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突围,我大军将何以应对?请上将军明示”那大将申阳看了看满脸自信的赵括,心下便明白赵括早已想好了对策,便是开门见山地朗声问道。

只见上将军赵括大手一挥,指点着那狼山之所在,接着沉声道:“申阳切记,要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快我军攻陷高平关,打的就是闪电战。本将料来那白起老匹夫得到确切之军情消息,最早当在今日傍晚。若是本将所料不差,明日秦军就要有所动作了。因了如此,本将才要以快而制之,才有今夜戌时大军便要出发之令”

上将军赵括手指滑动着,比划出赵军之进军路线,便昂声道:“快以快乱其谋,以快制其变。唯有快攻快打、时时抢占先机,我赵军才能赢得主动之权,抢在秦军前头,抢在那白起生出诡计之前头,为我大赵抢来此战之胜果”

寥寥数言,便道出赵括战术谋划之精要。待话音落定,只见上将军赵括握手成拳,“啪”地一拳砸向案头,放出两道灼热的目光,直直地扫向那心底已是波涛汹涌的大将申阳。

“御林铁军,天下无敌以快求胜,屠灭秦军”那大将申阳“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便迎着赵括的目光,一字一顿地昂声应道。大喝之后,那种必胜之信念,那种藐视秦军之豪气,登时在申阳的心头徐徐升腾起来。

这些年来,跟随着上将军赵括连战连捷,大将申阳之心头早已是筑起了必胜之信念,这种信念已根植于他的脑海之中,正所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凛凛军魂是也

“呵呵——大将申阳,彩”上将军赵括展颜一笑,稍后便招呼着大将申阳至一旁的长案后落座。

既然战术谋划之大要已交代清楚,上将军赵括再未多言。便叫来侯在外面的军仆,令其准备饭食,并殷切地邀请着爱将申阳,两人一道吃了顿简便的晚饭。

送来的饭食很简单,依然是赵括钟爱的清炖羊肉加汤饼。早已是饥肠辘辘的两位将军,此刻吃得甚为香甜。不但那羊肉和面饼被吃得干干净净,就连那汤水都喝得一点不剩。末了,两位将军翻着空空如也之陶碗,对视一眼后,便是畅快地哈哈大笑。

这共进晚饭表面看来并没什么,但却是上将军赵括和爱将们交流感情的难得之时机。越是大战艰险,越是要把得力之干将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这其中的道理,上将军赵括很是明白。

虽然只是这短短的一会儿功夫,虽然只是一起吃了顿简便的饭食,然则那大将申阳便觉得和上将军赵括又是亲近了不少。一时间,申阳那种以必胜报效上将军赵括信赖之决心,愈发地强烈起来。

上将军赵括依然是那副随性洒脱的模样,在申阳这位心腹爱将面前,他毫未摆任何的架子。只见他抹了抹那嘴角的油花,便打着饱嗝对申阳言道:“申阳,先回去好生休息,养足体力,待戌时一到,大军即刻进发”

待申阳起身告退后,上将军赵括便站起身来,缓缓地踱了一会儿步。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此说浅显而形象,能不能活到九十九倒要另说,单说这刚吃饱饭就窝着,赵括觉得那胃中积食,确实不舒坦。

夜色下,高平关内凉风习习,感觉走了已过百步的上将军赵括,便草草地梳洗了一番,洗净了满身的汗渍之后,忙抓紧时间爬上小榻和衣而卧。

入夜戌时,待黑沉的夜幕渐渐笼罩下来,六万劲步营将士便肃然动身,趁着夜色一路疾行,在上将军赵括的率领之下,兵发狼山而去。

上将军赵括选在这个时刻进军,一是为了借着夜色之掩护,给狼山的白起来个出其不意;二是夜间阵阵山风吹拂感觉甚为凉爽,此时行军可减少些将士们的体力消耗。

这些细微之处的行军常识,看似繁琐,实则甚有用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上将军赵括坚信,所谓的大胜并非什么神秘之事,不过是一个个细节积累而成罢了。

