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初步行动顺利功成的赵括,拜别田单后,那份欣喜只是持续了一小会。

赵括不停地搜索着历史的记忆:“眼见严冬时节,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赵惠文王即将驾崩?”这个历史事实是否因自己的到来而改变,赵飞尚不敢肯定。

缓缓行路的赵括,对周围的景物视若无睹,赵飞精心思谋着:“自己这穿越男,接下来如何扩大自己的权势。”熟知历史的赵飞明白:“没有权势一切皆是空谈。”而要扩编军统、壮大权势,虽已有赵王的首肯,但具体的谋划,如果没有赵王—这赵国最高权力掌控者的支持,一切只是如幻如露而已。

“自己费尽心机地接近赵王、太子,为的不就是靠近权力的中心,为日后一展抱负奠定基础么?”赵飞沉吟道。接着赵括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安危自己,不由得仰天长叹道:“趋炎附势非我本意,凭借权势一展雄才,尽去前世的窝囊,这才不枉我辛苦穿越一回!”

望着立在路旁仰天长叹的赵飞,街头的行人纷纷侧目,心想:“这红衣批发、天赋奇才、特立独行的马服子,莫非又要有何惊天之举?”



第六十一章 赵国御林军

(小生感谢各位书友的打赏、评分、收藏。有了您的支持,小生写文再也不觉寂寞。接下来,小生会继续努力,把精彩的故事奉献给大家!)

那日,赵惠文王心情大好。

赵括果然没有辜负赵王的厚望,“一号行动”大获成功。

第三步计划堪堪完成,赵括就把齐国的安平君田单给赚了过来。

这田单对齐国到底意味着什么,睿智的赵惠文王心底透亮。

没了田单的齐国,在赵惠文王看来,已是不足为虑。

这背后的一颗尖锐的钉子,已被赵括-这王室的后起之秀一举拔除。

日后,赵国欲求伸展便少了一份顾虑。

听着赵括眉飞色舞、极尽夸张的讲述,那“三笑伏田单”的“壮举”,让赵惠文王不由得心驰神往。

赵括一口气将“一号行动”的全部成果和盘托出,直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

待表演完毕,赵括识趣地静静立在一旁,心想:“今天的临场发挥还算合格吧?”前世里在外企混世的赵飞,深谙苦干不如巧说的道理。

于是觐见赵王之前,赵括精心准备了腹稿,甚至连遣词造句、肢体动作都考虑了进去。现在赵飞静等着成果验证了。

王宫御书房,赵惠文王、太子赵丹均是满脸笑意地望着赵飞。

在这两位赵国“最高领袖”看来,面前的马服子,满脑子令人不可思议的机智与才学。

就拿这“一号行动”来说,短短月余的时间,献上数幅精准的军事地图,降伏猛将田单,岂是常人所能为?

在两位“赵王”火辣目光的注视下,穿越男赵括渐渐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情不自禁地张张嘴,咳嗽了一声,正要开口说话时,那赵惠文王的浑厚的声音已响了起来。

“好你个马服子,果真出手不凡!且说让本王如何奖赏!”赵惠文王注视着赵括,赞叹着问道。

令赵王欣慰的,不仅仅是赵括“一号行动”的大功告成,更关键的是赵王看到了赵括那与日俱增的“实战能力”。

自诩为慧眼识人的赵王,当初力排众议重用只会夸夸其谈的马服子,今日见这小白杨渐渐生长成参天大树,此时赵王心底难免得意非常。

“臣何德何能,全赖我王、太子运筹帷幄!”赵括躬身一揖,恭谨地答道。

见少年赵括,虽立下大功,但却毫无居功自傲之处,言语举止间甚为谦恭有礼,赵惠文王顿时满意地微微颔首,接着朗声道:“本王赏罚分明,马服子不必过谦!”

见赵王已说出了敞亮话,赵括顿时心下释然。

赵括缓缓地逃出一卷羊皮纸,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启禀我王,‘一号行动’功成,上赖我王、太子英明指点,下靠军统将士的誓死效命。有功将士之名,赵飞已录于此卷,望我王垂怜、赐赏!”

