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袖茶香-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咬牙就应了下来,“好,一言为定。”

“击掌为誓。”

宽大的手掌几乎能把夏雪芽包紧,十指相错,击掌声久久的回荡在屋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庐山云雾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宁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 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宁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无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匡庐之山,真是云的故乡,云的世界。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时而像浩瀚的波涛,时而像轻盈的薄絮,整个庐山都沉浸在那朦胧飘渺的云雾中,〃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一如太虚纪境。因而,有云雾茶之名,〃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第66章 逼婚(三)

刚刚是在气头上火气很旺,根本没有想这么多,等到现在冷静下来了再去想,才发现自己刚才有多少的鲁莽。

夏雪芽有些不安的走回了碧云天,本来卫寒声是要送她回去的,被她以何氏为挡箭牌给推了。

她到底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何氏?

夏雪芽站在门口徘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要是何氏知道她是为了找证据才嫁过去的,她肯定不会同意毁了自己的亲事。

但要是不这么说,何氏又怎么会同意让她嫁给卫寒声呢?

一直徘徊着不知该怎么办,门就吱嘎一声打开了,“二姐姐你去哪儿了,可算是回来了,可把我们担心死了。”

夏苦劳不知道是不是被夏慧明做过思想工作了,脸上的沮丧没了,满是关切看着她。

夏雪芽的心上一暖,便是为了夏苦劳她这亲也得结。

“诶,我去找了你们沈先生,他说没事的,让你安心的备考便是了。”

夏苦劳也没有大喜过望,而是小心的问,“是沈先生说的吗?怎么突然就变了卦,二姐姐你先进来再罢。其实沈先生也有道理,我今年还小,便是再隔一年明年再去也是一样的。”

“傻孩子,哪有一样的道理,你今年已经十岁了。现在是县试然后是乡试,我们还等着你光耀门庭的,不要听别人的闲话,咱们自己努力便是。”

夏苦劳这才笑了起来,拉着夏雪芽,“好,我都听二姐姐的。”

果不其然,第二日孔知县就派人给夏苦劳送了名帖,三日后参加考试。

离那日有隔了两天,夏雪芽还在想怎么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一名稀客到了夏家。

家里只有何氏和胡妈妈在,孔夫人进院子的时候还颇为嫌恶的挥了挥袖子,“真是不知道老爷是抽了什么风,便是给恒儿纳个妾,不用取个这样不登对的女子吧。”

胡妈妈听见动静走了出来,“请问找谁?”

“真是没有眼力劲的奴才,这是知县夫人还不快见过。”

“老奴见过知县夫人。”

“行了,起来吧,你们家夫人呢?”

“回知县夫人的话,我们夫人身体不佳不能见风,这会儿在屋内,我这就去禀。”

何氏听说孔知县的夫人来了,有些惊慌,难不成是芽儿又出了什么事不成,怎么来的这般的突然。

“快些给我换个衣裳,算了算了。不能让知县夫人久等,你扶我出去罢。”

“不用不用了,我知道夏夫人你身体不适,还是我进来说话便是了。”

“诶,怎么敢这么的麻烦夫人,胡妈妈快给夫人搬椅子。”孔夫人和孔知县颇有夫妻相,脸都圆的很丰满。

何氏诚惶诚恐的应了一句,之前夏毛尖在世的时候,何氏也算是参加过一些聚会的,不算没有见识的人。

但是夏毛尖的事情给她太大的打击了,这会儿看到和官府有关的人就忍不住有些害怕。

“瞧你,身子不好还起来做什么,快坐下吧。”

“诶,多谢知县夫人,不知道夫人这次前来可是为了何事?”

“哦哦,你瞧我这记性,一说着话就不记得之前的事儿了。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们家有个姑娘,很是端庄大方的很。听别人百般的介绍,这不我们老爷爷也说瞧见过,说是样样都好,我不就上门来了吗。”

平时要是有人夸夏雪芽,何氏一定高兴的很,但是孔夫人这一通夸下来,夏雪芽却是一点都没有高兴的感觉。

嘴角抽了抽,勉强的点了点头。

又听孔夫人继续道:“我家恒儿啊,那也是样样都好,样貌不用说自然是整个钱塘县都数得上的,再说家世学问真是无人不赞啊。”

何氏越听她说,头越疼,差点没忍住让胡妈妈把人给赶出去。

谁人不知道孔恒梁长的像他的父亲,肥头大耳,简直不能更胖。

再说她口里的什么家世学问,家世也就在他们钱塘镇能够横行,换了别的地方还不是低头走路的份?

