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亨考虑再三,点头默许,命裴冕负责卖官之事。

裴冕很快制定出卖官方案和各品级官员的价格,张榜公告天下。所卖官职总体上分为空衔和实职两类,正七品空衔起价五百缗,正七品实职,如上县县令起价五千缗。正四品空衔起价五千缗,正四品实职,如中州刺史起价五万缗。

消息一经公布,举国哗然,不少寒窗苦读的学子痛哭流涕,而众多富商大户则争先恐后,踊跃竞购官职。类似刺史、司马、别驾、县令这样的实职,因为名额有限,引得众人竞相争夺,苗晋卿、房琯、裴冕三位宰相和六部尚书的府门前,送礼之人堵塞了道路。

长安大富商元贵花十万缗买到一个四品虢州刺史,立刻大宴宾朋,以示庆祝。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笔买卖在商人眼里只赚不赔。

宰相苗晋卿和房琯分别收受贿赂,将河南府新安县令的位置卖给张、王二位洛阳富商,吏部左侍郎杨霖手里拿着苗、房二宰相批的条子,不知如何处置,前去请示裴冕。

精明的裴冕自然不会去淌这趟浑水,让杨霖自己看着办。杨霖又先后向苗晋卿和房琯说明情况,请示能不能换个地方任职,结果两人都不肯让步。杨霖最后没有办法,索性发出两张任命新安县令的公文。

两位新安县令手持吏部公文同时上任,两人经过一番争执,最终决定按单双日轮流坐堂,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荒唐事。头一天张县令审结的案子,第二天又被王县令完全翻了过来,原告成了被告,被告成了原告。

一日,长安楚王府,刘德顺来到李俶面前,当着贺拔楚岳和章仇瑾瑜的面,献上一千缗银钱。

李俶看着面前的钱,一时愣住。

贺拔楚岳开玩笑说:“你这奴才,是不是贪污了亲王的钱财,良心发现,前来自首。”

刘德顺跪在地上对李俶说:“奴家绝对不敢贪污亲王的钱财。”

李俶扶起刘德顺,好奇的问:“你这家伙,什么时候存了这么多私房钱?”

刘德顺解释道:“这里面有一半是德顺这十年来的积蓄,还有一半是德顺的堂兄送来的。堂兄苦读十余载,一直没能及第高中。如今朝廷公开张榜卖官,德顺想请亲王帮忙,给堂兄谋个县丞。”

李俶:“原来是这样。”

刘德顺:“德顺自幼丧父,多亏堂兄照顾我们母子二人。”

李俶:“这钱你拿回去。”

刘德顺:“亲王,您不肯帮忙。”

李俶:“改日,把你堂兄找来,俶亲自考考他。如果确有才能,俶可以在军中给他安排一个录事或者主簿。”

刘德顺叩头拜谢。

李俶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各地官府的混乱情况,准备进宫面圣,劝说李亨收回卖官鬻爵的政令。

李俶走到延英门前,被李泌迎面拦住。

李俶抢先问李泌:“先生一直在父皇身边出谋划策,卖官鬻爵这样荒唐的政令,先生为何不劝阻陛下。”

李泌回答:“如今国库空虚,前方平乱大军消耗巨大,钱粮供给一旦中断,局面将难以收拾。江南的赋税已经征到明年,继续加重赋税势必激起民变,如今这样的窘境下,不如退而求其次。”

李俶被李泌的一番话说服,抛却心中的烦恼,对李泌说:“学生多日不见先生,今日俶做东,请先生到府上做客。”

李泌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酒宴上,李俶从李泌口中了解到,将河西诸军调驻关中,正是李泌向李亨进言的结果。

李泌向李亨进言,河西、陇右边军内调平叛,吐蕃很有可能乘虚而入,为了保障长安,建议将驻守洛阳的河西各军调驻关中。李泌的建议遭到李辅国的坚决反对。正在这时,陇右传来紧急军报,吐蕃趁我边防空虚,派出五万大军进犯西海、海南、河曲三郡,兵临石堡城下。李亨为了确保关中安全,同意了李泌的建议。

