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梦全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思维看来,他们都像梦一样奇异荒谬。

他们和梦不同的只是一点:梦是一个人自己的产品,也只是一个人自己观看,而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像梦一样的象征方式,所以原始人之间交流时,所用的形式也就是类似梦的方式,用形象化的事物,进而用神话和传说。

如果一个原始人看到邻家少年好像狮子一样威风勇敢,在他的心里,他就会把这种相似当成相同,想“他是一只狮子”,看到这个少年被别的部落的一个少女强烈吸引而不能自拔,他就会想“这个女孩是狐狸、或者蛇”。所以在原始人那里,梦的世界和醒的世界是更相似的。

当他们之间交流时,他们也就会用同样的方式交流,他会对其他人说:“这个孩子是个狮子,他肯定是,我看到过他一个人打败了十分敌人,不是狮子怎么可能做到?哎,可是这个狮子被那个部落的一只狐狸或蛇,我还看不出她是狐狸还是蛇,被她给迷了。他现在已经不行了,他饭也不吃、酒也不喝,总是围着她的房子转。”

而这样的交流就可能成为一个神话传说,一个狮子如何被蛇诱惑而失去力量的故事。

一个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梦的不同就在于此,通过人与人的传递,神话越来越具有普遍性,能够反映大家的心理,从而得以不断流传。

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大众共享的梦,而梦是个人独有的神话、童话、民间传说、非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原始人的作品。实际上,文学艺术作品虽然不是原始人的作品,但是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白日梦成分,都是日常的思维和人潜意识中的原始象征思维的混合。

文学作品中含日常思维越少,潜意识原始思维越多,它就越显的奇异不现实,越像一个梦。

文学作品中含日常思维越少,潜意识原始思维越多,写作的过程就越像做梦——不由自主、形象、生动。

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时,写到包法利夫人自杀时,福楼拜感到自己口里有毒药的味道——他就是在做梦。

作家有时无法控制笔下人物的命运,比如不想写她自杀,但是却不由自主地写她自杀,仿佛书中的人物确有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是潜意识的活动,而人对自己的潜意识——例如对自己的梦——是无法完全控制的。

一般的言情。武侠小说往往是较浅层的潜意识的产物,所以不很神秘深邃,对人的震撼力也较弱。而一些伟大的作品是深层潜意识的产物,是原型形象的展现,所以神秘、深邃,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理解,但是我们肯定会被深深触动。

例如,歌德的《浮士德》就是这类作品。浮士德就是一个原型形象,象征着永远追求探索的精神。书中的魔鬼也是一个原型形象。所以我们说前一种作品“浅薄”,后一种“深刻”,因为他们分别来自我们潜意识的“浅”和“深”处。

好莱坞被称为造梦工厂,也是有道理的。好莱坞的电影实际就是一个先由编刷做出来,再让演员表演出来的梦。大众看了电影,仿佛自己做了一个梦。

既然神话。童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都和梦一样是潜意识的作品,我们可以用释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大众的梦”。

西方文化之梦

作为对西方文化之梦的分析,可以用释梦方法解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早期美国小说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化中影响巨大的作品。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巨大感染力。这证明它来源于集体潜意识:一个人集体潜意识的产物最容易打动别人,因为它唤起了别人集体潜意识中相同的东西。

老人冒着风浪到海上捕鱼,捕到了一条大鱼。因为鱼大大,船放不下,于是被捆在船边。鲨鱼群追赶来吞吃大鱼。

老人和鲨鱼搏斗并往回赶,等到他回到岸边,已筋疲力尽,大鱼也只剩骨头了。故事里有一个小孩,他想继承老人的事业。

阅读者在意识层面对这一小说的解读往往是:这个小说反映了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老人和大海,鲨鱼搏斗的结果,虽然没有把自己捕到的鱼带回来,但是他的精神很伟而以释梦方法解读的结果是:这个故事里的海是潜意识的象征,它深不可测,变动不定,它代表着个性意识的消失,代表着死亡。老人是面对死亡的人。他的态度是抗拒死亡,和死亡斗争。鱼代表我们获得的东西,也代表生命本身。而一块块夺走鱼肉的鲨鱼象征着时间——它把我们的生命一块块夺走。如果把这个故事当做梦,梦的隐意就是“我们面对着死亡,面对着个性意识的消失和危险。我们的意识就像漂流在潜意识大海上的一条小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而我们要和一切风雨搏斗,才能得到生命的收获。但是时间会一点点夺走我们的生命,我们最后能得到的只有“骨头”,骨头代表死,也代表元生命的东西,例如枯燥的理论。最后我们只有死,而新一代的人(由孩子象征)会重复这一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真正关心的主题是“死亡”(心理分析认为,实际上这是他一生作品的唯一主题),也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特点:抗拒死亡,竭力保持自己的个性,采取斗争的方式;而骨子里是悲剧性的意识,因为斗争终将失败。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一种悲观的,认为人生空虚无意义,思考死亡的哲学将在这种文化中逐渐兴起。

