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德怀传-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重提此事,以说明彭德怀在历史上长期和他有七分不合作。这时,林彪当场声明说,那封信与彭德怀无关,他写信彭德怀并不知道。历史真相方得到澄清。

就当时形势而言,会理会议通过批判林彪的信,通过批判刘、杨的电报所反映的问题,纠正了当时在红军中存在的消极情绪,统一了全军的思想和行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五节 过雪山草地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继续北进,击溃在天全河堵截的川军杨森部,攻占了天全、宝兴、芦花。继而,翻越长征途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横亘于宝兴与懋功之间,只有翻过夹金山才能进入川西北。夹金山地形陡险,主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行人呼吸困难。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时而大雾迷漫,风雪交加;时而烈日当头,骄阳似火。中央红军长途跋涉,辗转苦战,给养困难,体力虚弱,要翻越大雪山着实困难。为了革命,红军指战员互相鼓励,扶持前进。

红三军团进至雪山脚下,彭德怀下令暂憩,亲自检查部队过山准备。大家吃着各自携带的干粮,彭德怀忽然发现军团教导队队长孙毅没有东西吃,马上把孙毅叫过来,从自己的干粮袋里倒出一半给他。孙毅不肯要,彭德怀笑笑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见面分一半嘛!”孙毅后来回忆说:“这件事我终身难忘,彭总那颗朴实和善良的心,清澈可见。”⑤

红三军团警卫通讯班班长邱荣辉回忆说:我拖着沉重的步履往山上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当走到半山腰时,两眼一黑倒了下去。这时,军团长彭德怀和战士们一样,面色苍白,喘着气大声喊:“快,骑上骡子走!”我站起来说:“能走。”可没走几步,又摔倒了。这个疲劳得奄奄一息的战士死活不肯骑上驮着文件的军团长的骡子,彭德怀急叫饲养员把骡子牵过来,又大声喊:“抓住尾巴!”邱荣辉就紧紧抓住骡子尾巴过了雪山。

红军终于以炽热的革命理想和顽强的意志征服了自然界冷傲的雪山。6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两大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十多万。毛泽东主张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促进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张国焘反对向北发展,认为川北一带地形、给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主张集中兵力西进青海、新疆或南下。

为决定红军的战略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6月26日在两河口开会,决定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会议否定了张国焘提出的向川康发展的主张。张国焘接受了会议的决定。

中共中央为维护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其后,一方面军的一、三、五军团改为一、三、五军,九军团改为三十二军。

8月3日,红军总部制订进军甘南的“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决定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左路军(由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和一方面军五军、三十二军组成)从马塘、卓克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右路军(由一方面军的一军、三军和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组成)从毛儿盖地区出发,进入草地,向班佑、巴西前进。

这时周恩来完全病倒了。他随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殿后,由于连续发高烧,转为肝脓肿,身体非常虚弱。莫说过草地,就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军也不行了。大家焦急万分,彭德怀苦思一阵,断然说:“抬!”当时,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的成员王稼祥也在重病中,彭德怀深知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抬”并不是容易的。他把上任不久的红三军团参谋长萧劲光找来,交代说:你具体负责,组织担架队,实在不行,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中央领导同志抬出草地。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出几十人组成担架队,干部团团长陈赓自告奋勇来当队长。陈赓把担架队编成几个组,轮流抬着重病中的周恩来、王稼祥向草地进发,还常常亲自抬着担架,走得又稳又快。

川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夏秋雨季,草地泥泞滞水,行人止步,许多地区渺无人烟。红军部队进入草地后,几乎天天下雨,连向导都难以寻找旧路的痕迹。谁一不小心陷入淤泥,就为沼泽所吞噬。彭德怀和战士一样地在队伍中行进,遇到危险路段,他还要赶在队伍前头,指挥排除险情。一次他同几个干部把陷入淤泥中的战士用绳子捆住腰部往外拉,连续救出七八个人。

过草地,红军指战员不仅与大自然作殊死搏斗,还要同饥饿作斗争。过草地前,各部队虽尽力筹备干粮,可行程太艰难,走不到一半,便告断炊。茫茫草原,渺无人烟,到哪里去补充呢?前卫部队还可靠野菜、树皮充饥。后卫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饥饿严重地威胁着红军的生命。

彭德怀把饲养员叫来问:“还有几匹牲口?”