短短三个月时间,裴冕共卖出空衔三千个,实职两百名,入国库五百万缗,解决了朝廷财政窘迫的状况。李亨大悦,下诏嘉奖。

朝中大臣个个捞得盆满钵满,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裴冕和李辅国的这招各取所需、雨露均沾,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倒霉的只有地方百姓。

李辅国为了巩固其权力,背着皇帝李亨设置了特务机构-“察事厅子”,专门在暗中秘密探查官员一举一动,朝中各级官吏但有小过,李辅国无不知晓。不论官位大小、品级高低,“察事厅子”都可以随意传讯。

京兆府、县地方官署和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审办案件,皆由李辅国一人臆断。所谓臆断,就是想怎么断就怎么断,完全不顾大唐律法。朝廷颁发诏书,也都由李辅国签署后施行,朝中众臣无人敢提出非议。

如果不是之前李亨下发诏令,命河西诸军回驻关中,恐怕李辅国早已对李俶动手。

李晟统率六千河西突骑驻扎在长安城西南郊的楼观山,马重英统率三千西凉狼骑驻扎在长安城南郊的香积寺,两军实力超过了左羽林军大将军郭英乂统领的禁卫军,以至于李辅国不敢轻举妄动。

第百三十二章 和亲回纥

一日上午,李俶正在府中与贺拔楚岳下棋,刘德顺前来禀报:“和政公主来访。”

李俶起身正准备去迎,和政已经走了进来。

和政见到李俶,毫不避讳的直言道:“大哥,父皇他昏了头了,你可要为宁国姐姐做主啊!”

李俶看了看身边的贺拔楚岳和刘德顺,坐下来平静的对和政说:“妹妹何出此言?”

和政显得有些急躁:“大哥你是装的,还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父皇已经决定把宁国姐姐远嫁到回纥,给病重的葛勒老头儿当夫人。”

李俶右手拿起一颗棋子说:“有这等事?”李俶回到长安后一直住在自己府中,有意不去听闻朝中那些烦心事,确实不知道李亨的和亲之举。

和政两步上前搅乱棋局:“大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下棋!中书省已拟好诏书,明日便将在早朝上当众宣布。”

李俶丢下手中的棋子,站起身,双手捧着和政的肩膀:“我的好妹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急躁了。如今北方战乱未平,吐蕃大军进犯河湟,大食对我安西四镇虎视眈眈。回纥拥有十万铁骑,父皇为了牵制吐蕃和大食,尽快平定北方战乱,以和亲拉拢回纥,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和政推开李俶,愤愤不平的说:“平息战乱,抵御外敌本是你们男人的事,为何要我们女人来承担!”

李俶被和政的一句话问得无言以对。

和亲是中原王朝对付和安抚西北游牧政权的惯用手段。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与匈奴多次和亲。唐朝初年,朝廷下嫁衡阳公主与突*厥都布可汗阿史那社尔,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下嫁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不管是西汉朝的宗室女,还是唐朝的文成、金城两位公主,顶多算是皇族远亲,为了和亲而册封的公主。而此次出嫁的宁国公主,却是大唐皇帝李亨的亲生女儿。宁国公主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流浪生活,明白这次大唐与回纥和亲自己所担负的使命,默然接受了父皇李亨的安排。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七月十七日,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载着大唐的宁国公主离开长安,远嫁回纥。与宁国公主同行的,还有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仆固怀恩因为率兵收复两京有功,授封丰国公,两个女儿刚被册封为郡主,分别嫁给叶护和移地健两位王子。李亨这次与回纥和亲,可算是下了血本。

李亨亲率在京的文武大臣,出城为宁国公主和两位郡主送行。

李亨一路送到咸阳中渭桥,父女二人分手时,李亨眼眶湿润,紧握着宁国的手说:“女儿,你这次去,是做回纥的可敦。要有做可敦的样子,努力做个好可敦,让回纥-”