便在大军出征前,上将军赵括和父亲马服君赵奢,就行军作战之一应细务,经有过一番深彻的交流。此时上将军赵括便拿来,算是活学活用了。

劲步营大军默默穿行在老马岭山地之间,此时,那劲步营将士平日里近乎残酷之训练已是效用凸显。将士们的体能已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历经一整日的攻坚之战,只是稍事休整后,将士们便疾速行军,但大军行进之速度非但没有减缓,反而在大将申阳的催促下,呈现出愈来愈快之势。

堪堪亥时之初,劲步营数万大军便秘密而快速地赶到了狼山脚下,和在此处原本围困秦军之赵军汇合之后,便寻了一处靠近泉水之地,暂且驻扎下来。这劲步营驻扎之临时营地,和狼山脚下的秦军营地,相距不过堪堪五里之遥,甚至那秦军大营中咳嗽声,都依稀可闻。

第三百一十一章 震 图

第三百一十二章 战法求变 图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出

(诚挚感谢书友“621343o”、“偶叫鸟”投出宝贵的月票,生拜谢了)

“诸位爱将——”那武安君白起陡然一声高呼,他话音未落,便是忽地站起身来,紧接着又“锵——”地一声响,利索地拔出了腰间之青铜长剑,手腕一抖,那烛火映衬下的青铜长剑便是寒光闪闪。

武安君白起“咚咚——”地迈着大步,三两步便走到了那高悬的硕大木板地图下,又挥起长剑在老马岭所在方位,凌空画了个弧形,便沙哑着嗓子高声呼道:“诸将,老夫计议已定,明日辰时,我大军即刻杀出营垒,一战歼灭对面之猖狂赵军”

“目下已是戌时之末,尚有六个时辰备战诸将回营后,即刻传令筹划,若是哪个营头拖了后腿、耽搁了老夫之大胜,老夫定斩不饶,砍下其将领之楞种瓷棰一般的头颅,为我大军祭旗”

众将闻言,顿觉周身的热血之流陡然加快,渐渐一股股地沸腾起来,便是纷纷肃然起身,高高拱起双手,朗声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此时刻,秦军众将们竟然齐齐吼出了一句秦人老誓。这齐齐一声大喝,吼声形成了共鸣,一波声浪传遍山顶,听来声势甚是雄壮。

武安君白起闻声,微微点了点头,登时扯动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便用青铜剑在那木板地图上凌空指点着,又肃然令道:“大将张卓,明日辰时,率大军两万,绕过此处山坡,直扑西北角之赵军营地”

“嗨”那满脸络腮胡子、生得五短身材的大将张卓闻声,便是昂身出列,扯着粗豪的嗓门,如雷般大吼着肃然接令。

紧接着,武安君白起又用青铜长剑在那木板地图上画了个弧形,神色肃然道:“大将刘植,老夫与你大军两万,明日辰时高进军,务必杀出此道峡谷,痛击东南角之赵军”

“嗨”那大将刘植闻声,忙闪身出列,拱手肃然接令。这生着一副大马脸的刘植却是个公鸭嗓,这一下喊得又快又急,嗓音登时变得公鸡打鸣一般尖利起来。不过此时已是满帐肃然,众将们却是谁也取笑的心思。

武安君白起顿了顿,又挥起长剑在那木板地图上点了点,随后便划了一道斜线,仿佛将丹水营垒、老马岭营垒南北的秦军用此无形之线连接了起来。

随后,白起便是面色一沉道:“大将桓飞、张贺,我大军现有骑兵两万余,老夫分拨五千铁骑与尔等,明日辰时,命尔等各率此五千铁骑急进,桓飞直奔我丹水营垒,张贺直奔我老马岭北线营垒,最迟在三日内,让我大军连通起来,打破赵军之阻塞”

“嗨”武安君白起话音未落,只见那大将桓飞、张贺已是闪身出列,高高拱起双手,便是齐声大吼接令。

接令时,这两位大将俱是面色凝重,从武安君白起的话音里,他们已经听出了此时秦军形势危急,他们所率之骑兵虽然不是和赵军正面拼杀,但是那种沉甸甸的责任,却胜似大军对战。

