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德怀传-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幕那天,中南海居仁堂大厅座无虚席。这样规模的全军性会议,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是第一次。正如陈毅在发言中说的:“这样大的会议,在延安也没有召开过,等于全军的党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多为名将,可谓各路英雄荟萃一堂。

会议开始,朱德致开幕词,彭德怀代表军委作工作报告,题目是:《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总结和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儿个基本问题》。

关于军委4年来的工作,彭德怀列举了周恩来主持下军委工作的全面成就,给子很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耍继续解决的问题。

对于今后的军事建设,彭德怀提出,党中央规定过渡时期军事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接着他具体阐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十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第一,确定全国武装部队的总人数(包括公安部队在内)为350万。要求在这个总定额内,各军种、兵种部队按照规定的数量不再继续扩大,并且对机关、学校中的兀员大量裁减,以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

第二,关于军队的组织、编制和工作职责。聂荣臻代总长有专题报告,彭德怀只提了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说是他对军队编制理论的具体阐述。他说:“我们军队的组织编制,主要是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第一是作战对象及由此而产生的军事需要;第二是国家的经济状况,主要是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现有的军事技术水平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兵种;第三是武装力量的组织系统及其指挥关系的规定;第四是对军队各种装备、物资的供应补充的规定;第五是过去的战争经验、我国具体的地理和气象条件等等。这些是对部队的编制来说的。如果包括整个国家的军事机构来说,就还要再加上一条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分以及各省人口、地理、交通条件、治安情况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编制。”

第三,关于若干制度的改革和确立问题。他提出在今后两年中,要改变志愿兵制为义务兵役制,改变供给制为薪金制,实行军衔制度和颁发勋章、奖章制度。

第四,认真办好学校,提高干部质量。他强调:“干部决定一切”这个真理,对于我军今后的建设是具有严重意义的。要求在今后4年中,必须培养出一批与现代化军队要求相适应的军事干部和其他各类干部。关于这些干部的标准,他要求,必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马列主义的思想基础,有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能够钻研业务和富有朝气。

第五,关于军事训练问题。他之所以要特别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时有不少干部对军事训练不够重视。报告中说:“过去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比较简单,现在已逐渐在改变;过去我们主要是在战场上练兵,现在则主要是依靠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

第六,对于今后各级司令机关的建设,彭德怀的要求是,“逐步做到使我军指挥人员与参谋人员的轮换与合一,以提高我军参谋工作的质量与指挥的质量”。

第七,关于部队的政治工作问题。这个问题,是针对当时“那些以为在今后建军中减低政治工作的地位和轻视其作用的想法”提出来的。他提出,在军队建设的新时期,必须继续发扬部队中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特别注意部队的思想领导,并从多方面来保证部队的巩固和战斗力的提高。政治工作本身,亦须更进一步与各项业务和军事技术相结合,给业务和技术的提高以有力的保证。

第八,后方勤务的组织和工作建设问题。后勤工作在过去战争时期,由于军队所需要的战争物资主要是取之于当地人民和敌军,所以只是一种物资分发和伤员救治的工作。在现代战争中就大不相同了。彭德怀经过朝鲜战争的亲身体验,非常强烈地感到了这一点。他在报告中为后勤工作提出的任务说:“现代战争的后勤组织与工作,不仅是单纯组织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和分配,而且要与敌人的空降、轰炸作严重的斗争,要指挥防空兵、铁道兵、工兵和步兵的活动和作战。如果没有精干的、通晓战争知识、科学知识和有战斗经验的干部,是不能担任和完成这种严重指挥任务和补给任务的”。

第九,关于巩固国防和国防建设的若干措施问题。他在这项工作中,主要是对新中国建立以后军事工作所遇到的几项迫切问题,提出一些原则的要求。这就是:国防部队与公安部队的分工问题;国防工程构筑问题(包括海防、边防的防御阵地,机场、码头、营房、各类基地、医院、军用铁路、公路、通信设施等);兵工生产的计划和储备问题。

第十,关于党委领导和首长负责问题。这是在这次会议以前许多人认识上都不够明确的一个问题,包括彭德怀自己,在1953 年上半年也有过实行“一长制”的想法。经过一段研究之后,他才在报告里明确规定:“在组织方面,应按照毛主席历来的指示,根据党委员会集体领导和首长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在党委统一(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并且对这一制度的含义作了详细的解释。

从以上十个方面的问题,不难看出这次会议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

彭德怀报告之后,聂荣臻代总长就全军的组织编制定额等问题,作《关于组织编制问题的总结》报告,张宗逊副总长作军校与军训工作的报告,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作政治工作的报告,总干部部副部长赖传珠作干部工作的报告。刘伯承、贺龙、陈毅、叶剑英作了重要发言。

