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就是郑和宝船的造价也被拉到了500万两的底线。这里面除了高于中原的人工费用外,就是造船所需要的材料很多都是从中原购得,使得成本增高。

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个价格也是郑芝龙能够接受的,要知道这些年他在台海温州一带可是没少赚,何况李旦死的时候也给他留了不少丰厚的家底,郑芝龙深刻的明白有投入才有产出的这个道理。自从我送他的那艘伊丽莎白级战舰投入使用后,对于它的性能郑芝龙是赞不绝口,更将它作为自己的旗舰,所以他是想着法的这次到朝鲜再弄一艘两艘的,以此压制刘香一伙。如今听我明码标价自然是心中狂喜,他最怕的是我推辞,无功而返,这样的战舰谁不当自己手中的利器,哪有轻易给人的。

“如此真是太谢谢李大人了,郑某在此谢过李大人了,我这就吩咐芝虎提钱先购买三艘。”郑芝龙是生怕迟则有变,赶紧敲定此事,他在闽粤也听到过我的名声,知道我这人做生意一项很讲信用,所以只有付了钱才不担心。

“不急,不急!”我心中暗笑,你还真的以为自己沾了便宜呢,三艘伊丽莎白只拿300万两就提走了,哪有那么简单,我这一艘100万的价格只是船只的出厂价,并不包括上面的武器。没有火炮你就是开走也是一堆烂木头,在海上没有任何威胁。要想装备火炮,对不起这次可没有那么便宜了,一门5万两,谢绝讲价(一门的造价现在已经不足1万两)。想一想啊一门就5万,一艘伊丽莎白少说也得20门,要不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威力,三艘就至少要60门,这还不算炮弹,火药包等等。算起来这单生意做下来挣上了三五百万两不成问题,够我装备一个营的新军了,我先不说火炮的事,等你把钱交了再说,倒时你就是想后悔也来不及了,我的脸上浮现出了招牌式的奸笑,郑芝龙还不明就里,兀自在那里感谢我呢。

“郑兄,你觉得子龙号如何?”我趁热打铁的问道,实际上就是极力推销自己的战舰。

“好,好,这郑和宝船的大名已经流传百年了,这次得见真容才是郑某的福分,没想到这一失传的绝艺在李大人这里得以重现,郑某当真是钦佩之至。这郑和宝船的火力当真惊人,郑某有幸当初在南海亲眼目睹邓兄的舰队和荷兰人作战,那情景郑某至今难忘啊!”说起郑和宝船郑芝龙不禁神往。

“既然郑兄如此推崇郑和宝船,巧的是小弟我这里刚刚下水两艘,一艘准备作为柳德恭元帅的旗舰,另一艘我自己用,可是你看我成天的忙这忙那的,也难得有机会出海,这宝船总不能烂在海里啊,所以小弟我有意出售一艘,只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买家。”

我话音未落,郑芝龙已经迅速的站了起来。“我要,我要!”

第六卷 渤海风云  第九章 出兵台海(一)

“我买,我买!”郑芝龙从他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了,生怕晚了得不到一样,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么。要知道能得到世间仅有的三艘郑和宝船之一,这可不是寻常的事,尤其是郑芝龙对郑和宝船简直就是情有独钟,虽然伊丽莎白级有诸多优点,可是单从气势上郑和宝船无人可及。更重要的是其庞大而恐怖的火力以及惊人的排水量,任何一项优势都可以让人瞩目,试问郑芝龙如何不眼馋,所以一听说我要卖郑和宝船立刻响应,连价钱是多少都不问。

对于郑和宝船我是如同鸡肋,当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以说是我一时冲动的产物,虽然郑和宝船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体积过于庞大,目标太大容易遭受攻击。一艘郑和宝船至少要配上4艘以上的伊丽莎白级战舰才能安全的在海上航行,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航空母舰,但是他还不如航空母舰,至少航母依靠飞机具有远程打击能力,而宝船舰载火炮的射程和伊丽莎白级一样,除了炮位多以外,在机动能力及抗打击能力上都有着致命伤。这样的巨型战舰朝鲜有一艘两艘就够了,没有必要要第三艘,即然造出来了,趁着现在有机会不卖掉还等什么,难得有这样的买家。

郑芝龙只看到郑和宝船光彩的一面,由于没有亲自驾驶并且指挥作战所以并不知道底细,既然他要买,并且不是我逼着他买的,我自然乐意成交,于是第三艘郑和宝船以800万两的价格成交,当晚为了这单巨大的军火生意我设宴款待众人。可没想到第二天郑芝龙就苦着脸来找我了。

“李大人,您当初卖我战舰的时候可没说不配备火炮啊!没有火炮我买的那些船期不是成了一堆摆设。”

“郑兄,你也没说要火炮啊,造船和造炮完全归两家军工厂,自然是分开的了,那价钱可是造船厂开出来的,要不是看在您是盟友又是森儿的父亲的关系我才不会出卖的,要知道现在朝鲜海域越来越大,自己还不够用呢,您要是嫌贵大可以不要,海军那边还怪我将战舰卖给你呢,尤其是郑和宝船。”

“这个,李大人火炮的价格是否可以便宜一些,一门5万两,我这一买就得300余门,那可是1500万两银子,怎么比买船还贵啊!”郑芝龙才明白过味来。

“哈哈,郑兄这很正常啊,就是我的军队也是按照这样的过程从这些军工厂进行采购的,要不怎么说仗难打呢,你想想啊,有这样的武器我为何一直未打到关内,那是打不起啊,打一次仗少说也得千八百万两的银子,小弟我哪里敢打啊!”听我这样苦穷,郑芝龙半信半疑,我继续诉苦道:

