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学良传-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你们可要小心点,可不能得罪我张学良啊!”几位大员听了,都不禁一惊:少帅这是咋回事,怎么这样说话?但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地说:“哪里,哪里,我们背后从不说副司令的坏话,巴结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要得罪你呢?”“是吗?不背后捣我的脊梁骨,这就好。”张学良还是很严肃地说。但略停,他终于快活地笑了起来。几位大员问他为何发笑,他诙谐地说:“其实,我说的不要得罪我,你们还没有听明白,我主要是说,因为你们的命都在我手里攥着呢!”几位大员目瞪口呆,更加不知张学良这话的寓意了。张学良怕他们真的会生起气来,笑道:“你们还不明白吗?我的意思其实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的,现在你们都坐在车上,只要我的手一偏,汽车就会掉在桥下,那你们几位不是就都完了吗?几位政府大员得知原来少帅是在跟他们开玩笑,这才松了口气,都咧嘴笑开了。不过,他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张学良的话,说他是一句玩笑话,当然未尝不可,但仔细想想,谁又能说这不是他即将举行西安事变的双关语呢!

事变的发生,就在眼前,这点蒋介石当然是未曾料到的,但他也不是毫无所知,他好象有了什么不祥的预感,显得有点坐卧不宁,大大加快了他推行“剿共”战争计划的步伐。当时西安甚至还传说蒋介石已决定命令张学良立即驻洛川,杨虎城驻韩城督战,向红军进攻。在此期间,蒋介石在华清池行辕召开几次高级将领会议,都把张学良、杨虎城排除在外,没让他们参加,形势已发展到短兵相接的地步。这也即是说,在蒋介石看来,要么上剿共第一线,去跟共产党和红军拼个你死我活;要么你就趁早卷铺盖,别无他途!

有人也许会说,物极必反,这是很明显的道理,难道蒋介石就不懂得吗?难道他就不知道不仅是共产党,就连他的部下也不会助纣为虐,听任他的摆布吗?是的,这个浅显的道理他就是不懂,因为他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的力量,对形势和历史发展的看法也往往是不正确的。“他没有估计到以联合抗日为共同目标的三位一体在西北已紧密结合;他没有估计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影响,已使国民党多派别和地方势力产生共鸣,而以各种形式或明或暗地表示了赞同,共产党并与其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取得谅解;他更没有估计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全国各阶层强烈要求国共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抗日的热浪,已经汇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日军进犯绥远更加剧了这一局势,剿共战争已经此路不通。”⑤仍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就好比一个疾病缠身的人,还硬要继续在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小桥上蹒跚而行,怎能不摔个鼻青脸肿呢!

……………………

① 李木庵:《西安事变纪实》,载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等合编的《西安事变资料选辑》。

② 李连壁:《在陕西省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载《陕西日报》。

③ 引自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一次群众集会上的讲话。

④ 西安事变史领导小组:《西安事变简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⑤ 杨拯民:《论西安事变的历史必然性》,原载《党史通讯》1986年第11期。

张学良传……华清惊梦

华清惊梦

蒋介石在未来西安之前,对于此行可能会栽个大筋斗,甚至形成差一点被别人一脚跺翻这个令人沮丧的结局,是没有料到的,如果他能料到,就不会冒这个风险了。但是不是毫无所知,没有一点觉察呢?那也不是。蒋介石不是马大哈,不是那种粗心大意的人,这从他后来写(实际是陈布雷代笔)的《西安半月记》中,也略见端倪。他谈到在他未来西安之前,“即已察知东北军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歧异,且有勾通匪部自由退却等种种复杂离奇之报告,甚至谓将有非常之密谋与变乱者”,所以,他来西安后,是有提防的,这明显地表现在他很注意分析研究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军情,频繁地找一些高、中级将领谈话,一方面摸情况,作调查,一方面又打又拉,硬要把他们推向剿共的道路上去。原东北军一○五师师长刘多荃就亲自领教过蒋氏的垂训,他回忆说:

西安事变的前几天——十二月八日,蒋介石约我和王以哲去临潼吃早饭,我坐在蒋的右边,王坐在蒋的左边。席间,蒋满脸怒气,三人都没有说话。饭后,蒋随即站起身来,先对我说:“你对剿共有什么意见吗?”我沉思一下说:“中、下级军官全想留着力量,准备打回东北老家去。”蒋介石听后紧接着就对我说:“自从‘九一八’后,国人对你们东北军都很不原谅,现在剿共战事仅剩最后五分钟了,我是给你们东北军一个立功的机会,你们要理解我的用意,服从命令,努力剿共,方是你们应持的态度。”王以哲此时站立在蒋的身旁。蒋说到这里就连声催着我先走,然后要王以哲跟他到隔壁客厅去。刚一进屋,我就听到蒋很气愤地对王说:“你军部的电台经常和共产党通报,你还以为我不晓得,我早就知道你们这些举动……”刚听到这里,蒋的值班卫士表示不愿意让我再听下去,我即到钱大钧办公室等候。①

蒋公意欲如何,这就再清楚不过了。另方面,那就是他也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如他由于惧怕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不留住城内(他对西安局势非常恼怒,“但他认为张学良没有多大问题,而对杨虎城却很不放心”。他之所以不住到西安城内,就因为城内是杨虎城部队负责的防区),而偏偏要住在离西安二十五公里远的临潼华清池(这里由东北军驻防),也主要是从安全和以防不测、便于撤离来考虑的。

