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准奏。”

马廷鸾接着说道:“陛下将官田所升级为官田司,并且重新丈量土地,是否要在各地推广公田法?”

贾似道看了廖莹中一眼,心道,“这来的还真快啊。”

第64章你若来了,便是春天

第64章你若来了,便是春天

第64章你若来了,便是春天

我掩盖住内心的惊讶,问道:“马爱卿,你为何会认为朕欲在各地推广公田法?”

马廷鸾吞吞吐吐道:“陛下,这,这个嘛,乃是臣的猜想。”

贾似道突然起身:“马大人,贾某知道你一向反对公田法,只是你也过于敏感了吧。丈量土地,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寻常之事,而官田所升级为官田司,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之土地,仅凭这两点就随意猜测,马大人,似乎于你的身份不符吧。”

马廷鸾老脸微红,一时无语。

推广公田法一事我只和贾似道和谢道清讲过,谢道清虽然以前一直反对公田法,但这一次却是和我同盟,应该不会说出去,而以贾似道丰富的政治头脑,想必也不会说出,难道正如马廷鸾所言,是其自己猜测的?

我看了看贾似道,总觉得事情怪怪的。我想了想道:“马爱卿,公田法从其出发点来说,朕是赞同的,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只有这些弊端能够解决时,朕才会推广公田法,或者是说推广改进后的公田法。”

“是,陛下圣明。”

“江爱卿,廖爱卿,下朝后二位随小七留步偏殿,朕与你们说说商业部的事情。”

正殿后面是一处小型的偏殿,平时作为皇帝朝会闲时休息之地。

“官家,江大人,廖大人到。”

“嗯,小七,你且退下。”

“是,官家。”

江万里廖莹中忙道:“谢七公公。”

“两位爱卿,过来坐下说话。”

小七退下后,江廖二人来到我近前先行礼毕,分左右坐在了我下首。

“朕知道你们二位均是博学多才,可以称得上是本朝之大儒,但却都不谙经济,然国家经济已到崩溃边缘,而我朝少有精通此道之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所以朕要求你们首先放低读书人的身价,以商人之心,全力改善我朝经济。”

“臣等遵旨。”

我先将商业部的构架,作用,行事原则等简要地告诉了两人,随即一起展开了讨论。在和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廖莹中此人思路敏捷,于商业上的领悟力极强,且能举一反三,的确是个人才,只是其身为贾似道心腹之人,对贾似道始终不弃不离,否则倒是我的一大助力。廖莹中代表贾似道,这第一次谈论,他更多的是在试探我的内心吧。

在得到谢道清的支持后,我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贾似道是奸臣,但不是造反者,我看准了他不敢造反,即便在历史上他面对无能的宋度宗也没有起过反意,说明其充其量也就是个玩弄政治的权臣,而不是图谋天下的霸者。对于这种人,我强势一分,他就会软弱一分,在我掌握兵权以前,只要我不将其逼得太急,他也不会铤而走险。

相对而言,江万里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大事清晰,在细节上却显犹豫,可能是他脑海中的固化思维有关吧,不过这种人也有他的好处,在把握大局上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江万里道:“陛下,臣等回去后首先选址,招人,同时拟定商业部行事流程,准则,架构等。”

“恩,江爱卿,廖爱卿,你们二人商议后尽快上奏本于朕。”

“是,陛下。”

“两位爱卿,对于新生事物,大胆设想,细心求证。”

两人喃喃重复到,大胆设想,细心求证。

廖莹中离开后,立即来到贾府后乐园。

“莹中,评价如何?”

廖莹中知道贾似道不是在问他对于商业部的评价,而是在问对于皇帝的评价:“大人,皇上思路清晰,心思缜密,时常能出妙招,就像这桌上对弈的围棋,皇上堪称国手也。”

贾似道听罢默不作声。

廖莹中继续说道:“大人也无需气馁,这也就是局部的妙招,胜负之分还早,只是我们也得好生筹谋,大人,只是有一点大人需要做个决断了。”

“哪一点?”

“大人未来的打算,是做孟帅还是史弥远?”

贾似道盯着廖莹中问道:“开弓还有回头箭吗?”

廖莹中没有避开贾似道的目光,凝视片刻后道:“如此以来,我们也需从长计议了,从今日马廷鸾上奏可以看出,皇上应该不会怀疑大人,而我们今后当不断寻找机会,想方设法设计一环扣一环的劫数,尽量孤立皇上,分化太后一党,而最大的助力我以为便是北方之蒙古,因为皇上最担心的就是蒙古人南侵,其皇位不保,所以大人当通知东川,两湖等地,封锁蒙古人的消息,大人便可以在此多做文章了。”

“恩,莹中此计甚秒,只是边境之地李庭芝的态度难以捉摸。”

“的确如此,大人也只能多修书于他,暗示其莫忘当年提携之恩。”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

虽然还是春寒料峭,但已让人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临安城桃红柳绿,时而飘洒着金风细雨,时而又是春光明媚,无论是何种景色,都在向人们宣布,春天来了。

这是一个朦朦烟雨的清晨。

我独自漫步在皇宫御花园内,此时距我来到宋朝刚好四个月。

御花园内春柳成行,偶尔出现的黄莺在柳叶间穿梭,轻点树叶,又即刻飞去,速度之快让人觉得闻其声而不见其影,清风斜吹,吹在身上的是阵阵寒意,吹在心里的是片片清新,端的是意境无穷。

难怪这御花园在后世能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

丝丝一般的细雨继续下着,似乎在讲述春的恋情,缠绵而又悄然无声,我站在花园中的一处亭榭前,随意看去,数不清的花朵正在快乐地成长,朵朵清艳的鲜花上,点点水珠,滴滴露珠,清香入鼻,渗入心神。

我静静地享受着。

春的气息。

春的痕迹。

多么美好的春天啊。

突然,我想起乐菱杉告诉我的一篇散文,“你若来了,便是春天。”

当时,乐菱杉说到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一行热泪,这句话美好到令人想哭,心疼到令人想哭,温暖得令人想哭。

春天,这是一个没有乐菱杉的春天,对我而言,还能叫春天吗?

