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抽剑-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各种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苏军当局于1945年10月24日,强迫高崎建之助「将属于满业之各种事业移交于苏联」。

「高崎表示,满洲国既已解散,他作为满业总裁,无权签署这样的文件。既然苏联要求移交,应由苏联下书面命令;不然,「将来中国方面必有异议」。

「但苏军当局拒绝下书面命令,并说中国方面,由苏联解决。高崎经不起威胁利诱,于 10 月29日与其他管理人员联署了以下文件:

「「在满业所辖之各公司,亦曾为关东军之需要而工作,为其公司业务执行者之我辈,将我等对于全部财产之权利,移交与苏联。此等公司之财产包括其事业所、事务所、住宅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此等公司之名簿,及应交与苏联之事业所一览表,一并附上。我等希望……对于所有之专门家、技术者、事务员、工人等,向在此等事业中工作者,不问其民族如何,均予以职务,保证其生命财产与生活。」

「这样,高崎等一伙为了活命,非法签署了移交文件,将由他统管的72种工业,以及150 种辅助工业作为军事企业移交给红军。苏军还让高崎倒填日期,填为9 月17日。

「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理事长平岛敏夫等也签署了同样的文件,作了同样的移交。」

「在逼迫高崎等人进行移交期间,苏方派出人数不等的武装「代表」对各工厂一一实行「接管」:

「辽阳橡皮公司20人、本溪钢铁公司53人、抚顺铁厂50人、轮机油厂30人、刘和矿井13人、石煤化工厂30人、卢国泰矿井30人、结莫无矿井15人、火药厂40人、机器制造厂40人;

「汽油厂30人、车厢厂35人、造船厂35人、制铁厂20人、电力厂35人、凸天矿井奉天橡皮公司10人、航空厂7 人、造纸成衣厂2 人、机器制造和车胎修理厂16人;

「机器制造通风机矿井14人、化学消除厂17人、电线厂7 人、无线电厂14人、航空厂17人、灯泡厂 14 人、电池厂螺旋制造厂14人、烟草制造厂16人、兵工厂16人、轴厂3 人;

「聂切曼托果果厂16人、洗衣厂6 人、汽车装制厂6 人、电汽发动机制造厂5 人、造木厂电力发动机厂7 人、电厂4 人、瓦制厂17人、化学玻璃厂4 人、改造铁厂4 人、制钉厂3 人;总计783 人。

「很明显,这些工厂大部分是民用工厂,而不是军用工厂,但苏联认为,凡是为关东军服务过的都是军用工厂。因为,谁也不能说关东军不抽烟卷儿,不洗衣服,不点电灯,不住房子,而且日本工厂负责人还出据了证明,证明以上所有工厂都是为关东军服务的。」

「接下来是拆运。实际上,仗一打完,拆运就开始了。以让高崎倒填的日期断定,苏军拆运机器设备至迟是1945年9 月下旬。

「所有被苏联认定为战利品的工厂,都被苏军当局派兵把守,严禁外人进入。

「日本战俘(特别是技术人员)是拆卸机器的主要承担者,事后被押赴西伯利亚战俘营作苦役。

「他们把工厂里的机器和重型设备拆卸下来,装进箱里,并拖拽到铁路的起点,然后分海(大连)、陆(向北经黑河,向西经满洲里,向东经绥芬河)两线运往苏联。

「对工矿机器设备拆毁的程度,取决于工矿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苏联对其机器设备需要的程度。

「例如,东北最大之鞍山钢厂是东北的骨干企业,摧毁该厂便可瘫痪整个东北工业体系;因此,苏联对其拆运也最为认真,由苏军中校柯刹罗夫指挥苏俄技工80名,工人及日俘共8000名,经40余日才拆运完毕。

「该厂被洗劫之彻底,非经重建,永无恢复之可能。

「又如,奉天飞机制造厂,月产高等教练机70架(装配),发动机100 台;后来为躲避美机轰炸,实行分散经营,设公主岭和哈尔滨二厂。

「公主岭月产高等教练机30架,发动机100 台;哈尔滨月产高等战斗机10架,发动机100 台。

「以上三厂全部机件均被苏军拆运而去。

「所有的汽车制造厂的机部件也被拆运一空。

「拆运这些工厂的机器设备,既破坏东北的工业基础,又满足苏联的需求。东北水电和火电发电机,苏联也有需求,但苏联准备与中国合作,就拆了大部分,留下小部分。

「整个拆运一直到1946年3 月苏联最后撤军时为止(实际上已无可再拆了)。」

「被拆卸后工矿企业一片惨景。当时中外通讯社作了大量报道,现择录几则以警世人。

「美联社:中国接管东北工业的希望已粉碎无余。记者目睹无数工厂仓库及机厂,战前曾充满活力,今则阒寂无人,仓库已被洗劫一空,机厂设备亦荡然无存,只有孤独步哨巡行其间。

「红军以机关枪驻守荒废各厂,红军司令虽明文允许英美记者团随时随地视察,但记者团仍一再被阻,被多方掣肘。

「中央社、合众社:沈阳全城共有工厂4570家,内有第一、第二等工厂948 家,战时全部开工,今仅有20家继续开工,内15家由中国人任经理,5 家苏联人任经理,惟此继续开工的20家也均由苏方控制,苏方派兵守卫,其他工厂大部经过焚烧,仅余屋壳,重机器被掠,任何有价值物件,又遭小贼偷窃而去。20家工厂之机器,已于数月前被运走。

「美国星条报:东北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经日人苦心经营之庞大工业,在屠杀及恐怖中被洗劫净尽,工厂工人亦被逼协助搬运,唯大部工作,系由日本战俘为之。

「自哈尔滨起,凡重大军械飞机厂,据传已被剥抢精光,大部赃物俱由大连出口,运至海参崴,转载至苏。哈尔滨和大连之间铁路交通,现由苏方严密守卫运用,载运其「六日大战」作为战利品的千万吨重工业机械。

「合众社:东北不复为富庶工业区,「九一八」后日本辛苦经营之结果,已尽付东流,盖东北无数工厂,已被按部就班洗劫一空,各种机器,不论大小,自火车头至旋凿,皆被苏军当作战利品车载而去。」

「苏联为什么如此野蛮地摧残东北的工业呢?

