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步回来后上午是队列训练,下午是一些单兵科目的训练,这是刚开始第一周的训练,接着,开始单双杠,平衡木,过障碍墙等各种科目训练,锻炼士兵的单兵体能,及绑腿跑、信任背摔、抬圆木等队友间相互配合的协同科目也是不能少的。

几天后,各种士兵间的对抗训练也开始执行。

这些士兵不同于刚招募的新兵,原先都是各卫军中的优秀人员,单兵能力都不差,李业诩把重点放在他们相互配合、战术协同方面的训练上,骑射练习当然更是不能少。

每名士兵都有一匹马,所持的主战武器为马刀,适用于快速掠阵冲杀;每名士兵还佩备短刀和匕首,用于近身刺杀和防身,当然每名士兵的弓箭都是少不了的。

半个月后,士兵们一半时间用来进行马背上枪法的训练、马刀的劈杀,还有马队整体的快速冲杀,冲杀时候队列如何保持和变化,遇上敌人时如何应变。

李业诩要把这支特卫调教成一支能快速反应,有强大突击能力的队伍,马上功夫是这些待训士兵必须重点掌握的。虽然不要求有特战队那般的战力,但快速攻击、突破能力必定要大大超过大唐现在所有军中的队伍。

对于训练的高强度,特卫军中偶尔也有不服者,被这些临时主官教训后,也不得不折服,乖乖地听话了。论身手,都不是这些临时主官的对手,而这些临时主官,都是以前被淘汰下来的,这一点让其他士兵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被淘汰?

表现不好的士兵要被退回原来军中,这也是士兵们害怕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被退回,那样的话他们都会脸面扫地,被人瞧不起了…士兵们也明白,他们惟一要做的,就是坚持锻炼。

有了原先特战集训队那些老队员指导这些新来的士兵训练,李业诩也把这支特卫的日常训练任务交给苏定芳负责,按照大纲训练和另外专门为眼下的特卫写就的训练执行方案进行训练。

被选入特卫的这些士兵原来都是军中的佼佼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体力、耐受力、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还有整个马队快速行进、列队冲杀、骑射等训练,特卫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初具快速反应部队的模样,整体战斗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更让苏定芳和郑仁泰佩服的是,很短时间内,李业诩就把这支队伍训练的纪律严明,号令如一,但凡带兵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支精锐部队的基础。

而特战队接下来的训练计划就是由各陈雷、赵启东、吴二毛三位小队长,各率一队进行战术对抗演练,训练单独一个小队的独立作战能力。

主持整体训练的李业诩倒显得有些空闲,大多时间都和苏定芳一起训练特卫,并注意选拔新一批的特战队人选。

火药研究局也成立起来,暂时由李靖亲自负责。李业诩也时常回城,指导火药的改进研制。

这日子比刚开始训练特战队时过的有滋有味多了…

而这时一突发事件打断了李业诩的训练,贞观五年四月,灵州斛薛部反叛…

第二卷 磨剑 第六十六章 北方有战事

灵州位于黄河上游,西北紧邻长城与高大雄伟的贺兰山,是与西北各民族部落接壤地,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成为西北重镇,并成为屏卫京师和经营北疆的军政中心,后来鼎鼎大名的朔方节度使治所就在灵州。

原附于突厥的铁勒之斛薛部,在贞观四年突厥被李靖所率军队打败,颉利可汗被俘后,也和许多的突厥部众一样内附于唐,散聚在灵州附近。

灵州境内汇聚了大量各部人口,群族混居,形势也变得复杂起来。

原灵州大都督府都督薛万彻,因功在战后回长安任右卫将军,灵州防守缺少一位铁腕人物,治下的人口增多,驻守的兵力并没有增加,也常有各族间磨擦械斗之类的争端的产生。

灵州近,以斛薛部众最多,斛薛族人在与汉人因抢夺财物而发生争端,族内几名头领借机发动叛乱,集中所部人马,出其不意地袭击灵州大营,唐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弃营退守灵州城。斛薛人烧杀抢掠一番后往北逃离…困守灵州的边军不敢出城追击,只得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灵州斛薛叛乱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军报送出,两天后送抵长安。

自从上一年李靖率部击败突厥后,北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都表现的比较安份,大唐的北疆也没什么大的动静出现。斛薛只是铁勒系众多部落中一个中等部落,总人口不足八万人,如今竟敢公然反叛,攻陷灵州大营,还把灵州附近洗掠一番,李世民鼻子都气歪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军报上还说,灵州附近一些其他部落也蠢蠢欲动,想借机浑水摸鱼。

------------------------------

收到消息,龙颜大怒的李世民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连在新的军营中带领特卫练兵的李业诩也被传唤进宫。

在训练营中的李业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传令的李世民侍卫的一再催促下,跟着匆匆地进宫了。

一路上李业诩想从传令的侍卫那里打听点什么消息,那侍卫却也不知道什么事儿。

进了皇城,通报后,被宣进太极殿内。

已经是下午时分,太极殿内正进行着紧急朝会,朝会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大殿上气氛沉闷,却没有人说话,李世民铁青着脸坐的御座上。李业诩乖乖地站在最外边,一些大臣投来惊异的目光,看着这位匆匆而来的李靖孙儿。

朝堂上站着的都是大佬,有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王珪、温彦博、魏征、李道宗、候君集、程咬金等李业诩叫得出名字的,还有一些是叫不上名字的。

站在李业诩上首的是程咬金,看到李业诩来,挤眉弄眼地对着李业诩做鬼脸。李业诩思吋道,这老妖精肯定还不知道上次把他捆起来扔床底下的人是谁,不然现在也不会这么和善,早就上门来找渣了。在程咬金旁边的是候君集,也微微探出头对李业诩挤挤脸,算是打招呼了!