“马服子此举大善。功不归己而归下,他日将士们敢不用命!”赵王见赵括驭兵之道有模有样,不禁欣慰地说道。

待接过宫人转递的羊皮卷,略略看后,赵王便高声道:“马服子之请,本王照准!不过,马服子之奖赏,本王还要细细思量。马服子但且安心,本王绝不会亏待尔等!”

“谢过我王!”赵括对着赵惠文王长身一揖,朗声答谢道。

赵王待赏功应承完毕,肃然正色问道:“马服子,前次本王命尔扩建军统,尔心中可有计较?”

赵括此次觐见,叙功之余,更为重要的便是请示军统扩建的策略,此时听赵王说到了关键处,赵括心头一凛,忙肃容答道:“我王,臣下已思虑多日,策略有二,何者为佳,尚请我王定夺!”

“哦!”听闻赵括已有策略,赵王微微颔首,正色道:“策略为何,马服子你但且说来!”

一旁的太子赵丹,听赵括提及自己曾经训示的军统,而今又有了扩建的策略,顿时来了精神,忙支起耳朵,想听听这“诡计多端”的马服子,如今又有何奇思妙想。

“我王,臣细说策略之前,尚需请示我王,扩建后新军称何名号?”赵括整理了一下思绪,不紧不慢地说道。

“名号?”赵王听赵括如此说法,不禁有些惊讶。这战国之时,军队就是军队,不过是赵军、秦军、楚军之别罢了,诸侯国内的军队并没有特别的名号。

见赵王面露惊诧之色,赵括忙解释道:“我王,新军之名号,即为策略应有之意,响亮的名号,有助军威。且容臣报上新军名号两个,旦请我王做主。”

赵括迎着赵王期盼的目光,沉声说道:“我王,名号之一,军统更名为‘忠勇军’,忠者,终于赵王、赵国;勇者,勇冠三军!”赵王闻言神色漠然,未置可否,显见对此名号并不感冒。

“我王,策略之二,军统更名为‘御林军’。”赵括仔细观察着赵王的神色,将“御林军”三个字咬得很重。

“御林军?”这个新鲜的名号,让赵惠文王和太子赵丹兴趣顿生。

赵王微笑地看着赵括,开口问道:“御林军之名号何意?爱卿且说来听听。”

“御者,赵王所御之军也。”赵括昂首朗声解释着,见赵王面露嘉许之色,心想:“这马屁,看来是拍对了地方。”

收到赵王鼓励信号的赵括,继续侃侃而谈:“御林军,其职司有三。一者防御外来之敌;二者,对抗内部之乱;三者,拱卫王室安危。”赵括神色肃穆,一字一句地说道。

听到赵括对御林军职司的解说,适才正沉浸在好奇中的赵惠文王,此时忍不住心头一颤。

这御林军的妙用甚至让他想起了沙丘宫之变,先王垂死挣扎的惨象又浮现在他面前。

此时的赵王已自感精力耗尽、时日无多,眼前的精神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他可不想走父王的老路。

赵惠文王欣慰地想道:“马服子每每妙招频出,若这御林军建成,日后内可平乱护王、外可击破强敌,有这御林军在手,父王的凄惨的暮政,当可幸免。父王的雄心壮志,亦可于本王之手得酬。”

“好!御林军,大善!”想到此处,赵王忍不住开口称赞。

见自己盗版朱洪武的御林军名号,竟然大受赵王称赞,赵括顿时心头大感快慰。

满脸兴奋的赵飞心想:“我这这连日来的辛苦,今日终于得到了回报!朱洪武,不好意思了。这御林军这响当当的名号,就要被我赵括先一步创造出来了。”

“爱卿,这御林军编制如何?”赵王缓声问道,声音里满是殷切的期盼。

“启禀我王,我御林军初定为万人编制,下辖铁鹰、猛虎、飞骑、劲步四营。”赵括略作思索后,朗声报出数日的辛苦谋划。

赵惠文王闻听四营雄壮的名号,顿时精神倍增,高声赞道:“好气势!四营万人御林军,自今日始,本王就交与马服子首创!”

