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位-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危机,而纺织行业对于国际进出口的依赖性很大,如今又再次出现了亏损,星州纺织集团的总经理邓华立天天向他诉苦,希望政府能给政策,给扶持,谢自立一提到星州纺织集团就头大,如今听说段泽涛要去星州纺织集团调研,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但既然段泽涛点名要看星州纺织集团,谢自立也不好表示反对,只得临时改变路线,领着车队改道往星州纺织集团去了,在车上谢自立专门给邓华立打了电话,“老邓,段市长要到你们星州纺织集团来调研,你赶紧准备一下,车队马上就到了……”

想想还是不放心,他了解邓华立的性格,也是个喜欢特立独行,放炮仗的,必须提前打打预防针,“老邓,这是段市长上任后第一次下来调研,你嘴上可得把把门,不该说的话绝不能乱说,要不然激怒了段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你头上,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第483章 邓大炮仗

说起这位邓华立也是一位奇人,他从普通工人做起,一直做到星州纺织厂的生产副厂长,因为和当时的厂领导为了纺织厂的事起了冲突,又被降职成了普通工人,还下了岗了。

后来星州纺织厂改制组建星州纺织集团,他又被星州纺织厂的职工们民主选举推选为星州纺织集团总经理,可以说星州纺织集团能够改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他功不可没。

不过这个邓华立能力有,搞生产抓经营是个好手,纺织厂里那点门门道道别想瞒过他,但却是个火爆性子,别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邓大炮仗”!意思他说话太直,不会绕弯子,经常一讲话就雷死人。

邓华立不会溜须拍马,逢迎上级,曾经市里因为他改制有功提拔他到市轻工业局当局长,可他却不习惯机关单位那种勾心斗角的氛围,干了没一个月就主动请辞要求重新回星州纺织集团,哪怕当普通工人也不愿意当局长了。

市里的领导也拿着这个炮筒子头疼,不过看在他对纺织厂经营有一套的份上,就仍让他回星州纺织集团当了总经理,但这时候的星州纺织集团已经大不如前了,又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邓华立也有些回天乏力,只得天天往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跑,要政策要扶持,搞得领导们看见他就头疼。

邓华立也听说市里来了一位新市长,正准备去找段泽涛呢,段泽涛就下来调研了,自然是大喜过望,至于谢自立给他打的预防针也自然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段泽涛来到星州纺织集团的办公区,这里布置得十分整洁,墙上的布告栏上张贴着企业的一些图表数据,显得井井有条,让段泽涛对这个企业的掌门人有了一丝好感。

邓华立带着几个厂领导在门口迎接,其他的工作人员则仍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谢自立下车就狠狠地瞪了邓华立一眼,这个邓华立也太不会办事了,自己还提前打了招呼,他却就带着这么几个人在门口迎接,连个欢迎标牌都没有,也太寒碜了。

段泽涛却点了点头,他最不喜欢搞大排场的迎来送往,邓华立的安排正对他的胃口,仔细地打量邓华立,这个四十几岁的汉子满脸风霜,衣着朴素,没一点总经理的派头,而和他握手的时候也能摸到他手上那厚厚的老茧,一看就知道是个实干派,心里对这个星州纺织集团的掌门人又加了分。

邓华立没想到段泽涛这么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心里就有些失望,把段泽涛一行请进会议室,会议室也布置得比较简陋,桌上摆了几个普通的白瓷杯,茶叶就是普通的茉莉花茶,连水果都没有摆。

谢自立就皱起了眉头,又狠狠地瞪了邓华立一眼,邓华立也有些不好意思,不安地搓着手道:“段市长,不好意思,我们星州纺织厂比较困难了,条件比较简陋,也没有准备好茶叶,请您多包涵……”

段泽涛呵呵笑道:“我看很好嘛,说明你这个当家人会勤俭持家,你要是大操大办,我倒是要批评你了!我是来了解情况的,又不是来喝茶的,你要想喝好茶,等你把星州纺织厂的效益搞上来了,到我办公室来,我请你喝极品龙井……”

招呼众人坐下,段泽涛开门见山地向邓华立问道:“华立同志,我听说星州纺织集团改制以后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这两年又出现了亏损,你讲讲看,纺织工业到底怎么了,出现了什么问题?……”

坐在邓华立对面的谢自立就一个劲地朝他使眼色要他别乱说话,邓华立也有些局促,一个劲地搓手掌,段泽涛注意到了谢自立的小动作,就偏过头来故意问道:“自立同志,你怎么了?!怎么老一个劲地眨眼睛,是不是眼睛不舒服?!”

谢自立满脸尴尬地道:“刚才眼睛进了灰尘,现在没事了……”段泽涛一语双关地道:“眼睛进了灰尘不要紧,擦掉就是了,要是心里进了灰尘可就不好办了……”说完就不再理会谢自立,转头对邓华立和气地道:“华立同志,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说什么……”

邓华立见段泽涛一点也摆官架子,说话也很实在,心里对这位年轻的市长也大有好感,咬了咬牙道:“段市长,你是要我讲真话还是让我讲假话?……”

段泽涛呵呵笑了起来,“当然讲真话,怎么能讲假话呢,我最喜欢听真话,你只管讲,只要是真话,说错了,我也不怪你!”