我痴痴地站着,一动不动,万千思绪透过烟雾,透过花香,想要飞去,却不知飞向何方。

“官家,清晨春寒,还是早些回屋吧。”不知何时,全玖来到我近前,撑开雨伞,遮住了细雨。

“玖儿,还早,怎么不多睡会?”

全玖低声道:“玖儿醒来不见官家,便出来寻找了。”

“嗯,玖儿,那我们回屋吧,你身子弱,禁不起风寒。”

我接过雨伞,牵着全玖的小手,慢慢走回宁乾宫。

第65章人定胜天

第65章人定胜天

第65章人定胜天

“临安城果真与众不同,不来此地,根本想象不到世间还有如此繁华之地,我蒙古之中都,上都等城市都远远不及也,难怪大汗对南朝花花世界念念不忘。”

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僧人边走边想到。

春寒料峭之时,中年僧人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僧衣,背着一个黄色布袋(僧人随身布袋,名为乾坤袋),似乎毫不惧怕寒冷。

这僧人约莫三十出头,面目英俊,轮廓分明,除了皮肤微黑,咋一看去和宋人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偶尔露出笑容时,会让人觉得有种莫名之邪气。

在天涯派出以昆哲长老为首的蒙面人行刺宋朝皇帝失败后,忽必烈意图在临安重新建立细作站,取代原有的情报机构,为蒙古入侵宋朝收集情报,做好准备。

从印天涯推衍星象后得出的结论中,忽必烈变得格外重视这宋朝皇帝,和印天涯商议后,将此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天涯大祭司杨琏真加。

杨琏真加,蒙古天涯的大祭司,出自西夏藏传密宗,不好佛学,却喜密宗武技,五年前投奔蒙古,颇为忽必烈信任,后得印天涯指点,武艺大成,在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的决定性战役中,杨琏真加单枪匹马杀入由怯薛军保护的阿里不哥大帐中,生擒阿里不哥。其人胆大心细,可谓文武双全,是以在天涯里不断升职,最终被印天涯任命为大祭司,位居神殿四大长老之上。杨琏真加虽为西域色目人,但相貌同汉人无异,且精通汉语,所以被委以重任,只身一人来到临安。

宋朝时,佛教徒也算不少,各地僧侣也常常到京城寺庙挂单,所以对于这样一位单身僧人也没人会去留意。

傍晚时分,杨琏真加来到临安北部的演福寺。

演福寺是临安的一座小庙,位置偏僻,少人涉足,是以香火淡寡,庙里除了主持允泽大师外,就只有十来个年轻僧人,这里乃是蒙古人在临安唯一的一处据点,据说还是当年托雷(成吉思汗幼子)在南游时所建。

杨琏真加围绕寺庙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地势,来到紧闭的庙门前。

“啪啪啪”杨琏真加敲了敲庙门,不一会,庙门一开,里面出来一位年轻沙弥。

“大师前来,有何贵干?”年轻沙弥双手合十问道。

“贫僧欲在贵寺挂单,请通报主持,行个方便。”

“大师稍等。”

年轻沙弥很快带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僧人来到门前。

“这位大师自何处来?老衲乃本寺主持允泽。”允泽看了看杨琏真加问道。

“见过允泽大师。”杨琏真加双手合十道,“贫僧云游四方,欲在贵寺挂单,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本寺庙小,难容这位大师,还请移步其它寺庙。”允泽一副拒人千里之态。

杨琏真加呵呵一笑:“庙小但无妨,只需曲径能通幽。”

允泽一愣,随即答道:“小庙何来曲径,本寺只有禅房花木。”

杨琏真加拇指,食指结成圆形之印,其他手指上翘:“贫僧只喜花木。”

允泽急忙做了一个同样的手势,将杨琏真加请入里间道:“那请大师随老衲入禅房再议。”

进入屋内后,允泽吩咐小沙弥:“觉立,去准备客房,供这位大师歇息。”

杨琏真加见觉立走后,从乾坤袋内取出一封密函交与允泽:“贫僧乃神殿大祭司杨琏真加,这是神尊大人信函及印鉴。”

允泽看完,连忙跪下道:“属下允泽见过大祭司。”

杨琏真加接过信函夹在双掌之间,微一发力,信函瞬间成为碎纸片掉落于地。

“好精湛的技艺。”允泽暗道。

“允泽,坐下吧。”杨琏真加道,“先说说眼下临安的局势。”

允泽坐下后,恭敬地说道:“是,祭司大人。”

咸淳元年三月一日,忽必烈迁都燕京,昭告天下,改燕京为上都,原开平上都府更名为中都,作为蒙古之陪都,并根据天涯神尊大人印天涯之意,下令在原燕京城外东北方向建筑新城,由天涯神殿四大长老中位列第二的藏春散人刘秉忠负责督建。

这刘秉忠精通术数,如果不是汉人的话,印天涯也许就会将其培养成下代天涯神尊了。

同时,忽必烈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简化并整合了行政管理系统,由中书省全权负责行政事务,由于只有一个机构负责,行政管理进行得更加顺畅,呈报皇帝的所有奏折都要经过中书省过滤,中书省最高职务为中书令,忽必烈批准的重要决策,都由中书令交给各部负责执行并行监督。其次,按照汉制,设立专门负责军事的枢密院,执行中书省决策的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