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帝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色一边听着直迷糊,“老杨,这什么玩意啊,你买这干吗啊,他开价多少啊”。

老杨跟老色说“这是一把刀,我看着喜欢,准备回家拿它没事练练,还能砍排骨,看着钢口还行,老板开价100”。

“靠,这破烂能值100!!”老色一脸的惊讶。

老板一听不乐意了,“兄弟,您懂不懂规矩,这么张口说话有点不仗义啊,这东西起码是个老东西啊,值这个价,我开价绝对不黑,我姓马,在这块儿人都管我叫马一口,我从来不找人乱要钱”。

老杨听话说到这份上估计没戏了,于是说“得,那您留着吧,不过我对这玩意儿挺感兴趣的,您能让我拍张照片嘛?”

“这没问题,拍照片还能把东西拍跑了啊,你拍吧”老板说。

于是老杨和老色对着那把黑咕隆咚的破刀拍了半天,好不容易得着个东西拍,还不狂拍,这架势给老板和周围的人唬的一愣一愣的,都不知道这俩干吗的,于是周边也有好几个人对这东西产生了兴趣,围了过来。

有个老头这时候看老杨和老色拍的差不多了,于是挤过来,问老杨“小兄弟,这东西你还看吗”。

老杨摇摇头,这时候他正忙着看照片回放呢。于是老头从地摊上把这把破烂拿起来,反复看了看,问老板“马一口,你这东西开多少钱”。

“呦,刘老,有些日子没见您了,怎么着身体好点没,这东西刚我开100,您要喜欢送您都成,哪天您多给我掌两眼东西就成了”老板所。

“你小子,这东西还成,给100块,你给我包起来吧”老头儿说。

于是马一口拿出块破报纸把这东西给包起来递给了刘老头。老头接过东西给马一口打个招呼就挤出了人堆儿。

老杨和老色看晕了,这东西还真有人要啊,100块买个这破烂外加一张破报纸,靠,没天理啊!而且怎么说的话还不明白啊,什么叫“掌俩眼东西啊”,地方方言?搞不懂。

于是俩人没说话,抱着一肚子的不解,挤出人群接着转悠。结果转悠了半天也没什么好拍的,看看都下午四点了,准备打道回府。

小白学堂

第四章 小白学堂

老杨和老色也累了一下午,约好回头见,一块看片子,于是分头打道回府。

到家以后老杨,着急把今天拍的东西整理出来,然后发到“色影无忌”,让大伙分享一下今天他的扫街成果,于是拿出储存卡,接上读卡器,连上电脑,先把照片卸下来再说。

给自己倒上杯水,然后看看自己今天的成果,还凑合吧,没什么新意,只能算一般的扫街,于是接上移动硬盘,先复制一份进去,然后再在机器上修改照片。毕竟要传上网,2/3M的照片实在太大,必须缩了以后再传。

于是老杨,把照片修改好,陆续发到网上,他特意把那几张破刀的照片单开了一个帖子发上去,并且希望无所不能的“色友”给讲讲这把东西到底是怎样的来历,因为今天一天给他的惊讶实在有点多,一把破刀能值100他怎么也想不通。

老杨把照片发好后,一看表,都6点了,该吃晚饭了,下楼门口“福建小吃”,一碗猪心汤,一笼小蒸饺解决问题,再买了盒烟回家看电视去了。

按理说老杨也算个老色友了,对于别人回不回贴,回了多少贴他并不在意,大多今天发了贴,明天或者后天再看看人家回复啥的,可今天不知怎么了,就是坐不住,非想看看那把破刀的照片人家是怎么回的,到底那东西有什么来历?于是重新开机上网登陆网,看了看了这个求助贴,结果回复倒是有几条,无非是“不懂”“什么破烂”“楼猪你这个静物拍的太没水准了把,怎么也要PS一下吧”。

老杨这个气啊,他不是不想PS问题是他要搞懂这个东西是什么来历,怕PS太过美观就不像本来面貌了,靠的还静物呢?那么乱环境拍屁静物啊。

于是老杨决定,先不理会,上网看看小说,再一边等回复。于是老杨撒开欢看小说,因为明天周日照样不上班,看到快12点了,终于想起还要看看帖子回复,于是点过去看回复,刷新,这回多了几条回复,有建设性的就一条,“是刀,如果LZ想知道具体是什么来历,可以尝试发到收藏网站,比如小白学堂,那边懂得人多一些”。老杨这个激动啊,一连发了八个“谢谢”作为回帖。

老杨二话不说,直接上百度搜小白学堂,注册登陆一通忙乎,终于是能够看帖子,看照片,也能发帖子了。小白学堂对于老杨来说是一片新的天地,尤其是小白学堂的主页上有一句鲜明的口号非常醒目,那就是“在古玩的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小白”。

有意思,在小白学堂逛了逛,老杨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对旧物感兴趣,不同的板块什么玉器、家具、杂项等等一堆的板块。

老杨犹豫了犹豫,看了半天决定把这东西发到杂项板块比较适合,于是重新发帖,帖子名字就叫“一把破刀”,帖子里面就说是朋友的的东西,请各位大侠给看看。

瞅瞅表不早了,而且不知道自己明天还是否有兴趣接着关注这事,自己脑子不好,说不定明天就给忘了,于是在帖子上留下了自己手机号码,关机下线。

一夜无话,转天周日,老杨一觉睡到快11点,睡的这美啊,老杨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睡觉睡到自然醒,真正当起SOHO一族,不在为了工作而工作。

刷牙、洗脸,感觉肚子有点饿,给自己泡碗面,打开电视一边看一边吃,这叫一爽。正吃着呢,手机响了,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先让它响两声,因为现在手机陷阱太多了,谁知道是不是陷阱啊,万一一接,没了几块钱手机费叫什么事啊。

