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三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她接触到那抹冰冷,有种对死亡的恐惧感。

“既然没有什么事情,那便回去吧,这里不是什么好地方。”就算是万俟暄,也会觉得这个地方冷清地渗人,不想在这里多待。

顾云初沉默地跟在万俟暄后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万俟暄觉得奇怪,他和顾云初之间很难有这种沉默的。

“怎么了?”万俟暄关心道。

“你觉得……”顾云初想了下措辞,“你觉得皇叔摄政王此人如何?”

“怎么会这么问?”万俟暄有些错愕,天下之人对顾清远皆是赞不绝口,此人如何,应当是公认的事情,更何况顾清远疼了顾云初有三年,怎么会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别废话,你就说就是了。”顾云初不耐烦地催到,其实她知道,万俟暄一定会说出那些赞美的话,更何况他是顾清远的得意弟子,定然是对师父有偏心的。

“摄政王是一个传奇。”万俟暄想了想,也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一句话。不只是他,在华国之内随便拽出来一个人问,也只是做这样一个总结性的点评。

他十三岁便协助他的皇兄平了内政之乱,十五岁便率兵出征,曾多次击退西凉,更打了几场让朝中老将都赞不绝口的战争。十七岁匿名参加科举,调查科举舞弊之案,竟意外得了个榜眼。自此之后,四国之内皆知道华国有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宁王。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二十四岁之时,却开始沉迷酒色、放纵形骸,二十五岁之时选择了离开朝堂,游历四国,很多人都猜测他是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帮皇兄稳住了江山最后会被怀疑。那个时候,顾云初还未出生。

而华国突然的灾难,燕国军队攻到了帝都城下,他及时从东越赶回华国,率领将士将燕国军队击出华国国土,这又是他的一大壮举。

“可是……”顾云初的语调有些迷茫,还带着几分质疑,“为什么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现在还未曾迎娶王妃呢?”

她问出这个问题,万俟暄顿时停下了步子,转身看着她的眼睛,气氛冷凝。

亲事(一)

万俟暄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目光越过顾云初的肩膀,停在她的身后,终究是改了口,“太师。”

顾云初听到万俟暄这么叫,立刻转了身去看,见到眼前的人,她不由得抿了唇,努力摆出一副恭敬的模样,“老师。”苏沐是皇帝的老师,官职是太师,可是对于苏沐来说,也只有顾云初算是他的学生。

“凤阳。”他的声音有些飘渺之感,语气中带出的冷意却是浓的不行。

顾云初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她的封号是凤阳没错,可是却很少有人直接这样叫她,而苏沐则是很喜欢他为她拟的这个封号,比她自己还要喜欢。这个时候苏沐如此叫她委实算不得是多么的动听,眼角瞅见万俟暄受了苏沐的示意抬脚便要离开,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寒意。

万俟暄带着揽翠离开,在这个顾云初最讨厌的花园小路之间只余下了他们两个人,顾云初在苏沐若有若无的威压之下,大气也不敢出。

“你太鲁莽了,”苏沐终于收回了周身的威压,和顾云初擦肩而过,走到了她的前面,“如果有什么疑问,你完全可以问我,揽翠还在一边你就如此问万俟暄,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呢?”

其实顾云初问出了口她就后悔了,这毕竟涉及到宫廷秘事,就算她母后现在是个寡妇,就算华国不限制寡妇再嫁,但是这个寡妇的身份委实特殊,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不晓得会出些什么乱子,是她考虑欠周。

“苏沐,我知道了……”顾云初的声音闷闷的,因着苏沐不再像刚刚那样气势凛然,她也改了对他的称呼,似乎还有几分撒娇的意思,而苏沐今年也不过才二十三岁罢了。

“摄政王顾清远与兰太后青梅竹马,本就是要结为夫妻的,不想在他打了一场胜仗凯旋而归的时候,却接到了你母后入宫的消息。从此他便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直到退出朝堂。他们二人一直是相爱的……”苏沐好像再解释一样,和顾云初说着这样的话。

“可是父皇尸骨未寒,他们也不应该……”就算两人两情相悦,母后毕竟已经嫁给了父皇。

“你觉得敬帝算是一个好皇帝么?”苏沐脚下顿了顿,如此问顾云初。

顾云初登时无言,她在北宫之中守了十一年,外界的消息一概不知,更是不知道她的父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人,她一面都未曾见过。

“或许他想要当个好皇帝,可是他心量狭隘,妒忌能臣,更担心摄政王的声望才气早晚会剥夺了他的皇位。你当兰太后为何会入宫?敬帝明知道摄政王与兰家嫡女两情相悦,但是担心他有朝一日会反了,这才把他心爱的女人囚禁在深宫之中。摄政王重情重义,放弃不得,发作不得,这才选择了离开。”苏沐娓娓道来,话语中饱含了对先帝的不满,虽是不敬,亦是事实。

“可是……他最后却为了保护华国而战死,甚至被敌军斩下首级悬于城墙之上,他死不瞑目……”顾云初多少还想要为那个从未谋面的父皇辩解,在她眼中,那个人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父亲,可是他的死法却让她动容,让她以为那个人是一个好皇帝。人都已经不在了,母后和她现在也不错,所以她不会去追究以前的那些。

“这就是他最愚蠢的地方,群臣早就上奏请求召回摄政王,可是敬帝担心自己的弟弟回来与自己争夺皇位,于是便带着四位皇子一起上了沙场,这才酿成了惨剧,四位皇子无一生还!”苏沐显然有几分激动,深吸了一口气,“就是这样一个君不君,夫不夫,父不父的人,你还要向着他么?”因为顾云初从小未体会过父爱,谁也不想打破她心中对那个君王最后的幻想,可是无论是谁都更加偏心摄政王,所以苏沐才会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