提起华清池,人们很自然会想起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是的,位于西安东郊三十公里临潼县境的华清池,一向是以景色秀丽、温泉潺潺而著称于世的。不过,你若认为蒋氏看上了这里的自然风光,并且还有点好古僻,那就错了,他那时才不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呢。所以他的到来,对华清池来说,并不是什么吉祥之兆。因为自从蒋介石在此安营扎寨后,西安驻军以及华清池附近的老百姓就受到了管制,不仅不能随便走动,有时还必须关门闭户,肃敬回避。因为那时这里不仅戒备森严,“大地阳春牌楼以南的东西公路上,不许外人通过。如有蒋介石出外回返,近在咫尺的东尧西尧村民,连家门也不许出。为了保证蒋介石的安全,东北军和宪兵队,每天要对附近村民挨家挨户查户口两三次。”②

其实,那时蒋介石深居简出,一般是不常离开行辕的,如若外出,必增岗加哨,严加警戒;至于一般的官场应酬,饮宴游乐,俱皆婉辞,很少参加,所以那时要对他有所动作,是很困难的。

是的,西安事变的目的,不是除掉蒋,而是逼蒋抗日。而要逼,就得先把他捉住,也只有把他逮起来,才能使他就范,所以捉蒋而又不要把他打死,还真得讲点斗争艺术哩!

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呢?张、杨二将军开始也心中无数。最初,他们有过几个方案,如在蒋外出时,中途设伏(当时曾经出现过这个时机,12月6日上午,“蒋介石在邵力子‘陪同’下前往西安南郊,沿途由东北军卫队二营负责警戒。张、杨紧急研究后,认为有机可乘,决定趁蒋由南郊回临潼途中秘密捉起来,送往西安新城大楼,然后再和他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问题。张、杨估计蒋介石回临潼经过西安的时间约在中午十二时左右,捉蒋的地点定在离西安南关稍远一点的地方,逮捕时不准备开枪、不断绝交通、不挖断公路。当蒋乘坐的小汽车开过来的时候,守候在公路两侧的东北军,突然在公路上横堆几根大木棍,蒋介石乘坐的小轿车必然开不过去而停止下来,那时,埋伏在两边的士兵,立即把蒋和他带的卫士逮捕起来,押送西安新城大楼。与此同时,东北军派部队逮捕驻守临潼华清池蒋的随行人员,解决华清池附近及临潼车站蒋备用‘专车’上的反动武装。西安方面由十七路军负责逮捕陈诚、卫立煌、蒋鼎文、朱绍良等随蒋前来‘督剿’的高级将领,解除公安局、宪兵团、省党部等处的反动武装。杨虎城亲自检查了捉蒋的警戒部署。只等东北军在西安南郊把蒋捉到,便即刻开始行动。但直到下午三时,迟迟不见捉蒋动静。杨虎城十分焦急,他立即去找张学良询问情况。张学良解释说:中午接到南京电话说何应钦当天来西安见蒋。准备何应钦来了一起捉拿,所以临时改变了南郊公路上捉蒋的计划。杨虎城感到,两部联合行动,如果步调不能完全一致,事久必有泄密的危险。他提醒张学良说:‘擒贼擒王,大事可定局。多捉了个何应钦,假使跑了个蒋介石,一切落空了。’张学良表示:下次决不变更了”),③来个突然袭击;也曾计划请蒋到西安最有名的易俗社看戏,在剧场内动手捉蒋。谁知,他行踪诡秘,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线,而对于戏,他是从不去看的,所以这些计划完全落空了。几经考虑,最后选中了临潼。对,就把蒋介石所欣赏的华清胜景作为对他进行“兵谏”的场所吧。

地点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考虑的,就是执行扣蒋这一特殊使命的人选,卫队营的孙铭九和王玉瓒是要执行这一任务的,但还要有更可靠的中、高级军官和部队参战。对此,他选择了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和第十八团团长刘桂五。当时,白师长是张学良由甘肃固原召来西安,刘桂五则是由王曲军官训练团找来,让他们担负此重任,也足见少帅慧眼识人。他们何以被选中,并受到这样的信任呢?担任过东北军骑兵六师参谋长和十七团团长的汪瑢谈到:

西安事变的第二天,十二月十三日中午,我听说刘桂五乘飞机由西安回到固原,便亲往固原去见刘桂五(刘当团长时,我是团附,相处很好),打听西安方面的消息。刘桂五谈他同白凤翔去临潼扣蒋的经过情形,如下所记。

问:为什么副司令选择你去临潼扣蒋介石呢?

刘桂五:这是因为副司令信任我。在王曲受训时,我就参加了抗日同志会,在副司令面前宣过誓,保证为副司令粉身碎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副司令也曾用各种方法考验过我,记得有一次,我同副司令在一起,他拿出一个小盒子,盒内忽然冒烟,他赶快跑开,并连声说:

“不好,炸弹!炸弹!”我拿起来急速扔到窗外。他到我身边说:“你怎么不跑?”并摸摸我心口跳不跳。我说:“我能自己跑开,丢下副司令不管吗?”他笑着说:“你真行,有胆量。”

我这次八日到达西安后,晚上七时去见副司令。副官告知我说,“副司令叫你等候”,直到十一时半才见我。

当时屋内只有他一人,让我同他坐在一起,他侧身双目注视很久才说:“这回要用你了。”我问:“有什么事情?”副司令低声说:“叫你去(行——笔者)刺……你敢不敢?”我说:“叫我刺谁,我都敢,就是不认识他。”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