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晞看着手中佩剑说:“此剑随晞征战沙场,饮血无数。多日未曾见血,今日磨砺,不知可否借先生之头一弑?”

段秀实回答:“段某项上之头将军随时可取,何必如此劳师动众。只是段某死前有一言告于将军。”

郭晞看着段秀实:“讲!”

段秀实:“郭公治军严谨,平定叛乱,克复两京,功勋卓著,世人莫不敬仰。将军为郭公之后,纵容士兵,横行不法,祸乱地方,长此下去,必生大乱。大乱虽出自将军,然世人皆以为是郭公之过,如此岂非有辱郭公名节?”

郭晞如梦初醒,连忙遣散刀斧手,向段秀实致歉:“虞候一语惊醒梦中人,晞自惭形秽,恳请虞候原谅!”

段秀实注意到坐在帅位上的李俶,对郭晞说:“将军想要严肃军纪,先将此人拿下,军法处置。”

李俶心中一惊。

郭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如此放肆。你可知道这位是谁?”

段秀实对郭晞说:“堂堂一军帅位,怎可如此儿戏,让与他人。下官身为都虞候,不能坐视不管。”

郭晞连忙解释:“虞候少安毋躁,这位是当今陛下的皇长子,楚亲王。”

段秀实看了看李俶,义正言辞的说:“即便是亲王也不能混乱军纪。”

郭旰上前怒道:“你这是以下犯上,三郎,立刻将其拿下!”

郭晞自知理亏,没有下令。

李俶站起身,制止郭旰,走到段秀实面前:“虞候执法如山,本王知错了。”

段秀实没有继续追究,告辞离去。

李俶看着段秀实的背影,终于想起此人。

段秀实原名段颜,字成公,陇州千阳人。此人颇有胆识,不畏权贵,是唐代中期有名的直臣。在邠州担任都虞候时,为民请命,诛杀郭晞麾下暴横之卒。在泾州为营田官期间,清正廉洁,体恤百姓,适逢大旱,庄稼绝收。泾州大将焦令谌强征田税,杖击农户。段秀实卖掉自己的坐骑,换成谷物为农户缴纳田税。焦令谌得知后,羞愧而死。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原兵变,朱泚占据长安,僭位称帝。朱泚仰慕段秀实之名,召其金殿议事。段秀实以手中之笏击贼,大骂朱泚,以身殉国。柳宗元曾撰文颂扬他的事迹,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第百三十五章 齐王之祸

张皇后、李辅国二人互为表里,把持朝政大权,任用奸邪小人,引起齐王李倓的不满。李倓年少气盛,行为方直,敢说敢言,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张皇后、李辅国专横跋扈,祸乱朝纲。

李俶十分欣赏李倓的豪气,因为担心李倓受到张皇后和李辅国谋害,多次劝他谨言慎行。年轻气盛的李倓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嘲笑李俶胆小怕事,不配做大唐帝国的皇长子。

张皇后将李倓视为眼中钉,多次在李亨耳边搬弄是非,诋毁李倓。李亨登基即位不久,尚未册立太子。颇知权术的张皇后心生一计,劝李亨立楚王李俶为太子,任命齐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企图在李俶和李倓两兄弟之间制造嫌隙,让两虎相斗,坐收渔利。

李亨被张皇后厉害的枕边风说动,召来李泌,向其征求意见:“楚王担任天下兵马元帅已有时日,朕打算让齐王接任,又担心引起变故。若立楚王为太子,既确定他的储君地位,又能让齐王领军平叛,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李泌知道这是张皇后的阴谋,立即直言不讳地力劝李亨,如此一来国家将乱。正因为有李泌在李亨身边,使得张皇后的诡计没能得逞。

张皇后离间计不成,找来李辅国商议对策。

李辅国派人在京城四处散布谣言,说李俶和李倓两兄弟关系紧张,各自都想谋害对方,目的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

