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王…为何?”李业诩不明白,这位小同志的老爸被扣在长安多年,这个当儿子的,难道也想学老子那样,长住长安?

“待以后,我和你讲讲我小时候的事,你就会明白了,!” 慕容诺曷钵脸上又是一副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

“那末将就先告退了,一会要安营休息了,有事可以使人传我,!”李业诩发现慕容诺曷钵的几名侍卫不停地看着自己,觉得有些异样,也就准备离开。

“好吧,明日我会来找你聊天的,!” 慕容诺曷钵再次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李业诩刚回到自己的队列中,行进的队伍就停了下来,天色将晚,大军准备安营休息了。

晚餐还算丰富,有湟鱼烧的鱼汤,但主要还是大锅煮的牛羊肉。现在已经不是湟鱼的产卵期,各河道中的湟鱼并不多,士兵们所捕获的数量也少了,军中所带的粮食也差不多已经吃完,剩余的都只是供应给高级将领们食用。士兵们现在食用的都是缴获的牛羊等牲畜肉,每天这样的肉食,让许多士兵都没有胃口了,连李业诩也对这些肉失去了兴趣。所带的干菜、腌菜类都快吃完了,只剩下不多的一些,李业诩都把他留给了李靖,怕自己的祖父天天吃肉,倒了胃口,影响身体。

所幸李靖已过花甲之年的身体,却还是硬朗着,在高原上奔跑了大半年,也没出现什么不适,到底是常年练武之人。

“妹夫,这湟鱼味道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郑仁泰把一块鱼肉丢进嘴里大嚼着,和李业诩说笑。

“老弟,有鱼肉吃就不错了,你看看将士们,都只是吃牛羊肉,那味儿,闻着就饱了,!”苏定芳把一条一斤来重的湟鱼啃得只剩下一根鱼么,拍拍郑仁泰的肩膀说道。

“待回了长安,你说皇上会不会给我们放个假,休养几天,几年了都没好好休假过了。若有个假,我们兄弟几个到天香阁,好好地吃一顿,我都想狠狠地吃一餐青菜萝卜,还有馒头包子,其他都不想吃,一辈子不吃肉都没有关系了,!”郑仁泰有些苦着脸说道。

“大冬天的,你想吃青菜也吃不上,不过好好吃上一顿,这主意不错,那总是要我们的李将军请客了,!”苏定芳笑嘻嘻地说道,“我们的李将军喜得贵子,都没请我们喝过酒呢。”

“没问题,待回了长安,我们兄弟几个,好好地喝顿酒,不醉不归,!”正闷头吃的李业诩被这两位亲如兄弟的手下说得有些心痒痒的,到长安几年,都没好好地上酒店喝过酒,也没好好地逛过几次街,整天呆在军中,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真有些失败。

正说着,门外的亲卫来报,契苾何力来访。

“李大哥,!”契苾何力一阵风似得跑进帐内,看到苏定芳和郑仁泰也在,一愣,有些讪讪,“见过苏将军,见过郑将军!”

“何力兄弟,不必如此客气,这几位也都是我的兄弟,!”李业诩笑笑道,“有事儿吗?”

自上次契苾何力和执失思力到帐内找李业诩后,李业诩和契苾何力都未曾有过什么交谈,今日不知契苾何力有何事儿,跑到李业诩帐内来了。

“没事,想和李大哥聊聊天,!”契苾何力有些扭捏。

“何力兄弟,来,我们一起吃一点,!”苏定芳和郑仁泰也都对这位勇猛异常的胡将有挺多的好感,当下也没什么客气,“待到了长安,还要让我们的业诩兄弟请客,上长安最好的天仙阁,大吃一顿才行!”

