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嫣带去赵家……

又让她去把地里出产的一些土产带上,再带上百来斤左右的优级天香米。

☆、第二百七十章 年少

赵家一家子都特别喜欢吃这天香米,觉得比以往他们在粮店买的还更好吃。赵老爷子成天在傅家吃了还不够,每回家去也总会不客气带一些走。

傅紫萱拉着净好脸的紫嫣走出了院子,一出三进院的院门,发现赵学梁正一脸无措地等在院门口。也不知站了多久了,看她们出来,往前迎了一步还差点跌倒。

紫嫣也不说话,看到他只把头扭到一边。

赵学梁自来了傅家后倒是开朗了不少,这会悄悄地看了紫嫣一眼,又对着傅紫萱说道:“姐,我有话要跟妹妹说。”

傅紫萱看着他,直到那孩子脸上染满红霞,才笑着开口道:“恩,去吧。不可耽搁太久,让妈妈们等太久不好。”

“恩”。赵学梁向傅紫萱施了一礼,就拉着紫嫣走开了。紫嫣用力甩了他的手,小跑着跑了。赵当梁愣了愣,又快步地跟了上去。

傅紫萱和寒霜看着笑了起来。

“小姐,你不怕别人看到,说一些难听的话啊?”

“怕什么,这是咱自己的家。再说了,我可不是那些古板,说什么订亲的儿女不能见面,不能说话什么的。不说话不交流感情如何会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要从小一起成长,一起培养,以后感情才会好…···”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前院走去。

前院的花厅里,陈氏正陪着赵家派来的两个妈妈说话。旁边还站着一个小丫头,今年十二岁,是赵家的家生子,原在赵雪妍的屋里当个三等丫头。

赵刘氏说只木乐一人照顾紫嫣怕是不够,这个叫梅香的丫头从小在赵家长大又懂规矩,就派给了紫嫣。又根据木乐的名字给她另取名叫“沐欢”。

这沐欢傅紫萱冷眼瞧着,倒确是个知礼懂事的,也懂得维护紫嫣。赵刘氏对紫嫣倒是挺用心的。

傅紫嫣原还担心木乐和紫嫣有些太跳脱了·怕在赵家会闯祸,有沐欢时不时提点着,对紫嫣也有好处。

初次见面时傅紫嫣也让陈氏送了一支金钗给她,这丫头倒郑重地向陈氏和傅紫萱道了谢。在紫嫣身边更用了心。

傅紫萱进了花厅·坐在陈氏身边也陪着两个妈妈说话。

听两个妈妈说,不日方家也会来接婉华。说赵刘氏请了敬县一个女先来家教雪妍闺学,古氏也准备让婉华一起过去学,再加上紫嫣,三人正好做伴。

傅紫萱倒觉得这样安排挺好。有人陪着紫嫣一起学,紫嫣也不会觉得太难过。她跟婉华也相熟,有委屈也有人开导。这倒让傅紫萱放心不少。

另一厢只说紫嫣和赵学梁。

今日因家里来人·有话带给他,他就被人从学堂叫了回来。

一进院子就看到紫嫣哭着跑开,他只愣了愣,忙跟了上去。没想到那小丫头跑得倒快,一头扎进了她姐姐的房间,他也就不好跟过去了,只在院门口焦急等着。

他大抵也知道那丫头为什么会哭,会抵触到自己家。

那丫头也去过自己家好几回了·每次从自己家回来,都不给自己好脸色。

原先没去自己家之前,偶尔见面还会赏个笑脸·会让她弟弟拿些好吃的给他。

这从自家回来后,就越发躲着他了。

他也知道母亲定是找她过去学规矩了。母亲并不是个坏人,只不过平日里不太爱笑,为人严厉了些。那丫头一定是被母亲吓到了。一定要与她好好说说,要是她因此排斥进赵家,那可怎么是好?