正在这个时候,李倓突然邀请李俶前往终南山打猎。李俶正欲找机会和李倓谈谈,消除误会,欣然接受邀请。

李辅国通过安插在齐王府中的内线,很快得知此事,想出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李辅国重金买通李倓的侍卫统领周兴,命周兴趁打猎之机除掉李俶,然后嫁祸给李倓,将两个心腹大患一并除去。

终南山下,李倓见到李俶,直言不讳的说:“大哥只带几名随从前来,难道就不怕倓设下陷阱,谋害于你?”李倓身边带了五十余名侍卫。

李俶笑道:“三弟直爽豪迈,怎会谋害兄长。”

李倓笑道:“多谢大哥谬赞。今天咱们就比比谁打的猎物多,输的人待会儿可要罚酒三杯。”

李俶:“好,一言为定。”

齐王府侍卫统领周兴,趁李俶和李倓各自围猎之机,躲在隐蔽处,搭箭张弓,对准李俶后背放出冷箭。

李俶感觉一阵疾风掠过身后,大叫一声,坠下马背。同行的李晟、郭旰、哥舒曜、皇甫敬立刻围上前,见李俶左后背插着一只箭,人已昏迷不醒。

李晟四人把李俶送回营地,解开衣甲,发现箭头刚好贯穿甲胄,刺破皮肉,并未伤及要害。

郭旰看过那只箭,厉声骂道:“好个齐王李倓,竟敢放冷箭谋害亲王!”

哥舒曜接过箭,见箭头上刻有“建宁”二字,建宁郡王是李倓受封齐王之前的封号。

皇甫敬:“敬这就去把李倓那厮绑来!”

李晟阻止道:“且慢,你们想想,哪个凶手会傻到在凶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郭旰问李晟:“良器你主意多,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晟看了看李俶说:“亲王应该并无大碍,咱们现在大可静观其变。有劳郭将军去香积寺通知马重英,让郭昢、郭晤带一百骑兵前来,以备万一。”

没过多久,李俶苏醒过来。

李晟将情况告知李俶,要李俶少安毋躁,继续趴下装死。李俶后背受伤,只能趴不能躺。

第二天,齐王李倓假借打猎,谋杀楚王李俶的消息传到长安。

张皇后在李亨面前奏道:“齐王没当上元帅,怀恨在心,趁打猎之机,放冷箭射杀楚王。”

李辅国在旁随声附和,煽风点火。李亨震怒,不待查明真相,直接下诏赐李倓自尽。

周兴按照李辅国的事先安排,率部哗变,扣押李倓,只等皇帝敕令一到,就将李倓处死。周兴觉察到李俶没死,带兵将李俶的营帐包围,准备强行闯入。李晟、哥舒曜、皇甫敬挡在帐外。双方对峙不久,郭昢、郭晤率一百狼骑赶到,控制了周兴和齐王卫队。

皇甫敬见四下无人,低声对李俶说:“既然陛下已经下令处死齐王,亲王不如顺水推舟,杀之以除后患。”

李俶没有回答。

皇甫敬继续说:“从古至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太宗皇帝也是杀兄逼父才登上九五之位。”

李俶:“住口,不必再说!”

李俶让郭旰、皇甫敬审问周兴。周兴很快供认,猎场发生的这些事,都是李辅国暗中策划的。

李俶将李亨的敕令交给李倓。

李倓看过敕令,仰天大笑:“奸人害我!父皇糊涂!”李倓看了看李晟、哥舒曜、郭昢、郭晤,对李俶说:“大哥,让你的手下砍下倓之头,拿到父皇面前领赏去吧。”

李俶:“三弟,你把大哥看成什么人了!”

李倓:“妄我自命不凡,没想到养虎为患,这道敕令本来是给周兴的,死在这等奸人手中不如死在大哥手里。”

李俶:“我即刻返回长安,向父皇说明事情真相。”

李晟阻止道:“亲王此刻不可回去!”

