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民国大亨-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这个原因,杜月笙对这新民报十分重视。而且跟他花钱打广告不一样,人家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新闻采访。要是弄好了,对他的帮助可不是一星半点。

袁海鹏满面春风的接待了新民报的记者,陪在他身边的是陈君容。袁海鹏这些日子跟着杜月笙,颇见过一些大场面。他再不是那个在鸿源盛站柜台卖水果的小伙计,应付一个记者还是绰绰有余。再加上陈君容帮衬,那就万无一失了。

“欢迎欢迎——”,袁海鹏说着客套话,将记者和摄影师带进了药厂。药厂的门楣就吸引了记者,那摄影师咔嚓一声照下一张照片,留做备用。

院子里面花草整齐,方砖墁地,很有庭院幽幽的气氛。一股又一股的药香和蜂蜜香味飘到几人的鼻子里,更显专业。谁能想到,这里当初是何等的邋遢?

“两位受累,换身衣服吧。咱们是做药的,卫生最重要。”,陈君容一脸微笑的给记者和摄影师提醒。那记者顿时高兴起来:“对对,就是这样,这才对得起消费者。”

四个人同意换上了一身白大褂,鞋套,帽子,甚至还有口罩。上上下下的穿戴整齐之后,全副武装的四人这才步入制药车间。

刚一进门,记者和摄影师就懵了。眼前没有他们想象的粉碎机,搅拌机,等等一切高科技的玩意儿。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七口锃亮的黄铜大锅。

叶河颠儿颠儿的跑了过来,他既是车间主任又是第一砖家,哦不,是专家:“我们这里严格按照古法制作,一切都讲究原汁原味,正宗地道。哈,这种尺寸的黄铜大锅不好淘换呀,我们是专门定做的。其实不光是大锅,这里只要用到的器物,除了竹木质的就是黄铜的。”

工人们也一样的全副武装,大家都在各自忙自己的,谁也没搭理袁海鹏这几个人。叶河连连抱歉:“咱们的工人太负责任了,只要干上了活,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招呼。您知道,制药最需要的就是谨慎——”

车间里面窗明几净,地上也是纤尘不染。所有的原料都被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木货架上,大家沉默而专心的做着制药的工作。记者点一点头:“果然是良心买卖!”

他们继续往里走,终于发现了高科技!天平,这里竟然有天平!叶河微微一笑:“有些特别精细的药材,我们用戥子称过之后还要用天平复核一遍的。”

摄影师咔嚓咔嚓的拍了好几张照片,甚至给一位工人和他身前的黄铜大锅来了个特写。记者问了句:“拍个照不要紧吧?我知道你们的配方都是保密的。”

“不要紧不要紧。”,袁海鹏笑的是多灿烂:“实话实说,咱们国内的中药加工厂,规模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卫生状况都令人担忧。若是这几张照片能让他们开始重视卫生的话,那也算是我们笙华制药做的一点贡献。”

记者大受感动,他刚要推开前面一扇木门,袁海鹏立刻制止了他:“先生,到此为止吧。里面是我们的独家秘方和加工工艺,不方便外泄的。”,记者闻言,立刻缩了回来:“很是很是,你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秘方,这是贵企业的立足之本。”

袁海鹏又陪着他们在厂里转了几圈,然后展望一下未来。临近中午,又客客气气的请他们吃了一顿饭。一时间宾主尽欢,融洽而别。

第二天新民报的末版,刊出了两张照片。分别是一个全身白衣戴着口罩手套的工人,和他前面的那一口锃亮的黄铜大锅。而另一个照片,则是楚天制药的大门口。

报纸上的题目很醒目:“注重传统的笙华制药,能在人人向往全盘西化的今天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一行副题:“记笙华制药负责人袁海鹏:贵精不贵大,谨守制药本份。”

杜月笙看到报纸之后哈哈大笑:“这家伙这能扯啊,竟然上升到传统和西化的归属问题上了。海鹏,做的不错,继续保持!让你买个好秘方的事,你做得怎样了?”