自己并不讨厌她,反而觉得她很好。嗯,比那些京里的姑娘还要好。赵学梁一颗少年心懵懵懂懂的,只觉得不要让她觉得自家不好,要跟她好好解释一番。

两人别别扭扭地到了傅家三进的小花园里·止了脚步。

“你跟着我干嘛?”紫嫣小丫头转过身瞪着他。

赵学梁平日里是个寡言的,这会被她一瞪更不知该说什么了。

讷讷地张着嘴,又合上了,只是盯着紫嫣看。

“呸,你看着我干嘛?”紫嫣愤愤地跺着脚,“不是有话要跟我说吗?不然干嘛跟着我?”

赵学梁脸上泛起红霞·张嘴说道:“你,你不要怕。我母亲不是坏人。一会我会跟妈妈们说,让她们带话给母亲,让她待你好些,这学规矩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

“你懂什么!”紫嫣大声回嘴。

又想起在赵家的日子,赵伯母是没说什么,不过那些妈妈们要是她做得不对,可是会扬竹板的。她又不是不会走路,小孩子才学走路呢!

赵学梁看她气鼓鼓的样子只觉得这丫头可爱的很。脸色缓了缓,又说道:“你别怕,雪妍也是从小学规矩的。她小时候还经常被母亲打手心呢。”

“真的?雪妍姐也学过规矩?还被你母亲打过手心?”紫嫣瞪大眼睛望着赵学梁。

“恩,我不骗你。要不你问婉华,她也是从小就学规矩的,她们家更严厉呢。她祖母不喜欢她,请的老妈妈更是严厉。”赵学梁朝着紫嫣点头说道。

“真的?婉华也学过规矩?我以为就我这乡下来的要学规矩呢。”紫嫣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脸上也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婉华祖母为什么不喜欢她?我祖母可是很喜欢我们呢。还有你祖母也很喜欢雪妍姐,我都看得出来。”

赵学梁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说好像她祖母不太喜欢她母亲,原先她祖母是想让她爹娶别人的,她爹不愿意。”

“哦。那婉华真可怜。”

“恩,并不是每个人的家里都像你家这样的。以后你接触得多了就知道了。我上次听妈妈们说,家里要请女先来教雪妍,婉华也要一起去学,以后你们三人就能一起做伴了,也就不会太孤单了。有些规矩,你也可以问雪妍和婉华。”

“真的?那婉华不住我们家了吗?”

“恩,应该过几天,她家里就会派人来接她了。原先是她一个人没人跟她做伴才让她来这里的。现在我妹妹在家没人陪她,所以我母亲就跟古伯母说让婉华过去陪我妹妹。”

紫嫣听完点了点头。这样子的话,自己就不会太孤独了。有些不懂的,学不好的规矩也可以让雪妍和婉华教她。想着想着就咧着嘴笑了起来。

赵学梁看她笑了,心里也跟着松快了起来。

看着她又说道:“我那房里还收了好些好东西,都是从京里带回来的,你让雪妍带你过去挑,喜欢什么就拿。”

“真的?喜欢什么都可以拿?”紫嫣看着他挑了挑眉毛,还歪着头盯着他不放。

赵学梁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红地别过头不看她,只狠狠地点着头:“嗯,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紫嫣看着他一脸别扭的模样开心地笑了起来。

赵学梁又听到她久违的嘎嘎的笑声,也跟着笑了起来。只觉得这冬日的风一点都不冷,还舒服得很。

紫嫣上了马车离开后,陈氏盯着马车一脸的不舍。傅紫萱忙拉着她到厨房里试验各种点心糖果,以便过年时多做一些送礼及招待客人之用。

隔日,古氏也派了两个妈妈来接婉华。

婉华一脸不舍,跟大伙告别,又去杨家跟杨老太太告别。杨老太太教了她几个月的刺绣,这丫头几个月来女工绣活突飞猛进。加上傅家庄有好多人陪她,这孩子比雪妍要活泼,更是喜欢呆在乡下这地方。走时一步三回头。还说她弟弟在这里,她以后还是会经常过来的。

