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帝国-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会之后,大伙儿又吃了顿午饭,老杨和小玉跟百刀还有老色他们打了个招呼撤了,百刀还要招呼其它地区公司经理。

老色嘀咕了一句“有异性,没人性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八十四章 拜会

老杨和小玉开车直奔小玉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小玉的公司等于是三合一的,一线随拍BJ分公司、古今配饰和帝国珠宝东方风情设计室。老杨虽然挂着帝国珠宝东方风情设计室总负责人的名头,但是屁事不管,所有具体事务都是由小玉这个副总来全权办理的,也难为了小玉,一个女孩子家的要身兼数职。

小玉的公司包了整整写字楼的一层,职员看到小玉回来都很严肃和有礼貌的打着招呼,这跟老杨公司的员工是截然不同的,老杨的员工也会有礼貌的跟老杨打招呼,但不会这么严肃,这就是不同企业的不同企业文化吧。什么是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领导人的个人文化的体现,不同领导人不同处事风格会直接体现在企业文化上。

老杨跟小玉来到了她的办公室,小玉的办公室要比老杨有情调的多,养着不少的花草,还养了一缸鱼。小玉的秘书给老杨倒了杯水,转身出去了。

“玉啊,你这儿不错啊,比我那儿强多了,要不我回头搬你这儿办公来得了。嘻嘻。”老杨嬉皮笑脸的说。

“去,又臭贫,这儿是公司,不是在外面,你也不注意注意形象。”小玉说。

老杨一愣,以前贫惯了,小玉突然这么正经的说话,自己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想想也是,小玉现在手下管着这么多人要是没有点威严,底下人能听她的嘛。自己手下有小薇,听底下员工说,小薇那可是铁面无私说一不二,比自己有威严的多啊。

俩人没聊两句,就不断的有人进来处理公务,小玉坐在老板椅上签字,部署工作忙的不行,都没什么功夫招呼老杨。唉,别看小玉平常挺温婉,干起工作来简直就是女强人啊!

老杨看看表,这才下午2点,这要是熬到晚上6点拜见小玉的一家子人,还有老长的时间,自己总不能跟傻子似的坐这儿坐着吧。

老杨琢磨了琢磨,跟小玉说自己不打扰她工作了,先出去转悠转悠,等5点多钟的时候再来接小玉。

小玉正那低头处理文件呢,听老杨这么说,抬起头,冲老杨温柔的一笑说“行啊,我这儿事太多了,一上午都开会了,晚上咱还有事,下午不得不多干点啊,你自己要是呆着烦,就出去溜达溜达,自己开车慢点儿啊。”

老杨从小玉公司出来,坐在车上就琢磨,去哪儿呢?总得找个地儿消磨时光啊,对了去潘家园吧。BJ的琉璃厂、潘家园和报国寺是三个重要的古玩市场,现在潘家园隐隐成为BJ古玩市场的龙头,天南地北的人都会往这儿聚,以前这地方就是所谓的鬼市,天还没亮,各路神仙就来了,最早有往这儿销脏货的。后来政府把这儿管起来了,建了院儿,分了摊位,越来越规范。

想法是好,可怎么去呢?老杨是地地道道的路痴型人物,不过还好现在科技发达了,买车的时候,老杨就特意安了车载GPS导航。老杨定好坐标,一路电子女声报路况,按照指示奔向潘家园。

老杨今天运气不错,按照GPS指示,没怎么太堵车,到了地头,老杨找了地方停好车,走进了潘家园市场。

今天不是潘家园的集,但是人不少,各地古玩市场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年前出货的人多,逛市场的人也多,很多老农要出货回家,好多平时绷着不放的好货,都会在这儿个时候露面,所以人多是必然的。

老杨没想着能弄什么好货,肯定的啊,你想啊老杨来潘家园都什么时候了,下午好几点了,还能有嘛货啊,有好货一早都让人挑走了,剩下的不是大路货,就是假货,要不然就是顶嘴货,也就是价钱讲不下来,拿了不亏也不赚,反正市场就这个价儿的货。

