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握天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何尚仪所料,当天晚上,尹韫欢就发起了高烧,慌得服侍的宫人连忙请御医,但是,行宫中的御医并不多,又都是老得成精的人,哪里敢去给一个待罪的宫妃请脉,推了半天,一个厚道人才说:“若是平常倒也无妨,现在要去昭仪请脉,没有太后的谕旨,只怕没人敢去。”
这是实话,“笼闭自省”, 除了本来服侍的宫人,是不允许见任何人的,齐朗是顾命大臣,皇帝的事情,无论巨细皆可过问,可以不在此列,所以,他才会去见尹韫欢,御医却是没这个资格,也没这个胆量。
一语惊醒,宫人这才去禀告太后,赵全不在,叶原秋听到这个消息,皱了皱眉,吩咐旁边的一个宫女:“你领一个御医去请脉。”
也算尹韫欢有幸,若是赵全,此时不便请示紫苏,他必会淡淡地道一句:“等太后娘娘的旨意吧!”才不会去理这个事。
紫苏此时正在见齐朗,无论是赵全,还是叶原秋,都不会用尹韫欢的事情去打扰。
不过,此时此刻,紫苏与齐朗也正在谈论尹韫欢。事实上,齐朗坐下后,紫苏就提起他去见尹韫欢的事情,而且,眼中、话中充满了好奇的兴味,齐朗并不意外,却忍不住好笑。
“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他让宫人通知了赵全,只怕他与尹韫欢说的每一个字,紫苏都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当然这不是指责,仅仅是回应,说明在他看来,她不应如此好奇。
“你的感觉如何?”紫苏笑道,同时伸手为他倒茶。
齐朗微微皱眉,阻止了她的动作:“别糟蹋了好茶。”
世族间的交际有很多讲究,自然也就很多相应的才艺,世族的享受也是从中而来,紫苏深得个中真意,唯有茶道,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中规中矩之外,再无半点灵性,连谢清都嘲笑过:“你那不是茶道,是茶艺演示。”尽管以他狂傲的性子,同样也无法精于茶道。
齐朗是所有人中最喜欢茶道的,自然对她的随意行止无法纵容。
没有急着烹茶,齐朗慢条斯里地回答她的问题:“担得起皇后的职责,却没有皇后的器度。”
这句话让紫苏愣了一下,这还是齐朗第一次如此明确表示对皇后人选的看法,正想再追问,却见他已经专注于烹茶的每一个细节,只能作罢,敛色正坐,不打扰他。
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青瓷茶盅拿到手上,细品过一轮之后,紫苏才再次开口:“景瀚属意谁呢?”
这个问题,紫苏倒没有指望齐朗会回答,毕竟现在这个答案已经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了,但是,说出口,授人以柄的事,齐朗是不会做的。
“立后从来依势而行,太后不必在意别人的想法。”齐朗的回答不出意料,却又让紫苏不得不惊讶。
“先帝一开始也并不想立您吧!”
他不高兴!——这是紫苏对齐朗这句话的第一个反应。
难得齐朗有这么明显的情绪表现,紫苏的第二个反应竟是微笑,很愉悦的那种微笑。
齐朗看到她的笑容,才回过神来,脸也有些发烫,干咳了一声,才解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在我离开前,立后,否则,尹相与随阳必然势成水火。”
“你不会是担心随阳被尹相压制吧?”紫苏对他的话感到愕然,因为,她怎么想,齐朗方才那句话都有这层意思在,而尹朔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压制谢清的势力吧?
“很难说!”齐朗却没有否认,“我觉得,随阳现在,手段是圆滑了不少,可是脾气却更大了,对倩仪表姐的耐心都不大,很难说,真的对上尹相,他能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尹相也不是等闲之辈,真被他抓到随阳的错处,说不准还真能让随阳翻船。”齐朗很认真地分析,却也忍不住摇头。
紫苏对他的分析也是认同的,谢清可以说是太过顺遂了,从谢家长孙到议政宰辅,他就没受过什么挫折,或者说他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因此,他们都无法保证,谢清在面对尹朔的全力出手时,可以常心待之。
“我会考虑这件事的。”紫苏答应,不过,跟着便一脸似笑非笑地问他,“你的心情不好吗?还是想起了什么?”
