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诚,投向隔着两三人的贵由,那贵由好像也在侧耳听两人说话。

“我要赌,我当然会押这位郭宝玉。”赵诚道。

“你就敢这么确定?就因为他是汉人?”拔都问道。

“这不是因为他是不是汉人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吾图撒合里大人熟读汉书精通汉人天文,就是因为那个畏兀儿人太嚣张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天文历法能超过汉人的。”赵诚想了想道,“后年十月一定会出现天狗食月的,而且是月食八分!”

“你就那么肯定?他们都只是说有月食,却没说月食几分的!”拔都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难道你也懂天象?”

赵诚笑了笑:“天象我不懂,我瞎猜的,信不信由你!”

他不至于跟拔都说,那是历史书说的。那一直伸着脖子偷听两人说话的贵由,也是满脸不信和不屑。

只见帐内的畏兀儿人跟汉人文臣相互争吵起来,一时闹得不可开交,而武将们却是看着热闹。

“要赌就赌大点,我跟你赌这项上人头!”郭宝玉一句狠话,让畏兀儿人大惊失色,皆不敢应承。旁观的众人轰然震动,噪音立刻又上了三个台阶,那刘仲禄叫声最响。

“够了!”铁木真看不下去,他发火了,如雷霆万钧,帐内立刻安静下来,变得哑雀无声,人人内心惊惧万分,缩首缩尾的,怕引火烧身。

“你们既然在本汗的帐下,那都是有用之才,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若是你们一味地争强好胜,那倒让本汗小瞧了。我们蒙古有名俗语,一辆勒勒车,有两根辕子,少了一根牛拉不动。领兵打仗,需要勇猛之人,吾图撒合里说的对,治理国家也需要治天下匠。只要是有才学的人,本汗定当重用,若是你们以后再如此争强好胜,本汗将严惩不贷。”铁木真道。

“谨尊圣喻!”众人全都起身表示服从。就是最大大咧咧的蒙古将军们,也俱都恭恭敬敬的,不敢说一个“不”字。

赵诚对这位郭宝玉也是极佩服的,他虽不懂天文历法,仅凭对耶律楚材才学的信任,却敢跟畏兀儿人赌项上人头,单这份勇气也是让人尊敬的。此人他早就听王敬诚等人聊过,也是名门之后,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只可惜当年迎战蒙军不利,就想都不想地降了蒙古。

铁木真又跟自己的部下谈着将来的战事。只听那耶律楚材又起身奏道:“大汗,如今看来,我蒙古对外之策要有一个全盘之策,如今唐兀惕(西夏)已是一头待宰的羊羔,已经不足为虑,而金国自野狐岭之役以降,如今精锐之师耗尽,国内又政出多头,君臣俱都贪生怕死,木华黎太师仅凭一万蒙古军及数万汉军,就可以经略中原,让金国动弹不得,我等再无后顾之忧。如今大汗图谋西域,臣建议大汗当结好宋国、经营西域、徐图中原。宋人与女真人有世仇,若是我蒙古结好宋人,宋人必心动不已,待西域事了,我们即可三面夹击金国,一统山河,指日可待。”

郭宝玉又不甘示弱,他奏道:“中原略平,然而却不可忽视,木华黎太师之军乃偏师,虽勇悍,可以一当十,然兵力太少,金国朝廷仍顽抗到底,不如招集豪杰,安集百姓,巩固胜果,以为经久之计。西域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获取钱财、战马、人口和军队,藉以图金,他日必得天下焉。”

“好、好、好!”铁木真闻听两人的奏言,心中大喜,口中连声称好,“来人,给吾图撒合里和郭将军各一杯美酒!明年西征,二位先生定要伴我左右,以备我询问争战之道,还望二位先生不要有所保留。”

“谢大汗!”耶律楚材和郭宝玉两人称谢,虽然心中有些得意,但脸上都是平静沉稳之色。

赵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十分悲凉,他的眉头不禁弯成了“川”字。宴会拖延到了很晚,人人都喝得醉熏熏的,那窝阔台尤其如此,今晚就他跟赵诚所交谈的有限的几句话之间,就连喝了数杯,现在早就醉得不醒人事,几个人将他架了回去。

赵诚在这个夜晚当然很有收获,他第一次和孛儿只斤氏家庭最重要的几个人结识,到现在为止,他才感觉自己暂时不用为性命担忧,但还得小心谨慎一些。他还通过拔都认识了这个金帐之内的一些大人物,比如中军万户纳牙阿,这位纳牙阿将军不知为何,总是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瞅了赵诚一眼,赵诚最后忍无可忍地斗胆瞪了他几眼,纳牙阿这才转移自己的目光。

当然他也见识了耶律楚材和郭宝玉等儒臣的风采,只不过他没法为这两人叫好,却在心中暗骂两人,他们越是有才,那危险就越大。

宴会一宣布结束,赵诚就急着赶回去,那耶律楚材在身后叫他,他只当没听见。因为他不仅感觉自己实在太困了,而且在别人高谈阔论争战天下掠夺财富之时,他也感到十分郁闷,出于礼貌他只好跟着拔都等人在帐边一角猜拳,还是赵诚新“发明”的一种玩法——剪刀石头布,当然十分吸引拔都这样的少年人,顺便赢了不少酒钱。玩剪刀石头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一旦被识破就不灵光了,只可一不可二也。

对于今晚赵诚第一次在蒙古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当中的表现,人们的印象还不太深刻,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个长着一付汉人面孔的少年,只不过是一个比较聪明比较会说话的少年而已,而且还比较贪财,肆意妄为,连成吉思汗的孙子们的钱也照挣不误。总之,赵诚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人,何况是一个还未成年之人,跟一头小羊羔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只有少数人并不完全这么看。

