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温酒斩三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议?”

在座之人对董卓的做法都心知肚明,克扣了华雄的军饷,却给华雄加了爵禄,这样做真的能平华雄心中的不满吗?

可考虑到董卓一心要建长安和堳坞,大家都不敢说些什么,只有一旁李肃和徐荣暗暗摇头,为华雄感到可怜,甚至李肃都有些怀疑自己的看法,华雄是否真是自己可以携手同进的伙伴。

见到这个情形,最开心的要算王允了。因为现在他可以肯定李儒还没有将华雄收为心腹,不然董卓是绝对不会这样对华雄的。

被董卓这样一说,华英雄立刻失去了说话的机会,他的心中有一种被人打了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的滋味。

可这种事,向来都只有自己对别人做,现在自己却被董卓做了这种事,那感觉不知该说董卓实在有点斤两,还是说自己比较好欺负,又或者是自己本就不该多带两万多人来长安。

当初如果带着三万多人去当个小诸侯,肯定不会遇到这个事。

不过,这个时候李儒却站了出来。

听到董卓这样做的时候,李儒也心惊不已,这件事主公居然不和自己商量就这么定下来,实在是坏了自己的大事,如此对待一员虎将,说不定日后还会出乱子!

“丞相,以儒之见,这点军饷对华都督来说恐怕太少,如果照此情形,恐军心不稳,还请丞相三思。”

见李儒说话,华英雄不由投去一个略带感激的眼色,心说自己为李儒背了黑锅果然还是有些好处的。

董卓眉头一皱,他不是不知道李儒说的问题。可相比较起来,他宁愿动华英雄的军饷,也不想损及自己的打算。

堳坞是他作为自己万一真撑不住的最后堡垒,他必须保证堳坞的坚固。而长安的城防也是势在必行的。

这都是些耗银子的事,可火烧洛阳后,长安短时间内失去了东边的一切贸易,也同时导致朝廷收入锐减。

西凉军的饷银他决不会动,而朝廷其他将领的饷银也只能稍稍减少,不然反响必大。董卓思量再三,就决定从华英雄这支还没有根基的队伍中取回本不该有的支出,因为原本这就是一支应该已经死了的队伍。

可现在李儒说了话,董卓对他的信任那是可以用绝对来形容的。

当下,董卓便说道:“嗯,既然如此,那——那便再增加一万钱粮,贤婿你看如何?这已是朝廷目前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李儒还想说什么,可看董卓的神情,他也只怪自己没有事先把要拉拢华雄的想法告诉董卓。

华英雄听了这个数字,也没有什么很轻松的感觉。还是太少啊!

可是华英雄见李儒都说了话,心知自己再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了,谁让自己带的不是西凉大军呢!

但是另一方面,缺钱的问题让华英雄起了经商之心。

他暗暗地对自己说道:“你不给老子钱,老子就自己赚!老子不仅要赚够军饷,老子还要把老子的军备全变成超级型的,再加上高顺的练兵手段,到时老子三万大军就能把你十万西凉军整趴下。”

当朝会结束后,时间也向午时接近,昨天李儒就已经安排下了宴会,要帮华英雄这位新进贵族介绍他西凉帐下的所有人,互相熟悉认识一下,于是大家在李儒的带领下去了李儒府中。

路上徐荣和李肃一直在为华英雄抱不平,说董卓这样对他实在太不公平之类的,可华英雄却知道这一切都是没办法的,抱怨也只是发泄而已。

况且华英雄心中已经另有打算,相比起将自己大军命脉交给一个不久后就要被害死的人手中,华英雄越来越觉得自己捞钱的重要了。

不过华英雄可不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装出一副很苦恼的样子。

“我苦啊!以后我可就真穷了!李兄,老徐,你们以后可要搭救我一下啊!”

徐荣和李肃听到这话,顿时连脸都变了,事实上他们的军饷在回长安时也被减少了一些,只是没有像华英雄那样少得如此之多。

李肃不由说道:“华兄啊!丞相这回是不惜血本也要加固城防以及那堳坞,我们的军饷也被减了些许。依我看,华兄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把三万大军解散一万人,如此军饷方可勉强维持。”

“去你妈的,出什么馊主意,这样做,另外两万兵怎么看我!该死的李肃,你还真看扁我了,我说什么也要赚到足够的钱。”

华英雄在心中把李肃骂了一顿,但他也知李肃这是好心,他只得苦着脸说道:“这个——事关重大,我会考虑一下的。”

三人行进途中,李儒也过来安慰了华英雄几句,说这件事是他顾虑不周,以至于丞相一时想岔了。当下他就表示自己会尽可能地帮华英雄在朝中树立声名,待到时机成熟,他再向丞相进言给他增加军饷。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三十二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多时,大家就坐在了李儒的宴客大堂中。

“来,首先,我等为华都督加封五官中郎将干杯!”

大堂之上,李儒首先端起酒杯,站起身,其他人全都站起身来,遥遥朝华英雄干杯。

华英雄举杯说道:“华某谢谢诸位大人了,一些微劳,也不敢居功,都是丞相大人厚爱,华某才有今天啊!以后很多地方还需要各位大人照顾一二。”

“客气客气!”

众人一饮而尽,无论文士武将,一杯下肚后,李儒便开始为华英雄引见诸位大人,各自一番见礼,能让华英雄记住的不多。

“这位是左中郎将蔡邕蔡大人!乃我大汉之大儒家!备受丞相器重。”

华英雄眼前一亮,蔡邕是谁,最可怜的娃,被人陷害无数次的家伙,不过这些都是前面和后面的事了,现在的蔡邕,正是为董卓器重之时,嗯,这些都是次要,最重要的是他是蔡文姬的老爹!