「驻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向国民政府驻苏军军事代表团团长董彦平透露,苏联对东北之经济「要求目的不在经济而在国防」,也就是说保证苏联的在国防安全是它对东北一切经济要求的核心。

「长期以来斯大林对东北强大的工业体系怀有恐惧心理,用董彦平的话说,就是苏联对东北抱有「过分的安全感」。抗战期间,日本对苏联进行了两次军事挑衅,一次是哈桑湖事件,一次是诺门坎事件,日军都是以东北作基地,发起挑衅的。斯大林对此不能不铭记在心。

「斯大林认为,在靠近苏联力量最薄弱的远东地区保留中国东北这样一个庞大的军事与工业生产基地,对苏联安全构成了的巨大威胁;而苏军占领东北正是解除这一威胁的最好机会。所以日本一投降,驻东北苏军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东北工矿、企业下手了。

「为了一己之私,俄国鬼子还会顾及中国的民族的利益?真是笑话!」

「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对苏经济合作代表张家敖一到东北,就按照政府指示,向苏方声明,东北日资产业应作为日本赔偿的一部分,归中国所有,并对苏联大肆拆运东北机器设备,提出质问。

「苏方一口咬定,凡为关东军服务过的日资企业都是苏军战利品,毫不让步。1945年底、1946年初蒋经国访问莫斯科,直接向斯大林要求,取消「战利品」的说法,因为中国人感到耻辱。

「斯大林以取消战利品的说法将使苏联军人感到耻辱为由,把蒋经国给顶了回来。此后,苏联领导人和苏联学者一提到这次大拆运,总是理直气壮,还编造了种种理由,毫无歉意。其实,苏联这样做,即违反公理,也违反法理。

「首先,所谓东北敌产(日本产业),不同于日本本土的敌产。据张嘉敖调查,东北敌产中相当一部分是东北人民的财产。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发行钞票130 亿元,其他发行的公债、邮政储金、人民存款尚有30亿元。

「这样,中国中央政府对东北人民将负有160 亿元的债务。而东北全部工矿如数保存其现有财产不过100 亿。根据这一基本事实,张嘉敖提出,「满洲所有敌产应以抵偿所负人民债务,如有剩余,应以之赔偿中国八年抗战之损失。故一切敌产,应归中国没收。」

「苏联谈判代表斯拉德科夫斯基则根据被苏军扣押的前日本在东北的企业负责人所提供的资料,说被苏军指定的日资企业,日资占70﹪以上,而华资占30﹪以下。

「即使按苏方的统计数字,30﹪的中方资产也不能被作为敌产白白没收而去。于是,苏方提出,将被它拆运剩下的机器设备的一半,作为苏联对华友好的「礼物」,无偿赠与中国,与中国共同经营。实际上,还是全部没收。

「其次,苏联谈判代表多次强调,苏联出兵东北蒙受了重大损失,暗示它有权占有和没收东北机器设备以弥补军费。这是毫无道理的!

「对于苏军军费问题,有些情况必须阐明:

「苏联出兵东北,如果它完全是帮助中国,军费当然应由中国完全负担。但苏联出兵东北的目的是什么呢?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过程中,斯大林说,旅顺口为苏联海军基地,大连辟为自由港,长春铁路中苏共有共营,外蒙古独立,这些问题不解决,他就无法向苏联人民交代,苏联为什么出兵东北。

「中苏条约与各项协定签订了,苏联出兵的目的达到了。所以,当斯大林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缔约谈判过程中,提出让中国负担军费时,被宋子文一口拒绝。斯大林也没有坚持。

「苏联对日作战仅有一周,从中国取得的利益足可补偿苏联对日作战的损失,所以苏联出兵东北不应让中国支付军费。这是关键事实之一。

「事实之二,中国长春铁路(原中东铁路)的满洲里至绥芬河段与哈尔滨至长春段,苏联已经出售给了伪满洲国(日本),它对这段铁路已不再拥有所有权了。所以,这段铁路应该完全归中国所有。苏联将自己卖出的东西,与中国「共有共营」,就等于向中国行抢。

「事实之三,仅就军费而言,中国也不是毫无支出。苏军占领东北后,即将所有银行现金和金银等贵金属全部提走。特别是1945年9 月24日起,苏军当局在东北发行军用票,变相地让中国负担了苏军驻扎东北期间的军费。该票以元为单位,与东北货币共同流通,比价为一比一。

「实际上苏军进入东北之后,苏军在东北的全部开支,用的是从银行提走的现金和军用票。苏联发行军用票是苏军占领东北后给东北人民追加的负担。军用票的发行,至当年 12 月10日才与中国达成协议,签订《中苏财政协定》。

「该协定将苏联发行军用票的日期向前提到1945年8 月9 日,并规定苏军撤退两个月后,由中国中央政府用东北流通券将军用票换回。中国政府的这项开支,由中国向日本索赔。这就是说,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自己的战败国日本「垫支」了苏军的所谓军费。

「苏军苏军当局共发行多少军用票,待苏方有关档案公布后才能知晓,但到1945年12月1 日,已发行了28亿元(相当于当时东北货币),其总数不下于 60 亿元。中国连日本战争赔款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