李业诩进殿站了一会,还是没人说话,很是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到很多人都是面红耳赤,估计刚刚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李业诩正想悄悄地问问程咬金发生了何事,只听李世民阴沉着脸说,“还有谁要说的?”

这时,对李业诩做完鬼脸的程咬金出列,走到堂前,咧开大嘴,粗着嗓门口水四溅道,“陛下,俺老程还是那句话,别议什么了,派兵杀光他们就是,娘的,就这么几万人,还敢造反,老程愿带兵把这群鸟人都杀了…”

“陛下,程大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太平,怎么可轻言杀戮…圣人云: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所以攻城掠地,事非得已,此等蛮夷小族,派使晓之以理,宣我大唐仁义之道,他们定会慑我天威,而止戈重新归附,”不知是哪位不开化的文臣,没看到李世民越来越紧皱的眉头,还在那里酸溜溜地咬文嚼字,放言不可用兵。

“放屁,派你去宣教如何?”程咬金脑门青筋暴涨,口中骂骂咧咧道,“那些斛薛蛮人不把你卸成八块才怪。”

“你,你,你…程知节,你怎可在老夫面前口出秽语,有辱斯文,”那文臣一张脸也涨的通红,一根手指抖索索地指着程咬金。

李业诩不认识这位满口之乎者也的酸腐之士是谁。

候君集趁殿上两人争论的时候,对着靠近的李业诩悄悄地说了大概情况,李业诩这才知道灵州斛薛部落叛乱,李世民在问策群臣如何应对。

秘书监魏征提出,泱泱我上国,一个内附的小部落叛乱,不值得大动干戈派兵讨伐,我朝国库并不充盈,而战事消耗异多,太不划算。若对这么小的一个部落举兵征讨,定会死伤众多,两败俱伤,也会让其他部落心寒。只需派人去抚慰,晓之以理,威吓一番,他们就会知耻而返。

很多文臣也持这种观点,说是偃武修文,重在教化,当以德服人;而朝中的武将和房玄龄等少数文臣则赞成武力讨伐。

两帮人已经争论了大半天,也没个结果,只是武将之首,身居尚书右仆射的李靖却没表态。

“够了,你们还要这样无休止地争吵下去吗?”上座的李世民猛拍案几,暴喝一声,把悄悄私语的李业诩和候君集都吓了一跳。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靖出列,“陛下,老臣有一言。”

“爱卿但说无妨,”李世民看到李靖出来说话,阴沉的脸上有了隐隐的喜色。

“贞观三年,突厥寇边,朝议时臣即建言出塞击之,当时也有人讲圣人云云之言,谓之不可妄动兵戈,轻言杀戮,而应派使议和,与今日如出一辙!若不是老臣坚请出师,扫清突厥威胁,生擒颉利,多族内附,何以平突厥百年之患?如今斛薛这样一个小小的部落都敢公然反叛,攻击我兵营,杀我大唐官兵和百姓,挑战朝廷权威,视我天朝何物?若不施以铁腕政策,将其镇压,朝廷的威信定将扫地,大唐在周边属国中好不容易树起的权威将受到挑战,其他部落必定群起而效仿,那北疆又将不得安宁了,所以老臣认为,我们别无选择,必当派兵进剿…臣愿领兵平叛!”

李业诩有些讶然,心里不明白,大唐境内有叛乱,派兵进剿是理所当然的,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怎么还会有人反对?也不知上次讨论北击突厥那么大规模的征战时,会是如何的一般争吵。

真不明白那一帮酸腐的文臣脑子里在想什么的?遇兵乱竟也还要偃武修文,听之任之?而且还是那个以忠谏直言而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魏征率先提出的?

李靖此话一说完,房玄龄也上前奏道,“臣同意李相的观点,斛薛部的叛乱,不能放任不管,当以派兵进剿,杀鸡骇猴,以镇其他部落,扬我国威,臣附议,”接着中书令王珪、奇Qīsūu。сom书刑部尚书李道宗、兵部尚书候君集也出列发表自己的意见,都支持出兵征讨平叛,几名武将争着要领兵出征。

李世民终于舒了一口气,此前一直盯着李靖使眼色,哪知道这老狐狸这么沉得住气,待朝堂上这么大臣吵了老半天才发表自己的看法。谁都知道,李靖这位以军功而进封为尚书右仆射的老臣,生性耿直,但从不轻易得罪人,但一言往往切中要害,在武将的中威信无人可比,在朝堂上说话的份量也非同一般。

李靖这么一说,没人再出来反对,连魏征也憋着气,胀着脸,却想不出话来驳斥李靖,谁叫人家领兵把一直威胁大唐边境安宁的突厥打残,还把对方的首领颉利擒到长安来了。

事实胜于雄辩么,况且还有群领百官的左仆射房玄龄也支持出兵。

“还有何人有不同意见?”李世民恶狠狠地扫过朝堂上站着的大臣的脸,没有人敢再吭声了。

“平叛事关朝廷威信和颜面,还有灵州附近百姓的安危…还有人再反对吗?好,既然无人反对,那朕决定出兵平叛。”

这李世民话说的好无耻,这样说,还有人敢反对吗?

看到没有人跳出来发表不同意见,李世民脸上终于露出点笑容,“接下来再议如何出兵,派何地士兵出战,由何人来领兵征讨。”

“陛下,就让俺老程去吧,不论率哪一支军队,俺老程都愿意,一定会把那帮鸟人杀的屁滚尿流的,”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请战。

而李道宗、候君集、薛万彻等众多武将都出列请求带兵出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