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嗯”了一声,看了半天,拿起一只手镯,道,“灵儿,这个如何?”

这是一只用黄金白银镶嵌在一起的手镯,在交汇处用细小的搭扣相连,小小的搭扣如天然生成,虽然从工艺上说没有后世的精致,却也算得上是没有瑕疵了,我还真没想到这种小店能有如此精品,当然,这只手镯自然无法同宫中的那些珍宝相比。

“我试试。”方灵带上后,伸出手腕在我眼前晃了晃道,“哥,怎么样?”

“嗯,不错,灵儿你自己觉得呢?”

“哥,你喜欢就行。”方灵羞涩地笑道,“灵儿自小练武,从来不带手镯,这个就算是为哥带的。”

我顿时觉得心中一阵激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连忙对旁边的蓝羽道:“蓝羽,付钱吧。”

走出店铺方灵道:“哥,给这个手镯取个名字吧。”

“啊,手镯还要取名?”

“是啊,这是哥送给灵儿的,不一样嘛。”方灵撒娇道。

我想了想道:“这手镯一边是金,一边是银,宛若两只归雁之翼,我看就叫双飞翼吧。”

“双飞翼?”方灵嫣然一笑,“这一金一银的确有点像两只飞燕呢,哥,你真是太有才了。”

“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就是在说这只手镯。”

方灵噗嗤笑出声来:“哥,刚夸你一句,又开始胡说了。李商隐是几百年前的古人,哪里会知道有今天这只手镯呢?”

“这个嘛,也许李商隐穿越时来看过。”

“穿越?这是什么意思?”方灵早已习惯我的新名词,只不过穿越二字还是第一次听说。

第109章人生没有如果

第109章人生没有如果

第109章人生没有如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也许直到蒙古人攻陷临安的前一夜,还有不少人在此醉生梦死吧。

回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最有名的亡国歌舞可能要算宋末的西湖歌舞和明末的秦淮河歌舞了。只不过宋末比起明末还要早上四百年,因此流传下来的风流要远远少于秦淮河畔的哀怨了。

夜深人静之时,西湖依旧是灯火通明,数十艘大大小小的游船穿梭其间,船上不时传来阵阵艳舞笙歌之声,一派歌舞升平,繁华盛世。

巨大的虫船停在湖中,船上高挂的灯笼将周边的湖面照得亮堂堂的,其余的游船谁也不敢靠近其灯光照射到的范围,太师贾大人的座驾在西湖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虫船在此,闲人回避。

今夜的虫船安安静静,整晚都没有歌舞声传出。

贾似道和廖莹中坐在宽敞的船舱中,默默地喝着黄酒,酒菜满桌,均是上品,只是气氛显得过于沉闷。

良久,贾似道长叹一声道:“莹中,老夫知道你是为我好,如果换做别人,老夫一定会认为其人有不轨之心。只是以前我和你讲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此事还是不要再提了。”

“大人,还是再。。。。。。”

“莹中,你不明白,如果二十多年前招老夫回京的是现在这个赵禥,也许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大帅至今还健在,唉,只是人生是没有如果的。这么多年来,老夫已经习惯将相权和皇权相提并论,而且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了。”

廖莹中并不死心,继续劝道:“大人,二十年来,您以国事为重,协助先帝先后除掉了阎、马、丁、董四大奸佞,最近的两年在两浙西路实施了公田法,大人顶住各方势力的阻拦,为我朝筹得军费开支,正是大人的这些行为方才护得大宋在蒙古窥视下,偏安数十年,也算是功在社稷。属下以为,凭皇上的睿智不会不知道的。”

贾似道听廖莹中提起往事,眼里露出精光,腰身一直,对外道:“贾宣,拿酒来。”

门外侍候着的贾府官家贾宣急忙送上一瓶黄酒,给二人倒满,献媚道:“相爷,廖大人请用,还需加菜吗?”

“不用,下去吧。”贾似道摆摆手,“莹中,来,喝酒,这些都是上好的御赐极品黄酒。”

廖莹中端起酒杯道:“谢大人,属下敬大人一杯。”

贾似道一干而尽:“莹中,当今局势大宋积弱,蒙古强大。赵禥登基半年,自然是想改变这种局面,从最近一系列的变革措施来看,六部分化首当其冲,而太后一直不闻不问,宁可让后权减弱,这就间接助长了皇权的势力,下一步赵禥变革的对象一定是枢密院和中书省,只不过老夫岂是六部可比,赵禥,我们就好好斗上一斗吧。”

说完,贾似道又是猛地一口,一杯酒下肚,人也显得意气风发。

廖莹中本是想借助贾似道曾经的事迹劝他相助皇上,却不曾想到,这些事迹竟然激发出贾似道的斗志。看着威风凛凛的贾似道,廖莹中总觉得有种色厉内茬的感觉:“大人,如今后权和皇权结合,其势力大过相权,倘若大人要和皇上抗争,胜负,这胜负虽然难以预料,但对于我朝都是极大的不利啊,最终的结果只会利于蒙古。”

“那也不能看着老夫的势力慢慢被赵禥小儿蚕食吧。”

“大人,这大宋朝毕竟是赵家的天下,大人还请三思。”

贾似道有些恼怒道:“莹中,此事休要再提,今日老夫找你来,是想听听有何良策,不是来听你游说的。”

廖莹中低头喝了一杯酒,双眼已经有些朦胧,沉默许久才道:“大人,根据属下对皇上的观察,皇上唯一惧怕的似乎只有蒙古,我们也只能围绕这点来做做文章了。”

贾似道好像没有明白过来:“莹中,你不会是让老夫迎奉蒙古吧?”