“那么,难道我就要看着我的母亲,和别的男人……”顾云初攥紧了拳头,明明是两个最疼爱她的长辈,可是此时却让她觉得十分不堪,可是她也知道,今天的事情不能怨皇叔,也不能怨母后。

苏沐回头看了一眼跟在他后面有几分委屈的顾云初,心里头到底是软了下来,“此事到此为止,如果你还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感情的事情,无论是谁的,越追究越乱。

“我知道了……”纵然难以接受,她也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情压在心底,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见过一样。

苏沐叹了口气,抬头看到眼前便是栖梧宫的门,转头又深深地看了顾云初一眼,便转身离开了。但愿她是真的明白了,不会再冲动地想要做什么事情。

顾云初冲着苏沐的背影行了一个礼。

苏沐是帝师苏家的嫡子嫡孙,莫要看他今年不过二十余岁,却也是惊才绝艳、名满四国的才子了。而他选中她的时候说,“我的目标不是成为名满四国的才子苏沐,而是帝师苏沐。”若想配得上帝师这个称谓,不是只有当皇帝的老师这么简单,而是能培育出那么几位出色的帝王以及能站在权势之位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哪怕最后那个人不是帝王。

苏家是帝师之家,他亦要传承苏家的一切。不是站在权势之巅,而是让站在权势之巅的人都敬畏。

那是顾云初见过最胆大的人,之所以说他胆大只是因为他的抱负够胆大,她是敬重这样的人的,而这个人确实让她受益匪浅。

一阵秋风袭来,顾云初瑟缩了一下,拽回了思路,发现苏沐早已走得见不到背影,便转身回了栖梧宫。她自嘲着,多希望今晚的事情就像一场梦一样,醒了就过去了。

可是显然,这些还不算棘手的事情。

中秋过后的第三天,顾云初懒懒地待在栖梧宫中,因为那日受了凉,身子始终不大舒坦,是以这几日都未曾踏出栖梧宫半步,可是她不出去,也总要有人来找她。

比如她的六皇姐顾云琬,此时正坐在亭内,气急败坏地看着漫不经心喂鱼的顾云初。

“阿初,我说的那些你到底听进去了没有?”她扶额,顾云琬原本就是贵妃之女,从小受的教育便是要端庄大方,姿态从容,可是自从她的七妹从北宫出来之后,只要遇到这个丫头便轻而易举就能破功,之前维持的形象全部烟消云散。

顾云初慢吞吞地拍了拍手,将手上最后一点鱼食拍干净,这才正面对着她的皇姐,“我听到了,东越派了使臣来访,很有可能是要谈联姻之事。”这件事情她中秋节的那日晚上便知道了,此时再由顾云琬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新鲜的。

“你倒是一点也不着急,我都替你着急。”顾云琬看着顾云初这副模样,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明明心思玲珑剔透的一个可人儿怎么此时的反应这么木呢。

“着急能怎么样,难道还派人半路劫了使臣,把他们暗杀了么?”顾云初不是没有想对策,可是她和眼前的人关心的不是一档子事,顾云琬担心的是她的七妹会不会步二姐的后尘,因为身份尊贵所以远嫁他乡。而顾云初则是在担心这个处处关心她,已经及笄了的皇姐。

顾云琬气顿时不打一处来,“你个死丫头!”

顾云初给顾云琬倒了一杯茶,安慰到,“皇姐你放心,我还未及笄,这事情若是想推脱,定然能推脱掉的,可是皇姐你,今年已经十六,却还未婚嫁,”她犹豫了一下,问道,“皇姐你到底想要找个什么样的?”若说长辈之中对她最好的是顾清远和兰沁,姐妹之中却是这个始终站在她这边的顾云琬。纵然顾云琬一开始的举动有些势利,但这几年下来,说之间不是真心那一定是假的。

“我要找,定然是要找个温润如玉,才情斐然的人。”顾云琬单手托腮,描述着的时候显然是有几分向往的。

顾云初眼珠子一转,这样的人物当真是有一个的,“皇姐你看我兰家的三表哥如何?可当得起你这描述?”兰家的三表哥,自然是兰钰。

顾云琬听了却是面色一变,看着顾云初的目光都带了几分苛责,“死丫头,你是想让我当她顾云惜的枪把子么?更何况,”她微微停了一下,皱了一下眉头,“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嫁入世家的。”

“皇姐你想找个寒门仕子?”顾云初的表现显然是惊讶的,随后又是了然,华国的这些世家子弟,出类拔萃的不多,能数上的那几个也都被惦记上了,未来更是可能被卷入一滩浑水之中,顾云琬从小看惯了大大小小的斗争,已经倦了,此时想找个没有背景的也实属正常。

“有何不可?”顾云琬用杯盖轻轻拨着杯中的茶叶,一副理应如此的样子。

顾云初沉吟片刻,“并无不可,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明年三月会试,此时确实有各地才子举人进京了,可是怕是多数人都要去投奔高官,愿当门人,求举荐的。”华国的选才方式有两种,但是前提都是要过了解试。

一种是过了解试参加会试的,这一部分人多数是在帝都中并无关系,也懒得走门路的,脱颖而出的人更是有真才实学的。另一种则是在过了解试之后,得到正二品及以上级别的人物举荐的,每人限举荐一人,这部分人心思活络,或许才学不算极佳,也有某些方面突出,但是因着官场之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有的人只要有钱就能得到举荐,所幸一定要过了解试才能被举荐,也并未出什么大乱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