老杨在一个不起眼的摊儿上倒是看到了个玩意儿,题材是个双獾,直径也就是个3厘米左右。看着还行。

“老板,这个嘛价儿?”老杨问。

“这个啊,您喜欢给12000,卖完收摊儿回家了。”老板说。

“呦,您这儿价有点高啊,4000还还差不多。”老杨说。

“朋友这可是珊瑚的啊,雕工也不错,4000您可拿不走。”老板说。

“东西倒是珊瑚的,表面有虫眼儿,纵截面有竖纹,横截面有同心圆,倒是真货,不是染色的,也不是合成的。”老杨在那儿叨咕。

“您一看就是行家,现在珊瑚假的太多了,不说合成的,就说染色的就太多了,咱这可是正经货,也是开门老啊,您看看这浆口儿,抛光绝对跟新的不一样,现在新的抛光都贼光瓦亮的,还说什么MOMO级,阿卡级的,都是扯淡,还是老东西看着舒心顺眼。”老板洋洋自得的说。

“东西倒是真,我也没说不真啊,不过您这要是辣椒红的,我没话说,您开这价儿也合理,不过您这可是孩儿面的,颜色儿差着啊,欧洲老外都喜欢这颜色儿,可咱中国人还是喜欢正经的辣椒红啊。您这要是烛红的色儿的,我都不跟您还这个价儿。”老杨拿着东西不撒手,跟老板那儿盘道。

“得,您是行里人,现在玩珊瑚的能说出来辣椒、孩儿面和烛红的都不多了啊!给您一实价儿8000您拿走吧。”老板说。

最后俩人讨价还价,老杨6700拿下,怎么说呢就是嘴顶嘴的拿,没什么好处,也没吃什么亏儿。俩人还聊了聊最近珊瑚的行情,都在感叹现在珊瑚市场是一片混乱,大商场专柜价格吓死人,还一半儿东西不对,弄的消费者是见珊瑚怕三分啊。老杨拿这东西要是放大商场,要你3万都一点不多。老杨买这个主要是为了送给王老爷子,哄哄老爷子开心嘛。

告别了老板,老杨看看时间不早了,准备往回走,刚出潘家园市场的大门,老杨碰到了一档子事儿。

在门口儿的时候,一辆三轮车拉着几件红木家具往市场里面走,走到老杨跟前儿的时候,啪啦一声从上面掉下来两椅子,显然绷的绳子不紧,给老杨吓了一跳。

老杨瞅了一眼,看看显然是仿古作旧的,不过仿的还不错,摆家里蛮好。看着人东西掉跟前,没有不帮一把的道理,骑三轮的慌慌张张的也下来了。这下可吓的不轻,虽然是仿古作旧的东西,但也是红木的啊,一把也好几千啊,自己就一送货的,摔坏了自己赔的起嘛?!

老杨冲骑三轮儿的哥们一笑,帮着他往车上抬椅子,哥们冲老杨赶紧的点点头。

老杨感觉手一痛,低头一看,我靠手上一小口子,都出血了。老杨动作一停,骑三轮的哥们也停了手,看看老杨,发现老杨受伤了。俩人顺着老杨受伤的地方一看。老杨大操了一声儿。

原来刚才椅子一摔,椅子腿儿接口儿处有点开,里面露出了钉子,就是这颗钉子划了老杨的手。也难怪老杨大骂一声儿。

不是钉子的错儿,是***人太不地道。中国明清家具讲究的是什么,是榫卯结构,甭管多大的建筑,就算故宫的宫殿也是榫卯的,绝对不会有一颗钉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很多古建筑历经地震都不倒,比很多现代造的房子都结实,就是因为用了榫卯。它是极其符合力学原理的结构。

