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封疆-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之然早想到过这件事,但是,唐市长这重关系,他暂时不准备动用。有几个原因,首先,叶之然此去绍安是担任常委、常务副市长,是顾松林市委班子中的一员,从理论上讲。他的任免权在省委,顾松林已经决定不了他的升迁,唐国强在其中可以起的作用不大;第二,他和顾松林也很熟,不需要唐国强来牵线;第三。凡事留一线,唐国强这层关系要留在紧要关头使用,用早了以后的作用就会降低。

人情关系总是用一次少一次,用一次淡一次的。

叶之然说道:“静语县长。好钢用在刃上。唐市长这边,暂时用不到他出马。”

“那你还从水门调人吗?沈荣他们几个开拓精神虽然一般。但胜在执行力强。”

“他们几个缓一步再说,一次调这么多人过去,引起其他势力的侧目更不好。”

王静语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我们现阶段以低调为主。”

叶之然道:“我们三个到了绍安之后,不要过多接触。当然在公开场合见面,可以虚情假意地做做样子,毕竟一起在常嘉县工作过,见面装作不认识也不合常理。”

“明白,我们就是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没有什么矛盾,但也没有深交。”

叶之然笑道:“静语县长悟性很高啊!”

“那是,我好歹还做过你的领导好吧?”

“呵呵呵,老领导批评得对。”

浑然没有上下级之间那种等级森严。

……省委的行动雷厉风行,考察、谈话,然后约见绍安市委书记顾松林,传达省委的指示精神。

再之后,绍安市委很快通过了由王静语出任诸周县委书记,章立人担任嘉南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的任命。这两个空降的官员虽然只是正处级干部,但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绍安的实权人物,很快成为绍安官场中有心人的研究对象。

一下子空降两个正处级干部,自然意味着绍安本地干部丢失了两个重要位置,市委副书记周山很是不满。

绍安行政区域下辖五县一区,其中诸周县不仅是周山的势力范围,更是最可靠后方基地。去年省委要求绍安市委调整诸周班子时,空降了一个县长下来。还好周山早有准备,抢先将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调研员李德军要了来。

他明白,李德军这种长年累月住惯办公室的干部,具体工作抓不起来,果然,通过诸周班子的挤压,李德军实权很快旁落。保证了诸周县仍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这次明显不同,省委突然空降了一个县委书记下来,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位置。

姓曹的!要是王静语和李德军联起手来,诸周就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他很快调来王静语的资料,从资料看,这个女性干部似乎很有能力,从乡党委副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直到担任嘉南市丰城县县长,走得非常平稳,步子跨得既不快也不慢,但都很踏实。

这样子的人绝不是好捏的柿子,看来要早作准备,李德军这里也要给他尝些甜头了!

他来到市委书记顾松林的办公室,坐下来叹道:“松林书记,省委怎么回事?一调就调了两个正处级干部,绍安中层干部意见很大啊!”

顾松林现在对周山的感官非常复杂,淡淡地看他一眼,问:“怎么回事?”

周山说道:“调来两个正处级干部,就意味着本地官员少了两个晋升机会,同志们有些想法难免。”

“不管什么位置都是为了工作嘛!这些同志怎么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顾松林对周山的感官一直不好,无奈绍安有大批本地官员跟着他跑。不仅在市委常委会议事时经常指手画脚,在市政府这边也有很强的号召力,海平市长也常常徒唤奈何。如今的市常委中,顾松林和周山书记、海平市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足中,他的势力还最弱小!让他这个市委书记情以何堪?

周山听顾松林语气不顺,心下一怔:难道这两人都是顾松林的人?因为顾松林担心在市常委会上通不过,所以假借省委的名义?有这个可能啊!王静语、章立人都来自嘉南市,而顾松林曾担任嘉南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

想到这些,周山书记憋屈地说道:“松林书记,我知道这两人都来自嘉南市,还是有些能力的。但是,绍安干部的情绪也需要考虑嘛!”

顾松林一听他的语气,心道:“看来他是将这两人当做是他的人了,这样也好!让他心里明白谁才是市委书记。他心里有了这层疙瘩,想必不会去拉拢这两人,不是留给他运作的空间吗?”

顾松林于是笑眯眯地说道:“嘉南是出干部的地方,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各主要部门,都有许多嘉南市出来的干部。我们要在绍安形成干部队伍良好的竞争气氛,让绍安更多干部投身到经济改革中,只要做出了成绩,省委市委都会看在眼里的。”

周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松林书记,别的不管,诸周县良好稳定的局面绝不容破坏,希望新来的王书记摆正自己的位置,紧紧依靠诸周干部,这样才能确保诸周政局稳定,社会秩序稳定。”

顾松林不满地说道:“周山书记,诸周县的情况不容乐观。闹事、上访的群众数量在绍安市排在第一位,经济发展速度在绍安市排倒数第一位。省委特地安排一位县委书记下去,说明已经看到了诸周的局面,有意让新来的同志改变一下诸周的局面。我们应该支持王书记的工作,给她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设置障碍。”

周山心道:“她是你的人,自然这样说话。”嘴里说道:“松林书记,我们之间有过君子协定的,你要是派人去诸周县搞出大动作来,那咱们的君子协定就要作废了。”

顾松林口气稍软,说道:“周山记到诸周任职,目的是促进诸周的经济发展,又不是去搞事,你何必这样子担心。”

周山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她如果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那自然没事,要是怀有其他目的,诸周的干部也不会任其胡来。”

他们两人这时候都不知道王静语和章立人其实是叶之然步下的棋子,一个占据诸周,一个插进公安局,就像围棋棋谱上的“小飞”,从棋盘的一角开始落子!

