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万分不及,有陛下及此,众位将领只是按着陛下所谋行事,何有不胜之理?”

听长孙无忌如此口气的马屁之语,李世民脸上微微有些尴尬的样子,李世绩等人也似有些不快,只不过诸人的表情都是一闪而过,稍一会众人脸上的这些异样的表情都不见了。

见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刚刚的话没什么表态,李世绩也上前一步道:“陛下,我军中用于攻城的火炮炮弹数量已经不多,攻城用的手雷也将告罄,急待补充!若这些攻城武器不能及时补充,那攻取辽东诸城必定要多费时日!”

因辽东道行军部下的炮兵将士对所用炮弹数量估计不足,随军携带的差不多每门炮只有五十发炮弹,在几战下来都用得差不多了,而因大军行进过快,还有辽河平原泥土松软,我运送物资的马车常陷入泥中,使得行进速度很慢,无法及时送到前面军中,若不是缴获了辽东诸城的粮食,恐怕此时军中吃饭问题都要出来了,这让李世绩和李道宗等非常着急。

“长孙司空,军中物资之事,如今俱是你在负责,朕希望在我后续攻城之时,能有补充的炮弹及手雷送抵!”听李世绩如此说,李世民看了眼长孙无忌道。

“是,陛下,臣等一定严令军士,将军中所需物资送抵前线,备我攻城所需!”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恭身答道。

因物资运送出现较大的困难,长孙无忌已经令许敬宗赶赴营州方向,亲自督运物资去了,只是这些天下了几场雨,土地更是泥泞不堪,运送物资补给的军士被阻在辽河西岸,辽泽一带,行进缓慢,这让长孙无忌心如火燎,恨不得自己也过去帮忙,只是岑文本被送回营州,军中这边物资的事都要他亲自料理,有些分身乏术的感觉。

“对接下来的战事安排,诸位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世民环看着帐内的诸人道。

李世民话音刚落,李道宗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一计要言!”

“任城王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讲来!”李世民对这位宗室郡王在此战中的表现也是很满意,见李道宗要发表什么看法,也很和善地示意道。

李道宗走到沙盘边,拿起沙盘边的一根棒,指着沙盘所示的地形说道:“陛下,臣以为,迟取辽东诸城,再攻取平壤,并非最好的决断,高丽倾其国力所有以拒王师,先四万从众援辽东城,后面还有近二十万大军往辽河一线过来,其数十万大军皆聚集在辽东一线,臣想平壤的守卫一定很弱,此时趁虚攻取,一定是不难,若能取平壤,则覆高丽之根本,辽东数十万高丽大军可不战而降!所以臣认为,如今我大军已经过辽河,我们可以先弃辽东诸城,避过高丽援军,快速挺进至平壤一线,并令熊津道将士与新罗联军,也一道北上攻击平壤,若是攻陷平壤,那这场战事就基本可以结束了!”

攻击平壤的任务原本应该由张亮的四万大军承担,只是张亮违反军令,从辽东南端登陆,高丽人在知道我大唐没有大军直趋平壤后,即倾国力举大军来救辽东,这对我军来说虽然是个很不好的场面,但此时平壤已经空虚,若我出奇兵,以一支精骑直取平壤,在敌没防备间攻取,那成功的可能性就将大增…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关于是否进军平壤的争论

“陛下,不可!”见李道宗如此说,长孙无忌快步上来,奏道:“天子亲征,不可冒险侥幸,臣以为,我军必应先取辽东城、安市城、建安城,待消灭了辽东这些城池所有高丽的高丽军队后,方可再攻击平壤,若直趋平壤,则建安、安市等诸城高丽大军必将跟吾后,我方有腹背受敌之忧,我军集全部人马也不到十万,而几路高丽大军有数十万,此乃陛下亲征,若万一有失,那如何是好?”

吏部尚书杨师道也马上表示了与长孙无忌相同的意见:“陛下,臣也认为不可,高丽人在其本土作战,各种物资补给来得容易,而我军虽然取得了辽东诸城的粮草,只是这一带物资运输不方便,我军所需的一些火炮炮弹等物都无法及时送达,若我大军长驱直击平壤,粮草供应如何保证?若战事进展不利,在高丽大军的优势兵力合击下失势,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契苾何力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李世绩,忍不住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副大总管此讲可行! 兵贵神速,高丽人的大军都趋辽东而来,平壤一带必定空虚,臣觉得我们直击平壤,可避实击虚,加快战事的进程!”契苾何力说着加重了语气,继续道:“我大军在辽东与高丽人作战,同样远离我方腹地,若是长久在辽东与高丽人纠缠,那时日必定久长,势必失去攻击平壤的机会,若诸位觉得陛下亲率大军进击平壤风险过大,可以分兵进击,以一部围攻辽东诸城,一部快速挺进高丽内地,直击平壤…”

“陛下,何力将军所言极是,若觉得大军全部进入高丽腹地不妥,可以以大部攻击辽东诸城,一部突袭平壤,高丽人措人不及,我军的攻击行动也有可能成功!”李道宗说着上前一步,正视着李世民道,“陛下,臣愿领五千士卒,进击平壤!”