“连军团长那头黑骡子在内,还有6匹。”

彭德怀下令:“全部杀掉。”

老饲养员急了,坚决不让杀掉大黑骡子。

彭德怀心平气和地说:我也舍不得咯,现在连野菜都没有吃的,只有杀了牲口,才能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敌人会给送来的。

牲口杀了,军团部只留一点杂碎,肉全部分给部队了。就是这点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

在茫茫草地上,整整行军7昼夜,历尽了千辛万苦,红军终于看到了草地的边际,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右路军停在巴西一带等待左路军的到来。

这时,三军政治委员杨尚昆调到军委任职,李富春接任三军政治委员。

1935年9月3日,张国焘致电中共中央,说葛曲河涨水,左路军不能北渡,已分3路返回阿坝,要求右路军南下松潘。

9月8日,张国焘又致电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命令右路军做好准备南下。

当日,彭德怀恰在前敌总指挥部,觉察到陈昌浩说话的语气与前不同,如说阿坝地区比通(江)、南(江)、巴(中)还好得多等。旋即得知叶剑英已看到张国焘背着中央令右路军南下的电报,并将此事报告了毛泽东。①彭德怀觉得事态极其严重。这时,前卫部队一军已进到俄界地区,只有三军几个团的兵力驻扎在阿西、巴西地区。而中央领导人又都住在前敌总指挥部那里,彭德怀想,如果张国焘有变,毛泽东等人的安全将无法保证。即到毛泽东处请示应急办法。问道:

“如果四方面军用武力解散我们,或挟持中央南进,怎么办?从防御出发,我们可不可以扣押人质,以避免武装冲突?”①

毛泽东沉思片刻说:“不可。”

毛泽东到陈昌浩住处对陈说:军队即要行动,中央是否召开一次会议,做些部署?毛泽东又以周恩来、王稼祥均在病中为由,约陈到彭德怀的三军司令部开会。彭德怀才放下心来。

9月8日、9日,中共中央两次电令张国焘北上,张国焘复电继续坚持其南下主张。

中央考虑张国焘率部北上已无可能,决定率三军先行北上,向俄界进发,彭德怀和毛泽东在后和十团一起行军,彭德怀问毛泽东:“如果他们扣留我们怎么办?”

“那就只好一起跟他们南进吧!我想他们总会觉悟的。”②毛泽东表现出的乐观气概,使彭德怀深为敬佩。

途中,陈昌浩给彭德怀送信,希望三军停止北进。彭德怀把此事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说,打个收条给他,后会有期。

中央率三军达到俄界后,再次致电张国焘,指令其率左路军向班佑、巴西前进,“不得有误”,张国焘再次拒绝中共中央的命令,并直接电令一、三军领导人“速归来”,说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是“无止境逃跑”。

为解决张国焘分裂红军所造成的危机,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川甘边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一方面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支队辖3个纵队。同时成立五人团进行军事领导,成员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并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第六节 “唯我彭大将军”

 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渡过白龙江,在沿江残缺危险的栈道上前进。

9月17日,一军先头部队奋勇夺占天险腊子口,中央红军顺利翻过岷山,9月18日到达甘南岷县哈达铺。长征途中,红军所过皆偏僻之地,与外界不通邮,连报纸也看不到。到了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率领的红军和苏区根据地,决定继续北上,前往陕北。彭德怀和李富春为继续争取左路军北上,致电左路军负责人说:右路军在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连日击溃了敌鲁大昌部,缴获甚多,此地物产丰富,汉回族各半,对红军十分热情。希望左路军能消灭敌人北上,创建陕甘根据地,实现中央的战略方针。

9月22日,彭德怀和毛泽东率红军从哈达铺出发,26日突破敌人在渭河设置的封锁线,进抵榜罗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开会,正式决定红军前去陕北,以陕北为基地,促进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会后,毛泽东、彭德怀率陕甘支队先行出发,继续北上,攻占通渭城,在敌人尾追下,连续突破西(安)、兰(州)大路和会宁、静宁间公路及平凉、固原间公路的封锁线,翻越长征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进到环县。10月19日,毛泽东随一纵队首先到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境以战国时代名将吴起命名的吴起镇(今吴旗镇)。随后,彭德怀率二、三纵队也进抵该地区,与红二十六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合。

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

彭德怀从二、三纵队驻地到吴起镇与毛泽东商议红军行动方针时,忽得报,一路尾随红军之马鸿宾、马鸿逵和东北军的骑兵部队又来进犯。毛泽东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这句话成为红军的口号。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上,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这时,东北军白凤翔部来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三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结束了敌人的追剿。

就在这时,毛泽东诗赠彭德怀,赞扬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

山高路险沟深,
骑兵任你纵横。
谁敢横枪勒马,
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回忆当年他看到毛泽东写给他的这首诗后,曾将末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诗还送毛泽东。

这首诗今天已被人广泛传诵,成为不仅是对当年的彭德怀,也是对彭德怀一生的最简洁又最鲜明生动的写照。

第一节 东渡黄河

 1935年11月3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聂洪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