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开阳


作品相关 探索

对于这场医事改革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是改革一旦开始我就没有把握控制他的走向了。对此在去太医院上任宣布一切改革方案前的一夜我彻夜难眠。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这次文艺复兴诱发了宗教改革,开创了现代世俗国家的雏型;文化领域内以个人为本的内容及严谨典雅的形式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者杰出贡献在于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体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可以说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丰厚的思想人文基础,中国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历史机遇,而是不止一次的出现。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更替循环在本质上是没有对制度革命性的创新,只有对原制度细枝末节的修补,从现象上表现为王朝更替循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有深刻的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2000年的皇权专制制度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条件下,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小,人们自觉结成社会契约来调节人们关系的愿望小,显得比较自私,需要有一个超然的绝对公共权力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国2000年的皇权专制制度就是先塑造一个超然的绝对公共权力(皇权),再由皇权通过严刑峻法来阻止人们之间的争斗。在这种制度下,通过给予皇帝整个社会所能给予最大的享乐、地位和权力来使皇权变得超然,比较公允,再通过对儒学的利用来使人们相信皇权是合理的,同时通过宣扬“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来减轻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欲。中国这种极具特色的皇权专制制度在秦灭六国时得以确立,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得到巩固。随着南宋“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提出及其在元代的完善,在明初通过对其的利用使专制制度达到历史高峰,应该说它基本上能够满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要求。
那么使这种专制制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呢?那就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当主流的社会生产方式从农村自然经济过渡到城市商品经济时,就会对这种皇权专制制度提出变革的要求,使中国跳出王朝更替的怪圈。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分工水平提高,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提高,人们就会产生订立社会契约来调节社会关系的愿望。当社会分工到达一定的程度,参加社会分工的各个博弈方为了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会自发地订立某种社会契约来保证社会分工得以有序进行。一旦城市商品经济成为主流的社会生产方式,参加社会分工的社会成员就会有结成某种社会契约并主动遵守的愿望,为调节社会关系而塑造的一个超然的公共权力(皇权)变得可有可无,相反不受制约的皇权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反而会不断地侵犯工商利益,建立一种对皇权实行限制的制度或是可完全代替它的公共权力成为历史的必然。所以说,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使皇权专制制度不可避免的遭到挑战,是使中国走出王朝更替循环怪圈的不二法门。除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对皇权发出挑战外,文人的思想解放也会通过反思甚至颠覆维护皇权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使专制松动甚至对其发出挑战,但这一般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契机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甚至是两者互动)。随着明朝中后期海禁的开放和近两百年的和平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更加富裕,追求生活享受不再为最高统治者所专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变得富有,更多的人民可以追求生活享受;另一方面,扩大社会消费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原来建立在短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主张灭人欲的伪道学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主张建立以承认一定程度上人的合理欲望为基础的新道德开始成为明末一些官僚的共识。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联,传统的以君主为中心的“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也不适应经济的变化,一些基于人本主义的个性解放思潮开始出现。由于伪道学越来越不为文人所接受,在传统框架下的治学开始变得越来越空洞务虚,一些文人开始提倡实学致用的治学观以改变治学风气,东林书院的出现及主张正是符合了这种时代要求。由于社会道德观开始变化,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伪道学变得越来越空洞,官僚集团道德水平急剧下滑,专制制度又不能提供有效的监督机制,政治腐败蔓延。对政治制度开始反思的思潮出现,有识之士提出,皇权是万恶之源。社会思潮的撞击反映在政治上表现为“党争”,明末的“党争”与以前的朝代不同,基本上还能只基于政见的不同,基本能遵守政治规则,似乎有了现代政党政治的雏形。由于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官僚集团,使皇帝总感觉正直的官员和他不一条心,所以明末阉患严重(即使是打倒魏忠贤得崇祯在执政以后不久也重用宦官),宦官成了皇帝逃避权力被官员限制的牺牲品,这使明末的政治更加腐败。明末的政治腐败和道德败坏,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统治者的无能和荒淫所至,它是原有的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上的专制制度和道德体系不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但新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还不能迅速建立起来的缘故,表现为政治腐败与经济发展并存(甚至经济发展本身就是腐败的原因),社会道德水平急剧下降。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过程,2000年的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伪道学遇到了历史性挑战。明朝的灭亡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明朝统治者逆社会发展方向而动的结果,实际上明朝的专制比她以前的朝代都严重,因中国离西方较远难以获得西方的思想和制度模式资源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游牧民族强大的军事外压明朝是否能成功转型也只好留给社会和历史学家去回答了。