第552节 顾松林的试探

王静语和章立人到绍安市任职以后,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两人的动静。令人诧异的是,这两人非常低调,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熟悉工作环境,不显山不露水。

市委书记顾松林倒是分别找两人谈过话,向王静语和章立人提了很多工作上的要求,谈话结束前,又有意无意地聊了聊嘉南的情况。

聊到嘉南市常务副市长唐国强时,王静语和章立人对唐市长评价都非常高,再细细地一问,才知道唐国强担任常嘉县委书记时,王静语曾担任马石乡党委副记、副县长,章立人曾担任马石乡派出所所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副局长。这样算起来,他们两个都是唐国强的人。

这让顾松林心里妥帖了不少。

这天,顾松林召见王静语,颜悦色地说道:“我在嘉南市担任市委组织部长时,国强是我的副手。他到常嘉县任县委书记,是组织部征求了他本人意见后作出的慎重决定。现在看来,市委将他安排到常嘉县任职非常正确,不仅促进了常嘉县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国强市长能有今天,我感到非常欣慰。”

王静语见顾松林笼络之意明显,乐得顺水推舟,给叶之然减轻嫌疑,笑道:“唐市长也曾经和我们说过,松林书记有伯乐之明,提拔了很多能力出众的干部。我们都知道,唐市长是您的人呐!”

这个小马屁让顾松林很受用,他笑眯眯地说道:“呵呵,也不能这么说啦,都是为革命工作嘛!”

王静语长得虽然说不上漂亮,但稳重、干练,很有女强人的风范,再加上这几句话说进了顾松林的心坎,顾松林对她就有些另眼相看起来:“王书记,诸周县情况比较复杂。本地官员排外意识比较强,你要注意工作方法。当然,如果碰到什么问题,市委是坚决支持你的工作的。”

王静语“一点就透”,说道:“谢谢松林书记。有了您的支持。我胆气就壮了不少。”

顾松林心里还有一个结没有打开,那就是省委出于什么原因将王静语、章立人空降到绍安,他试探着问:“王书记,你以前一直在嘉南市工作。市里的领导都很赞赏你的能力,这次怎么会异地交流到了绍安任职?”

王静语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问,从容地回答道:“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省委觉得松林书记是从嘉南出来的领导,所以。调几个嘉南的干部过来工作,知根知底一些,您领导起来更顺手一些。”

话是不错,可是如果省委真的这样考虑,应该向自己透透口风啊!

也许,省委在帮他掌控绍安的同时,对他有所不满?这倒是很有可能。当初到绍安工作之前,成强书记和逸风部长都找自己谈过话,要求他尽早进入市委书记角色。扭转绍安市地方派别拉帮结派的格局,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改革。但他上任之后就不断地陷入与地方势力的斗争中,后来虽然和周山为主的地方势力达成合作协议,但这些人动不动就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见到利益就一哄而上,见到麻烦的工作就推三阻四,让顾松林很不爽。

这种情况下,绍安的工作没有大的起色不足为怪!

看来。省委在看到这种情况后,有意从外地调干部进来。以打破绍安地方势力相互勾结的态势。

顾松林于是微笑着说道:“省委对绍安市委的工作是非常关心的,我们都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才对得起省委的重托。王书记,有一点我要事先提醒你,绍安情况比较复杂,地方干部抱团现象比较突出,所以,工作中要有勇有谋,不能一味蛮干。”

又叹了口气:“我们的力量还是很薄弱呐!”

王静语捋了捋头发,说道:“松林书记,组织部找我谈话的时候,好像暗示还有嘉南工作过的同志会调到绍安来。”

顾松林一愣:“唔?还有人调过来?谁来?什么岗位?”

心底对自己一无所知涌起一丝恐慌。

王静语自然不会多说,话说到这里,已经起到了打预防针的作用,再说下去就会适得其反了。

这个蕙质兰心的县委书记随即温婉地一笑,说道:“松林书记,我就是从谈话中感觉出那么一点意思,也不知道对不对。”

顾松林点了点头,少不得温言勉励一番。

王静语走后,顾松林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连绕了两个圈。

省委接二连三地调干部下来,事先都没有和他通过气,最近一刻才将他叫到省委组织部,由逸风部长找他谈话,名义上是征求意见,实际上也就是通知他一声。

怎么会这样?

他细细地想了想自己的工作,虽然对市常委的掌控力度较弱,但就因为此,每次讨论重大问题前,他都事先和周山商量一番,取得共识后才上会讨论,至少表面上看,市委常委会还是未脱离他的掌控。

除非有人向省委打小报告,让省委高层知道自己的窘境。

海平市长?

……有这个可能。

顾松林心里烦躁不安。一个周山就让他很不省心,还有一个宋海平也是不省油的灯。偏偏这两人都在绍安市工作多年,手底下有一班人马跟着吆喝。

那么,这种情况下,省委接二连三下派干部究竟是为了帮助自己掌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