而观察现在的西方,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灾难片。电影中有龙卷风、地震、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变成水世界、侏罗纪的恐龙复活害人等等。表面上主题不同,但是以梦的解读方法看,这些电影的主题是相同的。每一种电影中的事物都象征着一种心理的事物。土地象征着人的本能、人的集体潜意识。人的生命基础,象征着黑暗的不为人知的力量。地震代表这种力量的爆发。水世界和海明威故事里的大海一样,也代表潜意识。世界被水淹没象征着人的心理世界将被潜意识淹没——非理性的东西将淹没理性。复活的恐龙是古老的动物,它象征着我们心灵中古老的成分。原始的思维。集体潜意识、非理性。小行星代表外在于我们世界的力量,它象征着在现在的意识世界中还不存在,但是却将从潜意识闯入意识的事物。外星人的意义和小行星一样。龙卷风代表的是自然的、非人类的,毁灭的力量。总之,所有这些灾难片有同一主题:未来西方世界将有巨大的、令人恐惧的改变,潜意识的、原始的、非理性的心理力量将占上风,秩序井然的现有世界将被破坏。

但愿这只是一场恶梦。

中华文化之梦

我们更应该谈谈中华文化之梦。

每个文化的梦都有其特点。中华文化中的神话可以称为古中华文化之梦。

西方(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之梦主题是意识与潜意识、个性与共性、人与非人的斗争。伊斯兰文化之梦主题是意外的财富(如阿里巴巴故事、阿拉丁的神灯)。

古代的中华文化之梦的基本主题是“救灾”。

我们熟知女娲补大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关于救灾的神话。

还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是关于救灾的。羿射十日的神话也是救灾的。

关于“救灾”主题的神话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神话的主题。中华神话中的灾难不同于西方,西方的灾难往往是一个对立的破坏力量引起的,而中华神话中的灾难往往是自然失去平衡,天倾斜了、水泛滥了、太阳大多了,并且而中华神话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多是调节而不是斗争。女蜗补天而大禹疏导河流,只有羿采用的方法有攻击性,他射掉了多余的太阳,但是他的行为本质上还是一种调节——人类需要适度的阳光。

由此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调和性。中华神话的灾难同样象征着人的心理状态——象征心理失去平衡。而救灾的活动说到底是调节心态获得新的心理平衡的象征。

西方的现在和中国古代有一个相似点,都是灾难的“梦”开始出现。这象征着这两个文化正处于相似的处境:

他们都是一个文明的顶峰,也就是说,都面临着走下坡的危险,都面临危机。

这预示着中华古文化可能会对西方产生更大的影响。分析现代中国人的梦,寻找典型的梦和梦随时代的变迁,也是极为有意义的。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文革及文革前的中国人的梦的详细资料。我只发现了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梦的特点:前一段常见“赶不上火车”一类的梦,近来“考试”一类的梦增多。

这些梦固然有多种可能的象征意义。不过常见的是:害怕“赶不上机会”(“赶火车的梦”和“面临考验”)。

我们中国人都意识到了改革带来的机会,也体会到了自己面临着许多考验。[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梦是原始的智慧,是用象征对世界的把握,它不是荒诞无稽的。对理解它的人,懂得解读它的人来说,它是人心灵的语言。一个个人的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个人的心理状态的知识,同样,一个文化的梦可以揭示这个文化的特点,这个文化的问题,这个文化的现状以及这个文化将会有的未来。

解读文化之梦,就是解读这个文化中的人的心灵。

阿拉伯人之梦

每一个民族的梦,或者广义上的梦如神话、传说等,都有这个民族的特点,这个特点和这个民族的性格有关,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很有趣的是,有些时候,一个民族的“梦”,甚至似乎和他们的未来有关。

比如阿拉伯人的梦就是这样。我没有办法找几个阿拉伯人来,给他们释梦,所以我释的是阿拉伯人的故事,阿拉伯人的文化之梦。

我在阿拉伯故事里发现了一个常见的主题,就是“发横财”。

我们最熟悉的“阿里已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故事。

阿里巴巴和阿拉丁都不是靠自己劳动致富,而是靠从外人那里得到了意外的财富而一变而富有。

特别是阿拉丁的故事,简直是阿拉伯人后来的命运的绝妙的写照。

阿拉丁是一个天真。顽皮并不勤劳的孩子。有一次,一个外国的魔术师来到这里。这个魔术师知道在这里的地下有一个宝库,里面有许多珍宝,其中最重要的珍宝是一盏神灯。魔术师可以用麾法打开地下宝库的门,但是,魔术师自己不能进去,要让阿拉丁为他取宝。

魔术师用魔法打开了门,阿拉丁走进地下宝库,发现里面满是宝物。树上有黄金、白银还有钻石。但是阿拉丁只拿了最珍贵的宝物———盏旧的油灯。这就是所谓“阿拉丁神灯”,有了这盏灯,他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他只需要擦一下神灯,就会出现一个魔鬼,他想要什么,只要和这个魔鬼说一声就行。谁是神灯的主人,魔鬼就为谁服务。

阿拉伯人在以后果然遇到了魔术师——科学家。在原始的象征中,科学家就是魔术师。在中东文化中,魔术师不是那种在舞台上、演一些假的戏法的人,而是真有法术,可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