“不负所托,终于有些眉目了。”,袁海鹏长出一口气:“你知道的,这些大夫们把家传秘方看得跟仙丹一样灵验,不大好对付。不过正在谈,这次要认真的做,总得找个合适的。”

“别怕花钱,好好打听一下,验证好了。只要人家的秘方是真有效果,那咱们也不必在乎那一点钱。嘿,新民报帮了咱们的大忙了。这为咱们的药走出上海滩,迈向全中国做出了贡献啊。不过咱别急,等你的秘方捯饬好了,咱再进一步往大里做。”

“月笙。”,袁海鹏微微一笑:“我替你做了一次坏蛋呢。这药厂,跟咱们的码头是两个极端啊。码头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可咱们的药厂,走的却是一本万利的路子。”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们不要债

“哈,你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损我呢?”,杜月笙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个买卖情况不同,当然经营方式也要不同了。药厂你好好维持,虽说这是一个捎带性的买卖,可做好了一样能赚大钱。”

“捎带性的做?”袁海鹏有些惊讶:“你没打算正经来干?”

“不是不想正经干,而是这行业触碰不到上海滩的核心。”,杜月笙悠然一叹:“不是说有几个债主要想找我吗?去给他们下个通知,让他们今下午来找我吧。”

这件事用不着袁海鹏去做,自然有相应的人负责。下午,杜月笙一身长衫礼帽,袁海鹏一身西装革履,两人接见了焦躁不安的几个债主。

“杜先生,您把药厂盘出去了?我们看报纸,上面写着老板是袁海鹏——”,还是那天那个妇女抢先发问。杜月笙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她报出了自己欠她九百多块大洋。到底是九百几,杜月笙可忘记了。

袁海鹏踏前一步一声咳嗽:“我就是报纸上说的新老板袁海鹏。”

几个债主面面相觑,袁海鹏他们是见过的。当初他们来跟杜月笙索债的时候,这袁海鹏只不过是杜月笙的一个手下人。他们当时只关心杜月笙,根本没有问袁海鹏姓甚名谁。

“这么说来——”,那中年妇女又开口了:“买卖还是您的了?”

“是我的,是我的。”,杜月笙点上一根雪茄,神态从容无比:“笙华刚刚要开始赚钱,正要给我下金蛋,我怎么会盘出去?几位都算是股东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我之所以让海鹏替我出面应酬,是为了省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你说我们还是股东?你还把我们当股东?”,中年妇女的声音里面夹杂了喜悦。

杜月笙立刻抱歉连连:“对不起,我说错话了。各位是要债的,不是股东——”

债主们脸现尴尬,支支吾吾起来。杜月笙点一点头:“本来按照我的准则,只要往药厂里面投了钱的,不管是投了多少,都得算是股东。可诸位已经明确表示了,要跟我杜月笙,跟笙华制药一刀两断。这时候我再说什么股东不股东的,倒显得我死皮赖脸了。放心,我是顶有诚意的。虽说咱们定下了两个月的期限。可诸位要是实在等不及,我现在也可以还欠债。”

杜月笙扭头吩咐:“去统计一下诸位跟咱们的债务,今天我要破例了,就先还了几位,如何?”