“臣万谢我王!”赵括见赵王已应允御林军的编制,顿时激动万分,这声答谢不由得分外响亮。

“爱卿,这御林军何日可成?”赵王目光炯炯地望着赵括,似乎一夜间就想看到御林军威武雄壮的模样。

见赵王心情急迫,赵括豪气万丈地拍着胸脯,朗声回道:“启禀我王,臣定当披肝沥胆,誓于三月之内,为我王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御林铁军!”

“好个马服子,万人御林军,战无不胜,壮哉!”被赵括豪言震撼的赵惠文王高声赞道。

“我王,御林军当为我赵国最精锐的军队,御林军人选,臣尚需从我赵国各处大军中抽调强兵,尚请我王允准!”见赵王情绪高昂,赵括趁机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

闻听赵括此言,赵王稍稍沉吟,随后高声道:“爱卿所请,本王应允。三月之后,本王观尔御林铁军!”



第六十二章 少将军

(特别感谢:我爱穿越小说、080911、20010816、十一郎、徐圆、冰封天子、BD4SO、LiteonkNk、820116、huu、忧伤的小猪等书友的慷慨打赏!看到自己的文字,能被大家喜欢,真的很欣慰。另:根据书友们的建议,主角的名字统一为赵括,下文中赵飞的名字将不再出现。)

邯郸城外,群山环抱的山谷间,隐秘着一处赵军营地。

那日,数面飘逸的赵**旗,插遍这隐蔽得山谷,大旗迎风猎猎招展。

平地里,筑起一座高达九尺的高台。这,就是赵括将要登临之处—赵国封将台。

穿越而来大半年时光。赵括,这前世的小白领,历经太子伴读、军器营司马、军统局长三个不同职司的磨练,已脱胎换骨。

颇得赵王厚爱的他,即将走向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封将。

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上将军廉颇、上卿蔺相如。。。。。。一个个劲装胡服,肃然列队。

驻于邯郸的赵国重臣武将,几乎咸集于此。

这往日里无比平静的山谷,顿时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而又庄严肃穆的景象。

“赵王驾到!众臣迎驾!”入口处,伴着粼粼的车马声,宫人尖利的喊声响起。

“臣等恭迎我王!”数十位重臣武将齐声高呼,顿时山谷中回响声不绝于耳,百鸟纷纷惊飞。

“诸位爱卿平身!”赵王神情庄严地扫视着众位股肱之臣,扯着浑厚的嗓音回礼道。

待看到人群中赵括那渐显宽厚的身影,赵王微微颔首,肃穆的面庞顿时泛起一丝嘉许的笑意。

“封将,始——”随着宫人尖利的声音响起,赵括的封将仪式正式拉开了序幕。

赵惠文王迈着沉稳的四方步,一步步朝前方封将台走去。

待登上封将台,赵惠文王转过身来,俯瞰着台下分成两列的赵国文臣武将,开口间,庄严肃穆的声音响起:“列为臣工,我大赵自先祖烈侯立国,迄今已历百余年。我大赵尚武自强,争霸天下,国祚绵延,生生不息。今有马服子赵括,少年大才,造强弩、练精铁,练军统、弱强敌,屡立奇功。”

说到此处,赵王微微缓了一下,目光环视台下,见列位文武重臣神色肃然,显见马服子之才干,已得众人膺服。

赵惠文王遂继续朗声道:“我大赵赏罚分明。为褒奖有功之臣-马服子赵括。今本王授其少将军之职,命其创建我大赵御林军;兼领军器坊,为我赵军打造强兵利器。列位臣工,自此,我大赵又平添一员猛将,名号曰少将军,赵括!”赵王语气铿锵,声震山谷,回响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