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见到李泰走到城中,不少人都停下来打招呼,李泰也是一一还礼,不时的还鼓励大伙几句。正在这时。远远见到平远带着明智向这边走来。李泰哈哈一笑迎了上去:“师兄,你怎么来了?”

平远对着周围人施礼:“阿弥陀佛,贫僧见过诸位。师弟,近一步说话!”

与平远来到不远出。李泰笑道:“师兄,何事这么神秘?”

“师弟,前几日便想问师弟,那四十万两什么时候借于师兄啊。”

李泰一愣。突然想起还有这么个事,示意平远稍等,把燕儿叫到无人处问道:“燕儿,咱们现在究竟有多少钱?”

燕儿一笑:“银子还有不少。怕是还有不到二百五十万两吧,少爷别说出去啊。燕儿不想让周少爷知道,他是京城来的。不知道耍得什么心眼!”

李泰言道:“怎么还有这么多?”

“是啊。咱们除了买粮食以外。其余花得都是小钱。最大的地方就是给百姓发工钱了。不过燕儿想来。这次城墙盖起来。怕是要花费一些银两,不过也不多。石头和水泥都是咱们的。只要拿工钱就成了。少爷,您要干什么?”

“少爷要给出佛寺拿点银子。那天算了一下,怕是要用八十万两,寺庙和衙门各出一半,但师兄没钱,咱们先借四十万两给他,嗯,明日就借他吧,记住,要打好欠条。毕竟少爷与他是师兄弟,有的话不好说。”

“行,少爷放心,教给燕儿便是。”

随后,李泰告诉平远让他明日到县衙支取银两便可,平远自是感激不尽,但回头说句话让李泰流了一身冷汗。

平远言道:“师弟,老衲今日才发现,原来挂在城墙上的大钟是我们兰若寺地啊。师弟是从何处得来的?”

“啊?什么钟?在哪呢?”李泰心中一惊,妈的,真是纸里包不住火,居然没他们看到了。不行,这时候坚决不能承认,要是认了,说不准会什么样子呢,李泰想了想言道:“师兄,你说这城门上的大钟就是上次兰若寺丢地那个?”

平远答道:“正是!”

李泰言道:“原来如此啊,那是师弟在惠山剿匪之时所得,没想到却是师兄寺庙钟丢的。呵呵,真是、真是巧了。师兄您不知道啊,自从有了这个钟,大事小情的方便多了。只要召集百姓,

准到。比沿街敲锣方便多了。师兄是想要回去吗?我用几天便还你。河州最近事情多,有个大钟方便一些!”

平远忙道:“既然师弟有用处便用着吧。咱们兰若寺的僧众也要搬迁到河州了。也不需要这个钟了。这口大钟到了河州,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呵呵,用着吧。用着吧。”

李泰笑道:“如此,便多谢师兄了。呵呵。师兄还有何事?”

“哦,再无它事,老衲要与明智去看看地界,如今已经约好了一些匠人,打算过三四天就要动工了。呵呵,师弟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大地城墙,说拆就拆了。被师弟这么一折腾,外地不少人都要过来做工呢,修城墙,修寺庙,修道观,处处用人,据说还有好些人家都举家迁徙过来了。这么一来。河州怕是人气更旺了。男子种地,闲暇之时修砌城墙,女子在家做孔明灯,孩子也有人照料。呵呵,老衲看着都高兴啊。不说了,不说了,老衲这便去了。过几日便去衙门寻你!”

看着平远离去的背影,周显走近言道“这人什么来头,就是你那个师兄?”

李泰点头:“是啊。虽说岁数大点,有些执着,但确是好人啊。咦,关魁回来了。”看见马上拖着两个麻袋,李泰大喜,这些得多少蝗虫啊。哈哈,今天吃个够,想到这里。叫过一个衙役:“去,城门也没了,把大钟拿到这来,使劲敲,让百姓都过来。你们几个塔个台子,高点,一会人要是围上来了,后面的百姓就看不到了。”

一个时辰后,台子已经做好,衙役敲起大钟,干活中的百姓纷纷侧目,放下手上地伙计,男男女女纷纷向着此处聚集,没用多久,台子下面便聚集了万人。

此时李泰带着燕儿站在台上,南山、周显等人站在台下,看着下面的人群,李泰抱拳笑道:“大家好啊!”