因为商品经济和皇权专制制度水火不容,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专制统治者很少有不“抑商”的,唯一不“抑商”的宋代同时也是专制程度最轻和相权最大的朝代。专制统治者除了在经济政策上“抑商”以外,还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就是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皇权专制制度,明初的统治者利用元代完善起来的程朱理学来作为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工具。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只要经过足够的和平发展时间,总会形成对皇权专制制度足够的挑战,而使专制制度逐步松动退化,直至实现对皇权的制度性制约的。但是这时薛要时间的,可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来不给中原汉家王朝超过100年的和平,这使中原汉家王朝根本无法承受社会转型期间的社会动荡,几乎所有的汉家王朝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亡于游牧民族入侵。其次,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取决于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只有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城市商品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诱发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系列蜕变对皇权专制制度发出历史性挑战。每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必然发生大规模的抢劫杀人而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流失,使整个社会变得贫穷,自然经济重新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传统的皇权专制制度又变得适合生产方式了,结果是入侵的游牧民族要么汉化,要么用汉族的制度统治汉人(美其名曰“被同化”),社会又重新出现“大治”的假象。这样,在中华大地上就不断地重演着辛苦300年被洗劫一空,再从头再来的惨剧。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战争性的汉族内部王朝更替唐——宋,就使宋朝创造了中国封建史上商品经济的一次顶峰,在北宋年间就出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代表——“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北宋的汴京拥有100万人口,市民社会已相当发达。可惜,宋王朝多灾多难先被金夺走了经济发达的北方,又被蒙元所灭,否则中国有可能在宋朝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游牧民族的每次入侵不但都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大量流失,商品经济的巨大倒退,同时还可能打断中国的思想解放过程。但皇权专制制度却不会因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有所松懈,它依然会以一个特有的速度变得更完善、坚固。以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为例,当时由于魏晋两朝都是篡权王朝,这使其最高统治者对加强已有的意识形态兴趣不大(因为这并不能提高他们执政的合法性),所以一度用于支撑专制制度的理论体系有些松动,一度出现了批判儒学(实际上是对利用儒学的批判)的思想,甚至出现了“私权”的概念。如果,这一趋势得以延续,专制制度及其道德体系继续松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有可能在那时就开始了近代化过程。然而“五胡乱华”将这一趋势打断,经济发生巨大倒退,经过多年的战乱中国开始了唐代所谓的“盛世”(实际上不过是周边的游牧民族汉化后使汉族失去军事上有力竞争对手的假象)。经济上倒退,思想解放过程被打断,但政治上皇权专制制度却加强了,因为“盛世”的假象使人们更加相信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思想解放的难度更大了。到了宋代,虽然商品经济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皇权专制制度也已日臻完善,坚固了,皇权专制制度从统治阶级发生松动已相当困难了。即使如此,如果没有外敌入侵,当宋代的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时,依然有可能通过诱发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启蒙,而迫使皇权专制制度逐步松动最后过渡到宪政制度。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专制程度最低的朝代,这可能是她创造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顶峰的制度因素。宋代有尊重文人的传统,士大夫极少因言获罪,更不可能象清朝那样动辄就被抄家灭族了。士大夫们普遍讲气节,政治上也有了君权开始受到限制的趋势,皇帝普遍权欲不重,海外贸易发达以开始为国内积累货币,市民社会高度发展,可惜这一近代化的过程又一次被金和蒙元的入侵所打断。
而此时的中国或许也正处在这样一个时刻,明末发生了一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人本主义思想启蒙,这场思想启蒙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相联系,其思想深度和社会影响都远在中国其他时期的思想解放之上,如果没有外在军事威胁打断,中国很可能在明末成功地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可惜这一次被满清入关所打断。
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呢,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还十分原始,入关以后习惯以奴隶制的思维方式统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