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一章 歃血为盟

两千唐军骁骑在夜色掩护下突袭米城,将石、康、米、安四国带来的粮草付之一炬。天明后,唐军乘胜西进,在奔袭新城的路上与达乌德率领的大食骑兵相遇。李俶一眼认出这支大食骑兵。

阿霍莫耶将李俶的身份告知达乌德。达乌德大吃一惊,命阿霍莫耶率军进攻。

这次的情况与上次相反,唐军有两千精锐,而大食只有五百骑。形势很快明朗,达乌德见败局已定,带着身边亲随悄悄溜走。阿霍莫耶率军且战且退,最后剩下不到五十骑逃回新城。

马重英并不急于攻城,而是放黑姓突骑施可汗钦格的信使入城。

信使将书信呈交石、康、米、安四国国王。葛罗禄战败,回纥派军参战,钦格兵败,米城遇袭,大食铁骑几乎全军覆没,特使达乌德生死不明,唐军精锐兵临城下,接踵而至的坏消息让四国国王心惊胆战。

默啜第一个发言:“既然大势已去,咱们不如向唐军求和。”

别顿:“听说呼罗珊多地出现叛乱,所以此次阿布穆斯林只派出几百铁骑相助。如果此时大唐与回纥一起进攻我们,我们根本无力抵挡。”

咄曷:“我们的大军屯于碎叶,此城不到三千兵马。唐朝广平王亲率精锐兵临城下,形势十分不利,我以为应该立刻派使者向唐军求和。”

拔都:“既然三位长辈都这样认为,拔都附议。”

咄曷:“好,我立刻命乌迦出城与唐军商议。”乌迦是咄曷的长子,康国的王储。

乌迦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唐军大营门外,求见广平王。

李俶得报立刻出营相迎,将乌迦请入大帐。

唐军大帐中,乌迦用流利的汉话对李俶说:“我等受大食胁迫,不得已与大唐为敌,还请郡王原谅。”

李俶笑道:“过往之事,我们双方都有责任,勿要再提。”

乌迦:“如果郡王肯宽恕我等先前之罪,请随乌迦入城相商,我等愿与大唐天朝修好。”

皇甫敬:“郡王身份尊贵,敬愿替郡王前往。”

郭昢:“是啊,郡王不可以身涉险。”

李俶见马重英对自己点了点头,对乌迦说:“为了表示我方诚意,俶随王子进城。”

郭昕、郭昢、郭晤、安太玄:“末将请命,同行护卫。”

李俶对众人说:“显阳、太玄与俶同行,重英、叔谨留守大营。”

众将回答:“末将遵命!”

李俶随乌迦进入新城,见到咄曷、默啜、别顿、拔都四位国王。

双方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立刻停战,三日后在碎叶河畔歃血为盟。商议完毕,四国国王设宴招待李俶。宴会结束后,拔都、咄曷、默啜、别顿四国国王亲自送李俶出城。

李俶回到大营,已是半夜子时。李俶将入城与四国国王会谈的结果告知众将,商议安排结盟事宜。

皇甫敬对李俶说:“郡王恕罪,敬心中存疑,请郡王解惑。”

李俶:“叔谨请问。”

皇甫敬:“以郡王看来,四国国王是否真心归顺?”

李俶:“四国先前依附大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如今重新归顺我大唐,也是形势所迫。康国国王为表示诚意,让王子乌迦随行为质。”

马重英:“安西诸国,国小兵弱,不敢得罪大唐和大食。此次结盟只要平息纷争,不必苛求太多。”

郭昕:“郡王、诸位将军,昕有话说。”

李俶笑道:“显阳不必如此,有话请讲。”

郭昕:“昕见康、米、安三国国王确是真心归顺,唯有石国国王拔都。”

李俶:“拔都有何问题?”

郭昕:“拔都与我大唐有杀父弑母之仇,夺妻窃子之恨,今日见其和颜悦色,似有欲盖弥彰之嫌。”

李俶:“显阳多虑了,料那拔都也是形势所迫,被逼无奈。”李亨为求自保两次休妻,在政治面前亲情何其脆弱,李俶是深有体会的。

------

三日后,羯丹山下、碎叶河畔,李俶执安西四镇节度使旌节代表大唐与石、康、米、安四国国王永结盟好。依照西突厥五弩失毕部的传统,李俶、咄曷、默啜、别顿依次歃血盟誓,最后轮到石国国王拔都。

“且慢!”拔都突然意外的终止仪式。

咄曷质问拔都:“你这是干什么?”

拔都回答:“唐廷使诈诱杀我父母,掳掠我妻儿,此乃刻骨之仇。怛罗斯一战,我族人伤亡上万,更结下切齿之恨。如此深仇大恨,岂可一笔勾销!”

咄曷、默啜、别顿显得有些慌乱:“你,你想干什么。”

拔都冷笑道:“三位叔叔不必惊慌,我已在周围布下两千精锐,李俶小儿今日插翅难逃!”

咄曷两眼发直:“你,你要是杀了广平王,唐朝皇帝必然兴兵问罪,到时候草原上恐怕要血流成河。”

拔都得意的摇了摇头:“广平王今日只带了二十名护卫前来赴会,也算是信守承诺,我拔都不杀守信之人。”

李俶看着拔都:“你想怎样?”

拔都:“请郡王下令,命唐军退出碎叶城。”

李俶:“本王要是不答应呢!”

拔都:“那就只有请郡王到我石国国都柘枝城做客。”

默啜对拔都说:“唐军数千铁骑据此不过二十里,你是跑不了的。”

拔都笑道:“我为什么要跑,我们有六万大军,唐军不过三万。”

咄曷:“我等不会为了你与唐军开战。”

拔都:“你们不会,我会!”