“陛下,臣也愿领军进击平壤!”契苾何力、执失思力,还有阿史那社尔、牛进达、程名振等诸将都先后站出来,表示愿意领一部军士,突袭平壤。

听到诸将的这般请求,一直盯着沙盘看的李世民却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看了看同样犹豫脸色,欲言又止的李世绩,下不了决心。

依李世民作战的风格,李道宗所说的这个计谋,正是他一路行来多次想到的,若是他在当皇帝前,领兵作战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此策,并亲自领军直击平壤,只是如今当了皇帝,率领人员数并不多的军队作战,还有张亮的违令,都使他顾虑颇多,更让李世民下不了决心的是,前朝隋帝杨广第一次出征高丽的惨败情景。

大业八年,杨广亲率近百万大军,水陆并进,进至平壤城近,只是被高丽人诈降之计所惑,在萨水渡河时遭遇高丽人突袭,死伤惨重,另一路从海路进军的来护儿及周尚法所领的大军,直抵平壤城下,来护儿率四万大军攻击平壤,但被高丽人使计打败,损失惨重,最终无功而返。

前车之鉴,再加上张亮大军并没依原先的命令进平壤,还有我大军已经在辽东以非常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些原因都使得以往用兵喜欢出奇兵的李世民,听到李道宗所提之讲,长孙无忌劝阻后,下不了决心。

李世民正犹豫间,长孙无忌又说道:“陛下,万不可分兵出击平壤啊!前朝出征高丽之败,我们不可重蹈其覆撤,必当慎之又慎。我军兵力不到十万,不及前朝几次出征高丽之半数,若再分兵,各部势力更弱,更容易遭到高丽人的打击,臣等一死无怨,陛下乃九五之尊,万一有什么差池,那如何是好?陛下要三思啊!”

“陛下,臣觉得需要再三思虑,方可做决定!”一旁的尉迟恭憋了半天,也蹦出这样一句话来。

这时,帐外却有传报声响起,尉迟恭闻声出帐去,问询情况。

很快尉迟恭就转身回帐来,用非常惊喜的声音对李世民报告道:“陛下,熊津道传来消息,我军大捷!”

“什么!?”刚刚还满心郁闷的李世民,似换了个人似得,一下子跳了起来,从尉迟恭手中抢过送来的厚厚一叠战报,迫不急待地打了开来看。

熊津道的战报是从海路传来的,因传递不方便,前后几份战报一道送达辽东。

众臣也停止了刚才了争论,齐都看着越来越高兴的皇帝,每人都想知道熊津道战况如何了。

李世民快速地翻看了一遍手中的战报后,哈哈大笑几声,冲口而出道:“哈哈哈!这小子,还真没让朕失望!”

说着李世民又再看一遍这些战报,边看还一边说了起来:“熊津道水师将士,在熊津江口一举将百济与倭国联军水师歼灭大部,计毁敌战船八百余艘,杀敌三万余,我水师仅伤几十条船只,几百人伤亡…”

“大军进至熊津城,以半日时间攻下熊津城,再转而攻击泗沘城,泗沘城也很快被攻破,扶余义慈出城逃亡被我大军抓获,扶余隆献城投降…哈哈哈!”李世民把手中的战报交给一旁的李世绩,再次大笑道,“熊津道诸将士,从城山出海,只不过二十几日时间,就将百济平定,此等战绩,足可彪炳史册,我大唐有如此善战之将,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陛下,百济平定了!?”听李世民如此说,一旁抢不到战报的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百济国都被攻破,百济王被擒获,在他们心目中,百济国就已经被征服了。

“是的!”李世民用力地点点头,有些手舞足蹈般地说道,“扶余隆愿意听从我大唐的调遣,举国请降,熊津道诸军正往周留、加林、道萨等百济境内还驻有重兵,及有倭兵一道守卫的城池进发,准备与新罗军队一道,占领并控制百济境内的大部地方后,即挥师北上,直取平壤,与我辽东道与平壤道大军一道,攻灭高丽!”

“陛下,百济既已经平定,那熊津道李大总管所领大军不日即可挥师北上,攻击高丽诸城,剑指平壤,所以臣更加认为,我大军应遣一部,突袭平壤城,与熊津道将士一道,南北夹击,攻陷平壤,那辽东诸城的高丽守军,都会闻风而降,这样也可使我军付出的代价更小一些!”李道宗再次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请求,“请陛下假臣以五千兵马,直击平壤,或者,我大军弃安市诸城不顾,挥师东进,再南下,攻破平壤!”

“陛下,臣愿意与副大总管一道,率军进击平壤!”契苾何力也再次站出来,表示对李道宗的支持。

“陛下,不可啊!”李道宗信心满怀说完后,长孙无忌再次站出来说道,“我熊津道将士虽然已经攻破熊津城与泗沘城,然百济境内还有许多地方有反抗,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举大军北进,而且熊津道将士可以得到新罗军队的配合,如今更有扶余隆的协作,若是进军平壤不利,可以退回到百济境内或者新罗境内,若我军直进平壤,万一不利,往何处退?即使分兵出击,人数少无法对平壤构成有效的威胁,区区数千兵马,能否抵达平壤近都是未知数,若是分兵数量多,陛下身边护卫的军士必然少去,万一生变,如何保护陛下的安全!”

“长孙司空,本将想问你,如今张大总管之平壤道大军大部没有按计划抵达平壤近,若我军先攻取辽东诸城,再挥师南下,必定不能在熊津道将士进军平壤时候抵达,如此就错过了南北夹击的机会,若我北面无大军威胁平壤,高丽人可以再集结大军阻击熊津道的我军攻击,连续征战的我熊津道将士,万一进展不利,那又如何是好?”李道宗寒着脸,用手指着长孙无忌的脸,愤怒地说道。

李道宗自请命,以五千士卒直击平壤,少了五千士卒对于我大军来说,并没有根本性的军力缺失,想不到长孙无忌还是一力阻止。李道宗知道皇帝犹豫是为了什么,那是怕突袭的军队遭不测,而给这场已经大胜的战役带来点不和谐的东西,而长孙无忌则完全是不一样的想法。

李道宗还有一点不明白的是,为何作为主帅的李世绩直到现在还没有表态。

“副大总管此言差矣,在下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全受到威胁,若是陛下有个差池,你我都担当不起!”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