“为什么?”李俶不解的看着李晟。

李晟:“君无戏言!亲王此刻回去,让陛下怎么办?”

李俶:“俶向父皇说明真相,请父皇收回成命,捉拿元凶李辅国问罪。”

李晟:“亲王这样做,等于是向李辅国彻底摊牌,李辅国背后是张皇后。敢问亲王,是否做好准备?”

李俶:“这个?我总不能眼看着三弟蒙冤而死。”

李倓拔剑准备自刎。郭昢、郭晤上前夺下李倓手中的剑。

李倓大喊:“放开我,让我去死。”

李俶问计李晟:“良器可有两全之法?”

李晟:“亲王可自称受伤,侥幸逃过一劫。李倓接到敕令,跳崖自尽。亲王是受害方,这样说陛下和李辅国都不会生疑。”

李俶:“李辅国奸诈多疑,万一他提出查验尸体怎么办?”

李晟:“亲王可说山高谷深,豺狼出没,没有找到尸体。只要有周兴这个人证在亲王手里,就算李辅国察觉到什么,也只能讳莫如深。亲王眼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安置齐王。”

李俶对郭昢、郭晤说:“两位辛苦一躺,送吾弟去回纥。”

李倓激动的跪在李俶面前:“多谢大哥救命之恩!”

李俶扶起李倓,对他说:“三弟放心去吧。此去回纥,正好看看宁国妹妹。回纥的二王子移地健是俶的兄弟,性格豪爽,与你颇有几分相似。”

第百三十六章 李泌归隐

优柔寡断的李亨非常器重和信任李泌,不论大小事务都要向李泌征询意见。李泌不止一次劝说李亨,限制后*宫和宦官的权利。

张皇后和李辅国对李泌恨之入骨,多次在李亨面前诋毁李泌,都以失败告终。李辅国怀恨在心,在张皇后的支持下,准备派遣杀手暗杀李泌。

李泌主动向李亨请求,归隐南岳衡山,潜心修道。李亨一再挽留。

李泌直言回奏:“臣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亦太奇,请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

李亨只得颁诏,授李泌三品俸禄,赐隐士服。李亨下令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为“端居室”,后来成为南岳书院。

精通六壬、奇门、太乙之数的李泌算出,李辅国在长安城外埋伏杀手,要置自己于死地。临行前,李泌来到楚王府,向李俶辞行。李俶得知老师即将离开长安,自然要为其送行。

李泌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俶,李辅国在城外灞桥埋伏杀手。

李俶对李泌说:“保护老师安全,学生义不容辞。”

李俶召来贺拔楚岳,命其捉拿杀手。贺拔楚岳听从李泌的计策,用李泌的马车将杀手引出,全部擒杀。

入夜,李俶独自来到李泌休息的房间门外,站立许久正要转身离去,突然听到房内传来李泌的声音:“既然来了,为何要走?”

李俶推门走进屋内,见李泌正在灯下看书,回答说:“先生明日即将启程远行,俶担心打扰先生休息。”

李泌:“无妨。明日一别,相隔天涯。亲王有什么想说的话,今夜尽管都说出来。”

李俶看着李泌,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李泌笑道:“怎么,无话可说了?”

李俶:“先生受奸人所害,俶心中甚为不平。”

李泌坦然道:“为师本是布衣道人,久居庙堂,早就盼望远离尘世,归隐山林。”

李俶想劝说李泌留下,辅佐自己,对李泌说:“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先生就这样走了,是否不是时候?”

李泌笑道:“接下来的事,该由亲王去做。”

李俶有些心急:“可是没有先生相助,俶真不知道该如何做。”

李泌:“亲王可记得《道德经》结尾之言?”

李俶回答:“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李泌微笑着点了点头,给李俶讲起了故事:“记得泌小时候有次入宫,正好见到太上皇与宰相张说下棋。太上皇以《方圆动静》为题考泌诗词,泌咏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