陈氏抱了抱她,说什么时候来都欢迎,又给她打包了昨日试验出来的各种吃食点心。小丫头是个喜欢吃的,喜滋滋地收下走了。

没过几日,傅红菱也过来把刘黑檀和刘酸枝接走了。越到过年的时间,刘贵的木匠店里就越发忙碌,单子接得多都来不及做。

刘黑檀十五岁了,从小给刘贵打下手,原本是想着他从来没上过学堂,让他跟在傅天河身边,在学院里也能认几个大字,也从没想过让他考科举什么的。

刘酸枝和刘红木也是一样,傅红菱也只是想让他们三个跟着多认些字罢了。如今店里忙,招了几个学徒仍是忙不过来。刘黑檀从小跟着刘贵身边,比一般学徒还强些,从此后就跟在刘贵身边接刘贵的衣钵了。

刘酸枝则是接她回去做家事。傅红菱现在一个人已是忙不过来了,几个学徒中午也要在她家吃一顿的。刘酸枝的药学之路就这样被停了下来。

年底不管是有间食肆还是有间粮铺还是锦绣坊都是忙碌非常。

醉仙楼也临近年底要各处对帐。孙掌柜自从被提拔为二十五家酒楼的大管事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四处巡视查帐,只好劳累傅紫萱不时要去城里盯梢。

这期间赵坤也从云州送了几次信回来,说云州醉仙楼情况越来越好。他还准备过年前把自家小儿接到云州,把家安在云州。还说周老太爷给他介绍了当地一乡坤的女儿给他,过完年就要办喜事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佛前

傅紫萱挺替赵坤高兴。

他妻子生产完就没了,他又长年在外,儿子也丢在岳家,京里那个家自分家后除了老父也没人记得他,家不成家。现在要把儿子接去云州,再成个家,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这下孙掌柜也能放心了。

赵坤信中还说了云庄及云庄仓库的情况。

说那个仓库因口碑好,价格又公道,已是在云州打出了名声。仓库都没有空着的时候。

还好傅紫萱当初做了好多货架,屋子里都做了分层,能多存放些货物。又挖了地窖,有些货物放在地窖,保存的时间更长,又不占土地面积,也不用再增添人手,管理上也便利。

年前这段时间来往货商更多,那仓库只怕会越发受欢迎。

好消息谁都喜欢听。傅紫萱接到信,心里也很是高兴。那一趟云州治病,倒是有了这样的意外收获。

看完信傅紫萱也都给赵坤及时回了,还交待他办喜事时一定要通知她。也好备上一份厚礼,托孙掌柜带过去。

赵坤也算是她的贵人。

年节越近,诸事越发忙碌。

傅紫萱自孙掌柜开始往外查帐收帐之后,不得已顶着冬日的凛冽寒风往城里跑。

年节前的醉仙楼客人越发多了起来,自上了各种锅子之后,来客更多。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或是涮上一回切得薄薄的羊肉,真是从上到下的通泰舒爽。

羊肉越紧着供应,上门吃羊肉锅子的人越多。管事伙计忙着点头哈腰招待各方宾朋,后厨里大厨及杂工更是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人人都累得要散架,可听了傅紫萱说年底大小都有分红,又干劲十足。

谁不想过个肥年?家小都在家等着呢。

与醉仙楼的红火不同,有间食肆倒是因为天气冷,销售不如之前。但并没下滑多少,年前宴请多·单个客人购买的量也上去了不少。

最火的还是锦绣坊。

时下百姓都有“娶妇好过年”的说法,所以年节前婚嫁甚多。就是杨忠和叶文华的婚期也选在了腊月十八。

锦绣坊里光是婚迎嫁娶要用的衣料就日日清柜,成衣、绣活更是多得做不完。两个掌柜傅紫文和杨盛妻子杨孔氏忙得脚打后脑勺,店里的伙计也是忙上忙下·绣娘们更是手下不停,自睁眼开始就盯在绣架上。

绣娘们跟醉仙楼的大厨伙计们不同,她们接得活多,拿的工钱也多。店里除了每月发给她们工钱外,还按绣活的精细程度及她们的资历给她们按单分放不等的分红,最差的绣娘都有三成分成银。

每一年到这个时候,绣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