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那些躲避者的脑袋,砍断那些落后者的脚跟。窝阔台最敦厚,父汗是否可以选他,让他站在父汗最近旁,聆听父汗的教诲?”

铁木真又转向术赤:“你有什么看法?”

赵诚曾跟术赤有过一次比今天这个议题比较接近的谈话,术赤很有自知之明,对汗位并没有太多奢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姑且不论他的出身疑问,他本身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或者手段,更适合做一个武将和王爷。

果然术赤道:“察合台都说了,我们二人愿意出力气,让斡歌歹(指窝阔台)做继承者!”

铁木真的目光又转向窝阔台,问道:“你的哥哥们都推举你,你有何话说?”

窝阔台脸色平静,在这个场合当中,丝毫没有上次跟赵诚单独相处时的那根本不曾掩饰的得意:

“父汗降恩让我说话,我怎能说不行呢?我以后会尽力去做好。我只是担心一事,将来我的子孙当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无能之辈,裹在草里牛不食,涂上脂膏狗不理,野兽敢在他面前横越,鼠类也敢在他后头穿行,这样的不肖之辈如何付以重任呢?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一件事,其他的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窝阔台既然如此说,那就是同意了你的兄长的提议了。”铁木真道,又问拖雷:“你是我最幼的一个儿子,你有什么意见?”

拖雷刚才在帐中一直一言不发,他的目光一直在铁木真的脸上打转,术赤与察合台争执的时候,他那嘴角的一丝笑意被赵诚看得一清二楚。

“父汗既然要让我三兄窝阔台做汗,我愿站在他的身侧,他若是忘了什么,我警示与他,好让他记起,他若有事吩咐,我愿做他应声而行的随从,做他策马的长鞭,不空占他帐下的序班,愿为他进行长途的征战,两军交锋的排头!”拖雷站出来表态道。