邓华立面色凝重道:“段市长,老实说,现在的纺织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如果政府不拿出政策和扶持,星州纺织集团倒闭是迟早的事!”

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形势一片大好,邓华立却说现在的纺织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这话简直有些反动了,这要是在文革时期,就凭这么一句话就足以打成现行反革命了,这个邓华立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谢自立腾地跳了起来,指着邓华立怒斥道:“邓大炮仗,你这发表的什么谬论?!改革开放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你这是在否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看你这个总经理是不想当了!”

其实邓华立话一出口也后悔了,自己这话虽然说的是实情,但却十分的诛心,这话要传出去,自己撤职都是轻的,搞不好就要背处分,连忙住了口,不敢再说下去了。

段泽涛也吓了一跳,他也想不到情况居然严峻到了这样的地步,不过他相信邓华立不会说假话,回过神来就对谢自立摆摆手道:“自立同志你这是干什么?!别动不动就扣大帽子,是我让华立同志说真话的,有什么责任也是我来负!你快坐下来,现在不是文革时期,难道还不让人说话了!”

第484章 出谋划策

谢自立只得讪讪地坐了下来,段泽涛转头给了邓华立一个鼓励的眼神,呵呵笑道:“华立同志,你这炮仗是放得有点大哦,你可不能只管放炮,不管灭火,你继续说说你想法……”

见段泽涛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口不择言而怪罪自己,反而帮自己说话,邓华立心中无比感动,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我们纺织行业对于出口的依赖相当大,全国的出口总量,纺织行业占了近三成,星州纺织集团每年的出口量更是占了星州市出口总量的近一半,但是因为国际经济的持续低迷,我们的出口总额已经是屡创新低,基本上和改革开放前的水平持平了,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实际上还不如改革开放前了……”

段泽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点了点头道:“那你说说看,需要政府给你们怎样的政策和扶持才能帮助你们走出困境,我能够办到的一定会全力支持,还有作为企业本身你们对于怎样度过眼前的困难有什么措施和想法,因为你们可以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关键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向市场要效益,用管理和创新谋出路……”

邓华立大生知音之感,以前他去找上级领导,不是互相踢皮球就是说写没有营养的官话套话,只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段泽涛的确是一位十分务实的领导,心潮澎湃道:“段市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们是绝不会等、靠、要的,我认为我们要走出现在的困境,只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现在原材料成本确实太高了,所以我们想建立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从源头把成本控制下来……”

“另外我们现在的生产线还是九几年引进的,已经十分陈旧和落后了,如果能引进新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那么就能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就能大大降低……不过,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钱,而我们现在最缺的也是钱,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拨给我们一笔技改资金用于购买新的生产线,同时给予我们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我有信心让星州纺织集团走出困境,再现辉煌!”

段泽涛点了点头,看来邓华立这个星州纺织集团的总经理还是称职的,有思路,有想法,就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把邓华立提的几点要求记了下来,正色道:“华立同志,我对纺织是外行,不过我觉得你的思路是对头的,你的要求我记下了,政府一定会慎重考虑,不过我现在还不能马上答复你,这样的重大事项是需要上常委会讨论的,你再打个正式的报告上来,直接交到我这里,我会帮你们争取的……”

“另外我还有两点建议供你们参考一下,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建立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想法我觉得很好,只有尽量地减少中间环节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我们江南省是农业大省,许多农民的经济收入都还比较低,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我觉得你们可以直接选择合适的地市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来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这样就能直接实现农业种植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实现双赢!”

“还有一点就是你们应该走出去,主动去寻找市场,同时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今年4月瑞士会有一个欧交会,我建议你们去参加,没有钱,我从我的市长备用金里挤出五十万给你们,只要不拿着这钱去公费旅游,以后我每年给你们五十万去参加欧交会……”

邓华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即使在全厂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流过一滴泪的硬汉流泪了,语带哽咽道:“段市长,真的太感谢了,您就是我们星州纺织集团一万多职工的再生父母,也是我见过最务实的政府领导!”

段泽涛用手指点了点邓华立,笑骂道:“华立同志,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啊,说话有时真是……你这话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了,什么再生父母,最务实的领导,我们都是党的干部,党的干部自然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今后说话要注意措辞,传出去影响不好……”

邓华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起来,段泽涛又提出到生产车间去看一看,生产车间里数百纺织女工正在机器前紧张地工作着,场面十分震撼,整个车间里十分整洁,忙而不乱,段泽涛注意到墙上还有4S管理的标语,就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看来这个邓华立说话有点雷人,但是在管理上还是十分细致的,只要政府能够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相信星州纺织集团很快就能走出困境。

从星州纺织集团出来,段泽涛又提出去看另一家大型国企,孔雀自行车厂,孔雀自行车曾经是闻名全国的自行车品牌,在计划经济时代,孔雀自行车是一车难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