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社会思想史-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A153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A社会学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默顿对功能主义的贡献甚大,他力图精确地定义基本概念,并将

    ①参阅亚伯拉罕:《现代社会学理论引论》,第76—80页。

…… 483

    674西方社会思想史

    理论用于经验性研究的需要,而在帕森斯那里,理论是极其抽象的。当今功能主义的代表则包括K。戴维斯(K。

    Davis)

    、M。列维(M。

    Levy)

    、W。

    E。摩尔(W。

    Moore)

    、K。内格勒(K。

    Naegele)

    、E。

    A。希尔斯(E。

    A。

    Shils)和N。斯梅尔瑟(N。

    Smelser等。

    帕森斯称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理论家”

    ,从积极面理解良非虚言。韦伯以后,在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恐怕无人可以与帕森斯争雄。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

    、《社会系统》(1951年)与柏里斯(R。

    F。

    Bales)

    、希尔斯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年)

    ,与斯梅尔瑟合著的《经济与社会》(1956年)

    ,《社会:进化的与比较的观点》(1966年)

    ,《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1967年)及《现代社会体系》(1971年)等。

    (1)帕森斯的理论观及其特点

    帕森斯在美国社会学中的卓尔不群的地位,与他力图创建一门广涵的理论体系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帕森斯走上理论活动道路的时期,主导美国社会学方向的还是经验性的研究。帕森斯大声疾呼:社会学最需要的是理论,针对根深蒂固的偏见,他竭力证明,理论本身不会作为资料累积的产物出现,因为资料在某种意义上乃是源自于理论的指导。他赞同亨德森(Henderson)的观点,“事实是根据概念图式有关经验的一种陈述”。

    他比他同代的任何社会学者更坚定不移地相信,任何有效的科学研究,必须以适当的理论概念为前提,在这点上,他是个坚定的康德主义者。

…… 484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774

    帕森斯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各种社会思潮作了全面的检讨。他认为功利主义哲学含有自觉追求私利的个人的概念,因而体现着一个强大的行动的因素。但其原子论的社会观、随意的和分散的目的观以及过分的理性观,无法解释社会秩序的出现,即为什么要用社会秩序来控制个人行动者的有条有理(理性人假设)的行动。实证主义的决定论和还原论也受到帕森斯的抨击。实证主义倾向让主体的能动作用消失在一个基本的经济和文化系统之中;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生理的、心理的、遗传的、地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的影响,它不能为行动者主观的、随意的、有选择的和有目的的行为留出余地。而在涂尔干、韦伯、帕累托(V。

    Pareto,1848—1923)以及在较小程度上还有滕尼斯、齐美尔那里,则有一种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处于重要的优先地位。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从个体角度规定的“自身利益”

    ,而是对行动者有意义的价值和调节行动的规范。

    这些价值与规范被行动者内在化。

    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指出了一个主体主动认同某些价值观念的赋予意义的过程。调节人的行动的规范因此不像实证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外在的约束力量,而是人类行动结构中的有机成分。在个人和规范之间,有着一种主动的、意志自愿的而非被动的关系。但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也未能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为这一理论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归结为观念和文化的决定作用。如果把每一个具体社会的特征都说成是由该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所决定的,“那么,绕过文化差异而试图发展一门普遍适用的解释人类行动的社会

…… 485

    874西方社会思想史

    理论就是不可能的。而帕森斯所要做的恰恰就是发展这样一种理论。“

    ①从另一方面看,社会行动不仅以主体性为特点,还以社会性、整体性与系统性为特点,行动构成一个系统,社会是一个行动的系统。也就是说,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行动者,只有在与其它行动单位结成的行动体系中才能最终得到解释。这一思想部分地取自涂尔干的整体主义,而大部分则是受帕累托的社会系统概念的影响。

    帕森斯的理论便是基于对上述重要社会学理论的批评、扬弃、吸纳与充实而做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帕森斯为这一体系花费了近五十年的时间。首先,它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体系,确切地说是一般社会科学体系;其次,它是一个极端抽象的体系,索罗金评论道,这一抽象理论的网眼如此大,以至于实际上所有经验之鱼都漏网而去,研究者渔人终落得个两手空空。