铁木真听完四个儿子的表态,脸色立刻好看起来,于是赵诚就有了第一份差事可做。

~~~~~~~~~~~~~~~~~~~~~~~~~~~~~~~~~~~~~~~~~~~~~~~~~~~~~~~~~~~~~~~~~~~~~~~~~~~

注①:引自耶律楚材《西游录》。

第二卷 不儿罕山下 

第三十六章 立储㈢ 

赵诚身为札里赤,就是书写圣旨的活计,平时啥事也没有,因为铁木真的大多数命令都是口头宣达,只有特别重要或者有特别意义的旨音,才会用文字来记载,传达给各地的诸侯或部属。

铁木真在1219年,即宋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蒙古兔儿年的四月一日,颁下旨意:“我指定我的三子窝阔台将来做全体蒙古人的汗!诸王弟合撒儿、阿勒赤歹、斡惕赤斤、别勒古台的子孙中各报一人,四个王弟的位子里,各教一人管着。我的位子教一人管着,若诸子孙不违我的旨意,则尔等子孙将无罪,若窝阔台的子孙中假如真生了那种藏在草中牛不食,涂上脂膏狗不理的不才之辈,难道我的子孙当中就不会生出一个英雄吗?”

又云:“术赤与察合台也不必并行在窝阔台的身侧,天大地大,长生天之下,还有数不清的牛羊和百姓等待着你们去征服,还有那最善跑的骏马跑到了老死,也跑不到尽头的土地。你们二人要依着自己的承诺,不要让人耻笑,各守封地,将你们的刀箭面向未征服的方向!”

“谨尊大汗圣旨!”众人俱都躬身宣誓。

赵诚站在帐下,心中明了。术赤的出身并非什么太紧要的问题,谁能继承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与察合台的公开争执,更加突显了窝阔台的优势,而拖雷并非没有非份之想,一个大祸根已经埋下了。

同时,铁木真的这道旨意,也意味着让他的儿子们各守封地,向外拓展,将国内矛盾引向国外。而且,花剌子模杀了蒙古商团,侮辱蒙古使者,不过是让铁木真师出有名,西征就是为了让后代有一个更加辽阔更加理想的地盘,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而裂土封侯,也是蒙古大草原的一贯作法,这也是一个帝国走向分裂的祸端。

解决了这一个大问题,铁木真便登上了不儿罕圣山之巅,跪在地上,脱下自己的帽子,将腰带解下放在自己肩上,以脸朝地,绝食祈祷了三天三夜,向伟大的长生天祈求道:“我不是这次战争的肇事者,请长生青天庇护你的奴仆,赐我以复仇的力量吧!”

长生天无所不能,既可以让百姓安乐,也可以让饥荒与瘟疫降临人间,还可以让军队力量倍增,尤其是打着长生天旨意的旗号之时。在祈祷之后,铁木真的大军就准备进发了。

在赵诚的毡帐之内,王敬诚、刘翼、何进,还有铁匠朱贵围在赵诚的周围。

“裂土封侯,并非长久之计。周武武裂土封侯,天下诸侯上千,然王权愈来愈弱,到最后王令不出在京都之外,而天下诸侯纷争不断,遂有战国七雄,终有秦朝一代。陈胜吴广起,秦亡而汉立,又是刘氏分封天下,然后至景帝时有六国之乱,汉武帝时才收权归朝廷。”王敬诚道,“唐末边将权势过大,至五代时,诸侯纷争,宋赵匡胤收天下节度使大权,才让朝廷稳如泰山。”

“分崩离析,大乱不久矣,只是不知道耶律楚材为何不说话?”刘翼道。

“这大概是他从没将中原以外放在眼里吧?西域之地在他看来或许是化外之地,不值得放在心上。再说,这分封牧场、百姓和财产,在这蒙古大草原上也是惯例。”赵诚道。

“成吉思汗在世时,大蒙古国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怕是他若去世,他的儿子们恐怕就会各自为政了。若是各自为政也没有什么,有了非份之想,那么就不再有兄弟之情了!”王敬诚分析道。

赵诚轻笑了一下,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说道:“这个又不是我该关心的,只是蒙古军马上就要西征了,我得到命令,必须跟随大汗左右。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有什么打算!”

众人俱都低头沉思。那铁匠朱贵首先道:“公子救我性命,此得大恩我无以回报。此去西边,身边怎么能没有一人服侍呢?我朱贵别我它技,愿跟随公子西行。”

“老朱啊,你不必如此。你若是想回到家乡,我愿意替你讨个文书,不让蒙古人难为于你。”赵诚道。

“公子的恩情,我感激不尽,只是我家中早已没有了人,回去只不过添了许多烦恼,我还不如跟随公子。”朱贵道。

他这一番表白,让众人都有些伤感。赵诚却想到了自己,在他的心中早已经阿勒坛山当作自己的家乡,他还有一个干妹妹,他曾经许诺要将梁诗若接到这里来,现在看来,这恐怕是一个虚言。

“如此甚好,我自当护着你周全。”赵诚保证道。

朱贵孤家寡人一个,倒是无所谓,只是王敬诚等三人仍在作激烈地思想斗争,他们一方面有着自己的理想,一方面又对前途渺茫的担忧与无奈,还有就是,他们跟赵诚这个少年真正成了朋友,一时割舍不下。

