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得下心?此刻的永宁,竟是比当年骊山遇险时,更危弱了几分,脸色苍白的几近透明,仿佛随时都会消息一般……

永宁被暗算的事,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只是不管是李世民、李治,还是房家,都不曾有什么动作,只是有心人却仍是注意到,长安附近的寺庙最近不太平静,不是高僧亡故,就是寺主更迭,虽然动静都不是很大,但是同一时间忽然事多,自然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李世民把孩子抱走养了三天,才琢磨出了一个合心意的名字,于是李治名下如今出身最高的第五子,很荣幸地被赐名为——李琮。

琮者,礼器也。

琮形八角,谓八方,象地。

这个“琮”字,不可谓不贵重,此名一出,更是引起暗潮无数。

虽然整个大兴宫仍沉浸在长孙皇后薨逝的余哀之中,但是李琮的出生,却让李世民多了几分振奋,精神也好转了许多,这倒让许多人都安心了不少,但也让更多人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李琮。

到了正月十五,李世民亲自主持了长孙皇后移葬昭陵的仪式,过程中几度泪眼迷离、泣不成声,葬礼过后,碍于身体原因,李世民逐渐把朝政过度到了李治手中,虽然还是留李治在两仪殿处理政务,但是却已经不再限于观摩、议论,而是真正的上手处理,而李世民也只是在最后把把关。

永宁一直没有醒来,但气色却一日日地好转,袁天罡和孙思邈始终都呆在回春殿没有离开,而晋阳公主虽然已经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也仍然是天天都要与高阳公主一同前来探望一番的。

在见过了永宁这一场危难之后,晋阳公主被吓得不轻,对自己的身体再不敢轻忽,孙思邈怎么交待的,她便怎么做,不管是汤药,还是饮食,甚至生活习惯,都严格地按照孙思邈的要求来做,不过十几天的工夫,本来瘦削的脸颊便圆了一圈,人也精神多了。

李世民和李治见晋阳公主已经慢慢地恢复,都放心了许多,却也不免对永宁的状况忧心。李治也同样天天都要去回春殿看看,也问了袁天罡不知多少回,可是始终没能探听出来,永宁什么时候会醒转康复。

其实袁天罡这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他在世人眼里算是半仙之流,但是实际上为着李唐逆命之事,已经将他身上的那点功德法力损耗得差不多了,他如今还能顶着半仙的架子蒙人,基本上就是靠着星衍宗的名号,和这么些年搭建出来的人脉关系,凭着多年修行的经验在吃老本儿。

那天晋阳公主惊惶不定地跑去见他,他之所以会那么晚才赶到宫中,便是因为他一听晋阳公主说的情形,就知道他自己应付不来,幸而星衍宗也预防了出现这种袁天罡应付不了的状况,在城外的清静之处另有一座小道观,常年驻守着几个内门弟子,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永宁这回的事,便是袁天罡的几个师侄去处置的,只是或许是年轻手段不够的缘故,居然这么些天都没有把事情处理干净,袁天罡是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只能每天一道安神咒,配合着孙思邈的医术治疗,让永宁的身体一点点地好转。

李治也来打听过几次内情,只是袁天罡始终没有吐口。像是永宁眼下这种状况,施法的人必定是得了她的毛发,甚至是血液为媒介,才能施法成功,这就意味着永宁身边怕是就有对方的人,而且就冲着这么些天他的那几个师侄都没能将这法术破解,他便多少有些猜到,永宁这次中的怕是个连环咒,施咒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几个人相辅相承,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施法,除非把所有的祭坛都找到并毁掉,否则……

但是这些事,却是不好跟李治说的,说到底,永宁会有此一劫,根子还是出在袁天罡身上,事情的本质,仍是佛道两家的道统之争,永宁既顶着星衍宗的名头,受星衍宗庇护,那么替星衍宗承受因果,也是在所难免的。

与袁天罡相比,孙思邈就要淡定许多,毕竟他只是个大夫,永宁一息尚存,他便尽心医治——她身上的那些外伤、内伤,至于让永宁醒过来,不好意思,那不在他这个做大夫的医治范畴。

李治接手的政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但是东宫的那些女人们却悄悄地安静了下来,谁都不愿在这个时候出头,生怕会犯了什么忌讳。

房玄龄却平静地让人讶异,每天如常办公,谈笑自如,就好像如今还躺在回春殿人事不知的不是他家闺女一样,就连偶尔在李世民那里见到了李琮,也不见他亲近。

不止房玄龄,可以说整个房家都低调地让人看不出来一点焦虑之态,就连房遗爱这个出了名的憨直之人,在人前都绝口不提永宁之事。如此一来,倒是让外人在生出诸多猜测的同时,并没有敢传出什么不堪的谣言出来,倒是让李治和房家上下悄悄松了口气。

赶在正月里的最后一天,袁天罡的几个师侄终于整出来了点战果,成功地将宫外的祭坛都清除干净的同时,也找到了最后一处祭坛的下落,却是正在东宫之中。

袁天罡暗叹了一声,其实对于宫中这一处,他心中是早就有数的,只是原先还一直给自己留着个想头儿,盼着能绕过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把事情解决掉。但是既然这一处出在宫中,那么势必要去见李世民一回,当然也不能再瞒着李治。

即使袁天罡说出来的是删减加工后的版本,但是仍然让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脸色黑成了一片。

巫蛊之事,历朝皆忌。

而且眼下这可不是写在那些故纸堆里,可以当故事看的三言两行,这次的事就发生在眼前,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虽然这次被害的是永宁,可是谁知下次被害的会不会就是他们父子了?