“郑兄有所不知,这朝鲜现在什么都贵,尤其是造船的木料以及铸炮的精铁,都要靠从中原以及辽东运,这一来一往的费用郑兄自然知道是多少,这些钱真是化得冤枉,要是我有一处靠近南方的基地,我就可以在那里直接建造战舰,那还用像现在这样。”

“李大人说的也是,只是这银子……”郑芝龙十分为难的道。

“这个好办,我命令下去先给郑兄你的战舰装备上,至于我自己的战舰左右近来也没有什么战事,可一缓一缓的么!就是银两么也好说,我知道郑兄现在急于对付刘香,自然是先让郑兄将战舰开会去,相信郑兄也不会差这几个小钱吧!”对我如此深明大义郑芝龙自然是十分感动。但是那毕竟是将近2500万两的银子,他郑芝龙就是再富有这钱还是不好办,当初他就怕晚了弄不到战舰才一口答应,再说也没有料到我有这样一个大坑等着他。

我自然是不怕他不给,别忘了他儿子可是在我手里,自从昨天和郑森见面以后,郑芝龙对这个儿子简直是喜爱的无以复加,为了这点银子丢了儿子自然是不划算。我翘着二郎腿,在那里吃着邓希晨给我从吕宋带来的热带干果,一幅悠哉悠哉的样子,看着郑芝龙在那里冒汗。

“这样吧郑兄,我看你对这些战舰如此着意,再说大明朝也不可能为这些战舰出钱,肯定是自家掏腰包,咱们想一个折中的办法如何?”我是再循循善导一步步把郑芝龙引到我的套子里。

“什么办法,李大人请说!”郑芝龙已经有些焦急了,对于我的办法充满期待。

“我听说刘香盘踞在南海的岛屿上,其中以琼州为主,我愿意出兵帮助郑兄对付刘香,但是希望在琼州建立一家大的造船厂,我听说琼州的木料十分坚固,是造船的上好材料,如此一来自然可以降低一些银钱,那么卖给郑兄的战舰也就可以便宜一些了。并且今后邓兄若是有所需要也可以直接向那里的造船上要求,由他们为你建造战舰。”

一步一步地我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而这时不管他郑芝龙同不同意,我插手染指琼州(海南岛)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以我的实力就是不和他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此时说了并且给了他便宜,他自然要掂量一下。

郑芝龙不是傻子,相反的他十分精明,否则也不会如此年轻就创下这样的家底,对于我的话很可能他一直就在考量,只是不说不问,等我自动说出来。

“李大人这么想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琼州多瘴气,岛上住民野蛮蒙昧,恐怕不是一个好去处。”作为郑芝龙他自然不希望我将手插到他的身侧,吕宋被攻下出乎他的意外,让他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现在若是海南也被我便向占领那么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几乎就被我封死了,全凭海上贸易获益的郑氏恐怕今后就要受制于我。

“那哪里好呢,台湾也不错,可惜被荷兰人占了,我看不如我派兵将它打下来在那里造船肯定也不错,听说台湾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郑兄早年也在那里经营过,不知是否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呢!”

一听这话,郑芝龙勃然变色,若是我得了台湾那等于直接卡住了他的喉咙,他还有何纵深可言,更别说是继续发展了。

“李大人真是喜欢开玩笑,当初颜思齐颜大哥将台湾交给我,郑某无能让荷兰人占领,但是郑某就是死也要将台湾夺回,以慰颜大哥在天之灵,李大人这样做不是陷我以不义么!”郑芝龙这样说已经等于变相的告诉我,台湾是他的水也不可以染指。

“原来是这样啊,得罪得罪,不知者不怪,还望郑兄见谅,既然是这样,我看我还是到琼州去造船吧!”说着我自嘲的大笑道,就是在告诉郑芝龙这两个地方我必取其一,让他看着办吧。郑芝龙也听出了我的话中之音,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左右已经这样了,给不给都让人惦记,还不如将琼州这个便宜人情送出去,讨个皆大欢喜,郑芝龙在心中衡量一帆后还是认为台湾的军事意义更加重要,所以最后答应我在琼州建厂,但是他还是拒绝了我派兵帮助他的“好意”,决定战舰装备之后就回闽粤,由自己动手解决刘香。

……自从郑芝龙从颜思齐手中接过台湾后,他可就是真没少往台湾投资。当时正值天启六至七年(1626~1627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郑芝龙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自率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今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厦门,袭铜山(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使得官兵疲于奔命,莫可奈何。奔袭中,郑芝龙等还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这一仗郑芝龙不但打败官兵还击败了当时在海上自己最大的对手许心素,使厦门从此成为郑氏的地盘,势力日益强盛,官兵不能敌,也代表着泉州帮势力的兴起。

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强盛当然会引起明朝统治者的恐惧,虽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失败。明政府既无力剿灭郑芝龙,又为了利用这支海上势力与荷兰人抗衡,镇压其他“海盗”,只好对郑芝龙施行绥抚。

天启七年(1627年),明廷起用曾经担任泉州知府的蔡善继任泉州巡海道,对郑芝龙进行招抚。郑芝龙率众到了泉州,见到了蔡善继。郑芝龙之弟郑芝虎、郑芝豹在会见后,认为朝廷没有诚意,于是鼓动郑芝龙等马上离开泉州,重新过起海上称雄的生活,这次招安也就以失败告终。

随着崇祯皇帝的即位,他通过我的经典登陆战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可是这时他能用的海军已经少的可怜,所以将主意打在郑芝龙这支当时沿海最庞大的实力上,所以立即于崇祯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