契苾何力稍稍的有些不自然后,也是一起坐下,几个人大吃起来。

………………………………………………………………

从伏俟城出发,经过十多天的行进,到达曼头城,留驻青海附近的诸部,在此补充给养,进行休整,余部继续往鄯州进发…

第三卷 兵锋 第五十五章 再抵鄯州

鄯州作为陇右道的治所。是大唐西北边防重镇,抵御西北方向游牧民族军事进攻的前哨和堡垒,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相比较周边的诸城,及陇右道的其他城池,鄯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面积最大,城墙也是建得异常雄伟高大。

自唐建立以来,历任鄯州军政长官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大部分的粮食需求,省却内地长途运输之劳,而且也使鄯州一带农业生产水平、耕种技术提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因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使得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与往年情景大不一样的是,在贞观七年里,鄯州来往的人员及物资特别多,里里外外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色,鄯州城外,都是连绵不断运送物资的人员和车辆。日夜不息。

作为鄯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刺史李玄运,这一年里忙得焦头烂额。

鄯州是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总后勤基地,出征大军所需的粮草等物资,都是在鄯州集散。朝廷筹集的物资,先从长安和其他州府运送到鄯州,运抵鄯州后,全都是李玄运领着州府的大小官吏接收,登记造册后再转运,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当不在少数。自大军从鄯州出发往吐谷浑境内进军后,所需的粮食辎重等都是李玄运带人分放押送。李玄运一刻都没有闲过,连上个茅厕都是屁颠颠地跑着来回。

曼头山战役后,李靖率大军分兵追击吐谷浑人,虽然大军行进的距离更长,但所需物品反尔急剧地下降,到后来,基本没什么需求了,在吐谷浑境内的军队都是以缴获的牛羊等牲畜作为军粮,而战马的草料,青海边满地都是,李玄运想着终于可以空闲几天。

但还没让李玄运喘口气,大批的战俘已经从前线送到鄯州来,鄯州的大小官员又忙着接收安置俘虏。先是库山一战的一万多吐谷浑俘虏,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战俘,着实让李玄运犯了难。州兵数量虽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负责粮草的士兵留下来协助李玄运,但物资要许多人保护,并随时准备运送到前线。如今还要分兵出来看管俘虏,且俘虏营的设置和守卫也是个难题。不过经过李玄运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但源源不断的俘虏从青海边送过来,接着是更多的牛心堆、曼头山战役的战俘,让李玄运有些傻眼。以前与吐谷浑的战争打了不少,吐谷浑人腿脚很利索,跑得飞快,俘虏是很少抓住,最多几百上千人而已,从来没为关押俘虏的事犯过愁。没想到这次战役俘虏却是几万人,这也让所有鄯州的官吏都目瞪口呆,难道李靖所率的大军,比吐谷浑人腿长得更长,跑得更快?还是吐谷浑人都蹲在那里,就等着唐军去抓的?

这么多的吐谷浑俘虏被送来,鄯州的官员在震惊之下更是异常兴奋,这些以前老是忍不妨来骚扰鄯州的吐谷浑人,终于没机会再蹦达了。但高兴之余,作为刺史的李玄运又犯难了,鄯州已经安置了不少的俘虏,后面送来的俘虏已经无处安置了。没法,李玄运只得急报长安,转送一批俘虏到兰州去。

朝廷同意了押送俘虏到兰州的提议,李玄运也把最早的一批俘虏派兵押到兰州。到后来,兰州也吃不消接收了,兰州刺史更傻眼,哪里来这么多的俘虏,难不成吐谷浑人全都哭着喊着往唐军阵前跑,请求投降的吗?

