的情况。

同时也出现了夏棠等人高兴地吃着罐头并点头不已的几个画面,至于摄像机照着那些采购罐头的厂家,请消费者评价罐头质量的镜头也不少。

张修远看着看着,脸上不禁有点发烧:这哪里是说什么罐头厂的改革,简直就是替远帆公司推销产品的广告片!

如果是在前世,这种专题几乎不可能会露面,会被有关审查部门给毙掉,即使不被毙掉,被采访的企业也非得“赞助”几百上千万元的赞助费不可。

观众中不乏精明人,当看到夏棠在电视了先是小口品尝后来还是大口吞吃的时候,已经调到农服站的田奇伟酸溜溜地说道:“哼!这是什么政论片?简直就是一个广告片。还不是为了给罐头厂推销产品?这次这家远帆公司肯定笑裂了嘴!”

牛得益没有说话,继续看着电视,只是用眼睛的余光观察着张修远。张修远本来有点内疚,但听了田奇伟的话之后,反而平静了:既然你们都看出来了,上面的领导也看出来,他们还是播放,也许就是要帮这个罐头厂一把呢,就是要树立一个自纠自救、走出重围的特困企业典型。出发点是为了他们自己,我为什么内疚?

因为专题已经接近尾声,电视里开始出现片尾的字幕,坐在牛得益身边的王方正就转头对牢骚满腹的田奇伟怒斥道:“你这是什么政治态度?怎么能用这种阴暗的眼光看待上级的支持?就算抛开这个专题对我们干部群众的教育意义,只讲你的什么广告作用,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帮助柏湖罐头厂帮错了?让罐头厂的同志们富裕起来,给政府减轻负担,电视台的记者同志搞错了?

田副站长,我看你的思想还得好好改造一下,不要自以为是知识分子就高人一等,就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对象。从农民的反映来看,你还要多多学习,多多进步,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我们乡的知识分子是不多,确实很需要你们的聪明才智,但我们组织上不需要那种人浮于事,嘴里夸夸其谈,手却不知道放下去的知识分子。

我认为我们乡极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表现是好的,特别是我们党政办的张修远同志,工作有想法,行动有干劲,而且无法组织分配他都哪个岗位,他都能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每件事都完成得很出色,他是你们学习的榜样。我会向组织上建议交更多的担子给他,给一个更大的舞台给这样的同志。

此外,我还要表扬我们的丁桃红同志,虽然她的文凭不高,但她做事认真,不骄不躁。我在此奉劝有的同志,不要以为我们乡政府缺人才,不要以为组织上思贤若渴,凭借自己有文凭,就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就以为组织上非重用自己不可。我告诉你们,你们错了!有文凭并不等于有能力,并不等于就能为我们湖东乡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我希望有这些思想苗头的同志自我反省一下,努力把自己和周围的同事融合起来,和我们广大的农民融合起来,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第0186章【借题发挥】(2)

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不但看着脸色苍白的田奇伟,还不时扫过一直不认真看电视的蔡德明。他也是上级分配下来的大学生,但工作态度很一般,平时坐在办公室里几乎不出门,更别说下乡。而且坐在办公室最大的爱好就是给大学的同学打电话聊天,诉说这单位的艰苦和领导的不公平,或者就是写信投简历,渴望早一步逃离乡政府。

看到王方正的目光扫来,心虚的他立马昂起头,装作很认真的样子盯着早已经播完专题的电视,“认真”地看着广告,心里恨死了这个嘴巴多的新乡长,更嫉妒如日中天的张修远。

其实,此时的张修远心里也不好受,被王方正这么一夸,无疑是将他架在火上烤,让那些从学校分来的、怀才不遇的、职位一直没有得到升迁的人嫉妒不已。就算他没有去看其他人的脸,但他都能感受到几道眼红的目光射在他身上,如果这些目光能杀人,估计他都死了好几遍了。

他不明白王方正为什么这么“为难”自己,想起昨天牛得益从他办公室出来,他对自己热情有加,主动安排人员对东山村的校舍进行检测,他隐隐约约猜到了什么。但有不是很肯定,觉得这太令人不可思议。

王方正说完,对牛得益说道:“牛书记,你也说说,说几句?”