“大人,属下。。。。。。”

贾似道有些激动地打断了廖莹中道:“莹中,老夫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就只有这事不可。”

廖莹中笑道:“大人,莫急。属下知道大人不会卖国求荣的,属下的意思是好好利用这个窥视我朝的虎狼,给皇上施加压力,让皇上认为大宋朝乃至皇上都离不开大人。”

“哦?莹中想到什么好主意了?”

“大人,您试想下,如果此时蒙古军队南下,皇上还有精力变革内政吗?”

贾似道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如此这般,赵禥应该没有精力顾及内政,只是蒙古忽必烈刚刚平定内乱,耗费巨大,哪有能耐南下作战?”

“大人,吕文德在襄樊经营数年,这边关急报他还是会写的吧?”

吕文德能够成为在京湖地区重要的军事集团十几年不倒,原因有二,一是吕文德和蒙古交战数十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对敌经验,也培养了一批实力不弱的家族武装,二是吕文德上献媚于贾似道,下打击异己,有了朝中贾似道的支持,吕文德在京湖之地逐步变成一家独大。

贾似道看着廖莹中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莹中,此计大妙,幸亏你是老夫的心腹,不然老夫可留你不得。”

廖莹中心里打了个寒颤:“大人,属下莹中誓死效忠大人。”

胡云在金华城的住所较为偏僻,尽管是大白天,也是显得幽静。宋承祖极其两个手下候强,易长江带着我们绕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弄堂的尽头,这是一座独立的普通院落,青砖灰瓦,清静整洁。

候强身材廋小,善于追踪术,易长江精通各类锁具,是宋承祖两名得力干将。

穿过一个狭小的天井,便进入到里屋,屋里居中的是客厅,客厅左面是书房,右面是卧室,整体面积较小,除了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书籍,显得略微拥挤外,客厅和卧室的陈设都极为简单。

“公子,这里我详细检查过好几次,包括胡云的信件,书稿,衣物等,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我粗粗看了一遍,知道以宋承祖的能耐必定不会放过蛛丝马迹,笑道:“宋先生,也不是一无所获。”

“哦。公子有何发现?”

“从这里的情形来看,胡云离开或被离开时,并没有到此收拾物件,说明并非事先预谋好的。”

宋承祖有些惊叹道:“公子的被离开之说倒也十分贴切,的确如此,我还有种直觉,如果此事和胡风有关,那么他一定还在金华。”

“哦,为何如此说?”

“公子,这胡风失踪了十多年,最近突然出现在金华,我觉得他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前来的,不只是单纯为了看胡云,他来的时候正好遇上盖叫天被羁押,而他和盖叫天一定有什么联系,所以胡风或者胡云灭口杀人,至于胡风前来金华的原本目的应该还未达到,所以他不会离开。”

“恩,有道理,看来找出胡风胡云就是本案的关键。”

“不错,我已通知金华衙役,在金华城中铺开大网,四下找寻胡风胡云。”

第110章赤松山

第110章赤松山

第110章赤松山

看来要论证盖叫天这道几何题,或许胡氏兄弟就是我要画的辅助线,只是这条辅助线该怎么画呢?

“宋先生,这胡云平日的习性如何?”

“公子,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胡云基本上就在府衙,牢狱,住所三处地方出没,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爱好,据其同事讲,胡云不好交际,言语不多,为人处事也相当古板,所以没事时大家都对其敬而远之。”

“是吗?”我想了想继续道,“宋先生,这金华太守品性怎样?”

宋承祖压低声音道:“回公子,金华太守任一松乃是先帝时期的进士,从表面上看,为人还算正直,自诩清高之流,前些年一直勤恳为政,只是最近几年来不知为何迷上了南戏,才有所改变。”

“南戏,这是什么?”

“公子,南戏是浙江路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起来的,也称永嘉杂剧,在我朝南渡后得到迅速发展。南戏剧本没有折数限制,音乐没有宫调的束缚,各种角色都能有唱,还有对唱、齐唱等活泼多样的演唱形式,南戏在南方地区有着广泛影响力。”

“哦,知道了。”

“自从这任一松迷上南戏后,疏于政事,金华政务大都交予通判刑方卓处理,这刑方卓乃是其妾室堂弟,为人奸猾,三年前得任一松提拔,担任了金华府通判,起初做事还像模像样,随着权力变大,背地里贪赃枉法,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利用公田法之纰漏,买空卖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民愤极大。”

“那任一松不知道吗?”

“任一松心思都在南戏上,哪里知道外面农户地主的事情,况且刑方卓此人早先精于南戏,加上能言善辩,故深得任一松信任。这些都是我的两个属下无意间听来的,可信度还是颇高。”

“看来这金华太守不怎么称职啊,也不知道怎么通过吏部考核的。”

“公子,要去府衙吗?”

“不去了,你继续查案吧,我们四处走走。”

“那公子可以去城外的赤松山看看,十年前我路过金华,曾经去过,那里景色宜人,公子不妨一观。”

“赤松山?”我记忆中只有金华的岩洞最为出名,转眼一想,也许此时的岩洞还未开发出来吧,毕竟那深不可测的岩洞没有后世科技的支撑,也不是那么容易开发的。其实后世的金华双龙洞就在赤松山一带,不过在宋代还未开发而已。

“对,就在城东郊十里外的赤松镇后山。”

方灵乐呵呵插话道:“赤松山传说是赤松道人修身得道,成仙飞升的圣地,哥,我们去吧。”

“恩,既然灵儿喜欢,我们就去赤松山吧。”

从金华城一路东行,道路渐渐变窄,这里不是官道,我们也没有骑马,只是以正常的速度前行。十里之地对我们而言,还是相当轻松。

走出大约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