桌椅腿儿应该用夹头榫结构。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实际是连结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把高桌的腿足造成有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它的稳定性,又把柱头开口、中佳“绰幕”的造法运用到桌案的腿足上来。制作时在案腿上端开口,嵌夹两段横木,将横木的两端或一端造成开口式样,继而将两断横木改成通长的一根,这样就成了夹头榫的牙条了,最后有在牙条之下加上了牙头。

你仿古就仿古,可你不能坑人用钉子,这种东西根本用不住。而且讲究的榫卯结构中间要用够等级的大黄鱼膘熬制出的膘去粘合,现在都图省事儿了,直接上化学白膘了。这不知道是谁家的东西,不仅不用榫卯,不用黄鱼膘,直接用***钉子,太操蛋了。

骑三轮的哥们歉意的看看老杨,老杨还能说什么,只能摇摇头,苦笑一声啊,现在人都讲究快节奏了,有几个能认真的去做东西呢?老祖宗的东西都丢了啊!看来谁以后再买红木家具,先带块儿吸铁石好了,从上到下吸一遍,先确定有没有钉子再说!

老杨回到车上,拿出随车常备的创口贴贴上伤口,叹息一声,开车去接小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八十五章 丑男终要见岳父

快下班了,小玉忙完手头的工作,长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坐在沙发上没精打采的老杨。

“怎么了这是,我们的杨总怎么出去转悠一圈回来看着这么憔悴啊。”小玉问。

“嗨,甭提了。俺受伤了。”老杨一边说还把贴着创口贴的手指给小玉看。

“怎么回事啊,这么不小心。”小玉赶紧从老板椅上站起来跑到老杨边上,握着老杨的手腕,仔细的看着,关切的问着。

老杨把下午的遭遇跟小玉说了一下,小玉听后一笑,说老杨真还是个孩子,值当的吗,跟自己又没关系,人家怎么做生意是人家的事,咱自己诚信为本不就得了嘛。说完了赶紧转移话题,还说呢老杨选的这块儿珊瑚双獾挂件好,爷爷一定会喜欢。

老杨想想也是,今儿是怎么了心神不宁的,估计是跟一会儿要三堂会审有关啊。

俩人驱车直奔饭店,作晚辈的不能让长辈等啊。饭店包间很宽敞,王老爷子已经在等他们了,小玉父母看来还没有到,看来是还没有下班。

“哈哈,这就是小杨吧,来来,这回见到真人儿了,上回打电话只听到声音,过来坐,过来坐。”王老爷子热情的说。

“王老,您好,您好,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来看您的,我师傅说了,让我给您替他问好。”老杨笑着说。

“小同志嘛,要实话实说啊,来看小玉就是来看小玉嘛,我这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啊!哈哈”王老假装不高兴的说。

“嘻嘻,嘻嘻。”老杨在那儿傻笑还直挠头。

“爷爷,这次佳斌来,可特意给您买了礼物呢,我可都没这待遇哦。”小玉在旁边赶紧转移话题。

“哦,是吗?什么好东西啊。拿出来看看啊。”王老开心的说。

于是老杨把珊瑚双獾拿了出来恭敬的递给王老,王老接过来,带上花镜,仔细的看了看。

“不错,不错嘛,珊瑚的,好东西啊,以前清朝大官儿二品顶子就是珊瑚的哦,双獾取谐音就是双欢,不错,寓意也好。爷爷我不跟你客气了。我收下了。另外趁着小玉父母还没来,考考你功课,看你跟老刘头那儿学的怎么样?”刘老说。

“爷爷,佳斌刚来,您考什么啊。”小玉在旁边嗔怪道。

“没事,没事,正好跟您学习一下,您出题吧。”老杨说。

“好,我问你,清朝不同品级的顶子都是什么材质的。”刘老发问道。

“好,嘻嘻,这个问题多亏我有背哦,也算基本常识吧。清代补服、补子、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老杨说。

“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