赵诚的手按在自己的膝上,有节奏地敲打着膝盖,一边等待着他们三人的回复。他当然不想失去这么三个朋友,在他的心中,能被他称得上朋友的只有这三人。

“公子,莫非对眼下自己的身份很得意?”王敬诚忽然抬头问道。

“得意?你说的是我的官职吗?不,我为什么要得意呢,可是反对来,我为什么要弃而不顾呢?”赵诚反问道,“只是你们不要太高估了我,我是一个趁利避害之人。”

王敬诚等人将近一年以来,在赵诚的身边藏身,当然是有自己的企图的,只是赵诚并非他们想像的那样太有企图。赵诚虽有相似的想法,却多了一份明哲保身的心思,只有到了他认为可以趁热打铁的时候,或者有了足够的资本的时候,他才会坚定自己内心的立场。

“那么公子心中是否有一个愿景?”王敬诚追问道。

“当然,事可为时,当锐力为之;事不可为时,试为之。我不向你们许诺什么,但是我愿意试着去按照你们所想的去想。”赵诚道。

“如此,我姑且信你一回!”王敬诚道,“我倒要看看西域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还有蒙古人是如何征战天下的!”

那刘翼和何进也点头表示同意。赵诚听了心中高兴,唯有朱贵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

“真是可笑至极啊,这普天之下,我等却托身于这蒙古帐下。”刘翼感慨道。

“那又如何?”赵诚并不认同,“让我们看看蒙古大军是如何征战的吧!”

而赵诚从此开始了自己在“国际”大舞台上的亮相。

第二卷 不儿罕山下 小结 

下一卷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主角将会在此阶段成长,并将获得一些政治上的巨大利益和资源,还将与一些金国、宋国人士接触,会后文做好铺垫。主角不可能一出场就是跟别人你死我活地斗争,呵呵。

有些读者在猜测下面的情节,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可能跟某些读者想的不太一样。不一样的作者,写的当然是不一样的历史,我力求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让大家感觉到一个不太一样架空作品。力求在上架前将过渡卷写完。

再一次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

第三卷 桃花石 

第一章 长生不老 

夜晚降临的时候,刘仲禄捧着自己精心调配的汤药,一路小跑地往铁木真的金帐走去,一边小心地不让汤药溢出来,在他走过的地方,一股药香味飘散开来。

“仲禄,你这次又呈上来什么东西?”铁木真指着刘仲禄手中的精巧的汤锅。

“大汗,春天虽已经到了,但是夜晚还是有些寒意。我汗日理万机,为子民劳累揪心,这身子更要保重,小臣不仅善于制鸣镝,也颇懂得养生之道。小臣精选最上等的高丽人参,再辅以七种上等春季滋补佳品,配以羊肉汤,采熬得这一小锅汤药,特献给大汗!”刘仲禄道。

“仲禄有心了!”铁木真赞赏道,“你不仅做得一手好鸣镝,还懂得养生之道,也是个人才。可是你可知有什么长生不老之道可以教我?”

人人都想长生不老,成吉思汗也不例外,在这一点上帝王与凡夫俗子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平常人的条件不具备罢了。刘仲禄听了铁木真这个要求,心中飞快地运转着,他自称会养生之道,不过是懂得一些医理罢了,这长生不老之道,他哪里知道?不过,人才就是人才,他想了想却道:

“小臣不知什么长生不老之道,不过,小臣却是听说过有一人或许知道!”

“天下真有这样的人物呵?速速禀告于我!”铁木真本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指望刘仲禄知道,没想到刘仲禄的回答让他极为感兴趣。

“回大汗,据说在中原登州栖霞,有一位得道的高人因不满女真人的皇帝,而隐居于当地。此人本名丘处机,道号‘长春真人’,是道家全真派的掌教。据说他已经活了三百岁,此人不独有治天下之术,恐怕还有长生不老之术。大汗一身系天下万民,干系甚大,应当召见长春真人前来,问道于他!”刘仲禄进言道。

“天下果有此人?”铁木真不太相信。

“小臣不敢欺瞒大汗,据说金国皇帝与宋国皇帝都相继派亲信躬请他去讲道,然而他却数次不愿前往。由此看来,这位长春真人是位真高人!”刘仲禄道。

“既然如此,我一定要请他过来给我讲道,就冲着金宋两国皇帝没能请得动他,我也要派人请他来,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学那刘备。我就要领军西征,虽然不能亲自前往问道,但这份心意一定要送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