“大人好!”

李泰笑道:“大伙辛苦了。”

“大人辛苦!”

“嗯,你们这么说本官很高兴啊。哈哈。不过再怎么说。毕竟是大伙劳累一些啊。咱们建设河州可离不开你们。你们要是吃好了。身子就有了力气,干活才能卖力。是吧。来来来。爷们都靠后,让女子往前站一站。本官要教大伙做菜!”

“啊?”大人教百姓做菜?台下的百姓地好奇之心被调动起来。有不少急性子地人问道:“大人,您教我们做什么啊。”

李泰笑道:“前些时日咱们都是用野菜充饥,想来大伙都很久没吃到肉了吧。”

“是啊,是啊……”

“可不是,有大旱那年开始。就再没肉吃了。”

“大人,您要教我们做什么菜啊?咱们河州哪有肉啊!”

李泰笑道:“谁说河州没有肉?那是你们平时不留心!”说完,从麻袋里抓出一把蝗虫:“大伙看,这是什么!”

“啊?蝗虫!这是蝗虫!”

“是啊,这、这是草螟啊。这东西祸害庄稼啊。”

“大人,你从哪弄来这么些蚂蚱啊?”

李泰笑道:“这些蝗虫都是咱们河州境内地。待过几天,怕是就要出来做乱了。所以,今天本官在此传艺,让河州的百姓能吃到这个美味。嘿嘿,大伙可别瞧它祸害庄稼,这东西可好吃地紧呢,男子吃了有力气,女子吃了可以年轻,孩子吃了更加聪明。老人吃了更加健康。好东西啊。”

啊?这东西能吃?所有的百姓都被李泰镇住了,不过也有聪明的,见到李泰拿起蚂蚱,连忙喊道:“大人,您说能吃就一定能吃。咱们听您的。”

“是啊,大人说能吃就一定能吃。”

“对。大人,您说怎么吃吧。这东西吃庄稼,咱们就吃他!”

李泰言道:“好。咱们河州的百姓是好样的。今天本官就教大伙做几道用蚂蚱做的菜。大家看好了。燕儿,架锅!本官先教大伙做一个简单的,炸蝗虫,这东西香啊。为了纪念它。本官还发明了一首歌,嗯,现在唱给你们听听!”

【卷三】

第七十五章 …  城门传艺(中)

是什么祸害庄稼呀

为什么不抓它呀

因为它呀长了四条腿呀一抓一蹦达呀

小孩子不听话呀

长大了去犯法呀

扰乱四邻人人不安宁啊

今天他偷了一块砖哪

明天他把墙扒呀

当父母们一个劲的夸呀

一但他犯了法呀

衙门就把他抓呀

爹娘心疼为他把钱花呀

王法是最无情呀

谁敢去碰一碰它呀

进了监狱失去自由呀

我劝父母门哪

养儿要教育他呀

好学上进走正道啊

珍惜好年华呀

百姓听着李泰的歌声,心里不由的感慨。大人就是大人啊,真不一般,小小的蚂蚱都被他唱出来,其中还说到了怎么教育子女,要走正道啊。

燕儿在旁听着最真切,不由的掩唇笑道:“少爷莫要再唱了,这油都开了。”

李泰嘿嘿一笑,对着下面的百姓言道:“大家看好了,咱们把蚂蚱用盐腌制一会,然后放在油锅里一炸,嗯,要像我这个样子才行,要不住的来回翻动,嗯,一定要炸的脆声些才好吃。嘿嘿,炸蝗虫这个办法最快。大伙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吃。家里有孩子地也可以拿来烤,毕竟是肉嘛,怎么都好吃。嗯,这就好了。”说完,将蚂蚱捞出,放在盘子上,最后喷上一层酒:“喷上这层酒是为了让蚂蚱更脆,嘿嘿,就算明天吃。也是脆生的。来。燕儿端下去,你们谁尝尝!”

