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长想着这个族学也算寄托了他的希望,当初讨论开什么班时,他就想到了他大儿子。也算是他的一个私心,族里的孩子如果在他儿子的教导下有了出息,他这个族长脸上也有光得很,在族里也才说得上话。

他儿子是个秀才,考了几次举子不中之后,就当了一名帐房,后来才到书院当了一名先生。他想着这个学堂光傅天河一人是不行的,他儿子可以教程度较浅的启蒙班学生,然后再教个算学班,将来孩子们学出息了,也多少是件谋生的手段。

大伙讨论下来很快就同意了。只不过族长儿子那边倒是一番波折。

族长与他大儿傅天德说了之后,他儿子倒是想了想就同意了。这学堂目前就两个教书先生,将来学堂要是出名了,孩子也都出息了,他可是元老,想不被人记住都难。

而且听他爹说,有两个比知县还大的官也在里面当武学先生,而且知县老爷还与他们交好。这样的话,这个学堂一定会得到知县大人的关注,也会有一些人慕名而来。

这要是做好了,可是得名又得利的事。又在自家门口,倒比在别处做事强。而且还能照顾到家里两老。他身为长子,两个老人又不爱住城里,他也是日牵夜挂的很。

只是族长的大儿媳不太愿意。这过惯了城里的生活,一时又灰头土脸地回乡下当个泥腿子,她可不乐意。

她的理由也很充分,大儿子傅紫宁正在书院苦读,正备考秀才。大女儿傅紫柳又在备嫁,而三女傅紫杏和四儿傅紫槐又还小。她有心留在城里照顾大的,又放心不下两个小的。两个儿子目前又都在书院读书,有心让三女跟着他爹回来,三女儿自己倒不乐意回乡。

最后听说就傅天德一人回来。

而药学班,是傅紫萱自己想开的。傅紫萱本意是想着玉屏山长长的山脉,药草丰富,可以采些换钱添补家计。另外就是村里离城里太远,又是交通不便的,将来得了急病自己也能捡些药草来煎服了,还能省些往城里请大夫的功夫和银钱。

之所以叫“药学班”而不是“医学班”,傅紫萱是想着要收徒的话将来收些有一定基础的药童,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些乡民没一定基础,字也不认识一个,教他们诊脉不太现实,倒是可以教他们一些谋生的手段。

傅紫萱一直有着收徒的想法。她那个师傅一辈子只收了她一个徒弟,而且还是破例收的,想来再不会收了。而师父的传承是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的。君子涯写下的医书、脉案不下几十本,傅紫萱把它们好好地存在空间里,总想着有着一日要让它们见见天日,流传后世。

而跟着君子涯南来北往看的多了,现行医馆里几乎清一色的男大夫。这个时代社会等级森严,加上男女有别,女人看病难是个社会问题。

就好像知县夫人古氏,她自己是个官家夫人都不好对着上门看诊的大夫说她哪里有毛病。看诊的男大夫为了避嫌,往往在女患的手上搭张帕子或是拉个帘子了事,不观诊,不按查,不接触患处。若是显见的地方还好,若是隐蔽处,只能任由其苦痛毫无作为。

富贵人家还能常食些补药,贫苦一些的也就只能等死了。傅紫萱一直以为看病,就要看到患者的痛处,不探不查,只探个脉,如何能做到正确看诊?如何能对症?

所以傅紫萱一直起心要收些女徒弟。之前在无忧谷因为君子涯是个不愿被人打扰的人,倒不好开展。现在倒是可以着手准备了。

这个药学班,也要分两块,一块除了教孩子认些药草知识以外,另外一块是吸收一些媳妇子系统地请人教些接生的本事。

傅紫萱一直想着要组建一个正规的稳婆队伍。到时候不叫“稳婆”,叫“接生娘子”。这个队伍要年轻化,吸收一些生过孩子有过哺养小儿经验的年轻的媳妇,不要年纪太大的婆子。

除了系统的接生以外,这些人还要能指导新晋级当娘的人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家的孩子、如何哺乳、如何坐月子、甚至还要会做一些养身补身的食疗等等。这不再是一个低下的行业,它应该是受人尊敬和推崇的。这是傅紫萱要的宗旨。

将来也许这个药学班这个接生队伍会是整个学堂利润的增长点。这个时代还没什么计划生育的概念,多数讲究多子多福,而且避孕的法子也没现代社会那么多。生了孩子总是要请人接生的,大户人家更是需要这样专门的月嫂。

这也算是魏朝独一份的,将来也许傅紫萱会在各个城池开这样的医馆,把这样的理念传达下去,到时这个进项就会很可观。世人得知这个的“接生娘子”是由傅家庄学堂传出去的,对于傅家庄的学堂、对于傅天河来说都是件名利双收的好事。不管将来傅天河能否如愿入仕,都能受到世人尊重。

起这个心,是因为傅紫萱一直对古代稳婆这个行业,很是担忧。听惯了深宅大院里死在稳婆手中的人命不少,而且这些人没个系统的学习,接生婴儿成活率极低。

她想组建这样的一支队伍,加上让她们学些浅浅的医术,想必能把婴儿死亡率控制住。

当然她也是有私心的,她好不容易来这异世一遭,可不想死在怀孕生子之时,得早早备下人选。

傅紫萱曾经把自己的这些想法跟君子涯探讨过,君子涯也很是赞成。当然傅紫萱一般提什么意见,君子涯都会同意,一是不想没有好东西吃,二是傅紫萱也不会拿一些不靠谱的事烦他。

他自己不愿再收徒弟,但从不反对傅紫萱收徒。这也算他的徒孙,能把他的医术传承下去,他当然没有那个一定要让民生大众受惠的想法,他只是想着“君子涯”的名字能被后人广为人知,他就高兴。