    ②帕森斯从不烦心为其理论构建充分的经验基础,因为他并不认为理论是经验资料的概括。他很少打算处理一个现实的世界,他也不提出任何特定题旨作为其理论探讨的出发点,他构建的是一个广涵的理论,注意力集中在人类行动的突出的和系统的特点上面,并且不必涉及大量经验材料就可以解释人类社会的主要特点。最后,帕森斯力图调和古典社会学的主体概念与结构概念之间、唯意志论与决定论之间、反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心理学主义与社会学主义之间、以及动力学与静

    ①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637页。

    ②参阅萨基:《社会学思想史》,第508页。

…… 486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974

    力学之间所呈现出的那种紧张对立的关系。

    帕森斯的思想有两个中心主题。第一,他依据人们的观念和意志,尤其是依据人们的行动规范与价值观来理解社会世界。规范是为行动者内化的社会公认准则,用以指导其行动;价值关乎人们对“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信念,它们具有决定人类行动的作用。因此,最重要的社会过程是意义的赋予、符号的互动与对话。第二,他关心单位的行动组成行动体系的方式。他结合了社会行动的“个体观”理论和“整体观”理论。他的理论发展大体也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社会行动理论;第二阶段是一般系统理论。但由于帕森斯的兴趣重点前后转移甚大,以至于他的思想的连续性的问题本身也成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种看法认为《社会行动的结构》的作者的思想变化是根本性的,帕森斯已从最初的社会行为主义者,通过《社会系统》一书变成一个宏观功能主义者。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帕森斯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只有重点的转移而没有对其基本理论的根本改变。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帕森斯还不是一个功能主义者,而后来作为一个结构功能主义者,他也未抛弃先前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但无论就历史的起点还是体系的起点而言,他的社会行动概念是其理论的起始概念。

    (2)社会行动理论:单位行动与行动体系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认为,他所检讨的每一位古典理论家,都趋于向一种“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或“普遍的行动理论”汇合。根据帕森斯的观点,社会

…… 487

    084西方社会思想史

    行动并不等于行为。把行动定义为有机体以一定的方式对环境所作的反应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了一个行动者,各种目标与手段以及一个包含各种自然与社会因素、规范与价值的情境这三种要素;用帕森斯的术语,这三种要素构成了一个“单位行动”

    (unitact)。

    根据定义,行动者是在各种不同的目标与用以达成目标的手段之间作选择作决定的主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行动者必须对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知识;他必须有实现一定目标的需要与冲动;他还必须有用以衡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标准。

    也就是说必须从动机结构与价值取向上去把握行动者,而不能把个人视为被动的反应者与命运的同谋。存在着三种动机取向模式:认知的、情感的和评价的,以及三种价值取向模式:认识的、欣赏的和道德的。

    行动的情境是由许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构成的,它表征着行动的实际可能的范畴与限制条件。

    如果我的视力不好,我就无法成为飞行员;当经济衰退基建规模缩小时,我无法选择当一名工程师,因为没有多少工程师的职位可供选择。

    社会规范与价值乃是极其重要的情境因素,它们足以影响我们对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产科医生,即使有选择机会,也不会去专修堕胎技术。而在斯巴达那种尚武且视荣誉重于生命的社会中,一个战士不是凯旋而归便是英勇战死,极少有苟且偷生的选择。

    重要的是,关于行动的情境分析必然是涉及到许多行动者之间关系的互动分析。情境是以“社会客体”

    ,即追求自身

…… 488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184

    一定目的的其它的个别行动者与集体行动者为其组成要素的。他们的每一个行动必然要成为相互作用的,因为他人的行动是一个行动者实现他自己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学的问题是:这种互动如何固定化的?事实上,帕森斯回到了霍布斯提出的并为若干世纪的社会思想家们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上:社会秩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其原则为所有人所遵守。在帕森斯看来,只要庸俗功利主义心理学仍在流行,这一问题必然无法解决,因为这种心理学认为人类行动仅仅旨在满足个人利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科学的伟大发现在于肯定了社会规范和价值对于个人行为的塑造作用;这些规范和价值建立起人际关系的规范秩序,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并反过来使互动固定下来持续下去。正因为如此,帕森斯对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概念及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极为重视。

    因为他们两人提出了两个极重要的社会过程,即制度化与内在化。

    前者是对行动模式的一种集体的同化,后者则指一种个人的同化。这两个过程互相补充互为条件。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创见就在于一种双向的透视:将个人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与集体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结合了起来。并且从注意个别行动者的选择,转而注意行动体系对于个别行动者的限制甚至决定作用。

    “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