幸好朝廷也派遣了一些官员来协助处理战事,让两地的官员减轻了一些负担。

两地好不容易把俘虏的事情处理好,后面再没有多少俘虏送过来了,前线送来的通传是,随着战事的进展,被俘虏的吐谷浑人都是被大军带着走了,李玄运这才松了口气。

眼看战事已经快结束了,却没让李玄运有空下来的时候,又从长安和其他地方运来大量的物资,要其转送到曼头城一带。

李玄运动员州里所有的官吏,又忙了几个月,动用了数万民工,才把这批物资全部运送到曼头城。

事情快处理完了,天气也寒冷了,又从长安送来大批的冬衣,这些是给班师的大军穿的。

这批物资还没处理好,接到李靖的传报,大军即将班师,要在鄯州休整,让李玄运做好准备。

自从开战后已经瘦了十几斤的李玄运,又一次把那些已经和他一样累得有些不成人形的部下们动员起来。为此事忙碌着。

近十万人的大军,还有不少的吐谷浑族人,要准备的物资更是多,更让李玄运倍感压力,丝毫不敢懈怠。

虽然鄯州这些官员们都累坏了,所有人都几乎都没睡过几个好觉,甚至许多时候站着都可以睡着,但每个人都是很高兴。多年来,常受吐谷浑人的侵扰,时刻提防着,也让他们疲惫不堪,更是担心鄯州被吐谷浑人攻破,国土沦陷,让百姓遭受涂炭。如今李靖一战就将吐谷浑人灭了,除了后患,鄯州再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大降,以后可以轻松过日子了。

刚刚前几日,长安来的劳军慰问团抵达鄯州,作为当朝司空的长孙无忌亲自带人来慰劳出征吐谷浑的将士,同时代表皇帝嘉奖了鄯州的官员,让李玄运倍感荣幸和得意。

李玄运也丝毫不敢怠慢来自长安的劳军团,更是卖力的带领属下做好事情,把一切事务都打理井井有条。

李玄运把自己的刺史府也腾出来让长孙无忌等人居住。自己和家人都挤在一个紧邻的小院中。只是没想到长孙无忌却不愿住刺史府里,而是带着劳军的大小官员全部住在客栈中,只是所带的数量众多的慰问物品,让李玄运负责保卫。

…………………………………………………………………………………

贞观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李靖所率的大军抵达了鄯州城外。

长孙无忌和李玄运率领大小官员全都迎出城十里外,鄯州的百姓也是倾城而出,迎接凯旋的王师。

鄯州城外,到处是大唐的军旗迎风飘舞,鄯州的边军守护在两侧,把看热闹的百姓分割在两边,让出宽敞的通道来。

城外挤着看热闹的人群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百姓们都在翘首等着,许多人更是在那里谈论着各种关于这场战争的传说,一些战役的经过早已经从负伤的士兵口中传出来,让百姓们津津乐道,越说越玄乎。

只听张三对边上的人道:“这位兄弟,你可知道哪位是李靖李大将军?我都没看到过他老人家,一会麻烦你给指点一下!”

百姓都被州兵们拦在外面,许多人隔得远了,看不清楚场上的人。

“我说这位大哥,李大将军的名讳也是你可以乱叫的吗?小心我抽你!”边上的李四听到,瞪着眼睛怒视着这位出先声的汉子。

“这位兄弟,你别这样啊,我以后再也不敢叫了,只是姓李的将军太多了,不叫名都分不出来,我哪里敢冒犯李大将军啊,!”张三看到边上的人都对他怒目而视,忙解释道,并不停地作着礼。

唐时尚武,百姓也是如此,对作战勇猛的将领,都是没来由的尊敬和膜拜,也不能容忍人家对他的不尊重。

“我也不知道,一会看看,太远了,看不清楚,!”见张三认错,李四这才罢休,转头看着老远处停下脚步的大军。

“你们知道吗,李大将军的孙儿小李将军,也是异常神勇,有好几仗都是靠他才打胜的,当得李大将军的真传,听说他的手下个个都是会飞的,!”张三一脸神秘地说道。

“好像我也听说过,小李将军所领的军队虽然人少,但打仗是非常厉害。库山时候,生生地把人家几万人打残了,你可知道小李将军才用了多少了,一千多人啊!只是没听说过他们会飞,你从哪里听到的?”边上刚才怒目而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