年轻时,家破人亡后,君子涯一度有些愤世嫉俗,收了傅紫萱后才算有些人气。他是一个不拘泥于世俗的人,可不管世人如何看他。

所以世人传他的脾气怪异,他还津津乐道。其实傅紫萱一直都知道她这个师傅其实心肠还是很软的,又很护短,一辈子没有成亲,把傅紫萱当成亲儿一般培养……

傅紫萱只要想到她师父,想到他师父写的那些厚厚的医书,就想着有着一日一定要把它出版出来流传后世。

这个世上医者所著的医书及药方这些东西都是不外传的。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家族内部不流于世人之物。但是对于君子涯和傅紫萱这个后世来的人来说,并没有这种藏着掖着的想法。

只是傅紫萱可不会接生,她也没这方面的经验,接生娘子这一块这个授课人选还得好好寻摸寻摸。

学堂在众人的商议下暂时就定了这四个技能班。

考学班又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过了秀才自然会到县衙办的书院或是城里私办有些名气的书院就读。考学班是上午和下午都授课,并且不能同时报技能班。而认字班则分了男班和女班。早上授课认字,下午技能班授课。女班的认字先生订了傅欢。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远景韩方(16:11)

傅紫萱一直觉得这个孩子是个有来历的,只是目前她还没敞开心扉愿意把她的故事好好倾吐,傅紫萱倒没逼她。看她教紫嫣描红,写的那一手好看的簪花小楷,没个七八年的功夫是写不出来的。而她自己不过才十五岁。想来是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了。

而且这个傅欢还能绣一手好看的绣活。原本也想让她教绣活的,但族长的意思还是要多照顾族里,傅紫萱想着兼任两项怕她也累着,只好做罢。

跟傅欢说了让她到学堂任女先的事,这孩子倒是兴奋地很,忙不迭地点头同意了。摸着傅紫萱给她的启蒙教材咧着嘴笑了。看那样子,让傅紫萱觉得让这一个有可能是富家千金的小姐在家里做个丫头猫在厨房实在是件不人道的事。

而技能班的各个授课先生已是确定,认字先生也定下。傅天河要教考学班中级上午下午都要授课,而傅天德要教考学班初级班,上午下午都有课,他的算学班暂时就开不了。而目前还缺一个认字班的男先生。

想了想只好让清风云霁来回先替代着,到时寻到人再说。

这些先生就暂订月钱一两银子一月。这个学堂可是免费收受傅家庄的孩子,可以算是亏本运盈。将来要是什么时候有盈利了,再往上增加也不迟。

其实除了傅天德和沈氏,也就是自家人,倒不会计较那些月钱。而二丫娘沈氏能有个固定收入就已是感恩不尽了,倒还嫌多。傅天德有族长压着,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傅紫萱跟着傅天河,伙同家里几个小的一齐来到学堂时,学堂已是挤挤挨挨站满了人。报了名学习的想必一早就来了,还有好些是看热闹的。把学堂里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傅紫萱原本觉得这学堂修得挺大的,这会挤了这些人倒是觉得学堂建得小了。

一行人刚到不久,族长和几个族老也到了。围观的村民自动让出一条路,族长和几个族老腰背挺得直直地走到走廓的台阶上站好,从上往下看着围观的村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很高兴,咱们傅家庄终于有学堂了。咱们原是北方望族,不得已迁居在此,永远都不要忘了要恢复我们家族往日的荣光!”

“现在举人老爷家建了这个学堂,还免费让族里的孩子来念书,人家可是赔本赚吆喝!要是想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趁早给我滚蛋!不要浪费了举人老爷的时间和精力。你有那时间也能往外寻摸赚些铜板,大家互不耽误。还有,要是让我知道有人在学堂捣乱,我可绝不轻绕!到时必会开祠堂把他逐出傅氏一族……”

族长还是有威望的,一番话说得围观众人齐齐点头。

随后傅天河也做了一番讲话。然后就是对着先前报名的人数,各班按人数站好。武学班人数太多,到是还没点齐,而算学班暂由云霁先领着。技能班的人除了下午要学技能外,早上都是要跟着认字先生认字的。

四个技能班倒是不用担心有男女同班的情况。武学班和算学班都是男的,而绣学班和药学班又都是女的。点了人数后,傅紫萱和沈氏、傅欢三人就带了人往第二进走去。

虽说同族人不用太多避讳,也还是分了一进二进,并不在一处学习。女学子在第二进,第一进是男学子的课堂,而第三进是一个活动的花园,外加一排厢房。以备将来看管学堂的人及先生们有入住和休息的地方。

女学子其实就是两个班,一个绣学班,一个药学班。早上的认字会在大班统一上课。绣学班目测能有个三十人左右,多是一些年轻未出嫁的姑娘,紫兰和紫竹也在其中,当然也有一些年轻媳妇。

这些人脸上都有些抹不开,带着些羞涩。当中好些人傅紫萱都是第一次见到,主要是她也不爱窜门。这三十多人也不算少了,如果不是荒地还在开工,估计还会多来些人。

傅紫萱让沈氏带了人进课堂里训话去了,其实大家都一个村的,熟得很,不过是说说话讲些规矩罢了。

药学班来的倒是一些小女孩,因为她之前放出风声要收一些女药童,而且限定了年龄,只收六岁到十五岁的。

年岁太小,接受能力不行,她也没太多精力手把手重复教。二是上了十五岁,这些女子就要备嫁了。嫁了人的媳妇更是不行,有家事所累。傅紫萱还想着带着学成的药童到别的地方呢,将来还要靠着第一批药童指导第二批第三批……成了亲的女子可不会跟着她四处跑。

有些年岁大的也想跟着学认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