没有想到她会如此直接而且忽然地转到这个话题上,齐朗一时无言以对。
紫苏一点都不着急,对答案也不是很执着,只是想知道齐朗会如何回答她。
“心情是不好,也的确有些感触。”齐朗笑得无奈,回答却十分平静。
紫苏扬眉,不安又不解地看着他的眼睛,齐朗仿佛被她的神色吸引,眼中闪过一丝迷恋与茫然交织的神采,伸手抚上她的脸颊。
“你我这么大的时候,可曾算计过自己的感情?”齐朗轻声叹息,“尹昭仪却已经有那样的觉悟了!”
十二岁,事实上,尹韫欢的年纪还不到十二岁!齐朗确实在心里为此感叹过,无论是他,还是紫苏,亦或是谢清与其他人,十二岁的时候,绝对都不曾想过用与自己感情相关的事情为筹码,毕竟那正是年少轻狂的年纪。
尹韫欢这么做,无论有没有用,齐朗都不得不对她另眼看待。
“你是夸赞她呢?还是不满意?”紫苏轻轻地覆上他的手,回应他的话语,语气并不在意。
齐朗对她的回应报以微笑,拉下她的手,握在手心。
“我只是想确定她会不会成为尹相的臂膀。”微笑着,齐朗对紫苏解释,“目前来看,还差得远呢!”
紫苏看着他,听着他的话,眼中有难掩的愉悦之色,齐朗不由执起她的手,却又停了一下,想起未说完的话,摇了摇头,将话补完:“就连她对陛下的影响力,我都认为,我之前是高估了!”
“若不是皇帝的心境有变,你便是正确的。”紫苏闻言,稍稍敛色,认真地回答了他一句,同时颌首表示同意。
除非阳玄颢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否则,他这么多天对尹韫欢不闻不问的态度已经表明,尹韫欢对他既非无可取代,更非不可或缺。
阳玄颢从来都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说,阳氏皇族从来都不会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可以对喜欢的人纵容宠爱,甚逾自己的生命,也会对厌恶的人冷酷残忍,即使挫骨扬灰也难消心中的憎恨,从太祖开始,阳氏族人可以隐忍一切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只为日后的一飞冲天,却永远都学不会隐藏自己的感情——明知道夏家的支持对自己的帝业霸图至关重要,元宁太祖仍然在大战前夕迎娶顺淑皇后;明知道永宁王足以左右世祖的任何决定,身为嫡长子的唐王仍然会对夏祈年口出不逊之辞;明知道康仁太妃容不得忤逆,殷鉴犹在,睿宗皇帝仍然停进中宫笺表,将嫡子寄养别宫——阳玄颢同样如此,否则,他当初不会对紫苏与齐朗的事情反应那么强烈,选择那种最尖锐也最糟糕的试探。
“陛下的确欣赏她的才情,只是,陛下并不喜欢亲近心计过重的人。”齐朗笑道,“尤其是对他用心计的人。”
谢遥当年教导他们:“侍上唯忠,待之唯诚。”对一国之君用心计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没有一个帝王会喜欢总在揣摩自己心思的人。因此,虽然揣摩上意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所以,谢遥将“忠、诚”作为第一戒条。
阳玄颢也许还没有察觉,对于机心过重的人,他有着本能的戒备,但是,齐朗与谢清都有所察觉,因为,在所有太傅中,阳玄颢最亲近的是从来不涉朝政的方允韶,正因如此,齐朗与谢清都很注意在阳玄颢的面前的言行,至少在与他的言谈晤对中不露机心计算。
“没有人会喜欢整天算计的日子。”紫苏叹了口气,“但是……皇帝还是太任性了。”阳玄颢这种无意识的反应会让他自厌,也让他始终对皇帝的职责充满犹豫与不自信。
齐朗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似乎的淡淡一笑:“可是,陛下很听话。”一直以来,阳玄颢都很听从教导,无论是母亲还是太傅,只要将要求明确说出,他都会丝毫不打折扣地遵行,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母亲,阳玄颢的态度一直都是敬服的。
紫苏没有笑,反而白了他一眼:“这种话不用你说!”