燕儿皱了皱眉头,上前端起,轻声问道:“少爷。这东西能吃吗?感觉有些恶心。”

李泰笑道:“燕儿这是第一次,心里有些怕,诺,你要是信少爷。你先尝一个。”

“啊?我呀!”燕儿看了看盘子中金黄色的蚂蚱,本想不吃,可一想下面好多人看着,不由的一闭眼睛。拿起一个放进嘴里。嚼了几下,燕儿突然睁开眼睛看着李泰笑道:“少爷,这蚂蚱真是太好吃了。嗯。再吃一个。”

李泰哈哈一笑:“吃吧。喜欢吃晚上咱们再做些便是。诺。给大伙端下去。”

“嗯!”燕儿连忙端到台下说道:“诸位乡亲,都过来尝尝啊。这蚂蚱好吃的紧呢,前面的大娘大婶们一人吃一个便好。尝尝味道自己回家做吧。一会大人还教咱们做别的菜式呢。来。这位大娘,您尝尝!”

“我?”站在排头的老妇很明显信心不足,看着瞒盘子的蚂蚱不知道如何下手,燕儿笑道:“大娘。您不信我,还不信大人吗?”

“信,老身信大人。大人说能吃就一定能吃。”说完,拿起一个放进嘴里。跟燕儿一样,闭上眼睛猛嚼,但没有几下,一样被这种香味所征服,大娘对这身后喊道:“乡亲们啊,这真是好东西啊。这物件比肉还香呢,快来尝尝啊。”

嗯?比肉还香?大伙听到那个女人地声音,不觉对蚂蚱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几个胆大的女子纷纷上前,拿起就吃。没多久,赞叹之声不觉于耳,有的女子从燕儿手上接过盘子送到人群当中,不时地自己还多吃几个。

第一次尝试,让百姓认识到蚂蚱果然是很好吃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几年没吃到肉的人,终于见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怕是很难舍弃。当大家把一盘子全部吃光地时候,都眼巴巴的看着李泰。有大胆的就喊道:“大人,您再做些吧,咱们后面的都没吃到呢。这蚂蚱闻起来真香啊。”

李泰哈哈一笑:“好,那咱们今天就多做几个,嗯,现在教大家做第二道菜,这道菜叫黄袍加身!嗯!本官今天拿地是糠面,想来大伙家里都有吧。拿出来后和水,咱们切点葱、切点姜、其后,把野菜洗净放在一边,拿出蚂蚱,去掉头,皮壳、去脊缝屎线,由脊背缝下刀切开成为一扇,嗯,这样就行了,然后,放进盐多腌制一会,拿出来后,与糠面和在一起。用手压实,当然了,也别太严实,不掉下来就成,其后放在锅里炸,炸到金黄色就好了。待出锅后,跟野菜卷在一起吃。嗯,像本官这样就行。大伙看见了没?”

李泰边说边做,

袍加身终于做成,盘子中间放着几十个金黄色的小饼野菜。李泰亲自拿起一个用野菜包好,递给燕儿:“来,尝尝!”

这次没有犹豫,燕儿接过后片刻就吃个干净:“嗯,少爷,好吃。好吃呢。这菜有面有肉,甚好。甚好。”说完,端起盘子走下台,递到人群中:“大伙都尝尝,这个更好吃。”

这次的人群很是积极,燕儿刚端下来就被一抢而光,周显举着手在空中抓了抓。唉,下手晚了。

“大人,大人,这个太好吃了。咱们百姓吃这个正好,大人这是神人啊,知道咱们就吃糠面野菜,还给咱们加上了蚂蚱,这么一做,比酒楼地饭菜都好啊。哈哈,谢谢大人,谢谢大人,俺们家地孩子怕是能吃好几个。”

百姓看到李泰发明地菜式,都是用各家都有的东西做成,这么一来,也不用花银子买别地,省下钱来不说,还能吃到肉。当真是一举数得啊。

南山看着百姓争先恐后的抢吃,心里不觉感慨,这徒儿心思慎密啊,知道百姓的家里除了糠面就是野菜,居然根据这个发明吃食,真是不容易啊,这么聪慧的徒儿上哪找去?唯一一个还被贫道收下。想到这里,不觉脸上顿时有光,看着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