李世民脸色狰狞地只扔了一个“查”字,便转身回了内殿,随即内殿中便传来了一阵瓷器碎裂的声响。

因为袁天罡点明了那害永宁的祭坛就在东宫,所以李治并没有回避,阴沉着一张脸,跟在袁天罡的身后,只看着他拿着一个罗盘掐掐算算地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李治一早就传谕东宫各处,从太子妃王氏以降,统统都呆在自己的住处,不许外出。同时他还调了一队禁卫,在各处把守,若有人敢违背谕令,一律擒拿,敢于顽抗,就地格杀……

一时之间,东宫之中,肃杀一片。

太子妃王氏对于这种不可知的局势,分外地不安。可是隔窗望着外面那些杀气森森的禁卫,她也同样生不出一点派人出去探听消息的念头,只是惶惑地拉着陪嫁进宫的乳母的手,心里不停地回想着这段时间自己的做为,有没有哪桩是会让李治震怒至此的……

同样与王氏一样不安的,还有长孙婧。永宁生产时遇险,她一直以为是永宁喝了被她调换过的补药,才会有了那样的结果,这些天以来她没一天能睡得好、吃得下,总是担心她做手脚的事会被人查出来。李治的谕令一传到她的住处,又有那些禁卫穿梭来回,她顿时觉得必定是事发了……

长孙婧远远地看着李治走过来的身影,心中不免绝望。如今宫中已经再没有人会庇护于她,而家里,也多半是靠不上的。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一九九章清醒

第一九九章清醒

长孙婧在心虚恐惧的情绪主导之下,并没有注意到走在李治身前的袁天罡,也同样没有注意到李治的眼神,由始至终都不曾朝她的住处看过一眼。

而随着李治越走越近,她的心便越慌,连贴身宫女的小声劝慰都听不进去一个字。脑子里不停地回荡着“完了,完了……”,内心的惊惧逼迫得她再也承受不住,竟尖叫了一声,推开门便朝着李治跑了过去。

李治被长孙婧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见她竟然后不顾礼数,有扑入怀中的意思,不免皱着眉头侧身相避。“漱玉,你这是要做什么?你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他急声厉色地低声训斥,但是毕竟她也是长孙家的女儿,长孙皇后初丧,哪里就好发做于她?

李治的话,到底让长孙婧清醒了三分,只站在那里瑟瑟发抖,却终究没说出什么话来。李治冲着跟着长孙婧一起跑出来的几个宫女使了个眼色,那几个宫女便立刻会意地过来扶住长孙婧,架着她往回走去。

看着长孙婧似乎有些癫狂的背影,李治心里不免起了个疙瘩,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回头叫过了得顺儿,轻声吩咐了几句,得顺儿点了点头,自去按着李治的吩咐安排。

袁天罡带着李治走得并不算慢,虽然偶尔也会走走回头路,但是还是很快有一处小院子被袁天罡指定。李治皱着眉头,跟着袁天罡在一队禁卫的护卫之下,进了院子。

这个院子李治并不熟悉,甚至有些想不起来,自己是不是来过。禁卫很快按着袁天罡的吩咐,将各处把守好的同时,也分出了一部分人将院子里的人都集中了起来。李治直到看见武氏穿着一袭嫩黄色的宫装从屋子里缓步行来,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她的住处……

武氏的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是在精致的妆容衬托下,却显出了几分别样的动人之处。只是李治却完全没有欣赏的兴趣,只要一想到永宁,一想到巫蛊,他就对这个院子里的所有人都恨之入骨。

武氏款款地与李治行礼,李治却连看都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只是看着袁天罡,问道:“袁天师,接下来要怎么做?”

袁天罡微眯着眼看了看武氏,有些想不透武氏为什么还没有逃走。星衍宗那几个弟子的手段并不算利落,想来武氏早就该得到消息了,按说她是完全有时间从容离开的……袁天罡此行的目的,只是想毁掉祭坛,救回永宁,对于武氏,他倒还真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若她早早地远离了这是非之地,袁天罡怕是还要更安心些。

可是武氏却偏偏留了下来,袁天罡心里就不免打起了小鼓,有些猜不透武氏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却也不是去想这些的时候了,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袁天罡收敛心神,叫了四个人高马大的禁卫,跟着他一路寻到了后院的厢房,果然在一处夹壁之中,找到了祭坛所在。

等着袁天罡急匆匆地烧毁了祭坛,赶回前院的时候,却只见一地的尸首,满院血迹。

李治已然在知道确实寻到祭坛之后,便直接下令,斩杀了这个院子里包括武氏在内的所有人,更是在袁天罡回来之后,直接让人将这处院子全部付诸一炬。

袁天罡心下一片侧然,倒不是说他同情武氏等人,只是觉得昔日那个常常带着腼腆笑容的仁弱少年,是真的一去不返了。

回两仪殿与李世民复命之后,袁天罡并未多留,急匆匆地去了回春殿,而李治却与李世民在内殿密谈了一个多时辰,只是谁都不知道这次谈话的内容为何。

李治从两仪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可是已经等在殿前良久的秀雅却仍旧一脸的喜意,一见李治出来,便急忙地迎了上去,笑着说道:“回禀殿下,侧妃娘娘已经醒来了”

李治强自振作精神,眉梢眼角迅速地染上了暖意,急切间也顾不得等人送软轿过来,竟是快步急行,一路朝着回春殿走去。

秀雅也快步跟在李治身后,心里踏实了许多。这些天永宁情况不好,她们这些做贴身宫女的一个个都服侍的战战兢兢的,既怕出了什么纰漏会被发作,又怕永宁有个什么好歹,她们也跟着没了下场。永宁这一醒转,倒是让她们都松了口气,就是撇开李治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