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德怀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墙下挖掘坑道,向城外偷袭,发动反攻。红军已鏖战数日,过度疲劳,又处不利地势,被敌人冲破阵地。红一师在突围中,伤亡过半,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后被杀);其余攻城部队在红五军团的掩护下撤出战斗。

赣州战役历时30多天,红军指战员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不仅攻城未克,反遭重大伤亡,且丧失了扩大根据地和发展红军的有利时机,给红军以后的作战带来了困难。这次战役的失利,主要是错误的战略方针导致的。彭德怀在《自述》中对赣州战役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的阐述:“正处在一二八事变的形势下,应当高举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旗帜”,“红一方面军主力应当开向闽浙赣边区,以援助上海抗战,组织抗日力量,开展政治攻势,揭露蒋介石一切卖国阴谋”。“我在当时没有这种认识,……只想打开赣州,解放赣南,联系湘赣边区,巩固后方,保证瑞金(中央所在地)安全,然后再行北进。这样片面的想法,显然是脱离了当时客观政治形势的”。

3月中旬,彭德怀在赣县江口圩参加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会议在关于红军行动方向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毛泽东提出红军主力应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及地形条件有利的赣东北方面发展,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展工作。中央局的多数委员坚持红军主力夹赣江而下,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以红一、五军团组成中路军(后改为东路军),以红三军团、红十六军组成西路军,积极向外发展,分途作战。双方意见相持不下,争论激烈,彭德怀支持了中央局多数的意见。

江口会议后,东西两路军分兵作战两个多月,东路军取得漳州战役胜利,西路军到河西上犹、崇义湘赣边活动。两路军会合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继而连续进行了南雄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建(宁)黎(川)泰(宁)战役,金(溪)资(溪)战役,开辟了几个县的新苏区,使中央革命根据地与红军得到发展。但预期夺取中心城市,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和以进攻战略打破敌军“围剿”的设想,都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消耗和疲惫了自己,失去了进一步巩固、发展红军和苏区根据地的有利时机。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彭德怀以后坦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9月,红三军团回师宁都,在归途中发生了郭炳生事件。郭是彭德怀在湘军当兵时的老班长、救贫会员郭得云之子。郭得云病逝后,其子郭炳生由彭德怀照顾长大,参加了平江起义,从战士逐步晋升为红二师师长。郭炳生受敌人诱惑,受不了红军战斗生活的艰苦,趁部队开拔之机,拉走一个团和师特务连去投国民党。二师政委彭雪枫闻讯赶去追回了一个团。郭炳生带特务连跑掉。以后,郭又被国民党杀掉。

郭炳生的叛逃使彭德怀非常震惊,也十分痛心。

15年后,彭德怀的侄儿彭启超参军到延安,第一次和伯伯见面,彭德怀就告诫侄儿要永远忠于革命,“如果有二心,我就亲手毙了你!”“如果我反对革命,你也可以毙了我!”乍听此言,似觉过分,实际就是郭炳生叛变在他心头留下的隐痛引起的。

第四节 痛惜猛将断臂

 蒋介石结束对鄂豫皖和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后,于1933年1月,调遣30多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3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围剿”。何应钦任总司令,陈诚任中路军总指挥。中路是“围剿”主力,约16万兵力,组成3个纵队“分进合击”,企图在黎川、建宁地区一举歼灭红军主力,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

这时,毛泽东因受“左”倾错误领导的排挤,离开了红军。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站不住脚,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仅在政治上全面推行“左”倾路线,而且强令红军执行“左”的军事方针。

2月初,红一方面军进围南丰,拉开了第四次反“围剿”的战幕。南丰城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西岸,是国民党军从抚河战线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据点,由陶峙岳第八师5个团驻守,城墙坚固,上有炮楼,城内外修筑了许多堡垒工事,很难接近。2月12日,红三军团强攻一夜未克,第三师师长彭鳌和两个团长阵亡。红军围攻南丰时,敌中路军一、二纵队来援,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周恩来亲自到前线视察,改强袭为佯攻,从南丰撤围。命一部红军伪装主力东渡抚河,向黎川方向前进,造成敌的错觉,而红军主力迅速秘密转移到广昌西北待机,红军转被动为主动。

果然,敌军以为红军主力已转到黎川地区,命中路军向黎川、广昌迅速推进。2月27日,敌军五十二师进到黄陂以东一带大山中。中革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出击。红一军团将敌行军纵队拦腰切断,迅速将敌师部和一个团歼灭。第二天拂晓,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乘大雾迷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右翼绕到敌后背侧,突然发动进攻,一下子冲到敌旅指挥所,经数小时激战,歼敌一个旅。红军继续从四面向敌进攻,将乱作一团的五十二师残部全歼,师长李明重伤被俘,不久毙命。

同日,红军右翼队红五军团等部在霍源一带阵地上将五十九师大部解决,活捉该师师长陈时骥。至此,消灭了蒋介石两个精锐师,获得了第四次反“围剿”初战的重大胜利。

国民党军在黄陂惨败后,陈诚将其“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将原有的3个纵队缩编为2个纵队,进行重叠作战。慑于红军威力,2个纵队各以1个师前进,2个师掩护,轮番推移。