拔都对手下副将木昆说:“请唐廷广平王和三位长辈去柘枝城做客,一路上务必好生款待,不得怠慢!”

默啜指着拔都:“你,你疯了!”

拔都拔出佩刀命令部下:“杀光在场的康、米、安兵士,不可放走一个。让广平王的侍卫回碎叶城,为本王报个信。”

木昆率领五百骑押送李俶和康、米、安三国国王向西行进,队伍行至新城,被数百唐军骑兵拦住去路。

李俶定睛一看,唐军骑兵最前面的三位统领,正是郭昕、郭昢、郭晤。

木昆不是郭昢、郭晤的对手,没战到十个回合,便束手就擒。木昆为了保住性命,下令部属停止抵抗。

郭昕策马来到李俶等人马前,对咄曷、默啜、别顿三位国王说:“拔都谎称郡王设伏谋害三位国王,聚集四国兵力准备与我军在碎叶城下决战。请三位国王立刻随末将赶往碎叶,阻止这场大战。”

赶往碎叶的路上,李俶问郭昕:“显阳如何领军出现在新城。”

郭昕回答:“末将感觉石国国王拔都并非真心求和。郡王轻车简从前往赴会,末将与马将军商议,与四郎、五郎率领一队狼骑在侧翼待命,派出斥候探查会盟现场的情况。发现石国骑兵押解郡王和三位国王西去,于是提前赶在新城设下埋伏。”

李俶:“多亏显阳机智。”

咄曷、默啜、别顿三位国王赶到碎叶城下,见到自己的部队,下令停战后撤十里。

拨都见事情败露,心有不甘,妄图率领石国部众负隅顽抗,被郭旰横刀斩于马下,石国部众见状,纷纷缴械投降。

碎叶水畔,李俶代表大唐与康国国王咄曷、米国国王默啜、安国国王别顿,歃血立誓,重修盟好。三国国王承诺立刻断绝与大食的往来,每年派使者前往长安向大唐皇帝朝贡。

第九十二章 得胜回师

碎叶镇守使府内,李俶设宴犒赏碎叶一战的有功之将。参加宴会的有碎叶镇守使、保大军使王濛,黄姓突骑施可汗达里,裴罗将军城守将王贲,絜山都督葛尔格,叶支城副将殷啸云,以及李俶统帅的河西诸将。

次日,李俶下令在碎叶城中心广场上竖立石碑,碑文简明扼要,只有十个字“大唐安西都护府碎叶镇”。

至于没有了国王的石国,李俶考虑再三,决定在其地恢复设立大宛都督府,命西凉狼骑左军都尉肖恩率领五百狼骑进驻柘枝城,以肖恩为大宛都督,同时命刚从絜山赶到碎叶的羯族首领石季虎为副将。

五百狼骑,加上一百羯族勇士,李俶只能给肖恩这么多兵力,因为万里之外的大唐本土,不久后将发生关系李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

肖恩出发前,李俶将其召来面授机宜:“都督到柘枝城后,将石国的一万两千降兵遣散一半,剩下的六千兵士以六百唐军为依托镇抚节制。尽力与康、米、安三国保持良好关系。如果大食兴兵来犯,实力悬殊之下可主动放弃大宛,撤往碎叶。”

处理完石国和碎叶的军政事务,李俶下令各军做好开拔准备,向南穿越天山山麓返回龟兹。

唐军沿碎叶水逆流而上,在叶支城稍作停留。叶支城东有一个大湖名曰热海,又名大清池,即今天的伊克塞湖。

李俶骑在马背上沿热海南岸前行,眼前碧水金沙,波涛拍岸,远处雪山巍峨,高耸如云。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曾经过这里,《大唐西域记》中有如下记述:

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唐军途经热海南岸的贺猎城、冻城,翻越天山至顿多城,穿过勃达岭山口,至温肃州大石城,沿胡卢河向东,经姑墨州拔换城返回龟兹。

龟兹城外,封常清、裴遵庆、郭幼明、李晟出城相迎。封常清成功平定大勃律之乱,先于李俶返回龟兹。

封常清见到李俶,屈身行礼:“郡王转战数千里,凯旋而归,辛苦了!”

李俶上前扶起封常清:“俶不过是以封大夫为榜样,此番得胜,全倚仗三军将士。”

封常清:“封某已在大都护府摆下酒宴,郡王请!”

李俶:“大夫请!”

李俶与封常清并肩走进龟兹城,道路两旁的数万安西各族民众欢呼雀跃,今晚将是一个不眠的狂欢夜。

庆功宴上,封常清帐下节度判官、著名诗人岑参赋诗助兴: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岑参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唐初宰相岑文本,到了岑参的祖父、父亲这一辈,家道渐趋衰落。岑参早年家境孤贫,促使其更加发奋读书,于天宝五年登进士第。心怀报国之志的岑参没有选择留在京城,毅然出塞远赴安西,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麾下担任掌书记,开始了边塞的军旅生涯,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李俶上疏李隆基,奏请朝廷表彰封常清、程千里、马璘、马重英、皇甫敬、王濛、王贲、郭昕等将领,以及安西、北庭、河西三军将士。

十日后,李俶向封常清提出将率河西诸军返回武威,命两千赤水骁骑暂时留驻龟兹。李俶特别交代,如果封常清不在龟兹,这两千人马交予郭昕统领。

郭昕现任越骑校尉,突然让其统领两千骁骑不免让人惊讶不解,但封常清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李俶好奇的问:“俶如此安排,封大夫不想问缘由吗?”

封常清笑道:“郡王刚到安西都护府时,大小事务常清从不向郡王禀告,郡王不是也从不过问。”

李俶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