齐朗低头笑了笑,知道紫苏是说他前后矛盾,前面还说立后由她看情况决定,绕了半天,却还是要她按他的希望来决定。
紫苏的神色是不满,其实倒有大半是在演戏,想让气氛轻松下来,她并不想与齐朗谈什么沉重的话题,而之前的谈话已经超过了,再说,齐朗将话题生硬地扯到那么远的事情上,明显是不想谈白天失态的缘由,这种态度已经让她猜出三分,她也同样不想再提那些事,既然如此,她自然也就配合着齐朗,往他期望的话题上转了。
“立谢纹就谢纹吧!”紫苏用力握住齐朗的手,“总要让表哥有所得,不是吗?”
后一句话,紫苏是以调笑的口吻说出的,却是最现实的考量,在朝堂上,紫苏已经与尹朔对立,于公于私,她都不可能再与谢清冲突,那么用后位安抚谢清便是最好的手段。
当然,这些是理智的考量,如果深究起来,在齐朗否决尹韫欢的时候,谢纹便已经被推到了长和宫的门前,无论有多少理由,之于紫苏,那些都只是宣诸于口的话语,真正的原因永远都只会在心中。
谭庆秀在随笔中说:“非文贞,则孝仪无私,无私量,则张侯未有权重之威,三省约束尽废,乃至臣乘君,圣清三百年制度,毁之未逾十载,此皆孝仪之罪。”陈观的评语是:“妇人之心!”文贞为张翊君的谥号,而圣清一朝,无军功不封公侯,文人封侯,唯张翊君一人。

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
尹韫欢病倒的消息,紫苏第二天一早才听到,叶原秋一边指挥宫人服侍紫苏着装,一边回禀这件事以及自己的处置,最后一句是:“奴婢已经派人去照应了。”紫苏不甚在意地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此事了,并没有吩咐什么,同样在一旁服侍的赵全稍稍惊讶了一下。
叶原秋最怕紫苏这种不言语的态度,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看向赵全,却见赵全一派恭谨地低着头,看都不看自己,不由气恼,却也只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并不动声色,跟随紫苏来到妆台前。
也许紫苏的寝宫中最能显示她出身的便是妆台,无论是在皇宫大内,还是在銮驾行宫,紫苏一旦坐妆台前,便会开始同样繁复的保养上妆程序,使用的物品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的讲究更是对奢侈二字的最佳诠释。
叶原秋自然清楚紫苏的这个习惯,因此只是侍立在紫苏身后,并不说话。
“太医怎么说?”趁空紫苏忽然问了一声,叶原秋一凛,垂手回答:“太医说尹昭仪是气机郁结,又感染风寒,并无大碍。”
“既然无碍,就让不必照应了。”紫苏下了决定,“告诉昭仪,大安之后,让她将内宫典范誊录十遍,送来给哀家过目。”
这表示尹韫欢不必再无限期地“笼闭自省”,也表示,正式的处置即将下达。
“是,太后娘娘。”叶原秋明白其中的意思,因此格外正式地答应紫苏。
赵全这次抬起头,眼中的惊讶之色十分明显,显然是察觉到了其它东西,紫苏从镜中看到,也只是淡淡一笑,道:“赵全,传谕下去,今早的定省就免了,请皇帝中午过来陪哀家用膳。”看着镜子的眼中却别有深意,更有一种鼓励的意味在其中。
“是!”赵全领命退出,命内侍去各处传谕,自己亲自往皇帝的寝宫走去。
阳玄颢早上有功课,比紫苏起得都早,赵全到的时候,他正在更衣,准备去给紫苏请安,听了赵全传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