第二卷 不儿罕山下 

第十七章 耶律楚材㈠ 

赵诚一回到自己的住处,王敬诚三人都还未回到自己的毡帐内歇息,只等着赵诚回来探听夜宴的详情。

赵诚一五一十地将宴会上的情景说了一遍,待他说到耶律楚材和郭宝玉二人的表现时,王敬诚道:

“此二人都是大才,然而却为蒙古人所用,他们若是只知抡枪弄棒,那也罢了,蒙古人不过多了两位战将,可惜此二人熟读百家经典,对中原对汉人文治武功与民情均熟悉无比,将来必会成为我汉人的心腹大患。蒙古人得此二人相助,此消彼长,如虎添翼也。”

“耶律楚材也就罢了,他本就是契丹皇族后代,他助蒙古人一臂之力,不足为奇。最可恨的是这郭宝玉,身为汉人,又是唐中书令郭子仪之后裔,金国朝廷封他为汾阳郡公兼猛安,他却义无反顾地降了蒙古人,可恨可叹!”刘翼刘明远恨恨地说道。

猛安与谋克原是女真人的军事制度,猛安者,千夫之长也,谋克者,百夫之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后来也成为地方行政的组织,猛安相当于州。金大安三年(1211年),金国以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胡沙(完颜承裕)行省事备边,领兵筑乌沙堡,会战蒙古军,战败后郭宝玉举所领部属投降,从木华黎取永清,破高州,降北京(大定府)、龙山,复帅抄马从锦州出燕南,破太原、平阳诸州县,这郭宝玉能文能武,然则这样的人却降了,是一件可悲之事。

“以往蒙古军进攻中原,只从事掠夺钱财与百姓,往往大胜之后,就返回大漠此地,然而如今木华黎经略中原,旗下汉军占了大多数,用汉军扼守河北、山西与山东诸诚,而以蒙军为野战之军,又招集残余百姓,看样子不仅是劫掠了,而是实实在在要将中原之地纳入蒙古版图。”何进也说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降都降了,你们在此感慨万千,有何用处?”赵诚道,“夜深了,诸位不如回去歇息。”

三人也觉多言无用,改变不了某些事实,遂纷纷告辞而去。

赵诚却叫住了刘翼,吩咐道:“明远兄,明日你去找那耶律楚材借几本书,别说是我借的。”

“为什么?”刘翼不解。

“废话,我今天可是没给他面子,那蒙古人没听出来,或许没当一回事,他可是心里明白的。我现在倒是有些后悔了,俗话说得好,不怕得罪了君子,就怕得罪小人,但宁可得罪了小人,却不可得罪伪君子!”赵诚解释道,“就不知,这位契丹人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公子不必心忧,耶律先生虽然与我等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他既然将我等三人送至公子处,想来他还是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王敬诚道。

“对你们可以这么说,我就难说了。今天晚上,我感觉此人的心思很难了解,说他是真君子吧,可是他却以身事蒙,其计谋又是歹毒了些;说他是小人吧,可他长得却不像,倒是身材魁伟,一副道貌岸然的做派。至于这伪君子嘛,倒似看不出来,就是这一副治理天下非其莫属的模样,让我感觉很不爽,仿佛这天下只有他一个人能当宰相,没有他恐怕国将不国了。”赵诚道。

王敬诚等三人见赵诚这副模样,感觉很好笑,心里俱都认为赵诚说的是气话,这是门缝里看人——将人看扁了。

“公子对耶律楚材有什么看法,虽是替汉人考虑,然而公子还得小心,不要让外人得知。这耶律楚材眼下虽称不是近臣,然而他拜相也是早晚之事,公子得罪不得啊。”王敬诚道。

“这我晓得,有劳从之兄挂怀。从今以后,我自当视他为一个人物。”赵诚自嘲道,“我不过一孩子头而已。”

“公子万万不可小看铁木真的安排,那拔都小殿下与公子交好,拖雷王妃对公子也屡有赏赐,这都是公子立身安命之助力啊。”王敬诚道,“若是铁木真的孙子们都与公子和睦相处,那么公子不妨也与他们亲近亲近。”

赵诚沉思了一番,道:“从之兄所言非虚,多谢了。”

王敬诚见赵诚很明白事理,心中也很高兴:“如此公子若有什么异常想法,也不是不可能的。”

赵诚却又装傻道:“什么想法?我只是在想是不是从明天开始,铁木真的孙子孙女们要是来听我说书,我是不是得加倍收费?”

“公子想收便收,那又何妨?”王敬诚不顾刘翼和何进的反对,点头称是,“正如公子所说,人生于世间,总要养活自己的。再说,公子要是没有钱,我等岂不饿死?这天一天天地冷了,我等三人是不是应该都得添件可以御寒的冬衣?”

王敬诚借机光明正大地张口要钱了,赵诚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今日宴会上赢得钱财,全部堆到他们三人面前。

刘翼和何进哑口无言,他们现在是靠赵诚养活着,只不过赵诚挣的钱财,他们到目前为止一个子也没用得上,因为孛儿帖可贺敦对他们每天的饮食早有安排,可不会让他们主仆四人自己花钱吃饭,那可是关系到孛儿只斤氏的面子问题。

“公子想从耶律先生那里借阅什么书?”刘翼问道。

“史书最好!”赵诚道,“或者一些杂七杂八的冷僻之书,只要是书就行!”

“公子若是不喜欢见耶律楚材,何必还要找他借书?”何进问道。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赵态侃侃而谈,“听成吉思汗说,那耶律楚材藏书颇丰,在这蒙古之地,恐怕也只能孤芳自赏,我替他阅读一二,也是帮他。”。

说得众人无话可说,反正赵诚总是很有道理。

“公子,你遣我去借书,莫非是不想还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