话音落定后,武安君白起长剑点地,紧接着那硕大的身形微微前倾。拄着长剑,又是闷雷般一声暴喝:“其余将领,随老夫率步骑士卒二十万,越过前方河谷,杀向正面之赵军。此战只许胜,决不许败,定当一鼓作气拿下赵军,趁势挥军东上,踏平将军岭,捣毁赵军之中军幕府”

武安君白起顿了顿,又沙哑着嗓门高喝道:“诸将切记此战我秦军攻势要猛、要烈、要狠都给老夫杀出老秦娃子悍不畏死之勇气来,杀出秦军锐士天下无敌之霸气来,要杀得那赵军魂飞魄散、尸山血海胆敢怯阵后退、踟蹰不前者,杀无赦”

武安君白起咕咚咽了一口唾沫,连声的大吼已是让他觉得嗓子有些干痒,这趁着令之间歇赶紧用唾液润了润喉咙。随后,武安君白起感觉嗓子润了很多,便是转头冲着那立在一旁之中军司马,昂然一声高呼道:“请穆公镇秦剑”

那中军司马闻言,忙躬着身子趋步上前,自帅案后取下穆公镇秦剑,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呈到武安君白起面前。

帐内的气氛愈凝重,那中军司马的双臂竟是变得有些僵硬地麻木,他生怕自己一不心将穆公镇秦剑摔落于地。这穆公镇秦剑乃国之重器,若是摔了它,那可是不可饶恕之死罪矣

便在那时,武安君白起郑重地伸出双手,手心向上稳稳地拖住穆公镇秦剑,双手高举过头顶,随着一对三角眼中寒芒一闪,便厉色道:“诸将,我王赠我此穆公镇秦剑,授予老夫生杀予夺之权。当此决战之时,老夫将此剑暂授司过将军掌管,不管士卒还是大将,触犯军法者,司过将军可就地斩杀”

白起说话间,那司过将军身形颤抖着闪身出列,举起双手自白起手中接过穆公镇秦剑,随后缓缓高举至头顶,转身向着帐中众将,那线条刀刻斧凿一般森冷面庞上满是肃杀的冷傲。

静默了一会儿,那司过将军的破锣嗓子,便响了起来:“末将万谢武安君重托末将定当执法如山,铁面无私,肃我军法”

帐中众将们见状,纷纷挺直了身子,向着穆公镇秦剑便是齐齐躬身一拜。随后,那武安君白起大手一挥,众将便是纷纷默然起身,唰唰唰地转身出帐,令备战去也

望着众将匆匆而去的背影,武安君白起伸手理了理那稍显凌乱的灰白长须,心下暗道:赵括儿,休要猖狂。明日且看我大秦锐士之威

次日卯时,刚一起身秦军士卒们就惊讶地现,中断了数日的早间军食居然又恢复了供给。士卒们忙欣喜地奔走相告,一个个匆忙领来自己的那份军食,闻着那诱人的香味,便是迫不及待地大吃大嚼起来。

这份军食乃每人两块酱牛肉、一张锅盔大饼,秦军士卒们嚼一口酱牛肉,咬两口锅盔大饼,吃得甚是过瘾,那酱牛肉肥美的汁水,一股股地流进胃中,登时如同久旱干涸得土地遇到一场透雨,那份畅快简直无以言表。

却说着这锅盔饼,足足有一指厚,秦军士卒们一大口下去,都咬不穿。所谓锅盔者,乃秦军特有之明。盖因彼时行军作战,那一应灶具携带不便。事有急时,配有青铜头盔的秦军百夫长以上将领便做起了临时的伙夫,将那生面团摊进青铜头盔,架在火上燎考,待阵阵香味飘出,便可取出进食了。因其在头盔中燎烤而成,故名曰锅盔。

这锅盔大饼甚为厚实,吃下去甚为压饿,且其燎烤方便。因此故,这锅盔饼已成了秦军常备之随身军食。

待一份军食刚刚下肚,秦军士卒们还未来得及好好回味之时,便听各营的将领们已在高声令,命他们尽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