牛得益先示意秘书丁桃红将电视关了,然后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我很赞同刚才王乡长的话。我们的同志,无论是知识分子干部,是土八路干部,或者是一般的办事员,都应该沉下心来,放下身段认真工作。都应该向我们的张主任学习,学习他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因而积极去参与,认真地想办法。今天大家都看了电视,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对罐头厂的管理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意味着我们在柏湖罐头厂的成功是可喜的,它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其他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但是,熟悉我们乡政府历史的同志、熟悉柏湖罐头厂情况的同志,应该都知道今天成绩的取得是如何来的,上级组织给我们湖东乡这么大的荣誉是如何得来的。说句惭愧的话,我和王乡长一样,在柏湖罐头厂的改革上没有做多少事,仅仅是把把关,在旁边提醒一下而已。主要的工作、主要的想法还是我们张修远同志在做、在想。当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虽然说了几条经验,但这些其实都是张修远同志探索出来的,我只是代替他说出来而已。

为什么张修远同志能想出这些来?为什么他能让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靠的是他的大脑,靠的是他的责任心,是他将他的聪明才智用在了工作上,不像有的人用在钻营上,用在如何调离我们湖东乡乡政府上。我也在这里插一句,对于知识分子干部,我们是欢迎的,多多益善,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需要知识的时代,只有更多的知识分子充实到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我们才能看的越远想的越深,才能领导我们全乡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0186章【借题发挥】(3)

但我们不欢迎三心二意的人,不欢迎将湖东乡做跳板的,不欢迎眼高手低的知识分子。当然,有的同志才参加工作不久,刚从学校出来,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现在表现不那么好,作为老同志,我们还是可以原谅的,也理解你们,‘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只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希望你克服缺点发扬你们的优势。组织上是关心你们的,我们老同志也乐意传帮带,只要你们有成绩,有进步,组织上就会给你们合适的岗位,就是给你们合适的担子,你们就能在更重要的岗位取更大的作用。就如张修远同志一样,受到组织的重视。”

谁也想不到看专题看出一场工作作风整顿会来,张修远不知道这次是牛得益和王方正早计划好的,还是临场发挥。他见两位领导都这么说,心里想站起来谦虚一下,卸掉一部分同事加到身上的怒火:对于如此无妄之祸,张修远实在有点哭笑不得。

但牛得益用目光制止了张修远的举动,他站起来说道:“今天的收看就到这里,各位回去之后仔细想想,不但要想其他企业的发展,更要想我们乡政府本身如何发展。借用伟大领袖的一句话,柏湖罐头厂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远还未到说真正成功的这一步。罐头厂至今并没有脱困,甚至连扭亏都谈不上,只能说是暂时稳定下来了。它还需要我们的关心,需要我们的努力。只有到罐头厂真正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工厂的工人真正领导足额的工资、领到不菲的奖金后,那时候我们才能说成功了。

现在省电视台播放这个专题,一方面确实是对我们的鼓励和赞扬,但另一方面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监督。我们绝对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一点点成绩耗费掉。在这里,组织上希望企管办的同志再接再厉,给柏湖罐头厂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帮助。你们要为它保驾护航,为它营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要帮助和鼓励厂领导班子放手工作。”

牛得益不知道的,就在他大肆鼓劲的时候,柏湖罐头厂正面临严重的考验。

第0187章【冒汗的廖锦文】(1)

第0187章【冒汗的廖锦文】

廖锦文担任柏湖罐头厂的时间并不长,但短短的几个月内他的感受几乎是从地狱一下到了天堂。以前在极喜揽权的吴劲书手下当副厂长,名义上虽然是副厂长,几乎没有一点权力,什么大事都要吴劲书来拍板定案。而柏湖罐头厂的经济效益不佳,资金非常缺乏,只要做花费上千元的事,在其他企业也许不值得一提,但在柏湖罐头厂却成了了不得的大事,作为副厂长的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至于想报销什么发票,更是想都不要想。

除了吴劲书一时心血来潮,用上级下拨的技改资金建了一栋厂领导住的楼房,他作为副厂长住了进去外,其他还真没有得到过什么实惠。

但是,现在的他却是常常从梦中笑醒,昔日吴劲书的所有权力都被他接收,而且吴劲书当时还有县政府这个婆婆管着,很多事情还需要他找县领导帮忙,找他的靠山赵有年帮忙。现在的廖锦文可没有这道紧箍咒,一切都是自己做主。湖东乡乡政府自从完成厂领导班子竞选之后就不再管工厂的任何经营性工作。

廖锦文常常感叹:“有权力真是爽啊。”正因为权力大、精神爽,连男人那方面的能力都显著增加,他那个以前对他怨恨不已的黄脸婆现在见到他就眉开眼笑,就如一条发情的母狗,缠着他不放。如果哪天晚上有人送来重礼由她手下了,她更是浑身发骚,一个晚上可以连要两三次,对他又是揉又是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