这样想着,华英雄对蔡邕也客气了许多:“久仰蔡大人之名,今天我总算能一睹蔡大人风采,实在是名不虚传啊!荣幸,荣幸!”

“哪里哪里,华都督谬赞了!”蔡邕客气道。

“蔡大人谦虚了,不光是蔡大人之风采,为我大汉传诵,蔡大人更是虎父无犬女,蔡琰蔡姑娘的文采聪慧,生性开朗,也是我极为倾慕的。”

华英雄一言出口,全场之人尽皆一愣,蔡邕更是惊疑不定地问道:“华都督,你闻蔡某之名,不足为奇,可我那小女年方二八,回京不久,少有见人,小说下载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сom华都督怎知小女芳名?又怎知小女脾性?”

华英雄为之哑然,来不及再捂住自己的嘴,一不小心,竟然说了出来,看着满堂疑惑的眼神,脑海中思绪急转,却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说道:“听路人说的,传闻而已。”

蔡邕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心中有些气恼,自己女儿随自己奔波十数年,近年才回京,怎么可能有什么传闻,说道:“华都督,小女随蔡某奔波十数年,不久方才于此间安定些时日,如何有传闻,还请华都督莫要辱我蔡家门风。”

华英雄的脸色有些难看,都怪自己的大嘴巴,一不小心把大美人说出了口,这下好了,该如何收场,越描越黑,说得也是,人家古代小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华雄以前可是小将一名,上哪去知道人家家里女儿的事情。

这个想法现在不单单是在华英雄的脑海中转悠,更是在场所有人脑海中的想法,有不少更是对华英雄这话的用意在做着猜测。

“华都督,还请你能说个明白!”蔡邕面色更加阴沉。

“这个——”任华英雄如何转动脑筋,也无法再找出什么理由来,说自己早上才见过?那只有更糟,说自己猜的,谁相信啊!

一旁李儒心中也转着和大家一样的想法,不过转念想想,说不定是华雄与蔡邕千金早已认识,私通沟渠,只是一时说漏了嘴,自己若是能促成,岂不是对华雄一个大恩?

想毕,李儒就说道:“蔡大人,且莫动怒,今日乃为华都督接风,且不提他事,如何?”

李儒开了口,蔡邕也得给点面子,冷哼一声不再理华英雄。

介绍完诸人,李儒再度喝下一杯酒,按照心中的想法,先要给华英雄长长才识,随即说道:“诸位,前日,主簿李权去为华都督封赏时,曾带回华都督一即兴诗作,儒读之,深为震撼,华都督居京已久,儒竟不知华都督有此等大才,今便取出与诸位一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静夜思在从李儒口中缓缓读出,韵味十足,这首诗在众人面前传阅,惹来一阵阵的惊叹,纷纷惊奇不已地看向华英雄,差点把华英雄都看得有点不好意思。

而华英雄此刻也是惊诧不已,心说李儒怎么会知道这首诗的!这可是李白的诗,而且他怎么会说这诗是我作的?

稍微细想一下,华英雄即刻明白过来,疑惑道:“难道是上次我想家的时候被李权听了去?”

蔡邕看着手中的诗,不断地打量华英雄,心说这人可以写出这种意境的诗作?似乎不太可能,于是问道:“华都督,此诗真为将军所作?我观将军,言语不工,似不通文墨般,真可写出此作?”

华英雄连忙说道:“的确是我所作!人行军中,偶有思乡之情,实在是惭愧!”

太欺负人了,不就是说话拽文吗?别以为只有你这大儒会,咱也是会的,无非就是累点。

面子,得给自己长点脸,况且,这蔡邕还是大美人的爹啊!今天就拽一回文。

华英雄恭顺行礼道:“蔡大人!只因末将常年行于军中,故日常言语少着文墨,疏失之处,还请蔡大人莫怪!但此诗确乃华某所作。”

蔡邕这才点了点头,面色和缓了些,上下打量华英雄一下,心说此人虽辱及自家门风,但笔下之才倒是不错,说道:“将军既有此大才,实乃文武双全,只可惜却从戎军马之中,不然,将军成就难以估量啊!”

华英雄闻言暗暗叫苦,心说我也不愿意啊!谁让哪个乌龟王八蛋将自己附身在了华雄身上,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要让自己当文人?恐怕更痛苦!自己肚子里那点货,自己清楚。

李儒在旁闻言一喜,说道:“得蔡大人如此评价,委实难得,蔡大人,儒有一提议,不知蔡大人可愿一听。”

“李大人请说!”

李儒看了蔡邕一眼,又看看华英雄,很坏地笑了笑;说道:“儒虽不知华都督从何得知蔡大人家中之事,不过二位同是我朝有为之臣,华都督既已知悉,想必也是心有所想。蔡大人又这般赞誉华都督,儒以为,不若二位结为姻亲,岂不美事一桩?异日亦可传为一段佳话。”

此言一出;蔡邕惊呆了。

华英雄乐傻了。

李儒大哥;你果然是一肚子坏水啊!!

这门亲事若成了,不但分化了王允势力中的一位得力干将蔡邕;还拉拢了我忠心效力。。佩服;佩服!!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三十三章 逼上梁山

话说李儒要为华雄做媒;蔡邕焦虑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断然回绝说:“李大人好意,蔡某心领。华都督固然文武双全;乃世之佳婿。可奈何小女年幼,刁蛮不可教;李大人还是莫害华都督。”

华英雄听了,心里暗叫可惜。看样子要得到蔡文姬;只能先追求再结婚了。不过回头一想蔡文姬的性格;或许先追求不是件坏事;反而是唯一能俘虏她芳心的办法。

你推我让之下;李儒的媒便做不成了。可李儒岂是这么容易就放弃的角色;他话锋一转;说:〃儒听说华都督有两个儿子;一名华文;一名华武;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