手机顽强的响了几声,老杨接通了电话,对方是京腔京调的BJ口音,“您好,是老杨嘛,我是小白学堂的,我的ID叫:百刀,我看了您的哪个帖子,您那支顺刀卖嘛?”。

老杨,还没明白过味儿呢,以前老杨也在网上帮老色出过一些二手摄影器材,现在还挂着几个镜头在售呢,所以顺口就说“卖啊”。

百刀一听老杨说卖,赶紧问价“您开个价吧”。

这时候老杨才明白过味儿来有点不对劲,赶紧说“等等,您说哪件东西卖不卖的?”。

百刀也有点纳闷啊“就是您在小白学堂,发了把顺刀,我想问问您卖不卖,要卖的话卖多少钱?”。

老杨脑筋快速的转悠着,明白了昨天发在小白学堂的那支黑咕隆咚的刀叫顺刀,而且电话那头的那个人有心想要。

老杨毕竟在网上也卖过几年东西了,立马接口到“这支顺刀是朋友的东西,他倒是说如果有人有心要倒是能出”。

老杨一合计,反正东西也没在我手,报个200元试试吧,然后就说,“这样吧,这支顺刀我朋友说,如果有人问就200出”。

百刀一听犹豫了一下接口就说“东西品相差点,200到不算贵,这样吧170我就要”。

老杨一听只惊讶,这破东西170都有人要啊,真不得了,如果我要买了,这立马挣几十块啊,唉,不过东西不在我这儿,跟人那也把话套出来了,就不跟人逗闷子了。

于是说“我做不了主啊,我跟朋友商量一下吧,回头给您个回复行吧?”。

百刀说“那好吧,回头您那儿有信儿了,给我个电话,就这个号码”。

“好的,没问题”老杨说。

老杨没想到的是小白学堂,百刀,这一个网,一个人,就如他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小白学堂

第五章 金虎流云

老杨是个爱学习的人,虽然不是爱学习数、理、化,但是对于他感兴趣的东西一定是要搞清楚的,何况知道了这东西是叫顺刀,那就要顺藤摸瓜搞清楚何况这东西还能卖钱,100块的成本,反手能卖170,如果运费让对方出,那就是纯利润70块啊,这利润率还是超级高的。

于是老杨二话不说,放下吃的差不多的泡面,直接上小白学堂,翻他的帖子去了。帖子里有建设性的回帖不多,不外乎是什么“好”、“不错”,“抢沙发”之类的,也有写的很简单的回复就是“清顺刀”。

看来现在人都是惜墨如金啊,多一点废话都没有。不过“清顺刀”这个回复还是不错的。起码知道这个东西是清的,叫顺刀,靠这破东西能是大清的?!!,这距今也几百年了啊。真的假的?老杨在网上的习惯还是比较好的,有贴必回,赶紧回复“多谢各位大侠”。

接着老杨就上网狂搜相关资料,到底要搞清楚什么是顺刀。搜一圈下来,相关资料还真是让老杨惊讶。顺刀者,顺也。为军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上阵杀敌,打扫战场,砍人首级之用。

从结构上来说,刀身与手柄的连接与其他佩刀不同,大都刀身阔长而茎部狭窄短小,手柄以木头包裹刀茎,用尾铆或茎孔固定。刀身与手柄同体,在手柄处以两片木片固定,因此极其牢固。刀身份量重,极大的提高了重力加速度,使劈砍更为有力,再加上整体重心分配极佳(柄前三寸处),在保证冲击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使执刀手臂不至于太累,符合力学原理。

看来,这个顺刀还是大清的制式装备,那也就是等同于现代军中军刺,寻常百姓不可得啊?!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东西来历不小。于是老杨接着查,看看顺刀是哪支大清的军队用的,这一查可不得了。

顺刀,为清代前锋营制式佩刀。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满洲八旗,太宗皇太极又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是满族社会特有的制度,以民兵结合、军政结合、耕战结合为特点,以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几种不同色彩的旗帜为标志。清兵入关后,八旗兵分布于全国,一部分驻扎京师,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和京师卫戍部队,称为“禁旅八旗”,又称“京营”,一部分分驻各省和要冲地区,称为“驻防八旗”。“禁旅八旗”分左右翼驻扎北京城内。左翼四旗,镶黄旗在城东北,驻安定门内,依次而南为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右翼四旗,正黄旗在城西北,驻德胜门内,依次而南为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红旗驻阜城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京旗各佐领在行政上归本旗都统管辖,但在军事系统上,又按照兵种,将前锋、护军、马甲、步甲独立编营。其中,骁骑(马甲)营、护军营、步军(步甲)营均按旗分设,前锋营按左右翼分设。护军营与前锋营平时警卫宫禁,皇帝外出时扈从行营,是八旗兵的精锐。以后陆续增设虎枪营(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火器营(1691年,康熙三十年)、健锐营(1749年,乾隆十四年)、善扑营、神机营为特殊兵种。满洲、蒙古八旗每佐领下设前锋二人,共一千七百七十人。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前锋。以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为右翼先锋。由前锋统领二人、前锋参领三人、委署前锋参领四人、前锋侍卫二人、委署前锋侍卫四人、空衔花翎三人、前锋校九十六人、空衔前锋巴人、委补蓝翎长八人,按翼按旗分别统领。前锋是满蒙八旗最精锐的部队,战时为先锋,平时为皇帝的前哨警卫。前锋营为蒙满子弟组成,汉人无法加入。

顺刀的起源已不可考,据《大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对朝鲜签订的《丁丑约条》里,要求朝鲜每年进贡方物,其中就有“顺刀二十口”。前锋营战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