宁国没有流泪,打断李亨说:“父皇,不必多言,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宁国用寥寥数语,表明了作为大唐公主,甘愿为国献身的决心。

葛勒可汗娶了大唐的公主,叶护、移地健两位王子娶了大唐的郡主,大唐与回纥算是亲上加亲。叶护王子刚刚办完婚礼,便率领两万铁骑南下河北,协助李光弼。李光弼设宴款待叶护和回纥诸将。

叶护对李光弼说:“国家在危难之中,我们远来援助,还没有作战,那里顾得上大吃大喝!”有了两万回纥铁骑的支援,河北唐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很快便收复了易州、定州、莫州等地。

大食呼罗姗总督阿布·穆斯林,一直梦想染指大唐帝国的安西地区。得知唐帝国发生内乱,阿布·穆斯林亲率五万呼罗姗骑兵,进攻大宛都督府。康、米、安三国为求自保,背弃当日在碎叶水畔立下的誓言,重新投靠了大食。

大宛守军主动放弃拓枝城,东撤至碎叶城。阿布·穆斯林胁迫康、米、安三国国王,命其出兵跟随大食骑兵进攻碎叶。

八万敌军兵临碎叶城下。碎叶镇守使、保大军使王湣菩胀黄锸┛珊勾锢铮崧藿鞘亟钤吨柿酵蛱凭崾亍@山柯世顐m留下的两千骁骑翻越天山,突袭碎叶城外的大食骑兵营地,首战便歼敌数千。回纥派出两万铁骑支援安西唐军,阿布·穆斯林不得不放弃进攻碎叶城,回防大宛。

------

宁国公主出嫁到回纥仅仅八个月,葛勒老可汗就病死了。葛勒的次子移地健谋勇兼备,从长子叶护手中夺过可汗之位,继任登里可汗。回纥的守旧大臣怂恿移地健按照回纥习俗,让宁国为已故的葛勒老可汗殉葬。

已经是回纥登里可汗的移地健,决然不会答应让宁国去为其父陪葬。几年前,李俶还是广平郡王时,移地健在长安广平王府第一次见到宁国,便迷恋其美貌,更钟情其气质。可惜当时的宁国名花有主,况且移地健和李俶又是拜把兄弟,既不能明媒正娶,又不便暗中强掳,此事只好作罢。

宁国嫁到回纥后,与病重葛勒老可汗并无肌肤之亲,按照回纥习俗,作为新可汗的移地健可以名正言顺的娶宁国做自己的可敦。老爸尸骨未寒,儿子就要迎娶老爸的妃子,这在儒家文化统治的唐朝绝对属于乱伦。宁国自然难以接受,劝说移地健尊重汉人礼俗。

移地健再三请求,宁国按照回纥人的习俗割面哭吊,以示其志。诗圣杜甫的《即事》描述宁国公主这位可歌可泣的奇女子:“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葛勒老可汗的葬礼结束后,移地健把宁国留在身边,既尊重又爱护,并未做出任何非份之举。

宁国常常一个人来到牙帐后面的山坡上,望南而泣。

移地健深受感动,派遣自己的五百亲卫铁骑,护送宁国返回长安故土,同时给已是大唐皇帝的李豫(李俶被册立为太子后改名李豫)送去一封书信。

移地健在书信中写道:“宁国现今是我回纥的国母,回到大唐后吾弟务必尊重爱护,若有冒犯不周之处,为兄将引领回纥铁骑南叩雁门,饮马渭水。”

第百三十三章 夜探郭府

李亨性格儒弱,遇事往往犹豫不决,欠缺果断。李辅国与张皇后趁机朋比为奸,把持朝政,左右圣意。苗晋卿、房琯、裴冕三位宰相畏其权,皆附离取安。大唐帝国的朝政大权被外戚和宦官把持,浊乱不堪。

李辅国妒嫉郭子仪声威,多次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