但是何氏不能明着说,只能尴尬的笑笑应和两声。

“我看啊,两人登对的很,而且我看你们姑娘也很是对眼,不若挑个好日子,就送入我们孔府吧。”

何氏愣着了,她没有想到孔夫人有这般的不要脸,气得剧烈咳了起来。

“孔夫人,我们家芽儿没有这么高的福分攀不上这份亲事,还是请你收回成命吧。”

“高攀确实是有那么些高攀的,但是吧,谁让我们恒儿喜欢呢,我也没有办法。不过好在只是做小,我也就认了。”

这回何氏是怎么都忍不住了,一口鲜血险些喷了出来,恶狠狠的看着孔夫人,拿着身后的枕头就朝着她砸去。

“给我滚!我管你是什么知县夫人,竟然敢这般的侮辱我的女儿!我女儿清清白白又能干人人都夸赞,你居然想要给那个猪当妾,真是白瞎了个人了。”

骂完还不解气,朝着孔夫人的放行啐了一口痰,“胡妈妈快把人给我赶出去,以后再也别让我看到他们家的人!”

“反了反了!你一个疯妇,居然敢对我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来人啊,你们都是死的不成吗?!快来人把她给我抓起来抓起来!!”

这么一来何氏也有些后退了,但嘴巴还是不肯松动半分,“你……你就是杀了我,也没有用!我女儿是不会给人做小的!我告诉你,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该死的!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我告诉你!你女儿是赔钱货,我倒是要看看得罪了我孔家,还会有谁敢娶你女儿!你就等着你女儿一辈子嫁不出去吧……”

眼看着两边就要打起来了,门口又来了人叫门。

“东西放着放着,小心些,这些东西可贵重了。”

一个媒婆打扮的人一扭一摆的走了进来,看到屋内这般的动作,也是有些惊讶。

“这是夏家吧?我可是没有走错啊?哪位是夏夫人啊?我是西街的李媒婆,我是替卫家大公子来找夏夫人讨姑娘的生辰八字的。”

何氏的眼睛都红起来了。

“你说什么?谁要我女儿的生辰八字?”

“他敢!这夏家姑娘可是我儿子定了的!”两人同时出口,何氏更急红了眼。

“李媒婆你别听她瞎说,这夫人疯了,我家姑娘谁都没许过。八字还在我自己的手上拽着!”

“李媒婆你好好看看我是谁!这也是你得罪的起的!快给我滚出去,我倒是要看看,谁还敢来!”

“这……”李媒婆也有些拿不住注意,之前卫公子明明就说好了,只要来夏夫人肯定会给八字的,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只是奉命前来的,只管拿庚帖谁也不得罪,既然夏夫人不肯给,那我就当没有来过便是了。”

说着真的脑袋一缩就要往外溜去,卫寒声给的红包虽然大,但是也大不过知县太太的官威啊!保命最重要!!

“李媒婆先别走!胡妈妈快把人给拦住!”

“快让她走,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把人给拉开!”

一时屋内乱成了一团,就在这时卫寒声带着人从外头走了进来,“小侄冒昧打搅万分抱歉。”

卫寒声带了几个手下,快速的把他们的人给分开,把孔夫人请出去安慰好,这才重新进屋。

何氏已经昏头花脑了,根本饶不清进来的是谁,现在只要能有个人将她救出来那就万事大吉了。

何氏扶着蓬成鸡窝的头发,“人呢!那个女人滚了没有!”

卫寒声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反而很是温和的回答她的话,“伯母,孔夫人已经出去了,已经无碍了。”

何氏这才松了一口气,“你是谁?哦哦,我记得你,你是卫家老大,你来这做什么?”

“小侄刚刚找了李媒婆上门来谈令爱的婚事,不知道伯母可是考虑的如何。”

何氏这才想起来刚刚李媒婆说的竟然是他,上回因为卫寒声的事情她还打了夏雪芽,现在这么上下的打量起来,但确实是个好模样。

何氏的气还堵在这里输不了,但是一想到孔夫人的话,就怕孔夫人是来真的,要是夏雪芽真的以后嫁不出去该如何是好?

“我为何要把女儿嫁给你?你这自己来提亲可是欠缺些吧,家中长辈呢?你父亲呢?同意这门婚事?这儿子给自己提亲的倒是还是头回见着啊。”

卫寒声听出她话里的讽刺意味,也不生气,还是淡淡的笑着。

“我自然是因为倾慕令爱才会来求娶的,至于家中长辈是因为病重不能亲自前来。而且在我看来,倾慕令爱的人是我,又不是我家的长辈,自然是应该我自己亲自前来以表诚意了。”

“油嘴滑舌,你家是非多而且与我家有怨,你就不怕我宁可让她嫁不出去,也不嫁给你吗?”

“不怕,有怨那也是上一辈的事情,与我和她何关?我只知道我喜欢她,会一辈子好好的照顾她,我也相信伯母不是这般狠心之人。”

之后卫寒声和何氏谈了整整一下午,至于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夏雪芽就无从得知了。

等到她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她所担心的事情早就已经成真了。

作者有话要说:黄山毛峰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