红一方面军得知敌军意图,以红十一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吸引敌前纵队加速向广昌方面推进,使敌前、后纵队拉开距离,出现了对红军有利的战机。彭德怀奉命率红三军团等部隐蔽在草台岗南部阵地,等候蒋介石的王牌军十一师。

十一师恃强自傲,彭德怀告诉部队,“这一仗,就是要抓住敌人的傲气,还要先养它一养,然后来个反手把他打下马来”①。

当敌后纵队抵达东陂草台岗一带大山中时,与前纵队拉开90华里。彭德怀命红三军团一师一团派出1个连,带上红军游击队的袖标,夜晚出击先打上几枪,然后丢下一些什物和袖标,装成逃路的样子;红一师主力则抢先夺取草台岗的制高点霹雳山。不料派出诱敌之连与敌人一接触,被敌人傲慢的态度所激,竟擅自打起机枪和自动步枪来。彭德怀听到枪声,不禁大怒,一把抓起电话筒,警告一师师长彭绍辉说:若把敌人打跑,你要负完全责任。

霹雳山是草台岗的制高点,地势险要,只有占领主峰,控制住隘口,胜利方能有望。红一师连续发动三次冲锋,均未攻下,彭德怀来到前沿阵地,抓起电话筒高声说:“彭绍辉,我在看你们行动,要特别冷静,一定组织好火力,利用一切机会猛攻。”彭绍辉是平江起义的老战士,原湘军独立五师随营学校的学员,接过电话后,即爬上山头战地指挥。彭德怀也即抵近前沿,命紧紧跟随身旁的军团司号长田长江吹起军号,命令一师迅速、坚决地拿下主峰。彭绍辉回忆说,这一次的冲锋号特别响亮激昂,他一听到号声,便知道是军团长亲到前线来了。在号声中,彭绍辉身先士卒,直向主峰奔去。一师战士齐声呐喊,紧跟师长猛冲。主峰拿下后,红军向敌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鏖战一日,歼敌十一师大部,九师一部,十一师师长萧乾被击毙,其残部逃至黄陂。

在这次战斗中,彭绍辉的左臂中弹被打断,成为独臂将军。彭德怀为此倍感痛心,全国解放后还曾抚着彭绍辉的断臂,为当年向彭绍辉发火一事道歉。

这次反“围剿”胜利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到鼎盛时期。红军也迅速发展壮大,红一方面军发展到10万余人,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

蒋介石在南京接到陈诚惨败的消息,十分懊丧,在给其中路军总指挥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的隐痛。”

第五节 东征入闽

 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移往瑞金,加委博古、项英为军委委员,并以朱德在前线指挥作战为由,委任项英为代理军委主席,统率全国红军。

这时,“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被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红军分离作战的方针,推行“两个拳头打人”的战略。以红一军团为主组成中央军,把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以红三军团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企图从两个方向打击敌人,实现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

7月1日,彭德怀被任命为东方军司令员,滕代远为政治委员,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由红三军团、十九师,组成东方军;以后,红五军团十三师、红七军团二十师等亦编入东方军序列。福建军区三十四师及闽赣军区,宁(化)、清(流)、归(化)军分区所辖的各独立师、团也统归彭德怀指挥。

东方军入闽后,彭德怀根据敌情,决定先取泉上,再攻嵩口、清流,调动援敌,在运动中消灭十九路军之七十八师。

十九路军系由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师扩编而成。“九一八”事变后,调赴上海执行卫戍任务。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十九路军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奋起抗战一月有余,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愤而弃职返里。当年底,十九路军调赴福建与红军作战,蔡廷锴升任总指挥。

泉上位于宁化县东北部,是宁化到归化的交通要冲,位置十分重要。由卢兴邦第三○七团驻守,还有宁(化)、清(流)、石(城)、长(汀)4县地主武装百余人,储备大批粮食、食盐等物资,是周围各县逃亡地主负隅顽抗的据点,也是东方军向东进军的障碍。

中革军委认为泉上仅是一小土堡,弃取与否,无关紧要,反对攻打泉上的部署,要求东方军不打大城市也要打县城,直接电令东方军只以一个团去打泉上。彭德怀据理力争说:“以一个团围一个团怎么行呢?”朱德、周恩来出来支持彭德怀的意见,致电项英说:“围攻泉上,巩固归化,留一团兵力万万不足”,建议依原“预定计划,有步骤的争取胜利,请勿急。尤请勿直接命令彭、滕,使他们无所适从,时时请命,反束缚其不能机断专行”。经过反复力争,东方军得以按照原来的部署行动。

7月19日,东方军攻克泉上。军威大振,为开辟新苏区创造了条件。中革军委又迫不及待,命令东方军从北向南攻打连城,按地图标示的位置规定了攻城路线。

彭德怀带领一部分侦察人员到前线,亲自侦察敌军布置和连城地势,经过整整一天的实地调查,发现如果按照中革军委的规定从北向南进攻,红军完全处于仰攻地位,地形十分不利,无法完成任务。急电告朱德、周恩来转报项英,提出攻打十九路军应以朋口为突破口,调动莒溪、连城敌人出援,于运动中各个歼灭之。经一再坚持,彭德怀的作战方案得到批准。

朋口在连城南50里,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