债主们着急起来,他们连连摆手:“杜先生说哪里话?实不相瞒,我们几个冒昧前来,是为了收回那天的话。债么,不想要了。我们就是想着能继续分红,还做楚天——,哦不,笙华制药的股东。”

“哈,原来是这样。”。杜月笙故作惊叹,接着他真诚的点一点头:“几位,我只有一个要求。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咱们大家算是互相了解了。以后,咱们好好的一起做生意。若是笙华再遇到什么难关,你们可不许给我撂挑子。咱们买卖上的事,谁也说不准。你们说对吧?”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杜月笙呼出一口气:“好了,接下来的事情你们跟海鹏谈吧,现在药厂是他全权负责。”,说完之后,杜月笙走了出去。临出门之时,他对袁海鹏吩咐一声:“尽管现在咱们翻身了,可折股的时候仍跟以前一样吧,别亏了大家。大家都是生意合作伙伴,公平最重要。”

杜月笙踢踏踢踏的上了二楼,他可以预见,别的那些债主,应该也会来找自己。明眼人都明白,笙华制药活过来了。他们都不傻,肯定不会再逼债了。自己之所以把谈入股的事情交给袁海鹏全权负责,那纯粹是为了锻炼他。

等日后自己买卖越做越大,袁海鹏少不得要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现在这个时段,正是让他历练的好时候。尽管天下能人多的是,可自己能绝对信赖的,不就身边这几个兄弟么?他们每个人,以后都要能独当一面的。

杜月笙洗了把脸,漫无目的的在二楼瞎逛。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又传到他耳朵里,杜月笙微微一笑,在这里能发出这种声音的,唯有陈三叔一个人。

杜月笙推开他的门,陈三拨动算盘的手微微一顿,另一只手在纸上记下一个数字:“你现在要是害我点错一个小数点,那你最少损失几千块大洋。”

砰地一声,杜月笙赶紧给他闭上门。损失几千块大洋?这么重的罪过自己可担待不起。他扳着指头盘算一下日期,心中咯噔一下,今天不正是孟小冬义演的日子吗?他踱步进了自己卧室。然后他抓起电话,接通了张啸林。

“月笙!杜月笙你这家伙!怎么才给我打电话?”,电话那头,张啸林几乎是在咆哮:“你是怎么跟姓张的家伙白话的?你知不知道你——”

“我现在就想找你这个姓张的,别的姓张的,我一概不想搭理。”,杜月笙堵了他一句:“约你去看戏,你去不去?”

“我现在哪里还有心情去看戏?!”,张啸林怒冲冲的抱怨:“你倒好清闲,还有心思去看戏?!”

杜月笙微微一笑:“你不去的话我就自己去了啊。”

“别!还是一起去吧!”,张啸林脑子立刻转过弯来。杜月笙这几天一直在躲着他。现在好不容易他主动一次,自己怎么可能不赴约?

半个小时之后,火急火燎的张啸林来到杜月笙门前。杜月笙穿着一身再普通不过的衣服上了他的车:“开元楼你知道吧?快着点。”

“去那儿干嘛?”,张啸林反问。

杜月笙言无不尽,将自己的心思和在孟宅的事情说了出来。张啸林张大了嘴:“不是吧你?为一个戏子你这样?你说一声,我劫也能把她劫来了——”

“你懂什么?”,杜月笙撇了撇嘴:“谁跟你一样?咱这是亲近艺术,艺术你懂不懂?闲话少说,今天你得出点血了。”

“出点血?”

“废话,孟小冬的义演,咱们怎么也得让她风光一点。要是募捐的人多,那就什么也不说了。可要是募捐的人少,你就得顶上去。到时候拿个几万块大洋出来给她衬衬场面——”

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冬的心思

“什么?”,张啸林气的一扭方向盘,汽车舞龙一样摇摆了一下:“几万块大洋?你当现大洋是从地里长的吗?”

杜月笙哈哈一笑:“知道为什么我要你单独跟我出来吗?就是为了让你帮这个忙。嘿,青帮张啸林亲自到场,热心慈善大力支持募捐。我这是帮你赚个好名声呢,你知道吗?陈其美和高洪波哭着喊着要去,我连理都不理——”

“你快拉倒吧!”,张啸林没心情跟他扯皮:“这种赈灾募捐,在上海滩可不少见。开元楼?没听说过。是,很多大佬都喜欢捐款,可他们不喜欢在这种地方捐款——”

杜月笙点一点头:“不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