1954年1月26日,彭德怀代表主席团作会议总结,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次会议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他列举会议最主要的几项收获是:明确了军事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道路;明确了现代化军队建设中长期的、经常的中心工作是训练部队,特别是训练干部;开展了热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低级阶段进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转换时期,这次会议起到了统一思想、整齐步伐的作用,成为全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开端,解放军在发展史上进入新历史时期。

第一节 力主薪金制

 1952年11月13日,彭德怀在军委例会上传达中共中央的一项重要决定。他说,在昨天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已经确定,军队在1954年1月要准备实行征兵制度、薪金制度和军衔制度(后来又增加颁发勋章、奖章制度,合称“四大制度”)。他解释说,实行这些制度,对我军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也可以说是“我国当前国防建设的根本起点”。军委应当召开专门会议详细讨论一下具体准备工作。

几天过后,彭德怀便召开了准备工作会议。会场上的气氛异常活跃,大家争先发言。从当时的发言纪录可看出与会者的心情:

  “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制度早该实行了。”“现在我们有了全国政权,我们的军队己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常备军,再不能象过去那样,上级既不发武器弹药,又不发薪饷粮袜,一切东西都叫部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军队同外国的来往一天天多起来,没有军衔实在不方便。1951年开始在板门店同美国人谈判,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军衔。为了和对方平起平坐,只好临时给谈判代表安上一个头衔,叫某某将军,某某上校,往后总不能一直这样干吧!”“战争年代,军队干部不结婚,大家没有话说。长征时,当军团长的都不结婚,下边干部自然更不敢去想。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解放战争末期,军队一住下来思想问题就多了。当时对干部结婚严加限制还有道理可讲,现在军队干部跟地方干部去比,连限制结婚的道理都不好讲了。”

大家对于军队实行几项制度改革,不仅一致赞扬,而且表现出异常的迫切感。

讨论到最后,彭德怀说,大家的意见很对,我们有些旧的制度不改革,已经不利于今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应付现代战争。但是,要建立这些制度,首先要收集资料,研究情况,起草条例等,工作量很大,涉及问题很多。这些工作须由各主管的业务部门负责去做。为了加强领导,军委决定聂荣臻担任军衔实施委员会主任、兵役法委员会主任和编制委员会主任,黄克诚担任薪金委员会主任,张宗逊担任勋章条例委员会主任,贺龙负责军服样式和军衔标识符号的研究审定。

最初,大家对于这些制度的改革,包括彭德怀自己,设想的进程都比较快速,后经深入研究,意识到这些制度的改革牵涉很广,而且又相互联系。实行义务兵役制和颁布兵役法,应当以宪法的规定作依据,但是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还在草拟中,尚待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兵役法的颁布要在宪法之后。而不实行义务兵役制,则军队的薪金制也不便付诸实施。因为军队实行薪金制的是军官和工薪制职员,义务兵仍然需要实行供给制,即只发给少量津贴费。可是当时部队由于长期战争的原因,许多排长(军官)与副排长、班长、老战士等士兵相较,无论在资历方面,还是在革命贡献方面,并无很大差别。如果排长拿薪金并按照规定允许结婚,而对副排长、班长和老战士这些志愿兵的实际情况不加考虑并作适当处理,就会引起很多矛盾,难以解决。而军队的薪金制如果不能及早实行,则军队中广大干部的结婚问题和赡养亲属等问题,又都难以解决。

因此,选择最适当的次序,争取尽早实现这些制度改革,解开这个连环扣,在当时就成为彭德怀必须解决的难题。彭德怀认为,最迫切需要的,是把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他说:“现在团、营、连干部很困难,非解决不可,薪金制在明年的征兵制前后搞,军衔制也是有联系的,急需办的是薪金制。”在这之前,军队的官兵,全部是供给制。而在地方上,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参加工作的党政干部是供给制。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部门中的留用人员和各种行业中的职工都是薪金制。这种供给制与薪金制并存的状况,不仅在地方党政系统中造成许多不合理现象,而且对军队的干部也产生很重的影响。周恩来总理在1949年12月全国农业、钢铁、航务会议上讲:“现在还不能把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原来是薪金制的也不能改为供给制。两者比较,收入是不平等的,但我们不能不要求实行供给制的同志多忍耐些,政府知道他们的家庭困难,也正在设法解决一些必须解决的困难。”

彭德怀急于把军队的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也是这方面的原因。他在1953年9月8日给毛泽东的报告里说:“不实行薪金制,则广大的下层干部生活已难以维持,亦难以巩固在军队工作的意志(一个营长的伙食加津贴48万元,只等于火车上一个新参加的乘务员的薪金,等于一个较好的雇用炊事员的薪金,低于汽车司机的薪金)。供给制不废除,则各种标准制度都难以确立,一切均以人口计算,且对干部缺乏约束和鼓励的作用。”熟悉部队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